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宽厚的李大舅
裴越这次是坐班车到区里,再转车到省城。到省城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他找了一位战友叙了下旧就启程返回省城。
当天下工李桂花就留在田家村没去县城,为此还特意去了李大舅家一趟。因为每天下工后就要跟着聂锁柱进城,所以家禽都是拜托大舅妈帮忙照料。
李桂花说道:“大哥、大嫂,以后我不去卖菜了,还跟以前一样了。”
大舅妈有些意外,问道:“怎么了,锁柱这孩子惹你不高兴了?”
李桂花摆摆手道:“没有没有,锁柱是老实孩子哪会惹我不高兴。是小裴出公差,昨日过来看我们,知道这事后不准我们干了。”
说到这里,她叹了一口气道:“唉,一个月二十块钱啊,就这么没了。”
李大舅看她这样,忍不住骂道:“大丫一年给你与大林买的补品都不止两百块钱了。你们要累出个好歹来,这些补品可就白吃了。”
大舅母补了一刀:“累出个好歹来,医药费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钱到最后还是大丫出。”
其实她也不赞同李桂花去卖菜。天没亮就要去卖菜,然后每天还要县城来回地跑。这又不是二十来岁的小年轻,都四十多岁的人哪受得了这个累。
李桂花见夫妻两一唱一和,忙表示自己不会再去了,最多就是帮着收下菜。小裴只是态度坚决不让她买菜,大丫知道后肯定会发脾气。唉,她一个当娘的现在还得看女儿脸色。
李大舅说道:“这才对,大丫给了你们那么多钱又不缺钱用,做什么要这么辛苦?累出病来受罪的是你自己。”
他之前就劝了李桂花别去卖菜,但李桂花不同意还不许他们说。李大舅没答应,但也没写信跟田韶说,主要是觉得这事瞒不了多久没必要做这恶人。
说起这事,李桂花就郁闷了:“过年的时候问了大丫好几次,就是不说赚了多少钱。”
李大舅好笑道:“换成是我,我也不会告诉你。你们都嘴上没把门,前脚告诉你们,没两天全村的人都知道了。”
也是觉得两人藏不住秘密,所以都瞒着大丫在四九城买了房。他们都知道李桂花藏不住话,大丫还能不清楚。
李桂花噎了下。
二丫一听李桂花不会帮着去卖菜,问道:“你说了不中听的话惹娘生气了,还是娘嫌咱们给的钱少不愿干了。”
会说这话,也是之前李桂花知道他们一个月赚八九十后,觉得给她二十太少了。二丫诉了一顿苦后这事才作罢。
聂锁柱摇头道:“不是,是大姐夫到省城出公差过来看望爹娘,知道这事后不让娘做了。”
当时李桂花说这话的时候,他脸烧得慌。同是女婿,他让岳母帮着卖菜,而姐夫却拦着说对身体不好。
二丫一听这话,脸色微变:“那、那大姐岂不是很快就要知道了。”
“等姐夫回了四九城,大姐肯定就知道了。”
二丫苦着脸、地说道:“完了,大姐肯定会骂死我。”
聂锁柱有些无奈,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过了一会,二丫道:“算了,要骂就骂吧,反正这几年没少被她骂也不会掉块肉。”
聂锁柱失笑,说道:“以后咱们的事不要去麻烦爹娘了,他们年岁大了还是得好好养着。”
眼下这一关还不知道怎么过,二丫哪还敢想着父母干活。
李大舅做的猪头肉跟猪尾巴味道极好,又因为价格便宜销量很好。供销社的管事提议他多做一些,但李大舅拒绝了。不是有钱不赚而是不想风头太盛,枪打出头鸟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他们对外说一天赚两块就有不少人眼红,也亏的是卖给供销社,不然肯定也会被举报了。
他相信田韶的判断,政策会越来越宽松,但他还是决定先观望下。先做着赚点小钱,但政策彻底放开有人做生意不被抓,到时候他们再去县城开一家饭馆。对自己跟老妻的手艺,李大舅还是很有信心的。
这日李二舅又来了,这次是想让李大舅教小儿子做猪头肉:“大哥,石生今年都十九岁了,因为家里太穷连媳妇都说不上。大哥,你也不忍心看孩子打一辈子光棍吧?”
做猪头肉的手艺并不是李大舅自己钻研出来的,而是李外公传下来的。只是李二舅对厨艺不感兴趣,当初没学,李大舅则都学了。
李大舅确实不忍心侄子打一辈子的光棍,但现在一大家子都靠这手艺过日子,他总不能为了侄子绝了自家的生计。不过他也没拒绝,只说要学的话三年后再教。
李二舅急了,说道:“为什么现在不能教要三年后?”
李大舅直言不讳地说道:“要石生学会了这门手艺,你到时肯定跟我打擂台了。我还指着这手艺赚钱给二魁盖房子娶过一房媳妇,总不能顾着侄子不管自个儿子。”
当初二魁离婚时一蹶不振,他真担心这辈子废了。好在后来听了劝慢慢振作起来,自做了猪头肉的生意后又是个精神小伙了。
李二舅呼吸一顿,急切地问道:“大哥你的意思,你干三年就能给二魁起青砖大瓦房以及娶过一房媳妇?”
外头只说李大舅做猪头肉赚钱,但具体赚多少没人知道。
李大舅看了他一眼,说道:“肯定不够,但大奎跟他媳妇不都在城里干活?一年下来也能攒两三百了,合起来差不多了。”
当然,这只是哄李二舅,二奎盖房子娶媳妇肯定不可能让老大出钱了。而李大奎是知道夫妻两人的打算,他跟李大嫂也没意见,毕竟他们得了工作占了大便宜。
李二舅说道:“大哥,你说了三年后教石生,你可要说话算话。”
李大舅嫌弃地看着他说道:“你以为我跟你似的,说话跟放屁似的?我答应过的事,什么时候食言过。”
以后可以光明正大做生意,到时候教石生做猪头肉也没事,反正道时候他要开饭馆。
得了这个承诺,李二舅喜滋滋地回去了。
当天下工李桂花就留在田家村没去县城,为此还特意去了李大舅家一趟。因为每天下工后就要跟着聂锁柱进城,所以家禽都是拜托大舅妈帮忙照料。
李桂花说道:“大哥、大嫂,以后我不去卖菜了,还跟以前一样了。”
大舅妈有些意外,问道:“怎么了,锁柱这孩子惹你不高兴了?”
李桂花摆摆手道:“没有没有,锁柱是老实孩子哪会惹我不高兴。是小裴出公差,昨日过来看我们,知道这事后不准我们干了。”
说到这里,她叹了一口气道:“唉,一个月二十块钱啊,就这么没了。”
李大舅看她这样,忍不住骂道:“大丫一年给你与大林买的补品都不止两百块钱了。你们要累出个好歹来,这些补品可就白吃了。”
大舅母补了一刀:“累出个好歹来,医药费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钱到最后还是大丫出。”
其实她也不赞同李桂花去卖菜。天没亮就要去卖菜,然后每天还要县城来回地跑。这又不是二十来岁的小年轻,都四十多岁的人哪受得了这个累。
李桂花见夫妻两一唱一和,忙表示自己不会再去了,最多就是帮着收下菜。小裴只是态度坚决不让她买菜,大丫知道后肯定会发脾气。唉,她一个当娘的现在还得看女儿脸色。
李大舅说道:“这才对,大丫给了你们那么多钱又不缺钱用,做什么要这么辛苦?累出病来受罪的是你自己。”
他之前就劝了李桂花别去卖菜,但李桂花不同意还不许他们说。李大舅没答应,但也没写信跟田韶说,主要是觉得这事瞒不了多久没必要做这恶人。
说起这事,李桂花就郁闷了:“过年的时候问了大丫好几次,就是不说赚了多少钱。”
李大舅好笑道:“换成是我,我也不会告诉你。你们都嘴上没把门,前脚告诉你们,没两天全村的人都知道了。”
也是觉得两人藏不住秘密,所以都瞒着大丫在四九城买了房。他们都知道李桂花藏不住话,大丫还能不清楚。
李桂花噎了下。
二丫一听李桂花不会帮着去卖菜,问道:“你说了不中听的话惹娘生气了,还是娘嫌咱们给的钱少不愿干了。”
会说这话,也是之前李桂花知道他们一个月赚八九十后,觉得给她二十太少了。二丫诉了一顿苦后这事才作罢。
聂锁柱摇头道:“不是,是大姐夫到省城出公差过来看望爹娘,知道这事后不让娘做了。”
当时李桂花说这话的时候,他脸烧得慌。同是女婿,他让岳母帮着卖菜,而姐夫却拦着说对身体不好。
二丫一听这话,脸色微变:“那、那大姐岂不是很快就要知道了。”
“等姐夫回了四九城,大姐肯定就知道了。”
二丫苦着脸、地说道:“完了,大姐肯定会骂死我。”
聂锁柱有些无奈,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过了一会,二丫道:“算了,要骂就骂吧,反正这几年没少被她骂也不会掉块肉。”
聂锁柱失笑,说道:“以后咱们的事不要去麻烦爹娘了,他们年岁大了还是得好好养着。”
眼下这一关还不知道怎么过,二丫哪还敢想着父母干活。
李大舅做的猪头肉跟猪尾巴味道极好,又因为价格便宜销量很好。供销社的管事提议他多做一些,但李大舅拒绝了。不是有钱不赚而是不想风头太盛,枪打出头鸟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他们对外说一天赚两块就有不少人眼红,也亏的是卖给供销社,不然肯定也会被举报了。
他相信田韶的判断,政策会越来越宽松,但他还是决定先观望下。先做着赚点小钱,但政策彻底放开有人做生意不被抓,到时候他们再去县城开一家饭馆。对自己跟老妻的手艺,李大舅还是很有信心的。
这日李二舅又来了,这次是想让李大舅教小儿子做猪头肉:“大哥,石生今年都十九岁了,因为家里太穷连媳妇都说不上。大哥,你也不忍心看孩子打一辈子光棍吧?”
做猪头肉的手艺并不是李大舅自己钻研出来的,而是李外公传下来的。只是李二舅对厨艺不感兴趣,当初没学,李大舅则都学了。
李大舅确实不忍心侄子打一辈子的光棍,但现在一大家子都靠这手艺过日子,他总不能为了侄子绝了自家的生计。不过他也没拒绝,只说要学的话三年后再教。
李二舅急了,说道:“为什么现在不能教要三年后?”
李大舅直言不讳地说道:“要石生学会了这门手艺,你到时肯定跟我打擂台了。我还指着这手艺赚钱给二魁盖房子娶过一房媳妇,总不能顾着侄子不管自个儿子。”
当初二魁离婚时一蹶不振,他真担心这辈子废了。好在后来听了劝慢慢振作起来,自做了猪头肉的生意后又是个精神小伙了。
李二舅呼吸一顿,急切地问道:“大哥你的意思,你干三年就能给二魁起青砖大瓦房以及娶过一房媳妇?”
外头只说李大舅做猪头肉赚钱,但具体赚多少没人知道。
李大舅看了他一眼,说道:“肯定不够,但大奎跟他媳妇不都在城里干活?一年下来也能攒两三百了,合起来差不多了。”
当然,这只是哄李二舅,二奎盖房子娶媳妇肯定不可能让老大出钱了。而李大奎是知道夫妻两人的打算,他跟李大嫂也没意见,毕竟他们得了工作占了大便宜。
李二舅说道:“大哥,你说了三年后教石生,你可要说话算话。”
李大舅嫌弃地看着他说道:“你以为我跟你似的,说话跟放屁似的?我答应过的事,什么时候食言过。”
以后可以光明正大做生意,到时候教石生做猪头肉也没事,反正道时候他要开饭馆。
得了这个承诺,李二舅喜滋滋地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