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第1314节
所以,一开始,王恭选择誓死也不认错,不和解,像是郗恢这样同样出自大世家的人,是非常理解他的选择的。
对!
就是这么豪横!
就是要让朝廷看我不顺眼,却又拿我毫无办法,要的就是这个劲。
但是,现在,王恭居然出溜的那么快,那么彻底,就完全超出了郗将军的想象范围了。
罢了!
在这个建康城里,此时此刻,对王恭的行为主打一个完全弄不明白,一脸懵逼的,又岂止郗恢一个?
建康宫中,匆匆赶回来复命的内舍人宋轻音,连那身小太监的行头都还没来得及换下来呢!
宋轻音喝了口水,连一个停顿都没有,就赶忙把王恭那边的想法说与王贞英听。
太后这边也是心急得很,自从宋轻音出宫,她就一直都盼着她赶快回来。
甚至,比宋轻音本人都还要着急。
宋轻音呢,自然也不例外,这么大的消息,怎能不赶紧告知太后娘娘,这些秘密憋在她的心里,滋味也不好受啊!
于是,一番折腾,两方人马终于汇聚齐全,经过了宋轻音的一番叙述,王贞英终于明白,为什么郗恢一个劲的推脱,死活也不肯说明情况了。
啧啧。
他哪里敢接这么重大的差事?
就他那副口齿,原本什么事情都没有的,说不定也能给你生出些事情来。
“你说,他想出来?”
王贞英的脸上带上了某种哭笑不得的神情,宋轻音也是为难的紧,这一路上,王恭的这点事,在她的脑子里过了几个遍了。
她也认为,太后娘娘是不可能答应他的。
若是能放,在众臣联名上书的时候,就可以找个由头,顺坡下了,琅琊王又不在,他能说什么?
他就是想拦,他也拦不住。
既然那个时候,机会那么好,太后都没答应,那只能说明,在这件事上,放与不放,她的立场是很坚定的。
“这确实是宰辅的心思,宰辅这一次很诚恳,反复保证,他要的也只是一纸解除的诏书,只要有这个名头就可以,他是不会随便走出太原王府的。”
“微臣觉得,这一次他的表现还是很诚意十足的,和以往大有不同,况且,这之前他还专门去送了琅琊王,微臣觉得,或许,宰辅是想通了。”
其实,站在宋轻音的角度,她也很为难,且看她现在对王恭的称呼就知道了。
明明已经是一个被幽禁的老汉了,估计这一辈子也再没有复起的希望,可是,她仍然毕恭毕敬的叫他宰辅。
可见,宋轻音很明白,虽然现在王恭是倒下了,而且,倒下的很彻底,但是呢,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是倒下还是站起来,几乎就是一瞬间的事。
她呢,作为内廷的舍人,现在看起来是很光鲜,但是,这种光鲜,也是伴随着王贞英而来的。
宋轻音很清楚,不管是王恭还是王贞英,总归人家是亲兄妹,在王贞英这里,要找好自己的定位,即便是心是随着太后的,也不能对王恭太过怠慢。
不要看王贞英如何数落王恭,自己就跟着顺杆爬上去,人家是亲兄妹,就算是骂飞了,也一样是割不断的血缘关系。
所以,她这个外人还是要两面不得罪的好。
“那你的意思也是,可以放了他?”本该是由王贞英来做决断的事情,她自己没有主意,却偏偏来询问宋轻音。
你说这事,怪与不怪?
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王贞英的眼神就在不远处,直视着她,凝望着她,要是回答不好,说不定连带着自己也会被王贞英怀疑。
首先,要想解决这件事,就必须先来探讨一下太后娘娘现在的真实想法。
还是那句话,放与不放,从来就不是一两句话可以简单决定的事,也不是宋轻音能够决定的事。
还是要看王贞英最后的决定。
那么,作为在她身边时时跟随的内舍人,在这件事上,宋轻音要做的,就是追随王贞英的想法。
说到底,这还是人家的私事,虽然也与公事相关,但是,要不要讲这个情面,还是要看王贞英的想法。
于是,在这件事上,宋轻音决定,要和太后保持高度一致。
在和她对视了几个弹指之后,她便开了口:“微臣以为,还是不能放。”
“至少不能直接说,朝廷解除宰辅的幽禁。”
“仔细说说。”王贞英脸上绽放了笑意,宋轻音心下暗道:看来是押对了。
“微臣以为,虽然宰辅诚意很足,这一次也表现的很谦恭,大约可以履行承诺,但是,朝廷是朝廷,个人是个人,现在,这个建康城里的人,男女老少都知道,前几天,宰辅刚刚冲出了王府去送别北伐大军,如果没过几天,太后娘娘就把他放了,那只能让建康城的达官贵人们认为,太后娘娘早就是这样想的,只不过碍于琅琊王当时还在建康城,不好动手罢了。”
“当时说要幽禁,也不过是权宜之计,根本不是真心惩处,现在,有了个机会随随便便就放了。”
“如果我们这样做了,那太后娘娘在百官之中哪里还有威望可言?”
“太后娘娘作为女子,执掌朝廷本就不容易,如果在这样关乎家人的大事上拿捏不清,便极有可能落人口实。”
女子掌权,这确实是王贞英面对的独有的大问题。
同样一件事,如果说,皇帝陛下的兄弟犯了重罪,现在皇帝陛下力排众议也要赦免他,虽然群臣心中会不快,但是,他们抱怨一段时间,不管他们当初骂的多么难听,最后,他们也只能当做什么也没看见。
毕竟,朝廷上的大臣,天然的就对皇帝有敬畏心理,知道在很多事情上不能和他硬碰硬。
一味的忤逆他,最后倒霉的只能是自己。
但是,王贞英就不同了,身为太后,她可不具备这样的先天的优势。她是女人,就算现在大臣们愿意让她代为执掌朝政,那也只是一个名义上的事情。
王贞英的权力并不是天然的,也不够实在。
作为太后要想获得朝臣们的一致拥护,还是需要让自己符合朝臣们心中贤德太后的标准。
你呢,按照我们说的去做,我们呢,就会听从你的指挥,这就是女人当太后于幕后掌权的要津所在。
所以,如果王贞英把王恭放了,从大臣们的角度来看,会更加难以接受。
他们会觉得,你这个太后不老实,竟然敢将个人私欲凌驾于朝廷的法度之上,简直是胆大妄为。
我们作为正直的大臣,当然要反对,死磕也要反对,虽然我们拿皇帝陛下没有什么办法,但是我们对付不了皇帝还对付不了太后吗?
“你说得对,确实不能放。”
王贞英倒并不是惧怕朝臣们的议论,或者说指责她阳奉阴违,根本就是假装的。
这都是当然的,只要是她这样做,甚至是,她什么都不做,仍然让王恭关在王府里不能出来,这些议论之声也是不会平息的。
谁让她和王恭是亲兄妹呢?
她不论如何做,大臣们也还是会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你是为了袒护亲哥哥才这样做的,只要她一日不把王恭弄死,他们就会有这样的猜疑。
王贞英在意的,更多的是一个不能任意受王恭摆布的问题。
“想当初,他那样不留情面,还要死要活的,我好言相劝,他一个字都听不进去。”
“现在他想出来,我就让他出来,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所以,不能放。”
“可是,宰辅那边还等着太后娘娘的回话呢,要是这样对他说,未免伤了他的心。”
“本来他还想和琅琊王和解的,这一下,反而会激怒他,太后娘娘莫要忘了,在外朝,司马尚之等人还在觊觎着宰辅的势力,一旦宰辅起了义愤,恐怕会生变。”
“这倒确实是个问题。”王贞英沉默了,漂亮的眉头,狠狠的皱着,仿佛有千斤的仇怨化解不开似的。
可是,能怎么办呢?
现在,到哪里去找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可以在大臣那里通过,又可以不得罪王恭,安抚住他?
想不到,当真是想不到。
虽然王恭很着急,但是,因为往返一趟皇宫也不容易,所以,在这种关键时刻,他还是稍稍的按捺住了自己焦躁的心情,与宋轻音约定,明日一早便送消息过来。
于是,计无所出的太后娘娘,赢得了一个下午和一个晚上的时间。
虽然,如果想不出主意来,就算是多了这些时间,也不过是把麻烦稍稍拖后了一些而已。
明天呢?
明天可就拖不过去了。
第1130章 致仕去也
却在太后娘娘手足无措之时,另一位女子,正坐着马车,风驰电掣一般的赶往建康宫。
她这样做,可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的,要不是事情紧急,她也不会亲身前往。
而她,又将给太后王贞英带来什么样的消息呢?
是好?
还是坏?
“太后娘娘!”
“来了!”
“王夫人来了!”
司青慌慌张张的跑进来,王贞英这边,正因为没有食欲,郁郁寡欢呢。看到她这样,一时也慌了神。
“王夫人?”
“哪个王夫人?”
没头没脑的,说的这是什么话?
在王贞英瞪得滚圆的眼珠子的凝视之下,司青一片空白的脑袋瓜,突然一片清明。
“启禀太后娘娘,是琅琊王妃!”
“琅琊王妃来了!”
什么王夫人,平时叫的多了,竟然都忘记要改口了,人家现在还是普通的侍郎夫人吗?
人家是摄政王的正妻,正式受了册封的王妃。
糊涂了不是?
对!
就是这么豪横!
就是要让朝廷看我不顺眼,却又拿我毫无办法,要的就是这个劲。
但是,现在,王恭居然出溜的那么快,那么彻底,就完全超出了郗将军的想象范围了。
罢了!
在这个建康城里,此时此刻,对王恭的行为主打一个完全弄不明白,一脸懵逼的,又岂止郗恢一个?
建康宫中,匆匆赶回来复命的内舍人宋轻音,连那身小太监的行头都还没来得及换下来呢!
宋轻音喝了口水,连一个停顿都没有,就赶忙把王恭那边的想法说与王贞英听。
太后这边也是心急得很,自从宋轻音出宫,她就一直都盼着她赶快回来。
甚至,比宋轻音本人都还要着急。
宋轻音呢,自然也不例外,这么大的消息,怎能不赶紧告知太后娘娘,这些秘密憋在她的心里,滋味也不好受啊!
于是,一番折腾,两方人马终于汇聚齐全,经过了宋轻音的一番叙述,王贞英终于明白,为什么郗恢一个劲的推脱,死活也不肯说明情况了。
啧啧。
他哪里敢接这么重大的差事?
就他那副口齿,原本什么事情都没有的,说不定也能给你生出些事情来。
“你说,他想出来?”
王贞英的脸上带上了某种哭笑不得的神情,宋轻音也是为难的紧,这一路上,王恭的这点事,在她的脑子里过了几个遍了。
她也认为,太后娘娘是不可能答应他的。
若是能放,在众臣联名上书的时候,就可以找个由头,顺坡下了,琅琊王又不在,他能说什么?
他就是想拦,他也拦不住。
既然那个时候,机会那么好,太后都没答应,那只能说明,在这件事上,放与不放,她的立场是很坚定的。
“这确实是宰辅的心思,宰辅这一次很诚恳,反复保证,他要的也只是一纸解除的诏书,只要有这个名头就可以,他是不会随便走出太原王府的。”
“微臣觉得,这一次他的表现还是很诚意十足的,和以往大有不同,况且,这之前他还专门去送了琅琊王,微臣觉得,或许,宰辅是想通了。”
其实,站在宋轻音的角度,她也很为难,且看她现在对王恭的称呼就知道了。
明明已经是一个被幽禁的老汉了,估计这一辈子也再没有复起的希望,可是,她仍然毕恭毕敬的叫他宰辅。
可见,宋轻音很明白,虽然现在王恭是倒下了,而且,倒下的很彻底,但是呢,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是倒下还是站起来,几乎就是一瞬间的事。
她呢,作为内廷的舍人,现在看起来是很光鲜,但是,这种光鲜,也是伴随着王贞英而来的。
宋轻音很清楚,不管是王恭还是王贞英,总归人家是亲兄妹,在王贞英这里,要找好自己的定位,即便是心是随着太后的,也不能对王恭太过怠慢。
不要看王贞英如何数落王恭,自己就跟着顺杆爬上去,人家是亲兄妹,就算是骂飞了,也一样是割不断的血缘关系。
所以,她这个外人还是要两面不得罪的好。
“那你的意思也是,可以放了他?”本该是由王贞英来做决断的事情,她自己没有主意,却偏偏来询问宋轻音。
你说这事,怪与不怪?
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王贞英的眼神就在不远处,直视着她,凝望着她,要是回答不好,说不定连带着自己也会被王贞英怀疑。
首先,要想解决这件事,就必须先来探讨一下太后娘娘现在的真实想法。
还是那句话,放与不放,从来就不是一两句话可以简单决定的事,也不是宋轻音能够决定的事。
还是要看王贞英最后的决定。
那么,作为在她身边时时跟随的内舍人,在这件事上,宋轻音要做的,就是追随王贞英的想法。
说到底,这还是人家的私事,虽然也与公事相关,但是,要不要讲这个情面,还是要看王贞英的想法。
于是,在这件事上,宋轻音决定,要和太后保持高度一致。
在和她对视了几个弹指之后,她便开了口:“微臣以为,还是不能放。”
“至少不能直接说,朝廷解除宰辅的幽禁。”
“仔细说说。”王贞英脸上绽放了笑意,宋轻音心下暗道:看来是押对了。
“微臣以为,虽然宰辅诚意很足,这一次也表现的很谦恭,大约可以履行承诺,但是,朝廷是朝廷,个人是个人,现在,这个建康城里的人,男女老少都知道,前几天,宰辅刚刚冲出了王府去送别北伐大军,如果没过几天,太后娘娘就把他放了,那只能让建康城的达官贵人们认为,太后娘娘早就是这样想的,只不过碍于琅琊王当时还在建康城,不好动手罢了。”
“当时说要幽禁,也不过是权宜之计,根本不是真心惩处,现在,有了个机会随随便便就放了。”
“如果我们这样做了,那太后娘娘在百官之中哪里还有威望可言?”
“太后娘娘作为女子,执掌朝廷本就不容易,如果在这样关乎家人的大事上拿捏不清,便极有可能落人口实。”
女子掌权,这确实是王贞英面对的独有的大问题。
同样一件事,如果说,皇帝陛下的兄弟犯了重罪,现在皇帝陛下力排众议也要赦免他,虽然群臣心中会不快,但是,他们抱怨一段时间,不管他们当初骂的多么难听,最后,他们也只能当做什么也没看见。
毕竟,朝廷上的大臣,天然的就对皇帝有敬畏心理,知道在很多事情上不能和他硬碰硬。
一味的忤逆他,最后倒霉的只能是自己。
但是,王贞英就不同了,身为太后,她可不具备这样的先天的优势。她是女人,就算现在大臣们愿意让她代为执掌朝政,那也只是一个名义上的事情。
王贞英的权力并不是天然的,也不够实在。
作为太后要想获得朝臣们的一致拥护,还是需要让自己符合朝臣们心中贤德太后的标准。
你呢,按照我们说的去做,我们呢,就会听从你的指挥,这就是女人当太后于幕后掌权的要津所在。
所以,如果王贞英把王恭放了,从大臣们的角度来看,会更加难以接受。
他们会觉得,你这个太后不老实,竟然敢将个人私欲凌驾于朝廷的法度之上,简直是胆大妄为。
我们作为正直的大臣,当然要反对,死磕也要反对,虽然我们拿皇帝陛下没有什么办法,但是我们对付不了皇帝还对付不了太后吗?
“你说得对,确实不能放。”
王贞英倒并不是惧怕朝臣们的议论,或者说指责她阳奉阴违,根本就是假装的。
这都是当然的,只要是她这样做,甚至是,她什么都不做,仍然让王恭关在王府里不能出来,这些议论之声也是不会平息的。
谁让她和王恭是亲兄妹呢?
她不论如何做,大臣们也还是会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你是为了袒护亲哥哥才这样做的,只要她一日不把王恭弄死,他们就会有这样的猜疑。
王贞英在意的,更多的是一个不能任意受王恭摆布的问题。
“想当初,他那样不留情面,还要死要活的,我好言相劝,他一个字都听不进去。”
“现在他想出来,我就让他出来,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所以,不能放。”
“可是,宰辅那边还等着太后娘娘的回话呢,要是这样对他说,未免伤了他的心。”
“本来他还想和琅琊王和解的,这一下,反而会激怒他,太后娘娘莫要忘了,在外朝,司马尚之等人还在觊觎着宰辅的势力,一旦宰辅起了义愤,恐怕会生变。”
“这倒确实是个问题。”王贞英沉默了,漂亮的眉头,狠狠的皱着,仿佛有千斤的仇怨化解不开似的。
可是,能怎么办呢?
现在,到哪里去找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可以在大臣那里通过,又可以不得罪王恭,安抚住他?
想不到,当真是想不到。
虽然王恭很着急,但是,因为往返一趟皇宫也不容易,所以,在这种关键时刻,他还是稍稍的按捺住了自己焦躁的心情,与宋轻音约定,明日一早便送消息过来。
于是,计无所出的太后娘娘,赢得了一个下午和一个晚上的时间。
虽然,如果想不出主意来,就算是多了这些时间,也不过是把麻烦稍稍拖后了一些而已。
明天呢?
明天可就拖不过去了。
第1130章 致仕去也
却在太后娘娘手足无措之时,另一位女子,正坐着马车,风驰电掣一般的赶往建康宫。
她这样做,可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的,要不是事情紧急,她也不会亲身前往。
而她,又将给太后王贞英带来什么样的消息呢?
是好?
还是坏?
“太后娘娘!”
“来了!”
“王夫人来了!”
司青慌慌张张的跑进来,王贞英这边,正因为没有食欲,郁郁寡欢呢。看到她这样,一时也慌了神。
“王夫人?”
“哪个王夫人?”
没头没脑的,说的这是什么话?
在王贞英瞪得滚圆的眼珠子的凝视之下,司青一片空白的脑袋瓜,突然一片清明。
“启禀太后娘娘,是琅琊王妃!”
“琅琊王妃来了!”
什么王夫人,平时叫的多了,竟然都忘记要改口了,人家现在还是普通的侍郎夫人吗?
人家是摄政王的正妻,正式受了册封的王妃。
糊涂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