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老人颤颤巍巍地上前两步,拉着冯莹的手,用昏花的眼睛,把冯莹从头看到脚,然后说:“真的是宝珠啊,你的样子没变哦。”
“怎么没变,我都三十八岁啦,娘娘。”
冯莹扶老人在火坑边坐下来,自己拖了把椅子,挨娘娘坐下。老人用枯柴般的手,轻轻拍着冯莹的手,说:“我还以为你把我忘啦呢。”
冯莹说:“娘娘,我怎么会忘记您呢。我小时,您给我缝衣服,做鞋子,对我照顾得像亲妈样,我到死也不会忘记您唦。”
“唉,那都是过去的事啦。”
“娘娘,您怎么不到吴珍和吴芬家去住。”
“我去住过,不习惯。”
“您一个人住这里,也不好唦。”
老人强笑了下说:“我丢不下他们。”
冯莹知道娘娘说的他们,是指姑爹和吴元,就不做声了,生怕自己说话不注意,触到老人那颗受伤的心。可这时,老人自己却偏偏说道:“宝珠啊,元儿去年死啦呢。”
冯莹轻声说道:“爸爸前几天去看我们,说起这事,我才晓得。”接着问道:“吴元埋在哪里的?”
吴母抬手往后指了下:“就埋在屋后山上的。”
“哦,我去看看他。”冯莹说时,站起身。
吴母用低沉的声音说:“外面冷哦。”
冯莹没作声,她从提包里拎出那个装着腊烛等物的包袱,出门绕到屋后,往山上走去。走到半山腰,看到一个长满杂草的小坪地里,有一座坟墓,冯莹走上前一看,正是吴元的墓。她立在墓前,静静地注视着墓碑,她看着,看着,恍惚间,吴元像隔着十几年的光阴,又来到她面前,望着她微笑。这时,她还逼真地听到了吴元的语声,那声音清楚得让人不能置信。她分辨得清他那温柔的,略带一些拖沓的嗓子,发出的每一个声音。她听到他在说,“我一直在等你啊,宝珠……”
冯莹惊得后退几步。她再看墓碑时,只见那块冰冷的青石碑,像深沉宁静的眼睛,在默默地凝视着她。过了会,冯莹又慢慢走上前,伸出手指,摩挲着石碑,一面喃喃自语道:“你怎么这样傻哦,你明知我跟赵彬结婚啦,还等么子等哦……”这时,许多往事如决堤的水,一下子涌上冯莹的心头。她想起一九五二年,她去县城开土改干部大会,吴元来招待所邀她去布店逛逛。她那时很封建,觉得还没结婚,就跟一个男的在街上逛来逛去,影响不好,就拒绝了他。没想到那次,竟成了她与他最后一次相会……想到这里,冯莹的眼泪簌簌地落下来。
过了好一阵,她才蹲下身把墓周围的枯草慢慢拔掉,又从包袱里取出白纸花,一朵一朵地系在墓两旁的小竹子上;接着用火柴点燃香烛,烧着纸币,待所有暗黄色的冥币,在火焰中全部化为灰烬后,她才站起身,对着吴元的墓深深鞠了三个躬,然后转过身,用手背擦去脸上的泪痕,朝山下走去。
冯莹回来,吴元母亲正坐火坑边在摘菜,见冯莹进来,就放下筲箕,把身旁一把椅子往火坑边挪了挪,对冯莹说:“外面好冷,快烤火。”
冯莹说:“好。”说时,走到桌子边,把给老人买的东西,从提包里一样一样拿出来,伸到老人面前说:“娘娘,这是我给您买的一件毛衣,我估计您穿得;这双鞋子,我比着自己脚买的,我记得您的脚跟我一样大;还有这条青丝帕,不晓得您喜不喜欢。”
“宝珠啊,你来看我,我比么子都高兴,你给我买么子东西唦。你那这么过细哦,还记得我的脚跟你一样大。”吴母说着,眼眶红了。
冯莹生怕触到老人伤心的事,连忙打岔说别的话。
这天,冯莹坐在火坑旁,一直陪着老人说话,直到太阳偏西时,她才把装有一百元钱的信封,递老人手里说:“娘娘,这钱您拿着用。”
老人抖着手,从信封里慢慢抽出钱,当看到是厚厚的一叠钱时,她望向冯莹说:“宝珠啊,你给这么多钱搞么子嘛,我用不了么子钱。”
老人说时,从那叠钱里,拿出两张五元的纸币,把余下的钱,连同信封,递给冯莹。
冯莹急道:“娘娘,你这就见外啦,我十几年没来看您,这点钱算么子唦。”
冯莹说时,将钱一把塞进娘娘棉衣兜里。接着对老人说:“娘娘,天快黑啦,我走哈。”
老人含泪说:“好,好,我不留你啦。”
冯莹拎起提包,朝外走去,走到院子尽头的菜地边,回过头,见娘娘还站在阶沿上的,正在用衣袖擦眼泪。冯莹停住脚步,望着娘娘,心里泛起一阵酸楚,她忙向老人挥手:“娘娘,快进屋去,外面冷。”说完,朝石拱桥走去。
第50章 吕娘病逝家人悲,刘哲赵彬久重逢
赵彬一家来农村的第二年九月,地区农委下文,将赵彬全家搬迁至石谷城郊园艺场。到了一九七七年,赵彬回地区农业局,继续担任局长职务,全家从园艺场搬回专署大院,住在农业局老办公楼一楼的几间房里。
这年赵彬满五十九岁。赵彬虽步入老年,但他工作的干劲,却丝毫不减当年,他依然像过去样,风尘仆仆地到农村开展调研工作。冯莹这年四十五岁,她继续照顾一家人的衣食住行。洁娴、洁雅和洁颖,在恢复高考后,相继考取中专和大学;洁琳在读高中;儿子杰智在轴承厂当工人。
“怎么没变,我都三十八岁啦,娘娘。”
冯莹扶老人在火坑边坐下来,自己拖了把椅子,挨娘娘坐下。老人用枯柴般的手,轻轻拍着冯莹的手,说:“我还以为你把我忘啦呢。”
冯莹说:“娘娘,我怎么会忘记您呢。我小时,您给我缝衣服,做鞋子,对我照顾得像亲妈样,我到死也不会忘记您唦。”
“唉,那都是过去的事啦。”
“娘娘,您怎么不到吴珍和吴芬家去住。”
“我去住过,不习惯。”
“您一个人住这里,也不好唦。”
老人强笑了下说:“我丢不下他们。”
冯莹知道娘娘说的他们,是指姑爹和吴元,就不做声了,生怕自己说话不注意,触到老人那颗受伤的心。可这时,老人自己却偏偏说道:“宝珠啊,元儿去年死啦呢。”
冯莹轻声说道:“爸爸前几天去看我们,说起这事,我才晓得。”接着问道:“吴元埋在哪里的?”
吴母抬手往后指了下:“就埋在屋后山上的。”
“哦,我去看看他。”冯莹说时,站起身。
吴母用低沉的声音说:“外面冷哦。”
冯莹没作声,她从提包里拎出那个装着腊烛等物的包袱,出门绕到屋后,往山上走去。走到半山腰,看到一个长满杂草的小坪地里,有一座坟墓,冯莹走上前一看,正是吴元的墓。她立在墓前,静静地注视着墓碑,她看着,看着,恍惚间,吴元像隔着十几年的光阴,又来到她面前,望着她微笑。这时,她还逼真地听到了吴元的语声,那声音清楚得让人不能置信。她分辨得清他那温柔的,略带一些拖沓的嗓子,发出的每一个声音。她听到他在说,“我一直在等你啊,宝珠……”
冯莹惊得后退几步。她再看墓碑时,只见那块冰冷的青石碑,像深沉宁静的眼睛,在默默地凝视着她。过了会,冯莹又慢慢走上前,伸出手指,摩挲着石碑,一面喃喃自语道:“你怎么这样傻哦,你明知我跟赵彬结婚啦,还等么子等哦……”这时,许多往事如决堤的水,一下子涌上冯莹的心头。她想起一九五二年,她去县城开土改干部大会,吴元来招待所邀她去布店逛逛。她那时很封建,觉得还没结婚,就跟一个男的在街上逛来逛去,影响不好,就拒绝了他。没想到那次,竟成了她与他最后一次相会……想到这里,冯莹的眼泪簌簌地落下来。
过了好一阵,她才蹲下身把墓周围的枯草慢慢拔掉,又从包袱里取出白纸花,一朵一朵地系在墓两旁的小竹子上;接着用火柴点燃香烛,烧着纸币,待所有暗黄色的冥币,在火焰中全部化为灰烬后,她才站起身,对着吴元的墓深深鞠了三个躬,然后转过身,用手背擦去脸上的泪痕,朝山下走去。
冯莹回来,吴元母亲正坐火坑边在摘菜,见冯莹进来,就放下筲箕,把身旁一把椅子往火坑边挪了挪,对冯莹说:“外面好冷,快烤火。”
冯莹说:“好。”说时,走到桌子边,把给老人买的东西,从提包里一样一样拿出来,伸到老人面前说:“娘娘,这是我给您买的一件毛衣,我估计您穿得;这双鞋子,我比着自己脚买的,我记得您的脚跟我一样大;还有这条青丝帕,不晓得您喜不喜欢。”
“宝珠啊,你来看我,我比么子都高兴,你给我买么子东西唦。你那这么过细哦,还记得我的脚跟你一样大。”吴母说着,眼眶红了。
冯莹生怕触到老人伤心的事,连忙打岔说别的话。
这天,冯莹坐在火坑旁,一直陪着老人说话,直到太阳偏西时,她才把装有一百元钱的信封,递老人手里说:“娘娘,这钱您拿着用。”
老人抖着手,从信封里慢慢抽出钱,当看到是厚厚的一叠钱时,她望向冯莹说:“宝珠啊,你给这么多钱搞么子嘛,我用不了么子钱。”
老人说时,从那叠钱里,拿出两张五元的纸币,把余下的钱,连同信封,递给冯莹。
冯莹急道:“娘娘,你这就见外啦,我十几年没来看您,这点钱算么子唦。”
冯莹说时,将钱一把塞进娘娘棉衣兜里。接着对老人说:“娘娘,天快黑啦,我走哈。”
老人含泪说:“好,好,我不留你啦。”
冯莹拎起提包,朝外走去,走到院子尽头的菜地边,回过头,见娘娘还站在阶沿上的,正在用衣袖擦眼泪。冯莹停住脚步,望着娘娘,心里泛起一阵酸楚,她忙向老人挥手:“娘娘,快进屋去,外面冷。”说完,朝石拱桥走去。
第50章 吕娘病逝家人悲,刘哲赵彬久重逢
赵彬一家来农村的第二年九月,地区农委下文,将赵彬全家搬迁至石谷城郊园艺场。到了一九七七年,赵彬回地区农业局,继续担任局长职务,全家从园艺场搬回专署大院,住在农业局老办公楼一楼的几间房里。
这年赵彬满五十九岁。赵彬虽步入老年,但他工作的干劲,却丝毫不减当年,他依然像过去样,风尘仆仆地到农村开展调研工作。冯莹这年四十五岁,她继续照顾一家人的衣食住行。洁娴、洁雅和洁颖,在恢复高考后,相继考取中专和大学;洁琳在读高中;儿子杰智在轴承厂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