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看着这样的情况,韩盈默默的把自己的收徒计划搁置,决定看运气,遇不到那就过几年再说。
而从十六人猛增到了二十八个人,需要携带的衣裳被褥,锅碗瓢盆和粮食也增多了不少,两辆马车根本带不够,怎么办得再办法,此外,新来的这些人要怎么学习也得安排好了,这两个问题影响着接下来半个月的行程,看天色还早,韩盈就招呼新老学生一起过来商议。
都是成年人,平日里的经验也丰富,第一个问题压根不是难事,这个说出辆车,那个说可以让家里人送,还有人家里有匹马,稍微置换下,事情就解决了。
倒是第二个问题有些尴尬,新老学生都不太好说话,最后是韩盈拍板由老学生给新学生上课,先把基础的药名记会了,再按情况上手给人诊断,在此之前,就先给她们打下手。
老带新的方式可以固定下来,而除了这点外,韩盈又想起来以后人肯定会越来越多,一二十人开会还好,五六十人个人,那就不叫开会,叫吵架现场。
所以,为了不给自己添麻烦,韩盈果断的让她们按亭推举两个人,一正一副,前者负责管里所有杂事,后者要学习好的,以后开不了大课的话,她会专门开小课,先给这两个人讲,再由这两个人转述。
其实这种等级制度,和如今的军队非常相似,韩盈以前还不明白,为什么非要采取同村同乡的编排来保证战斗力,现在才发现,以如今沟通靠吼,大部分人一辈子局限在亭里不外出的情况,想要在短时间内拉出一只最快的队伍,也就只能靠同村同亭这种方法提升效率了。
因为手段相似的缘故,这些学生们适应良好,很快就推举出来了人选,而准备携带的物品需要时间,韩盈又等了一天,这才能出发前往下一个亭。
出发这天,各村好多人过来相送,韩盈和郑茂等人一直在劝返,可从下桑村开始到末尾的大舍村一直有人出现,若不是看马车已经装满,他们还要往车上扔吃的。
看人太多,又已经出了亭,韩盈专门停下来劝返,好不容易把这些人劝回去,还没走几百米,好家伙,又有上百个人路边蹲着,一看到她们,全都高兴的迎了过来,开口就是:
“您是月女吧?我们向阳村/七排村/柳树村……可算把您盼来了,现在草棚都打扫好了,就等着您去住呢!”
第80章 热情亭吏
和这些人相处久了,韩盈能从细节中看出很多门道来。
比如这个头上还带着汗的年轻男人,他的口中的七排村肯定离这里很远,要天刚亮就得和同伴往这边走,这样才能准时赶到,他身边同伴很多,全都是青壮汉子,这么多同村来,是为了在抢人时把其它村都拦住,看他们衣衫不整的模样,说不定刚才已经比划过了。
而除了七排村,别的村也是花招频出,就比如向阳村,七八个胡子一大把的老者也围上来,其中还有一个拿着拐杖,七排村的年轻汉子看到这些老人,没一个敢上前推搡,直接让他们走到前面。
看到这幕,韩盈立刻从车上下来。
汉代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用拐杖的,这玩意叫鸠杖,只有到了年龄才能用,按照郑伯的教导,五十杖于家,六十杖叫鸠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能拿着鸠杖出村等待的,怎么都得六十岁以上!
如今重孝尊老,六十岁的老人出来迎接,韩盈必须要以礼回之,这是经营德行,为以后打基础!
不等这位老者走到自己面前,韩盈直接迎上去,行揖礼,又道:
“婴不过是一介医匠,老丈何至于出来迎接?”
手持鸠杖的老者姓江,名适,是本地的乡老,他听闻月女盛名,又知道她是个半大孩子,原以为她年轻气盛,索性打算过来给她戴戴高帽,好把人往自己村拉。
不过,江适没想到对方会如此敬老,他赶紧伸手扶起来韩盈,叹道:
“老朽无能,只是虚长些许岁数,今日得闻月女前来,是想腆着脸面,求月女去我村,如何?”
他刚说完,其它村的人就变了脸色,个别压抑不住情绪的,直接在后面叹气跺脚,都觉着自己村是没办法把月女请回家了。
韩盈很清楚自己为什么这么受欢迎,且不论治病直接就在自己村,不用多走几里路,就村里的姑娘被她拉过来做活学治病这点,足够让各村抢人了,顺带的知道村内哪些草能做药,别人来自己村开集会什么的,都是好处,怎么可能放过?
可这次,韩盈不打算再去村里,学生太多了,已经没地方再加新人打下手,去了,给不了他们想要的好处,反而会更麻烦。
“老丈折煞我了。”
韩盈摇头拒绝道:“我收了这么多学生,草棚住不下,我打算去隆亭,还请大家回村帮我说说,我明日从那里行医。”
被拒绝的众人纷纷一愣,七排村年轻汉子刚想说什么,就被旁边的妇人拍了下后背堵回去,拄着拐杖的江适看着辆马车,再看看这二十多号人,瞬间就明白了月女的意思。
来晚了啊!
江适在心里叹气,他看着那么多学生,又生出了不少警惕,月女学生必然会越收越多,村里要是抓不住这半个月的机会,以后岂不是要和下个亭的人争着学?
想到这里,江适赶紧问道:“那,这学生?”
而从十六人猛增到了二十八个人,需要携带的衣裳被褥,锅碗瓢盆和粮食也增多了不少,两辆马车根本带不够,怎么办得再办法,此外,新来的这些人要怎么学习也得安排好了,这两个问题影响着接下来半个月的行程,看天色还早,韩盈就招呼新老学生一起过来商议。
都是成年人,平日里的经验也丰富,第一个问题压根不是难事,这个说出辆车,那个说可以让家里人送,还有人家里有匹马,稍微置换下,事情就解决了。
倒是第二个问题有些尴尬,新老学生都不太好说话,最后是韩盈拍板由老学生给新学生上课,先把基础的药名记会了,再按情况上手给人诊断,在此之前,就先给她们打下手。
老带新的方式可以固定下来,而除了这点外,韩盈又想起来以后人肯定会越来越多,一二十人开会还好,五六十人个人,那就不叫开会,叫吵架现场。
所以,为了不给自己添麻烦,韩盈果断的让她们按亭推举两个人,一正一副,前者负责管里所有杂事,后者要学习好的,以后开不了大课的话,她会专门开小课,先给这两个人讲,再由这两个人转述。
其实这种等级制度,和如今的军队非常相似,韩盈以前还不明白,为什么非要采取同村同乡的编排来保证战斗力,现在才发现,以如今沟通靠吼,大部分人一辈子局限在亭里不外出的情况,想要在短时间内拉出一只最快的队伍,也就只能靠同村同亭这种方法提升效率了。
因为手段相似的缘故,这些学生们适应良好,很快就推举出来了人选,而准备携带的物品需要时间,韩盈又等了一天,这才能出发前往下一个亭。
出发这天,各村好多人过来相送,韩盈和郑茂等人一直在劝返,可从下桑村开始到末尾的大舍村一直有人出现,若不是看马车已经装满,他们还要往车上扔吃的。
看人太多,又已经出了亭,韩盈专门停下来劝返,好不容易把这些人劝回去,还没走几百米,好家伙,又有上百个人路边蹲着,一看到她们,全都高兴的迎了过来,开口就是:
“您是月女吧?我们向阳村/七排村/柳树村……可算把您盼来了,现在草棚都打扫好了,就等着您去住呢!”
第80章 热情亭吏
和这些人相处久了,韩盈能从细节中看出很多门道来。
比如这个头上还带着汗的年轻男人,他的口中的七排村肯定离这里很远,要天刚亮就得和同伴往这边走,这样才能准时赶到,他身边同伴很多,全都是青壮汉子,这么多同村来,是为了在抢人时把其它村都拦住,看他们衣衫不整的模样,说不定刚才已经比划过了。
而除了七排村,别的村也是花招频出,就比如向阳村,七八个胡子一大把的老者也围上来,其中还有一个拿着拐杖,七排村的年轻汉子看到这些老人,没一个敢上前推搡,直接让他们走到前面。
看到这幕,韩盈立刻从车上下来。
汉代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用拐杖的,这玩意叫鸠杖,只有到了年龄才能用,按照郑伯的教导,五十杖于家,六十杖叫鸠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能拿着鸠杖出村等待的,怎么都得六十岁以上!
如今重孝尊老,六十岁的老人出来迎接,韩盈必须要以礼回之,这是经营德行,为以后打基础!
不等这位老者走到自己面前,韩盈直接迎上去,行揖礼,又道:
“婴不过是一介医匠,老丈何至于出来迎接?”
手持鸠杖的老者姓江,名适,是本地的乡老,他听闻月女盛名,又知道她是个半大孩子,原以为她年轻气盛,索性打算过来给她戴戴高帽,好把人往自己村拉。
不过,江适没想到对方会如此敬老,他赶紧伸手扶起来韩盈,叹道:
“老朽无能,只是虚长些许岁数,今日得闻月女前来,是想腆着脸面,求月女去我村,如何?”
他刚说完,其它村的人就变了脸色,个别压抑不住情绪的,直接在后面叹气跺脚,都觉着自己村是没办法把月女请回家了。
韩盈很清楚自己为什么这么受欢迎,且不论治病直接就在自己村,不用多走几里路,就村里的姑娘被她拉过来做活学治病这点,足够让各村抢人了,顺带的知道村内哪些草能做药,别人来自己村开集会什么的,都是好处,怎么可能放过?
可这次,韩盈不打算再去村里,学生太多了,已经没地方再加新人打下手,去了,给不了他们想要的好处,反而会更麻烦。
“老丈折煞我了。”
韩盈摇头拒绝道:“我收了这么多学生,草棚住不下,我打算去隆亭,还请大家回村帮我说说,我明日从那里行医。”
被拒绝的众人纷纷一愣,七排村年轻汉子刚想说什么,就被旁边的妇人拍了下后背堵回去,拄着拐杖的江适看着辆马车,再看看这二十多号人,瞬间就明白了月女的意思。
来晚了啊!
江适在心里叹气,他看着那么多学生,又生出了不少警惕,月女学生必然会越收越多,村里要是抓不住这半个月的机会,以后岂不是要和下个亭的人争着学?
想到这里,江适赶紧问道:“那,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