重生之哥儿种田记 第170节
“不是我说你,那些个正儿八经念书的,三岁就启蒙,最晚也是十岁以前,你这都二十岁了。”
“先生说闻道不分先后,达者为先。”
“哟呵,别以为我不懂这话的意思,我也是进过学堂,听先生讲过课的。但我还是觉得念书不是什么人都能行,咱们就是识字 ,去到外面不至于吃亏便罢了。”
汉子小心翼翼的把怀里的破书拿出来,仔细的看着上面的字,细细品味。
那人说着摇了摇头走了,汉子却抬脚往学堂走去。
今天学堂的教书先生并不是以前那个,而是很年轻的读书人,听说是从京城来,已经有举人功名在身,将来能成为官老爷的。
“考试参加完全自愿,但是考的好的会有奖励,而且若是念书天分不错的话,我会考虑收徒。”读书人说的一脸认真。
京城时大家聚会的时候梁松子说了,虽然大家都是做学问的读书人,有的还有功名在身,像他自己还是有品级的京官,但也不要觉得自己就如何了,去下面学堂的时候一定要一视同仁。
哪怕是这些年纪大大小小的汉子、哥儿甚至还有妇人,可能只认识几个、几十个字,他们也不能就自觉高人一等了。
因为他们是两种人,农户们天生就是种地刨庄稼的,读书人天生就是做学问的,但也不代表两种人就不能变化了,此时他来这个学堂,就是肩负着这个变化。
“寒门出学子,将来会挤掉咱们的位置吗?”
“会。”
“但那样就不让寒门念书了吗?”
“有些人让,有些人不让。我等既然聚在一起,想法自然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要在史书上再添一笔,叫天下人看看,叫后人看看,我等做出的翻天覆地的事!”
他们胸怀野望,抱着与士族争斗的心态而来,对于这些识字没多久的人心怀敬畏,因为其中当真有惊才绝艳之人。
看着眼前的试卷,字并不算多么好看,更别说有风骨,但其中的内容却让他眼前一亮。
“梁松子说的果然没错,寒门那么多人,总有惊才绝艳的,这就叫我遇上了。”他精神振奋道,“我便收为徒弟,也叫那些人看看,我如何教出惊艳天下的人物。”
他当即做了决定,把那份试卷拿出来,其他人的试卷再进行排名,奖励发放下去。
爱读书、想读书,愿意读书才会从目不识丁的汉子变成小有学问的人。所以当拜师的机会摆在眼前的时候,汉子想都没想的答应了。
“你这试卷如同稚儿一般,但将来的发展不可限量,莫要懈怠。”
“谨遵师傅教诲。”
那汉子果真天生就是个会读书、爱读书的,三年秀才、五年举人,又过五年,是大秦那一届被皇帝亲口夸奖的榜眼,从此平步青云,官拜户部尚书,入了内阁,青史留名。
有野史流传,说那汉子从小不读书,二十岁才开始,突然茅塞顿开一样,大放光彩。看过的人都不相信,哪有惊才绝艳的人会无辜蹉跎二十年,就说野史都是瞎编乱造,半点可信的都没有。
梁松子又写信来,还真发现了几个人才。
“我原本以为至少得十年、二十年才能看出来,没想到这就有了。”柳爻卿早就料到这一点,倒是很淡定,“阻力应该也不小吧?”
“世家大族总是要有想法的。”哲子哥道。
但此时大势已成,天下人人都能识字,只要自己努力,那就人人都能念书。世家大族想要巩固家族地位,就必须得跟如雨后春笋一样破土而出的寒家子们去争去抢去比。
这是读书人的大事,多少人都盯着,其中梁松子挑头,可是狠狠出了一把风头。
“还好我一开始没有跟世家大族走得太近呢,要不然现在他们岂不是都要找我。”柳爻卿靠在哲子哥身上,捏着花生,把花生瓣中间的小芽捏掉,一瓣给哲子哥,一瓣自己吃。
这事儿虽然是梁松子挑头,出风头,但该知道的人都知道,其实是柳爻卿背后出的主意。
哲子哥嚼着花生,笑道:“咱们跟杜县令关系好呢。”
“哎呀,差点忘了。”柳爻卿也想起来了。
有什么跟官府有关的事儿,都找杜县令。柳爻卿觉得杜县令简直无所不能,好像什么都能办到似的,这会子差点把他给忘了。
拽着哲子哥的手爬起来,柳爻卿下了炕,背着手四处走动。
临海现在操心的事情不是很多,管事们都已经顶上,偶尔才有解决不了的事情来找柳爻卿。海边有宽大的码头,一艘艘大船造成,摆在海面上极为气派。
每天都有小船穿梭其中,上面坐着人,来来回回办事。
柳爻卿和哲子哥住的屋子在高地上,而且靠近海边,打开窗户就能看到大海,还能看到来来往往的人。
远处有一艘大船驶来,从上面下来一艘小船。
“货到了,派人来。”有个汉子大喊。
码头这边迅速跑出去一个汉子,不一会儿苏三带着一群人跑过来,一艘艘小船开往大船,再回来的时候就沉甸甸的。
柳爻卿看到小船上有一个个袋子,里头应当是新鲜的菜蔬、粮食等等,后面那艘大船应当是运送木材的,派出来的小船大一号。
苏三拿着账本,一边看一边记录,宋水祥领着一群汉子运送。
很快东西卸完了,苏三又去库房,再清点一边,最后关上库房的大门。
一切事物都井井有条,看上去繁忙又有秩序,柳爻卿深深吸口气道:“咱们受了杜县令许多帮助,便叫他派个人来吧。”
“好。”哲子哥点头。
他的决定看似很不经意,但却又有着许多处世之道。杜县令守着上南县那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柳爻卿也不能完全跟世家大族彻底分裂开,有杜家在中间润滑,许多事情就有了可以缓冲的地方。
柳爻卿感觉自己应该是个不怎么圆滑,但是很狡猾的人,其实他并不需要去在意这些东西,一切都有哲子哥,都有从他出现在上谷村开始,就注定的东西。
但是……是个人,就会有私心。
“对了哲子哥,咱们晚上烤肉吃吧。”柳爻卿忽然想起来,“船上用冰送来一些新鲜的肉,今天不吃明天就不新鲜了。”
“好,我去准备。”哲子哥道。
“一起吧。”柳爻卿跟上去,“今天竟然没什么事儿,感觉好轻松呢。”
肉切成片,放到还没化开的冰里,青菜洗干净,串起来。上好的木炭点燃,柳爻卿跑过来亲自烤肉,笑眯眯道:“咱们先自己尝尝好吃不好吃,要是还不错的话,拿一些给兴哥他们尝尝。”
“成。”哲子哥也挽起袖子过来烤。
最后柳爻卿发现自己虽然想法很多,以前不管想吃什么稀奇古怪的吃食,厉氏都能帮着做出来,但是他自己的手艺,好像……
看着黑不溜秋的肉,柳爻卿选择吃哲子哥烤的色泽金黄金黄的肉串,还有香喷喷的青菜。
兴哥下工,没去大饭堂吃饭,跟果哥儿一块儿来,还牵着手呢。不一会儿钰哥儿和狼哥也来了,宣哥儿也过来凑热闹。
柳爻卿啃着肉串,左右看了看没发现柳水河,问:“水河哥呢?”
“还在大饭堂跟人商量事儿。”宣哥儿道,“做工的事情可不能马虎,这以后要是出了事,他也担待不起。”
“到底啥事儿?”柳爻卿好奇了。
“最近不是要提拔副管事,水河哥手地下有好几个合适的,都成长的很快,快要撵上水河哥了。”宣哥儿笑道,“水河哥担心自己本事不济,这阵子恶补呢。”
“是得这样。”柳爻卿拿了个青菜给宣哥儿吃。
管事们也不是全都凭借着资历就能往上爬,现在临海需要的管事都是实干派,识字算账都是最基本的,平时开会的时候也得提出自己独有的讲解。
柳水河心思不如宣哥儿活络,要不是一路从上谷村出来,一直学东西,现在恐怕就被手下的人撵上了。
柳爻卿倒是也不担心这个,手底下的人越来越能耐是好事,柳水河真要被撵上,那只能说明他能耐不够,做不了这边的管事 ,到时候回去丹县和上谷村做管事都成。
不过看样子柳水河是不打算叫人撵上了。
“库房货越来越多了呢。”苏三从大饭堂吃了饭出来,见着柳爻卿在外面烤肉,也溜达着过来。
递过去一个烤肉串,柳爻卿道,“叫副管事们协助,宋水祥如何了?”
“识字还行,算账撵不上,我叫他安排其他汉子干活,做副管事。”苏三道,“另外倒是有几个机灵的,还得看看品性如何才能确定。”
“那你这段时间就辛苦些。”柳爻卿拍了拍苏三的肩膀。
苏三脸上露出大大的笑容,觉得心中很高兴很高兴,他喜欢给柳爻卿出力,哪怕是再累都愿意。
东西都吃完了大家才散开,各自回去歇息。
第236章
“爹,让我去吧。”杜修看向书桌前沉思的杜家家主,“是去临海,我会水。”
“修儿,你觉得卿哥儿是个什么样的人?”
杜修眉头微皱,问的是柳爻卿,而不是哲子。早在杜县令开始往回送信的时候,杜修作为这一代中的佼佼者已经知道哲子的身份。
只是那时候他觉得杜家做错了,那是他兄长,却甘愿做小小的县令,哲子……那样的身份竟然窝在小小的村子里,他清楚的知道若是哲子愿意,他甚至能踏上那个最高的位置。
这跟杜修心中想的完全不一样,难道作为世家大族不是应该居住京城,跟权贵打交道,跟皇家打交道,左右天下局势吗?
为什么要守着小小的上谷村。
后来发生了很多事,神仙酿、桃儿酿、玉米、土豆、草莓,上谷村、丹县、临海,学堂,还有那些古里古怪的兵。
跟这些事一起涌出的还有数不清的人,他们每个人都大放光彩。梁松子在京中搅风搅雨,就连那个行走的活招牌高富贵都开了许许多多的铺子,京城到处都是上谷村、丹县的痕迹。
那些人跟着柳爻卿一步一步走上风头浪尖,成为这个时代的风云人物。
想了这些,杜修道:“卿哥儿……是个奇人。”
“你还是太年轻。”杜家家主微微摇头道,“也罢,家中也只有你够机灵,我便像沈老爷子那样,也叫你去造化造化。”
“是,爹。”杜修还是不太明白 ,但他知道 ,家主的决定,还从没有错过。
“一个人去,不要带任何下人。为父今日就跟你说一句 ,你要记住,卿哥儿,跟秦家是一样的。”
杜修一愣,终于明白了。
秦家数百年都是皇家,历代皇帝甭管史书评价如何,都叫大秦固若金汤,这份功劳是整个秦家的。柳爻卿的重要性跟秦家一样,这让杜修不敢往下想了,难怪家主讳莫如深,并且让他兄长去上南县,一守就是几十年。
这样的人物,哪怕是倾尽国力恐怕也不过分。
心中怀着敬畏的念头,杜修单枪匹马出来,上南县、上谷村、丹县等地方都没有靠近,直接来到临海,在大门口停下,报出自己的名号。
守门的汉子立即道:“请进,卿哥儿这会子应当在大饭堂。”
杜修到了谢,见着有人把他的马牵走,看了几眼往里面走。
临海很大,从外面只能看到高耸的围墙,杜修在路上听到村里的汉子们说过,若是爬到山上便能看到海上有一艘艘小山一样的大船,听说能乘风破浪到达很远很远的地方。
进到临海里面,杜修看到一个个不同的院子,门口都守着人,偶尔有在外面走的人,身上都穿着一样的衣裳,脚步匆匆,看得出来很忙。
也有管事看到杜修,上前问几句,知道是杜修后,便好心的指点大饭堂的方向。
沿着路往前走去,杜修看到一个高耸如大殿的房子,屋顶高大,墙壁都是一个个高耸的木柱,很多很多门都敞开着,里面能看到一排一排的木桌木凳,最里面有一排窗口。
此时不是吃饭的时候,只有大饭堂的人忙活,还有几个人坐在大饭堂角落,其中一个模样最好看的哥儿正笑眯眯的,手边牵着个小不点儿孩子。
“爹,有人来了,没见过。”小不点儿孩子最先看到杜修,奶声奶气道。
“先生说闻道不分先后,达者为先。”
“哟呵,别以为我不懂这话的意思,我也是进过学堂,听先生讲过课的。但我还是觉得念书不是什么人都能行,咱们就是识字 ,去到外面不至于吃亏便罢了。”
汉子小心翼翼的把怀里的破书拿出来,仔细的看着上面的字,细细品味。
那人说着摇了摇头走了,汉子却抬脚往学堂走去。
今天学堂的教书先生并不是以前那个,而是很年轻的读书人,听说是从京城来,已经有举人功名在身,将来能成为官老爷的。
“考试参加完全自愿,但是考的好的会有奖励,而且若是念书天分不错的话,我会考虑收徒。”读书人说的一脸认真。
京城时大家聚会的时候梁松子说了,虽然大家都是做学问的读书人,有的还有功名在身,像他自己还是有品级的京官,但也不要觉得自己就如何了,去下面学堂的时候一定要一视同仁。
哪怕是这些年纪大大小小的汉子、哥儿甚至还有妇人,可能只认识几个、几十个字,他们也不能就自觉高人一等了。
因为他们是两种人,农户们天生就是种地刨庄稼的,读书人天生就是做学问的,但也不代表两种人就不能变化了,此时他来这个学堂,就是肩负着这个变化。
“寒门出学子,将来会挤掉咱们的位置吗?”
“会。”
“但那样就不让寒门念书了吗?”
“有些人让,有些人不让。我等既然聚在一起,想法自然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要在史书上再添一笔,叫天下人看看,叫后人看看,我等做出的翻天覆地的事!”
他们胸怀野望,抱着与士族争斗的心态而来,对于这些识字没多久的人心怀敬畏,因为其中当真有惊才绝艳之人。
看着眼前的试卷,字并不算多么好看,更别说有风骨,但其中的内容却让他眼前一亮。
“梁松子说的果然没错,寒门那么多人,总有惊才绝艳的,这就叫我遇上了。”他精神振奋道,“我便收为徒弟,也叫那些人看看,我如何教出惊艳天下的人物。”
他当即做了决定,把那份试卷拿出来,其他人的试卷再进行排名,奖励发放下去。
爱读书、想读书,愿意读书才会从目不识丁的汉子变成小有学问的人。所以当拜师的机会摆在眼前的时候,汉子想都没想的答应了。
“你这试卷如同稚儿一般,但将来的发展不可限量,莫要懈怠。”
“谨遵师傅教诲。”
那汉子果真天生就是个会读书、爱读书的,三年秀才、五年举人,又过五年,是大秦那一届被皇帝亲口夸奖的榜眼,从此平步青云,官拜户部尚书,入了内阁,青史留名。
有野史流传,说那汉子从小不读书,二十岁才开始,突然茅塞顿开一样,大放光彩。看过的人都不相信,哪有惊才绝艳的人会无辜蹉跎二十年,就说野史都是瞎编乱造,半点可信的都没有。
梁松子又写信来,还真发现了几个人才。
“我原本以为至少得十年、二十年才能看出来,没想到这就有了。”柳爻卿早就料到这一点,倒是很淡定,“阻力应该也不小吧?”
“世家大族总是要有想法的。”哲子哥道。
但此时大势已成,天下人人都能识字,只要自己努力,那就人人都能念书。世家大族想要巩固家族地位,就必须得跟如雨后春笋一样破土而出的寒家子们去争去抢去比。
这是读书人的大事,多少人都盯着,其中梁松子挑头,可是狠狠出了一把风头。
“还好我一开始没有跟世家大族走得太近呢,要不然现在他们岂不是都要找我。”柳爻卿靠在哲子哥身上,捏着花生,把花生瓣中间的小芽捏掉,一瓣给哲子哥,一瓣自己吃。
这事儿虽然是梁松子挑头,出风头,但该知道的人都知道,其实是柳爻卿背后出的主意。
哲子哥嚼着花生,笑道:“咱们跟杜县令关系好呢。”
“哎呀,差点忘了。”柳爻卿也想起来了。
有什么跟官府有关的事儿,都找杜县令。柳爻卿觉得杜县令简直无所不能,好像什么都能办到似的,这会子差点把他给忘了。
拽着哲子哥的手爬起来,柳爻卿下了炕,背着手四处走动。
临海现在操心的事情不是很多,管事们都已经顶上,偶尔才有解决不了的事情来找柳爻卿。海边有宽大的码头,一艘艘大船造成,摆在海面上极为气派。
每天都有小船穿梭其中,上面坐着人,来来回回办事。
柳爻卿和哲子哥住的屋子在高地上,而且靠近海边,打开窗户就能看到大海,还能看到来来往往的人。
远处有一艘大船驶来,从上面下来一艘小船。
“货到了,派人来。”有个汉子大喊。
码头这边迅速跑出去一个汉子,不一会儿苏三带着一群人跑过来,一艘艘小船开往大船,再回来的时候就沉甸甸的。
柳爻卿看到小船上有一个个袋子,里头应当是新鲜的菜蔬、粮食等等,后面那艘大船应当是运送木材的,派出来的小船大一号。
苏三拿着账本,一边看一边记录,宋水祥领着一群汉子运送。
很快东西卸完了,苏三又去库房,再清点一边,最后关上库房的大门。
一切事物都井井有条,看上去繁忙又有秩序,柳爻卿深深吸口气道:“咱们受了杜县令许多帮助,便叫他派个人来吧。”
“好。”哲子哥点头。
他的决定看似很不经意,但却又有着许多处世之道。杜县令守着上南县那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柳爻卿也不能完全跟世家大族彻底分裂开,有杜家在中间润滑,许多事情就有了可以缓冲的地方。
柳爻卿感觉自己应该是个不怎么圆滑,但是很狡猾的人,其实他并不需要去在意这些东西,一切都有哲子哥,都有从他出现在上谷村开始,就注定的东西。
但是……是个人,就会有私心。
“对了哲子哥,咱们晚上烤肉吃吧。”柳爻卿忽然想起来,“船上用冰送来一些新鲜的肉,今天不吃明天就不新鲜了。”
“好,我去准备。”哲子哥道。
“一起吧。”柳爻卿跟上去,“今天竟然没什么事儿,感觉好轻松呢。”
肉切成片,放到还没化开的冰里,青菜洗干净,串起来。上好的木炭点燃,柳爻卿跑过来亲自烤肉,笑眯眯道:“咱们先自己尝尝好吃不好吃,要是还不错的话,拿一些给兴哥他们尝尝。”
“成。”哲子哥也挽起袖子过来烤。
最后柳爻卿发现自己虽然想法很多,以前不管想吃什么稀奇古怪的吃食,厉氏都能帮着做出来,但是他自己的手艺,好像……
看着黑不溜秋的肉,柳爻卿选择吃哲子哥烤的色泽金黄金黄的肉串,还有香喷喷的青菜。
兴哥下工,没去大饭堂吃饭,跟果哥儿一块儿来,还牵着手呢。不一会儿钰哥儿和狼哥也来了,宣哥儿也过来凑热闹。
柳爻卿啃着肉串,左右看了看没发现柳水河,问:“水河哥呢?”
“还在大饭堂跟人商量事儿。”宣哥儿道,“做工的事情可不能马虎,这以后要是出了事,他也担待不起。”
“到底啥事儿?”柳爻卿好奇了。
“最近不是要提拔副管事,水河哥手地下有好几个合适的,都成长的很快,快要撵上水河哥了。”宣哥儿笑道,“水河哥担心自己本事不济,这阵子恶补呢。”
“是得这样。”柳爻卿拿了个青菜给宣哥儿吃。
管事们也不是全都凭借着资历就能往上爬,现在临海需要的管事都是实干派,识字算账都是最基本的,平时开会的时候也得提出自己独有的讲解。
柳水河心思不如宣哥儿活络,要不是一路从上谷村出来,一直学东西,现在恐怕就被手下的人撵上了。
柳爻卿倒是也不担心这个,手底下的人越来越能耐是好事,柳水河真要被撵上,那只能说明他能耐不够,做不了这边的管事 ,到时候回去丹县和上谷村做管事都成。
不过看样子柳水河是不打算叫人撵上了。
“库房货越来越多了呢。”苏三从大饭堂吃了饭出来,见着柳爻卿在外面烤肉,也溜达着过来。
递过去一个烤肉串,柳爻卿道,“叫副管事们协助,宋水祥如何了?”
“识字还行,算账撵不上,我叫他安排其他汉子干活,做副管事。”苏三道,“另外倒是有几个机灵的,还得看看品性如何才能确定。”
“那你这段时间就辛苦些。”柳爻卿拍了拍苏三的肩膀。
苏三脸上露出大大的笑容,觉得心中很高兴很高兴,他喜欢给柳爻卿出力,哪怕是再累都愿意。
东西都吃完了大家才散开,各自回去歇息。
第236章
“爹,让我去吧。”杜修看向书桌前沉思的杜家家主,“是去临海,我会水。”
“修儿,你觉得卿哥儿是个什么样的人?”
杜修眉头微皱,问的是柳爻卿,而不是哲子。早在杜县令开始往回送信的时候,杜修作为这一代中的佼佼者已经知道哲子的身份。
只是那时候他觉得杜家做错了,那是他兄长,却甘愿做小小的县令,哲子……那样的身份竟然窝在小小的村子里,他清楚的知道若是哲子愿意,他甚至能踏上那个最高的位置。
这跟杜修心中想的完全不一样,难道作为世家大族不是应该居住京城,跟权贵打交道,跟皇家打交道,左右天下局势吗?
为什么要守着小小的上谷村。
后来发生了很多事,神仙酿、桃儿酿、玉米、土豆、草莓,上谷村、丹县、临海,学堂,还有那些古里古怪的兵。
跟这些事一起涌出的还有数不清的人,他们每个人都大放光彩。梁松子在京中搅风搅雨,就连那个行走的活招牌高富贵都开了许许多多的铺子,京城到处都是上谷村、丹县的痕迹。
那些人跟着柳爻卿一步一步走上风头浪尖,成为这个时代的风云人物。
想了这些,杜修道:“卿哥儿……是个奇人。”
“你还是太年轻。”杜家家主微微摇头道,“也罢,家中也只有你够机灵,我便像沈老爷子那样,也叫你去造化造化。”
“是,爹。”杜修还是不太明白 ,但他知道 ,家主的决定,还从没有错过。
“一个人去,不要带任何下人。为父今日就跟你说一句 ,你要记住,卿哥儿,跟秦家是一样的。”
杜修一愣,终于明白了。
秦家数百年都是皇家,历代皇帝甭管史书评价如何,都叫大秦固若金汤,这份功劳是整个秦家的。柳爻卿的重要性跟秦家一样,这让杜修不敢往下想了,难怪家主讳莫如深,并且让他兄长去上南县,一守就是几十年。
这样的人物,哪怕是倾尽国力恐怕也不过分。
心中怀着敬畏的念头,杜修单枪匹马出来,上南县、上谷村、丹县等地方都没有靠近,直接来到临海,在大门口停下,报出自己的名号。
守门的汉子立即道:“请进,卿哥儿这会子应当在大饭堂。”
杜修到了谢,见着有人把他的马牵走,看了几眼往里面走。
临海很大,从外面只能看到高耸的围墙,杜修在路上听到村里的汉子们说过,若是爬到山上便能看到海上有一艘艘小山一样的大船,听说能乘风破浪到达很远很远的地方。
进到临海里面,杜修看到一个个不同的院子,门口都守着人,偶尔有在外面走的人,身上都穿着一样的衣裳,脚步匆匆,看得出来很忙。
也有管事看到杜修,上前问几句,知道是杜修后,便好心的指点大饭堂的方向。
沿着路往前走去,杜修看到一个高耸如大殿的房子,屋顶高大,墙壁都是一个个高耸的木柱,很多很多门都敞开着,里面能看到一排一排的木桌木凳,最里面有一排窗口。
此时不是吃饭的时候,只有大饭堂的人忙活,还有几个人坐在大饭堂角落,其中一个模样最好看的哥儿正笑眯眯的,手边牵着个小不点儿孩子。
“爹,有人来了,没见过。”小不点儿孩子最先看到杜修,奶声奶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