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讲究一点的,还在明面上尊崇着齐国皇室,只是听调不听宣,给彼此一个回旋余地。
  而有那直接粗暴的,干脆就自封为王:什么大明王,苍天王,风波王之类的,管他三七二十一,有出处没出处,捞着一个是一个。
  反正山头拉起来,乱世割据,胜者为王。
  当然,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各种魔幻的事情也是层出不穷。
  刺客之道因而也在齐国大肆盛行,侠以武犯禁,官方力量薄弱的地方,身怀绝技的武者就是这混乱江海中闪耀的星火。
  当初程灵深入军帐,在宴饮中刺杀临海王,又于千军万马中全身而退,此等事迹,便仿佛是拉开了齐国刺客时代的帷幕。
  此后,名妓宴饮杀人之事又发生过两次,死了两个刺史。
  就连从前的云川郡守,如今的大明王,王邕都在宴饮中遭遇过几次刺杀。
  只不过王邕身边高手不少,他自己也足够谨慎,这几次的刺杀便终究都以失败告终。
  但割据在齐国东部一带的风波王,却在某个深夜,离奇被杀身亡了。
  有小道消息传出来,说是风波王之子,因为与父亲争夺同一个美姬,失败后心生不甘,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使计暗杀了风波王。
  如此一来,风波王既死,那史连海就继承父业,成了新的风波王。哦,不,史连海自称越王,一字王强于二字王,越王也自认为强于风波王呢。
  自然,那个被父子争夺的美姬,如今就又到了越王帐中。
  此事是真是假其实很难定论,毕竟越王可从未承认过弑父之事。越王势力对外也只宣称说,风波王是因为疾病,暴毙而亡。
  不过,这种正经的宣告永远比不上小道消息来得刺激,在许多人心里,还是更倾向于相信那“弑父”之说。
  包括在此次事件中出现的那位美姬,如今也在整个天下都有了艳名。
  据传言说此女出身商户,原是湖山郡郡守柳某小妾,名为春姬。后来因其美貌动人,而被柳某送给风波王之子史连海。
  史连海将春姬带回东郡,却没能守住美人,反而被风波王将其纳入了内帷。
  至于最开始拥有春姬的柳某为什么不配拥有姓名,却是因为他早在齐国乱起来的最初,就已经被隔壁郡守偷了家,直接灭了全族,自然,其地盘也被一并占了去。
  乱世之中,像这样连一点水花都没能激起来就被灭了的小势力,可不就是不配拥有姓名么?
  任是英雄豪杰,都有可能今天风光无限,明日血溅三尺。
  反倒是那个春姬,因为此等经历而在整个天下都有了美名。
  美名,顾名思义,就是美貌的名声。
  究竟是要有多美的人,才能如此在割据一方的诸侯之间辗转,又引来父子相争,如今还依旧受尽宠爱?
  据说,这位春姬如今在越王的势力中甚至都颇有威望呢。
  后来越王还带着军队去湖山郡,将那位灭杀柳某的“隔壁郡守”赶出了湖山郡,从此又多占一郡,成为拥有四郡之地的大军阀。
  而最开始发动叛乱的王邕,曾经全盛时期,他甚至是打开了齐国京城大门,一路杀到齐国皇宫的宫城之下。
  那是去年八月之事。
  倘若那一次王邕能够一鼓作气将宫城攻破,驱逐甚至诛杀司马氏族,那么王邕改朝换代或许就在当时。
  可惜,关键时刻王邕没能将宫城攻破。反而是徐太后当机立断,点齐了贴身的高手护卫,就带着小皇帝从皇宫的密道,连夜跑了。
  等到王邕将宫城破开,攻入那宣政殿时,却一个重要人物也没捉着。
  哦,也不是一个都没。
  徐太后和小皇帝虽然是逃走了,原本权倾朝野的太师梁骋,却被王邕当时斩杀,其头颅被悬挂于京师城墙,受风吹日晒,以及无数目光侮辱。
  王邕历数梁骋三十大罪状,将其钉死在奸佞的耻辱柱上。
  王邕最初入京,打的就是清君侧的旗号。如今“君”虽然跑了,君侧的奸佞却还是要清理的。
  太师梁骋就是这奸佞之首,不清理他,又如何与天下交代?
  此后,王邕自封为明王,暂行监国摄政之实。
  而逃出去的徐太后和小皇帝,被原先就镇守在天元关的司马冲收留。司马冲并非皇室嫡支,此前也没有封王。不过他镇守天元关,实际实力丝毫不弱于当初的临海王。
  徐太后与小皇帝投靠司马冲以后,小皇帝就以皇帝的名义,封了司马冲为苍天王,又尊称司马冲为亚父。
  王邕原先攻入京城的时候,大概是打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主意,准备通过摄政的方式,逐步收拢齐国权利。
  结果却没想到徐太后硬是带着小皇帝跑了,最后这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却反而被司马冲给白捡回家。
  后来王邕也多次公开发文,表示要迎接皇帝与太后回朝,可惜不论是徐太后还是小皇帝,都不可能听他胡吹。
  他便是打开京城的城门,你看看徐太后与小皇帝可敢入京?
  齐国的局势就这样僵持了起来。
  大方面就是三大势力分割三路,实际上各种小势力分别穿插在三大势力之间,其影响却也不容小觑。
  最可怕的是,天下大乱,仗打得太狠,百姓失土,流民遍地。真实的齐国,已经变成了一座炼狱般的大熔炉!
  如今魏国想要收割齐国入版图,又该怎样入手呢?
  第274章 农神在世
  魏京,东井巷。
  程灵在京城得到授官以后,便在官牙的介绍下,在东井巷买下了一座二进的小宅子。
  论理,程灵现在是五品京官,三进宅院其实也能买得了,但实际上事情却没那么容易。
  京城大,居不易,不仅仅是体现在物价贵,还有一点就是,好地段的宅子有时候不是没人能出价,而是出了价也买不到!
  东井巷整体坐落在京城东区,离三司不远,出了门不论是骑马还是坐轿,要不了多久就能到达三司官衙以及皇宫。
  这种地段,居住于此的,不是朝臣就是勋贵,再不济也要沾亲带故,祖上有仕途能人,余荫至今。
  程灵能通过官牙在东井巷买到二进小宅,还要多亏她是被皇帝直接拔擢,因此官牙才卖她面子,给予方便。
  倘若是想要再住得宽敞些,那出了这一带,外城区倒也不是买不着大宅子。
  但没那必要,两进三进的,现在都只是过渡,目前来说,小宅子反而更方便。
  程灵此番进京,一共带了十来个人,都是糙汉子。宅子买下来后,程灵单住在后院,杨林、洪峰等人就住在了前院。
  两三个人一间房,尽可以住得下。
  程灵授了官,洪峰等人就又成了官员部曲。不过程灵暂时还没有正经差事要派给他们,于是洪峰等人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满大街行走,目的就一个:熟悉京城。
  不仅仅是熟悉地形,更是要熟悉京城的风俗、风物,还有人物。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不战的先不说,总之这地头得先熟悉起来。
  各种各样的消息也得打听着,从上到下,要有一个自己的信息网,才能在任何时候,面对任何事情都有应对之策。
  洪峰如今就成了一个打探消息的好手,他本来就是市井出身,喜好结交三教九流的朋友。不论是酒楼跑堂的,还是场子里的打手,又或者是大户人家的小厮采买,洪峰都能自然而然地就结交上线。
  南征的消息在京师上层烈火烹油地传荡着,从洪峰这里,程灵却也能听到各家各户,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
  比如说,那章台御使解大人,看起来是个威严人物,实际上却惧内。据说他的夫人比他小了将近一轮,老夫少妻,妻子却是个河东狮。
  又比如说,侍中大人崔凯官威贼大,便连他家门下的管事,走在外头都要被人敬称一声爷。
  崔大人家的某位管事,前些日子才娶了外城某小户人家的女儿做第八房小妾,可是羡煞旁人呢。
  ……
  不得不说,任何时候,市井间的小道消息总比上头的正经消息还要流传得广,流传得快。
  据程灵所见,崔凯在皇帝和同僚们面前,那叫一个温吞柔和,称一句“和稀泥成精”都不为过。结果到了外头,原来崔凯官威贼大?
  呵呵,真假且不说,总之这人必定有许多面!
  这一天,程灵下值回来,洪峰兴冲冲地来到程灵面前,却是递出一封帖子,道:“郎君,这是国子监祭酒,章大人家送来的帖子。”
  国子监祭酒章殿臣?
  程灵当然认得这位,毕竟章殿臣是魏皇钓鱼小会上的常客,而最近程灵也总是在当值的时候被魏皇叫去钓鱼小会。
  作为天子近臣,沾了皇帝的光,与此等大员也混了个面熟。
  程灵一边接过帖子一边问:“来送帖子的有没有特意带话?”
  洪峰忙道:“说是得了一方奇石,邀好友共赏。”
  程灵眉梢微动,顿时觉得很有意思。赏奇石就不说了,她跟章殿臣是好友吗?如果相互之间见过面,她给章大人行过礼,这样就算是好友的话,那就算吧。
  紧接着,洪峰又道:“郎君,大柱和二毛他们最近在外头听了许多关于您的消息。”
  程灵奇道:“什么?”
  “是最近才有的。”洪峰道,“听说民间有人将您称作是农神菩萨呢!”
  什么什么?
  程灵有点摸着了边,但却又觉得更惊了。
  只听洪峰继续道:“咱们兄弟们市井间走,那小摊,那茶馆,那书肆,近来多了许多人在议论您的《农桑实纪》,说您写的这本书,里头的肥料方子,是当真有大用!”
  《农桑实纪》推广至今已有两月有余,京师这边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周边的农田如果说用上了更先进的肥料,到如今也是应该可以看见成效了。
  但是,一本农书,影响力虽然必定会有,可是大到成为“京师头条”,这正常吗?
  尤其是,当初皇帝将此书交给何翰推广,何翰虽说是行动迅捷,可他只管推书,却并不会特意去提书作者是哪个。
  事实上,何翰在推书的时候,甚至还特意将书作者的存在感降低隐匿了。
  不知道的,只当此书是朝廷所作,又哪里会特意去关注作者程灵?
  更何况,这个时候大家的焦点不应该是在南征上头吗?
  当然,南征的消息目前还只在上层流转,市井间不知道——不,就算没个确切消息,也该有点蛛丝马迹,捕风捉影吧?
  难道说……这一瞬间,程灵想了很多。
  而在当天夜里,一位故人的突然来访,解开了程灵心中的疑惑。
  萧蛮是悄悄过来的,没有带随从侍卫,他甚至没有走正门,而是在整个街巷都安静了的深夜间,忽然来到了程宅后院的小门外。
  咚咚!
  两颗石子轻轻敲响了那扇小门,程灵就住在后院,当即和衣而起,推开房门,轻功一展,来到后院小门边,问:“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