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一车间有一部分机床就是这种用来培训学徒的“全自产机床”。这几台样式简陋的机床旁边堆满了各式金属下脚料,通体上下都是全自产零件,每天都要接受学徒们的蹂躏。
学徒们岁数有大有小。在大员这种疯狂移民的环境下,一切都处于野蛮生长状态,所以剃着青头皮,满脸皱纹的中老年学徒在任何一家工厂里都有很多。
这些人的职业五花八门。木匠,铁匠,石匠,锁匠,篾匠……总之,凡是从大明朝来此的手工业者,都会得到一个进工厂实习选拔的机会。
传统的手工业者没见过形形色色的机器设备,所以在出徒之前,没人知道他们适合哪个岗位。这些学徒们会像实习医生一样,首先在多个岗位轮转一圈。这之后再根据他们本人的兴趣和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分配工作。
这就是姚浙生他们进入一车间后看到的场面了:老中青三代学徒围着几台简易车床在练手,戴着黄漆头盔,年龄并不大的土著“老师傅”正在教导他们。
一车间里剩下的车床都是普通货。这些由工业党们diy出来的土货相貌丑陋,品种齐全,各种镗,铣,刨,磨应有尽有,像两排黑乎乎的狗熊一样卧在那里,不时发出各种怪叫。
这两排机床是穿越势力正在蓬勃发展中的“农机担当”。几乎所有不需要精密配件的机械,包括各种农机和诸如制砖机在内的小型设备,眼下都是由这些车床来负责生产。
这些机床有一个统一的特征:最耗材料的床身都是由大理石来制作的。
大理石结构精密质地均匀,稳定性好,强度大、硬度高,不生锈耐酸碱、不磁化、不变型、耐磨性好,是优良的机床床身用料。
只要不是需要大力冲击的机床种类,事实上都可以用大理石来做床身。而这些大理石,则全部是从中央山脉里用人工抬出来的。
勘址,伐木,爆破,采石,运输……南洋奴隶们在付出持续死亡的代价后,一块块巨型大理石才会被几十人一组的奴工用木杠和麻绳从深山中扛出来。
这些大理石来到窑区,经过打磨和修型后,就会被安装上其他附件,成为一座能生产零件的标准机床。
机床的操纵者都是明人土著。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工业党人在早期开拓时带出来的徒弟,现如今他们都成了各自工厂的骨干力量。
……
不过话说回来,培养一个机床操作工的难度,是要比培养一条化学狗容易的多。
机加工业对人员的素质要求其实并不高。清末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各国人士在上海滩开办的工厂,这里面的工人其实大部分都是文盲。
这之后兔子建国时期,大批从农村召进工厂的青工其实也是文盲和半文盲,这些人所有的技术和文化知识,都是在进厂以后才慢慢补充到位的。
穿越众这里也不例外,到手的新人同样大部分是文盲,哪怕这些人原本都是靠手艺吃饭的。这里面唯一的区别就是:机加工行业是直观的。新人在初期的“惊讶”之后,很快就能明白刀头切削工件的原理。
而化工则不一样。没有基础理论知识来垫底的话,要让这些人凭空想象高压釜中的各种化学反应,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这就是机械厂现在能蓬勃发展的原因:技工的缺口不像化工厂那么大。
一个普通学徒在师傅教导下,通常半个月左右就可以独自切削简单的工件。而那些从1年多前就跟在穿越众屁股后边学知识的人,他们中已经有部分人能操作二车间的数控机床,在主机中输入一些加工程序了。
这就是行业门槛,1年时间玩化工的那些人,小学还没毕业呢。
二车间就是数控车间。这里摆放的都是一些进口的cnc数据车床。这种车床的“国产化率”相当低,除了一些铸铁和大理石基座外,包括导轨,主轴,丝杠,电机,电脑操作系统在内的绝大部分配件都是进口的。
而穿越国现如今使用的一些“精密仪器”都是它们生产的。譬如大部分工业齿轮,譬如每天都在隆隆作响,蠢笨如牛,背着两个铁炉子当动力来源的老式木煤气发动机。
第253节 钢厂和矿石
和学徒遍地的一车间不同,二车间这里就有穿越众出现了。生产“精密仪器”的地方,必须要有懂得计算机的工业党人来镇场子。与此相对应的是,几乎所有的“中级”技工都在这间厂房上班。
穿越众的对于工人的技术等级划分没有后世那么复杂,就是简单的三阶:初级,中级,高级。这三阶里每阶只分了两级,也就是说,六级工就到头了。
即便是这样,眼下能升级到高级工的人一个都没有。工厂对高级工的要求其实很简单:能简单编程,然后按照图纸要求,在控制屏上设定刀头进给的各项参数就可以了。
然而这就是天堑。
后世哪怕一个中专生都可以轻松做到的事,在这些文盲工匠眼中不啻于天书。
目前车间里最高级的四级工,也只能做到用二指禅在键盘上输入设定好的固定程式——就像他们在大明朝干的那样,先死记硬背一套数据,然后再做出产品。
知识决定一个人的上限。这些缺乏基础理论知识的工匠们,一旦遇到天顶星科技就原形毕露。
当然,这也不能怪他们,大明朝就是这样的环境。再说了,后世的年青人都是从小玩着手机,课外去网吧开黑,天天吃鸡的货色;在键盘上根据图纸需要,修改一些简单的数据对他们来说没有丝毫难度。
学徒们岁数有大有小。在大员这种疯狂移民的环境下,一切都处于野蛮生长状态,所以剃着青头皮,满脸皱纹的中老年学徒在任何一家工厂里都有很多。
这些人的职业五花八门。木匠,铁匠,石匠,锁匠,篾匠……总之,凡是从大明朝来此的手工业者,都会得到一个进工厂实习选拔的机会。
传统的手工业者没见过形形色色的机器设备,所以在出徒之前,没人知道他们适合哪个岗位。这些学徒们会像实习医生一样,首先在多个岗位轮转一圈。这之后再根据他们本人的兴趣和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分配工作。
这就是姚浙生他们进入一车间后看到的场面了:老中青三代学徒围着几台简易车床在练手,戴着黄漆头盔,年龄并不大的土著“老师傅”正在教导他们。
一车间里剩下的车床都是普通货。这些由工业党们diy出来的土货相貌丑陋,品种齐全,各种镗,铣,刨,磨应有尽有,像两排黑乎乎的狗熊一样卧在那里,不时发出各种怪叫。
这两排机床是穿越势力正在蓬勃发展中的“农机担当”。几乎所有不需要精密配件的机械,包括各种农机和诸如制砖机在内的小型设备,眼下都是由这些车床来负责生产。
这些机床有一个统一的特征:最耗材料的床身都是由大理石来制作的。
大理石结构精密质地均匀,稳定性好,强度大、硬度高,不生锈耐酸碱、不磁化、不变型、耐磨性好,是优良的机床床身用料。
只要不是需要大力冲击的机床种类,事实上都可以用大理石来做床身。而这些大理石,则全部是从中央山脉里用人工抬出来的。
勘址,伐木,爆破,采石,运输……南洋奴隶们在付出持续死亡的代价后,一块块巨型大理石才会被几十人一组的奴工用木杠和麻绳从深山中扛出来。
这些大理石来到窑区,经过打磨和修型后,就会被安装上其他附件,成为一座能生产零件的标准机床。
机床的操纵者都是明人土著。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工业党人在早期开拓时带出来的徒弟,现如今他们都成了各自工厂的骨干力量。
……
不过话说回来,培养一个机床操作工的难度,是要比培养一条化学狗容易的多。
机加工业对人员的素质要求其实并不高。清末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各国人士在上海滩开办的工厂,这里面的工人其实大部分都是文盲。
这之后兔子建国时期,大批从农村召进工厂的青工其实也是文盲和半文盲,这些人所有的技术和文化知识,都是在进厂以后才慢慢补充到位的。
穿越众这里也不例外,到手的新人同样大部分是文盲,哪怕这些人原本都是靠手艺吃饭的。这里面唯一的区别就是:机加工行业是直观的。新人在初期的“惊讶”之后,很快就能明白刀头切削工件的原理。
而化工则不一样。没有基础理论知识来垫底的话,要让这些人凭空想象高压釜中的各种化学反应,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这就是机械厂现在能蓬勃发展的原因:技工的缺口不像化工厂那么大。
一个普通学徒在师傅教导下,通常半个月左右就可以独自切削简单的工件。而那些从1年多前就跟在穿越众屁股后边学知识的人,他们中已经有部分人能操作二车间的数控机床,在主机中输入一些加工程序了。
这就是行业门槛,1年时间玩化工的那些人,小学还没毕业呢。
二车间就是数控车间。这里摆放的都是一些进口的cnc数据车床。这种车床的“国产化率”相当低,除了一些铸铁和大理石基座外,包括导轨,主轴,丝杠,电机,电脑操作系统在内的绝大部分配件都是进口的。
而穿越国现如今使用的一些“精密仪器”都是它们生产的。譬如大部分工业齿轮,譬如每天都在隆隆作响,蠢笨如牛,背着两个铁炉子当动力来源的老式木煤气发动机。
第253节 钢厂和矿石
和学徒遍地的一车间不同,二车间这里就有穿越众出现了。生产“精密仪器”的地方,必须要有懂得计算机的工业党人来镇场子。与此相对应的是,几乎所有的“中级”技工都在这间厂房上班。
穿越众的对于工人的技术等级划分没有后世那么复杂,就是简单的三阶:初级,中级,高级。这三阶里每阶只分了两级,也就是说,六级工就到头了。
即便是这样,眼下能升级到高级工的人一个都没有。工厂对高级工的要求其实很简单:能简单编程,然后按照图纸要求,在控制屏上设定刀头进给的各项参数就可以了。
然而这就是天堑。
后世哪怕一个中专生都可以轻松做到的事,在这些文盲工匠眼中不啻于天书。
目前车间里最高级的四级工,也只能做到用二指禅在键盘上输入设定好的固定程式——就像他们在大明朝干的那样,先死记硬背一套数据,然后再做出产品。
知识决定一个人的上限。这些缺乏基础理论知识的工匠们,一旦遇到天顶星科技就原形毕露。
当然,这也不能怪他们,大明朝就是这样的环境。再说了,后世的年青人都是从小玩着手机,课外去网吧开黑,天天吃鸡的货色;在键盘上根据图纸需要,修改一些简单的数据对他们来说没有丝毫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