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第91节
“是啊?合家团圆,人伦之乐,乃是人之常情,大人为何要阻拦!”一个文绉绉的书生也站出来反问道。
吴炎气得鼻子都歪了,一群贱民竟然敢质问他,活腻了吗?
他心底气愤,可看着只有几百的衙役和对面数以千计的青壮年,到底是忍下了这口气,安抚道:“官府没有这个意思,官府会帮你们寻找家人的,大家请回去耐心等候……”
这话太假了,官府才多少人,离开桥州的灾民可是有十来万,几百里,他们怎么找?但凡有点点脑子都不会相信这话。
见没人接话,也没人退让,吴炎非常尴尬。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解救了他:“吴大人,我家陈大人请大人过桥一叙。”
然后柯九又对候在桥边的百姓说:“诸位请稍安勿躁, 各位的家人在庆川已被安置妥当,等我家大人和吴大人谈完后就会帮助大家团聚。在这之前,大家按照县域排队,一会儿好帮大家寻人,因为我们这边登记的时候都记录了各位家属的籍贯和具体的家庭住址,以方便大家寻人。”
柯九这段时间一直在洪河边忙来忙去,大家都知道他是陈云州身边的红人,自是相信他。
“我们信柯大人。谢谢陈大人,谢谢庆川收留我们的家人。”守在桥上的汉子们主动让开一条路。
比对吴炎的态度好了不知多少倍。
一个衙役的话都比他说得还管用。
吴炎气得心口痛,一群刁民,吃里扒外的东西,也不想想干旱的时候是谁给他们发粮,让他们活了下来。
背着手,吴炎阴沉沉地跨过大桥,然后被人引进了帐篷中。
陈云州正在泡茶。
他的动作行云流水,手指灵动,茶叶缓缓在水中舒展开来,看起来非常赏心悦目。
若是往常,吴炎少不得要夸奖一句“陈大人好茶艺”,可今日,他一句话都不想说,气哼哼地直接坐到陈云州对面,连招呼都没打一声。
陈云州见状,非但不恼,反而还笑了。
吴炎听得刺耳无比,只觉得陈云州是在嘲笑他,恼怒地说:“陈大人真是好计谋。怎么,陈大人莫不是想吞了我们桥州不成?不如在下上奏,请朝廷将桥州与庆川合并了,以满足陈大人。”
陈云州慢条斯理地倒好茶,推到他面前:“吴大人,给我扣这么大顶帽子也解决不了目前的问题,我劝你慎言,不然莫怪我向上面参你一本。”
“什么,你……你还要参我?你把我们桥州的百姓弄了那么多走,你还要参我?”吴炎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一样,站起来指着陈云州,“好,好,你去参,你去参,老夫还怕你不成。”
陈云州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嘴角依旧挂着闲适的微笑,静静地欣赏着吴炎的无能狂怒。
吴炎吼了几嗓子,却无人搭理,帐篷里只有他一个人愤怒的吼声。
他叫嚣不下去了,只觉陈云州叫他过来就是要羞辱他的。
他气得胸口剧烈起伏,恨恨地瞪了陈云州一眼,转身就要走。
等他掀起帘子时,陈云州这才缓缓开了口:“吴大人,那么多人,你若要强制留他们,留得住吗?小心出乱子,到时候就不是你我能收拾的烂摊子了。”
吴炎身形一滞。
他之所以着急忙慌地赶过来,不顾身份跑来见陈云州,不就是担心这点吗?
那些刁民对他这个知府都没多少尊重,他还真有些担心他们不服管教会反了。
深吸一口气,他气愤地回头站在陈云州对面,低声咆哮:“陈云州,这要真出了乱子,河水县也别想逃。这事若闹到上面,你以为你就没责任吗?”
陈云州敲了敲桌子:“吴大人莫急嘛,先用茶。”
吴炎确实渴了,拿起茶杯一饮而尽,然后重重搁在桌上:“陈大人,这事闹大了对我们谁都没好处,你好好想想。”
这家伙,现在还在装腔作势呢。
陈云州淡淡一笑:“那吴大人打算让我怎么做?”
吴炎瞥了他一眼,直白地说了他的要求:“你们庆川不要再接收我们桥州的人了, 然后将前阵子来你们庆川的人都遣返回桥州。”
这时候了,还在做美梦,他可真是看不清楚形势。
若非担心这些人会铤而走险,落草为寇,引起动乱,陈云州都不想搭理吴炎。
他敛了笑,盯着吴炎:“吴大人觉得可能吗?我叫你过来,是让你的人都撤开,不要堵在桥上。这条路你堵不住,他们家属都不在桥州了,一个个一穷二白,吃了上顿没下顿,你强留他们,小心惹出祸事。”
“你……你威胁我。”吴炎指着陈云州,脸色铁青。
陈云州坦坦荡荡地承认了:“没错。吴大人,当日种什么因今日就会结什么果,你早该想的。况且,你能将桥封了,但你能封住几百里长的洪河吗?他们照样可以坐船渡河过来,你们官府的人能守住整条河?”
这是实话,这些百姓铁了心要走,吴炎也拦不住。
可让他承认自己的失败,他不愿意。
帐篷里一时间安静了下来。
许久,吴炎才气恼地说:“好,这些人我让给你。那其他百姓呢?那些拖家带口地也往你们这边走是怎么回事?”
这才是吴炎着急的根本,若是家家户户都这样,照这速度下去,要不了几个月,他们桥州的百姓恐怕都要走掉一大半,到时候有些地方真的要十室九空了。
陈云州把玩着手里的青瓷茶杯,轻轻笑道:“吴大人,这你不应该问我,而应该问你自己才对。”
“问我?”吴炎指着自己,“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难怪当官这么多年都还没升迁呢。
这脑子是真不行啊。
陈云州挑眉笑道:“你是桥州的父母官,你治下的百姓宁愿背井离乡,抛弃故土,也要离开桥州,不问你问谁?”
他就只差指着吴炎说你这知府当得不合格了。
吴炎脸一阵青一阵白,想反驳又找不到话。
见他无言以对,陈云州指了指椅子:“吴大人坐下说话。今日我愿意见你,是因为吴大人好歹知道亲自出面劝阻百姓,而不是高居庙堂,一纸令下,强令百姓不得迁徙。”
上位者多傲慢,视百姓为蝼蚁,轻慢得只觉一纸令下就能阻止百姓。
吴炎虽当官当得不怎么样,但在桥州受灾时也知道为本州百姓谋出路,现在出了状况亲自来劝阻,没有用高压手段激化矛盾,也不是一无是处。
吴炎自嘲一笑:“陈大人这是在夸我,还是笑话我?”
“笑话你,我没那个时间。今日叫吴大人过来,是为了解决问题。”陈云州说出他早就酝酿好的办法,“天伦团聚无法阻止,这些青壮年要寻家人你拦不住。至于其他拖家带口的,去一个新的地方重新开始,其实很艰难。”
“朝廷的赈灾银钱应该快发下来了吧?今夏很多田地颗粒无收,吴大人可对留在桥州的百姓适当地发一些补助粮,帮助百姓度过难关,他们感念你的恩德,自是不会走了。”
“而且这部分赈灾粮你也可以用开荒或是兴修水利为条件,发放给百姓,既办了事也不用你们府衙自己掏腰包,何乐而不为?若能看到希望,甚至有一部分安土重迁的百姓会迁移回桥州。”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吴炎也看到了河水县水利工程带来的好处。若是桥州有这样的水利工程,今年也不会受灾这么严重。
但是陈云州竟给他出主意,教他怎么安抚百姓?
他有些怀疑:“你……这么好心?会让他们回来?”
陈云州哈哈大笑:“强扭的瓜不甜,留不住人是我没本事,还不如痛痛快快地放他们走,也能结个善缘。”
“至于你我之间,既无深仇大恨,也没多大的利益之争,而且若是桥州匪盗横行,迟早也会波及到庆川,我自也希望桥州太平无事。”
一番话有理有据,也不失豁达与通透。
吴炎心惊的同时,也有些汗颜。
他第一次用平等的目光看陈云州。
这个年轻人虽比他小得多,但为人做事大气豁达,看问题的目光更长远,非常有大局观。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他痴长对方二十岁。
吴炎心服口服了,不服也不行。
他站起身,拱手行礼,语气中多了几分真意:“陈大人心胸宽广,目光长远,是在下狭隘了。枉我活了四十岁,做事远不及大人,难怪大人年纪轻轻便能升任庆川知府。”
陈云州不知他这番话到底有几分真意,但也不在乎,站起来回了一礼道:“吴大人过奖了,咱们都是为了两地的百姓,没有对错之分。咱们既已达成一致,一会儿我下令,只允许青壮年男丁过桥,其他拖家带口的庆川都不接收了。”
吴炎没想到陈云州什么条件都没提,这么痛快就答应了不接收拖家带口的百姓,顿时觉得自己先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拱手道:“多谢陈大人,我这就回去尽快落实赈灾措施,安抚好百姓。”
陈云州回以一礼:“那我就不多留吴大人了。”
将人送出了帐篷,陈云州回来后,文玉龙也忙完回来了,正端着茶壶牛饮。
喝了半壶水,他才感觉又活过来了,放下茶壶,道:“大人,咱们不接收那些拖家带口的桥州百姓了?那可真是便宜姓吴的了。”
陈云州看着越来越糙的文玉龙直摇头,丢给他一本册子:“你看看都接收多少人了吧!”
文玉龙接过册子翻了翻,很快就被上面的数字给震惊了:“十六万,这么多?”
陈云州往桥那边努了努嘴:“还有一两万寻亲的呢。再接收下去,上哪儿弄那么多粮食养活这些人?”
因为人数超出预估,如今他的储备粮计划都要往后推迟了。
不然哪能便宜吴炎啊。
算了,再来更多的人养着也麻烦,而且也没那么多的岗位提供给这些人,只能赶去开垦荒地,可开垦荒地也是需要成本的,不宜一下子将摊子弄太大。
文玉龙恍然大悟,他就说嘛,陈大人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原来是因为这个。
想到吴炎气冲冲地来,最后心平气和地离开,还对自家大人感恩戴德,他就为吴炎深深地掬了一把同情的眼泪。算计谁不好,非得算计他们家大人,这下被人卖了还得给人数钱吧。
就在文玉龙胡思乱想入神时,忽地又听陈云州说:“你们县擅长建水利工程的人派几个去帮吴炎。”
文玉龙有些错愕:“大人,咱还要帮他?”
陈云州无奈摇头:“不是帮他,是帮桥州的百姓,就当是做善事了,左 右 派几个人,也不是多大的事,还能得一份人情,冤家宜解不宜结,吴炎也不是什么坏人,大家各自有自己的立场。”
“还是大人格局大,下官狭隘了。”文玉龙好好反省了一下。
陈云州摆手,其实不是狭隘,是文人大多清高好面子,尤其是他们这种年纪轻轻就做官的,哪个读书的时候不是一骑绝尘的天才?所以很多时候都放不下身段。
但陈云州不在乎,只要能达成目的,示个好有什么关系?
吴炎听说这事更是感动得热泪盈眶,立即派人给陈云州送了一份厚礼过来答谢。
文玉龙打开一看认出来了:“大人,这是前朝著名画家张端成的《百鸟鸣春图》,本以为已失传,没想到在他手中,这幅画价值不菲。看来吴大人是真的承了您的情。”
陈云州对这个时代的名画古董不熟,听他这么说才意识到这副画的珍贵,随即让柯九收了起来:“回去后,让郑先生帮我准备一份合适的回礼。”
礼尚往来,文玉龙本以为这事就结束了。
哪晓得画收起来之后,陈云州就让柯九研墨。
文玉龙很好奇,现在事情都办完了,大人还要写什么?
很快,他就发现了,陈云州竟然在写奏折,而且就是上奏桥州和庆川这段时间发生的事。
不是,大人刚不是才跟吴炎和好了,还相互送礼,跟老朋友呢,这上奏又是几个意思啊?
许是他震惊的表情太明显了。
吴炎气得鼻子都歪了,一群贱民竟然敢质问他,活腻了吗?
他心底气愤,可看着只有几百的衙役和对面数以千计的青壮年,到底是忍下了这口气,安抚道:“官府没有这个意思,官府会帮你们寻找家人的,大家请回去耐心等候……”
这话太假了,官府才多少人,离开桥州的灾民可是有十来万,几百里,他们怎么找?但凡有点点脑子都不会相信这话。
见没人接话,也没人退让,吴炎非常尴尬。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解救了他:“吴大人,我家陈大人请大人过桥一叙。”
然后柯九又对候在桥边的百姓说:“诸位请稍安勿躁, 各位的家人在庆川已被安置妥当,等我家大人和吴大人谈完后就会帮助大家团聚。在这之前,大家按照县域排队,一会儿好帮大家寻人,因为我们这边登记的时候都记录了各位家属的籍贯和具体的家庭住址,以方便大家寻人。”
柯九这段时间一直在洪河边忙来忙去,大家都知道他是陈云州身边的红人,自是相信他。
“我们信柯大人。谢谢陈大人,谢谢庆川收留我们的家人。”守在桥上的汉子们主动让开一条路。
比对吴炎的态度好了不知多少倍。
一个衙役的话都比他说得还管用。
吴炎气得心口痛,一群刁民,吃里扒外的东西,也不想想干旱的时候是谁给他们发粮,让他们活了下来。
背着手,吴炎阴沉沉地跨过大桥,然后被人引进了帐篷中。
陈云州正在泡茶。
他的动作行云流水,手指灵动,茶叶缓缓在水中舒展开来,看起来非常赏心悦目。
若是往常,吴炎少不得要夸奖一句“陈大人好茶艺”,可今日,他一句话都不想说,气哼哼地直接坐到陈云州对面,连招呼都没打一声。
陈云州见状,非但不恼,反而还笑了。
吴炎听得刺耳无比,只觉得陈云州是在嘲笑他,恼怒地说:“陈大人真是好计谋。怎么,陈大人莫不是想吞了我们桥州不成?不如在下上奏,请朝廷将桥州与庆川合并了,以满足陈大人。”
陈云州慢条斯理地倒好茶,推到他面前:“吴大人,给我扣这么大顶帽子也解决不了目前的问题,我劝你慎言,不然莫怪我向上面参你一本。”
“什么,你……你还要参我?你把我们桥州的百姓弄了那么多走,你还要参我?”吴炎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一样,站起来指着陈云州,“好,好,你去参,你去参,老夫还怕你不成。”
陈云州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嘴角依旧挂着闲适的微笑,静静地欣赏着吴炎的无能狂怒。
吴炎吼了几嗓子,却无人搭理,帐篷里只有他一个人愤怒的吼声。
他叫嚣不下去了,只觉陈云州叫他过来就是要羞辱他的。
他气得胸口剧烈起伏,恨恨地瞪了陈云州一眼,转身就要走。
等他掀起帘子时,陈云州这才缓缓开了口:“吴大人,那么多人,你若要强制留他们,留得住吗?小心出乱子,到时候就不是你我能收拾的烂摊子了。”
吴炎身形一滞。
他之所以着急忙慌地赶过来,不顾身份跑来见陈云州,不就是担心这点吗?
那些刁民对他这个知府都没多少尊重,他还真有些担心他们不服管教会反了。
深吸一口气,他气愤地回头站在陈云州对面,低声咆哮:“陈云州,这要真出了乱子,河水县也别想逃。这事若闹到上面,你以为你就没责任吗?”
陈云州敲了敲桌子:“吴大人莫急嘛,先用茶。”
吴炎确实渴了,拿起茶杯一饮而尽,然后重重搁在桌上:“陈大人,这事闹大了对我们谁都没好处,你好好想想。”
这家伙,现在还在装腔作势呢。
陈云州淡淡一笑:“那吴大人打算让我怎么做?”
吴炎瞥了他一眼,直白地说了他的要求:“你们庆川不要再接收我们桥州的人了, 然后将前阵子来你们庆川的人都遣返回桥州。”
这时候了,还在做美梦,他可真是看不清楚形势。
若非担心这些人会铤而走险,落草为寇,引起动乱,陈云州都不想搭理吴炎。
他敛了笑,盯着吴炎:“吴大人觉得可能吗?我叫你过来,是让你的人都撤开,不要堵在桥上。这条路你堵不住,他们家属都不在桥州了,一个个一穷二白,吃了上顿没下顿,你强留他们,小心惹出祸事。”
“你……你威胁我。”吴炎指着陈云州,脸色铁青。
陈云州坦坦荡荡地承认了:“没错。吴大人,当日种什么因今日就会结什么果,你早该想的。况且,你能将桥封了,但你能封住几百里长的洪河吗?他们照样可以坐船渡河过来,你们官府的人能守住整条河?”
这是实话,这些百姓铁了心要走,吴炎也拦不住。
可让他承认自己的失败,他不愿意。
帐篷里一时间安静了下来。
许久,吴炎才气恼地说:“好,这些人我让给你。那其他百姓呢?那些拖家带口地也往你们这边走是怎么回事?”
这才是吴炎着急的根本,若是家家户户都这样,照这速度下去,要不了几个月,他们桥州的百姓恐怕都要走掉一大半,到时候有些地方真的要十室九空了。
陈云州把玩着手里的青瓷茶杯,轻轻笑道:“吴大人,这你不应该问我,而应该问你自己才对。”
“问我?”吴炎指着自己,“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难怪当官这么多年都还没升迁呢。
这脑子是真不行啊。
陈云州挑眉笑道:“你是桥州的父母官,你治下的百姓宁愿背井离乡,抛弃故土,也要离开桥州,不问你问谁?”
他就只差指着吴炎说你这知府当得不合格了。
吴炎脸一阵青一阵白,想反驳又找不到话。
见他无言以对,陈云州指了指椅子:“吴大人坐下说话。今日我愿意见你,是因为吴大人好歹知道亲自出面劝阻百姓,而不是高居庙堂,一纸令下,强令百姓不得迁徙。”
上位者多傲慢,视百姓为蝼蚁,轻慢得只觉一纸令下就能阻止百姓。
吴炎虽当官当得不怎么样,但在桥州受灾时也知道为本州百姓谋出路,现在出了状况亲自来劝阻,没有用高压手段激化矛盾,也不是一无是处。
吴炎自嘲一笑:“陈大人这是在夸我,还是笑话我?”
“笑话你,我没那个时间。今日叫吴大人过来,是为了解决问题。”陈云州说出他早就酝酿好的办法,“天伦团聚无法阻止,这些青壮年要寻家人你拦不住。至于其他拖家带口的,去一个新的地方重新开始,其实很艰难。”
“朝廷的赈灾银钱应该快发下来了吧?今夏很多田地颗粒无收,吴大人可对留在桥州的百姓适当地发一些补助粮,帮助百姓度过难关,他们感念你的恩德,自是不会走了。”
“而且这部分赈灾粮你也可以用开荒或是兴修水利为条件,发放给百姓,既办了事也不用你们府衙自己掏腰包,何乐而不为?若能看到希望,甚至有一部分安土重迁的百姓会迁移回桥州。”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吴炎也看到了河水县水利工程带来的好处。若是桥州有这样的水利工程,今年也不会受灾这么严重。
但是陈云州竟给他出主意,教他怎么安抚百姓?
他有些怀疑:“你……这么好心?会让他们回来?”
陈云州哈哈大笑:“强扭的瓜不甜,留不住人是我没本事,还不如痛痛快快地放他们走,也能结个善缘。”
“至于你我之间,既无深仇大恨,也没多大的利益之争,而且若是桥州匪盗横行,迟早也会波及到庆川,我自也希望桥州太平无事。”
一番话有理有据,也不失豁达与通透。
吴炎心惊的同时,也有些汗颜。
他第一次用平等的目光看陈云州。
这个年轻人虽比他小得多,但为人做事大气豁达,看问题的目光更长远,非常有大局观。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他痴长对方二十岁。
吴炎心服口服了,不服也不行。
他站起身,拱手行礼,语气中多了几分真意:“陈大人心胸宽广,目光长远,是在下狭隘了。枉我活了四十岁,做事远不及大人,难怪大人年纪轻轻便能升任庆川知府。”
陈云州不知他这番话到底有几分真意,但也不在乎,站起来回了一礼道:“吴大人过奖了,咱们都是为了两地的百姓,没有对错之分。咱们既已达成一致,一会儿我下令,只允许青壮年男丁过桥,其他拖家带口的庆川都不接收了。”
吴炎没想到陈云州什么条件都没提,这么痛快就答应了不接收拖家带口的百姓,顿时觉得自己先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拱手道:“多谢陈大人,我这就回去尽快落实赈灾措施,安抚好百姓。”
陈云州回以一礼:“那我就不多留吴大人了。”
将人送出了帐篷,陈云州回来后,文玉龙也忙完回来了,正端着茶壶牛饮。
喝了半壶水,他才感觉又活过来了,放下茶壶,道:“大人,咱们不接收那些拖家带口的桥州百姓了?那可真是便宜姓吴的了。”
陈云州看着越来越糙的文玉龙直摇头,丢给他一本册子:“你看看都接收多少人了吧!”
文玉龙接过册子翻了翻,很快就被上面的数字给震惊了:“十六万,这么多?”
陈云州往桥那边努了努嘴:“还有一两万寻亲的呢。再接收下去,上哪儿弄那么多粮食养活这些人?”
因为人数超出预估,如今他的储备粮计划都要往后推迟了。
不然哪能便宜吴炎啊。
算了,再来更多的人养着也麻烦,而且也没那么多的岗位提供给这些人,只能赶去开垦荒地,可开垦荒地也是需要成本的,不宜一下子将摊子弄太大。
文玉龙恍然大悟,他就说嘛,陈大人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原来是因为这个。
想到吴炎气冲冲地来,最后心平气和地离开,还对自家大人感恩戴德,他就为吴炎深深地掬了一把同情的眼泪。算计谁不好,非得算计他们家大人,这下被人卖了还得给人数钱吧。
就在文玉龙胡思乱想入神时,忽地又听陈云州说:“你们县擅长建水利工程的人派几个去帮吴炎。”
文玉龙有些错愕:“大人,咱还要帮他?”
陈云州无奈摇头:“不是帮他,是帮桥州的百姓,就当是做善事了,左 右 派几个人,也不是多大的事,还能得一份人情,冤家宜解不宜结,吴炎也不是什么坏人,大家各自有自己的立场。”
“还是大人格局大,下官狭隘了。”文玉龙好好反省了一下。
陈云州摆手,其实不是狭隘,是文人大多清高好面子,尤其是他们这种年纪轻轻就做官的,哪个读书的时候不是一骑绝尘的天才?所以很多时候都放不下身段。
但陈云州不在乎,只要能达成目的,示个好有什么关系?
吴炎听说这事更是感动得热泪盈眶,立即派人给陈云州送了一份厚礼过来答谢。
文玉龙打开一看认出来了:“大人,这是前朝著名画家张端成的《百鸟鸣春图》,本以为已失传,没想到在他手中,这幅画价值不菲。看来吴大人是真的承了您的情。”
陈云州对这个时代的名画古董不熟,听他这么说才意识到这副画的珍贵,随即让柯九收了起来:“回去后,让郑先生帮我准备一份合适的回礼。”
礼尚往来,文玉龙本以为这事就结束了。
哪晓得画收起来之后,陈云州就让柯九研墨。
文玉龙很好奇,现在事情都办完了,大人还要写什么?
很快,他就发现了,陈云州竟然在写奏折,而且就是上奏桥州和庆川这段时间发生的事。
不是,大人刚不是才跟吴炎和好了,还相互送礼,跟老朋友呢,这上奏又是几个意思啊?
许是他震惊的表情太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