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为了证明他身体没毛病,康熙连翻了几天牌子,又下旨说《御制膳食指南》并非他为皇子皇女准备,而是为了天下万民所写,之后将以每期两篇的形式刊登在《济民月刊》上。
康熙原本是想直接刊印此书,分发到各州县让百姓们学习的。
还是胤祺给他出主意,“朝廷印书强制让人学习,就要朝廷掏钱。”就跟之前的放足文集一样,学习效果还有限,谁也不能保证县乡的官员会不会认真讲授此书。
但又没法让百姓们掏钱买,那就成强买强卖了。而且御制文集肯定不便宜,能买得起的百姓可不多。
“倒不如直接登在我们《济民月刊》上,月刊便宜,有些百姓也能买得起。还能把月刊的销量带起来。谁不想看看皇帝的文章呢。”
《济民月刊》第一期已经送往各州县,直隶省先统计出销量,和预估的差不多,买期刊的大多是各县县令师爷以及有些积蓄的读书人。
康熙看着这小子算盘打的噼啪响,又好气又好笑,“你们《济民月刊》登朕的文章,是不是要给朕付稿费?”
胤祺道:“期刊赚的利润还不都进了汗阿玛的私库?”
康熙这才想到,胤祉、胤祺办这期刊是个长期的事情,不能让他们一直白干。
这俩小子又不是会从里面捞钱的,有没有这个心他不敢保证,主要是没这个脑子。
康熙答应胤祺提议的同时,还说以后期刊每出一期,他俩都得二两银子。
二两不多,但自三月开始《文学月刊》也要出了,之后还会出《济民月刊》的其他分册,二两就变六两。
“贝勒年俸两千两,你也没这么高兴,为了六两银子笑的合不拢嘴。”
胤祺去找额娘显摆时,宜妃就点着他额头笑道。
“这不一样的,这是我用劳动换来的。”胤祺道。虽然他受封贝勒也是因为办了差事,还帮汗阿玛出了主意,但更多是因为他的皇子身份。若他是个普通小孩,办了这些事,也不会有贝勒爵。
但哪怕是个普通人开办了期刊,也是能得到报酬的。
宜妃如今是越发不懂胤祺的想法了,只当他是小孩子觉得新鲜。
四格格听说胤祺来了,就过来和他道谢,“多亏了你跑去汗阿玛那告状,最近我的管教嬷嬷再不敢说什么要保护身材的话了,我终于不用饿着啦!”
胤禟、胤禌俩小孩就跳出来,“要不是我们告诉五哥,五哥也不会去告状。四姐你该感谢我们。”
宜妃笑起来,“你们汗阿玛说了,这次的事儿,你们都有功劳。”他摸着小胤禟的脑袋,“你汗阿玛不是给你送了笔墨纸砚,”又看胤禌,“不是也给你赏了一本画册?”
俩小孩就得意起来,要给胤祺展示他们新得的东西。
不仅嬷嬷宫女们学了膳食指南,御茶膳房的人也都学了膳食指南,宫里供应的食材也有所调整。
各宫妃嫔的伙食不再是一季一换,而是一日一换,按每旬循环。
之前妃嫔们想开小灶,只能另外花银子打点御茶膳房,让他们做点固定膳单之外的东西。如今每天的饭菜都不一样,荤素搭配。她们就没必要打点膳房了。
不到半个月,膳房那边就察觉到了更改膳单后的影响。
上三旗包衣身为皇帝家臣,说起来地位不如其他旗人,但日子却一直不算太难。尤其内务府这帮人。
谁能想到自打佛伦倒台起,内务府的日子就越来越难过,能捞的油水也少了。
有些人就把这锅扣给了太子,毕竟佛伦是明珠的人,太子一开始大概只是想搬倒明党的人,结果却牵扯出后续这么多事情。
因为康熙对太子的重视,从前毓庆宫什么都是最好的,吃穿有时候已经越过了太子的份例,但康熙都是默许的。
胤礽也早习惯了,想要什么,就直接让人到内务府库房去拿。
但最近他就是想搬几样古董到毓庆宫,内务府那边的人都推三阻四,说要万岁爷点了头,他们才敢拿。
胤礽气得要死,让身边人一打听,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他这下更气了,弟弟妹妹们如今不挨饿了,倒害得他这个太子被内务府这帮人记恨。
说来说去还是怪老四。
胤礽命人去把管库房的那不识趣的奴才送到曹寅那儿,让他处置,又在屋里发脾气,把老四连带内务府那些人都骂了一遍,茶杯也摔了两个。
他身边的小太监只能赔笑哄劝,正这时,胤祉、胤祺来了。
他俩是来送《文学月刊》的,顺便跟二哥再约一篇稿子。
进屋就见小太监在那里扫地上的瓷器碎片,胤礽淡淡道:“刚不小心打了俩杯子。”
胤祉、胤祺俩人都不大敏锐,只当二哥还是为前朝的事情心烦,就没太在意,胤祺笑呵呵把样刊递给胤礽,“二哥的文章写得太好了,我们还想再约一篇。”
胤礽翻了翻月刊,见自己的文章放在卷首,字体也和其他文章不同,还有配图。心情这才好了一点儿。
胤祉从小就崇拜自己这个二哥,这两年自己不去校场了,他们才稍微疏远了点儿。但小时候自己对他的照顾,他肯定是记着的。胤祺跟每个兄弟的关系都还不错,老大之前当着蒙古王公的面嘲笑他,老大出使,他都哭成那样。自己之前对他们态度也很一般,他还能带着兄弟们来蹭饭。那如果自己稍微示好,这小子岂不是很容易就被拉拢过来了?
康熙原本是想直接刊印此书,分发到各州县让百姓们学习的。
还是胤祺给他出主意,“朝廷印书强制让人学习,就要朝廷掏钱。”就跟之前的放足文集一样,学习效果还有限,谁也不能保证县乡的官员会不会认真讲授此书。
但又没法让百姓们掏钱买,那就成强买强卖了。而且御制文集肯定不便宜,能买得起的百姓可不多。
“倒不如直接登在我们《济民月刊》上,月刊便宜,有些百姓也能买得起。还能把月刊的销量带起来。谁不想看看皇帝的文章呢。”
《济民月刊》第一期已经送往各州县,直隶省先统计出销量,和预估的差不多,买期刊的大多是各县县令师爷以及有些积蓄的读书人。
康熙看着这小子算盘打的噼啪响,又好气又好笑,“你们《济民月刊》登朕的文章,是不是要给朕付稿费?”
胤祺道:“期刊赚的利润还不都进了汗阿玛的私库?”
康熙这才想到,胤祉、胤祺办这期刊是个长期的事情,不能让他们一直白干。
这俩小子又不是会从里面捞钱的,有没有这个心他不敢保证,主要是没这个脑子。
康熙答应胤祺提议的同时,还说以后期刊每出一期,他俩都得二两银子。
二两不多,但自三月开始《文学月刊》也要出了,之后还会出《济民月刊》的其他分册,二两就变六两。
“贝勒年俸两千两,你也没这么高兴,为了六两银子笑的合不拢嘴。”
胤祺去找额娘显摆时,宜妃就点着他额头笑道。
“这不一样的,这是我用劳动换来的。”胤祺道。虽然他受封贝勒也是因为办了差事,还帮汗阿玛出了主意,但更多是因为他的皇子身份。若他是个普通小孩,办了这些事,也不会有贝勒爵。
但哪怕是个普通人开办了期刊,也是能得到报酬的。
宜妃如今是越发不懂胤祺的想法了,只当他是小孩子觉得新鲜。
四格格听说胤祺来了,就过来和他道谢,“多亏了你跑去汗阿玛那告状,最近我的管教嬷嬷再不敢说什么要保护身材的话了,我终于不用饿着啦!”
胤禟、胤禌俩小孩就跳出来,“要不是我们告诉五哥,五哥也不会去告状。四姐你该感谢我们。”
宜妃笑起来,“你们汗阿玛说了,这次的事儿,你们都有功劳。”他摸着小胤禟的脑袋,“你汗阿玛不是给你送了笔墨纸砚,”又看胤禌,“不是也给你赏了一本画册?”
俩小孩就得意起来,要给胤祺展示他们新得的东西。
不仅嬷嬷宫女们学了膳食指南,御茶膳房的人也都学了膳食指南,宫里供应的食材也有所调整。
各宫妃嫔的伙食不再是一季一换,而是一日一换,按每旬循环。
之前妃嫔们想开小灶,只能另外花银子打点御茶膳房,让他们做点固定膳单之外的东西。如今每天的饭菜都不一样,荤素搭配。她们就没必要打点膳房了。
不到半个月,膳房那边就察觉到了更改膳单后的影响。
上三旗包衣身为皇帝家臣,说起来地位不如其他旗人,但日子却一直不算太难。尤其内务府这帮人。
谁能想到自打佛伦倒台起,内务府的日子就越来越难过,能捞的油水也少了。
有些人就把这锅扣给了太子,毕竟佛伦是明珠的人,太子一开始大概只是想搬倒明党的人,结果却牵扯出后续这么多事情。
因为康熙对太子的重视,从前毓庆宫什么都是最好的,吃穿有时候已经越过了太子的份例,但康熙都是默许的。
胤礽也早习惯了,想要什么,就直接让人到内务府库房去拿。
但最近他就是想搬几样古董到毓庆宫,内务府那边的人都推三阻四,说要万岁爷点了头,他们才敢拿。
胤礽气得要死,让身边人一打听,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他这下更气了,弟弟妹妹们如今不挨饿了,倒害得他这个太子被内务府这帮人记恨。
说来说去还是怪老四。
胤礽命人去把管库房的那不识趣的奴才送到曹寅那儿,让他处置,又在屋里发脾气,把老四连带内务府那些人都骂了一遍,茶杯也摔了两个。
他身边的小太监只能赔笑哄劝,正这时,胤祉、胤祺来了。
他俩是来送《文学月刊》的,顺便跟二哥再约一篇稿子。
进屋就见小太监在那里扫地上的瓷器碎片,胤礽淡淡道:“刚不小心打了俩杯子。”
胤祉、胤祺俩人都不大敏锐,只当二哥还是为前朝的事情心烦,就没太在意,胤祺笑呵呵把样刊递给胤礽,“二哥的文章写得太好了,我们还想再约一篇。”
胤礽翻了翻月刊,见自己的文章放在卷首,字体也和其他文章不同,还有配图。心情这才好了一点儿。
胤祉从小就崇拜自己这个二哥,这两年自己不去校场了,他们才稍微疏远了点儿。但小时候自己对他的照顾,他肯定是记着的。胤祺跟每个兄弟的关系都还不错,老大之前当着蒙古王公的面嘲笑他,老大出使,他都哭成那样。自己之前对他们态度也很一般,他还能带着兄弟们来蹭饭。那如果自己稍微示好,这小子岂不是很容易就被拉拢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