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节
革命的旗帜高高飘扬。
听!风在呼啸军号响,
听!革命歌声多嘹亮!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
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向最后的胜利,
向全国的解放!”
果然没多久,远处传来一阵哒哒的军靴碰撞地面的声音,接着西城门轰然大开,激昂奋进的军乐声从城门外响起,军乐手奏响了如今随着鄂军攻入河南、四川,而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流行起来的《革命军进行曲》!穿着上面镶着金线的雪白色军装,戴着金边大檐军帽的军乐队走在最前面,迈着整齐的步伐从西城门缓缓入城。后面是整齐的连队方阵,以四人为一排,整整排出了长长的一列,个个扛着崭新的军枪,穿着新式军装,有心细的百姓仔细望去,顿时抽吸了一口冷气,原来这黑压压的方阵迈着大步走进来之后,大家伙才看清楚。他们竟然迈着整齐的步伐、每一纵横队伍之间的距离都相差无几,整齐的军靴声踢打在地面上,在加上这一方阵的士兵一眼望去,个头竟然都差不多,格外的刺目。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英俊挺拔,而且他们作为一个整体,充满了朝气。当他们肩上扛着上了刺刀的步枪,穿着他们备用的崭新的军装,被擦得铮亮小牛皮军靴整齐的踏在地面上时,看上去有说不出来的威武帅气。
“哗!”
人群之中顿时被震惊了。
“这才是铁军呐!”
有百姓在感慨。
“我一定也要参军,要穿这种军装,唱这种军歌!”
老百姓不知道什么样的军队会是真正战无不胜的军队,他们只能用自己的眼睛去感觉。因此当教导连出现在他们的面前,他们果然被眼前的这支队伍惊呆了,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识过这样威武而又帅气的军队。“难怪,报纸都在传湖北的军队都打到河南、四川去了,看这模样估计连朝廷的北洋新军都不是革命军的对手”,这样的想法一下子布满几乎所有围观的百姓心中。
李汉的目的达到了,事实上所有人都想错了。随他入城的这支队伍可不是什么铁军、老兵,而是根本就是一群新招募的新兵蛋子组成的全新编制。在荆楚新政实行之后,军政府超额的完成了招募了士兵的人物,因为从其他各省赶来的年轻人也有不少,为了不打击到大家的积极性,所以,趁机他又从这些学生兵之中招募了几个特殊的营级编制。比如教导营,都是由曾经在陆军学堂学习过或者参加过兵,或者上过五年以上私塾或师范院校的学生,由他跟招募的洋人教官一起,在他心中的军校未组建完成前,先在几处为他们普及指挥与军官的基本技能!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其中一个便是这个编制,都是他挑出来的好苗子,每天苦练走正步、左右转、齐步走等,就是为了在欢迎仪式或者阅兵式使用的仪仗营。有些人该说浪费了,不,合理的使用跟宣传,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现在,他组织这场宏大的入城仪式,用仪仗营的整齐、干练与纪律,将‘铁军、强兵、纪律、威武、不可战胜’等标签深深印入了重庆城里每一个百姓们看,晚一点还会随着报纸传播到湖北到全国各地,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革命军的强大,更能震慑一群妄图与他争夺川督的势力。
“全体都有,革命者之歌,齐声唱!”
随着最前排的仪仗营指挥开口指挥之后,几乎没有杂音,队伍开始转换另一首歌曲,开始唱了起来。
“听吧!战斗的号角发出警报
穿好军装拿起武器
革命战士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
万众一心保卫国家……”
李汉骑着一匹枣黄色的雄壮战马在十数位年轻的军官的簇拥下,也随着三人一排,慢慢的跟在仪仗营的后面入了城。今天他特意穿上了一身华丽且整齐而又威严的仿第三帝国元帅服,以至于连他身边跟着的,穿了一身督军服饰的何进都给压了下去,给人一种威武不凡的感觉。更是突出了他的年轻和权势。
“大声唱起来,我们自幼所心爱的一切,
宁死也不能让给敌人
革命战士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
万众一心保卫国家
我们再见吧亲爱的妈妈
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
在马上,李汉一只手控制着马大声跟着唱歌,另一只手不停的向人群敬了军礼示意。看着下面朝他不停欢呼的人群,他也几乎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只有不停的向下面的人群微笑致意。人群看着他的微笑,变得更加的激动,返还给他的是更大的欢呼声。
周围不时亮起镁灯光的刺眼光亮,一个个世纪初的报社记者们不停的对着他跟队伍拍着照片。队伍慢慢的走着,留给了人群一个挺拔而又英俊的背影。在夜晚街道两侧悬挂的灯光的照射下,在一群同样年轻的军官的簇拥下,在一群昂首挺胸,威武雄壮的士兵的包围下,缓缓的朝着原重庆知府衙门走去。
人群看着这幅奇妙的场景,甚是忘掉了自己的呼吸。青年,骏马,笔挺的军服,闪亮发亮的刺刀,还有那勃勃的生气,什么都不缺少。一切都仿佛是从大革命的油画里走出来的一样,充满了华丽而又热血沸腾的色彩。
李汉的那个挺拔的背影,就这样深深的印刻在重庆群众的脑海里,几十年后,依然会有人把李汉的这个背影拿出来,津津乐道,而那个年轻而精力充沛的身影就好像被定格在历史的那一刻。
入城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以至于等到李汉等赶到朝天观的时候,时间已经耽搁了大半个小时。
此时的朝天观里同样也已经挤满了人,主要的是全城的官、绅、商、等各界代表,青年学生。园子的正中搭起了一个木台,台子上有十来个座位,座位的上面有一条巨大的横幅,红字鲜艳得醒目“四川军政府大都督就职仪式”,木台后面交叉着两面才赶制出来的旗帜,一面是代表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一面就是铁血十八星旗。显然,连何进跟重庆这边都明显准备不足。
李汉赶到的时候,他们中有些面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笑容,有些虽然带着笑却明显看不到喜悦,有些甚至干脆或苦着、或本着一张脸。没办法,原本何进代表军政府通知他们的今天是来参加荆楚镇守使李汉抵达重庆的欢迎仪式,谁料到等到李汉的船队抵达了码头,这群原本到了码头去欢迎他的人才知道,那个就要抵达这里的男人,却是用了些手段将他们中的一些不甘心的人哄骗来,因为,通知他们的人根本没有提到,在抵达四川重庆才刚下了船甚至都来不及休息一下的李汉,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他们这些四川省内的名流、富豪,甚至日租界的各国领事、洋商们面前,宣布就任四川大都督,当真是令人愤怒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之余,心中也不得不佩服他的果断跟无耻!
这下好了,他们如今根本无法找到理由中途离开不愿出席李汉就任四川大都督的就职仪式,除非他们愿意摆明了车马得罪了那位权势横贯川鄂的实权人物,否则就只能咽下这个苦果,明天见了报纸之后,兴许铺天盖地的宣传都是那位荆楚镇守使——李汉在四川各界的热烈欢迎下,就任四川大都督!
何进亲自安排下去,紧急调来了四百多个警察加一个连的士兵警戒着四周。
军政府的一些成员忙的要死,不停的招呼各处的代表站好队形,又把标语旗帜分发了下去。还要抽出一只眼睛来看着园子的大门,那些需要坐到主席台上的重量级人物一般都来的比较的晚。这些人物就需要在他们一进入园子就上去忙不迭的招呼,送他们上主席台就坐。由于他们也不过一个小时前才知道了大帅要在此就职四川大都督的事情,导致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不过看他们脸上兴奋的表情就知道了,这里有不少都是跟着李汉从武昌一路走到现在的老兄弟了,如今眼看着大帅就要就任一省大都督,恐怕没有逼他们感觉更兴奋与激动的了!
第四卷 帝国东升 第385章 决战之势
当李浚气喘息息的跑上山梁时,眼前的情景让他看得一呆,随之勒住跨下的坐骑,后面上来的朝鲜官兵也连忙停了下来。
山梁上,列着一排排整齐的明军,两侧各一队黑压压的骑兵押阵,中间则是一队火枪手,黑洞洞的枪口正对着前方,李浚知道,那是明军最先进的火枪,可以不用火绳直接开火,火枪手中间有一块凹陷,凹陷处数十门小型火炮分成两列,炮口已经抬高,直接天空。
“这……”看到这种情形,李浚知道,明军其实早就可以援救他们,只是一直按兵不动,即使是他们能挡住满人半个时辰也无济于事,他心中一股怒火升起,直想绕过明军阵线质问殷洪盛和王公略两人。
“大君,息怒,当心明军不怀好意。”看到李浚脸上的怒气,李在中连忙提醒道。
李浚抖然清醒过来,明军既然见死不救,若是恼怒了明军统帅,难保明军不会干脆杀人灭口,他扭头望了望身后,身后只有数百残兵败将,明军只需数轮齐射,恐怕所有逃出来的朝鲜官兵就会全军覆没,想到这,他马一偏,小心翼翼的打马从明军阵前侧面过去。幸好,明军好似无意对他们灭口,并没有任何动作。
“哼,这个李浚还算识趣。”王公略撇了撇嘴道,若李浚敢冲击军阵,毫无疑问,王公略会毫不犹豫的下令开枪,既然朝鲜人识趣,王公略也就懒得对他们处理,即使大明见死不救的消息传到朝鲜又如何,朝鲜照样要依附大明,虽然满人肯定会派出斥侯队搜查,马上就会发现这里的大军,可是能晚一会儿发现总比早发现好。
“噗,噗,噗。”沉闷的蹄声响了起来,前方数面观察的旗帜摇动了数下,明军心头全都一禀,心知满人的探子马上就会到达山梁。
果然,一会儿,数十名黑衣黑甲的清军已经纵马上来,他们衣甲上还残留着血迹,只是一看到山梁上的情景,脸上的神情变得一片错愕。
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前面一名明军军官手中的旗帜一军,喝道:“射击!”
“砰!砰!砰!”明军前线一片硝烟弥漫,刚刚冲上山梁的数十名清骑胸前冒出一片血雾,纷纷从马上掉下来,失去主人的战马嘶鸣不已。
“前进!”射杀了这数十名清骑后,明军前方军官下达命令,“卟、卟。”的脚步声响起,明军整齐的向前移动起来,数十步后最前面的明军已经越过山梁,向坡下走去,离此三里左右,清军大步也正在前进,准备追击明军。
听到枪声,清军都是一愣,忍不住放慢脚步,看到数里外明军出现,许多清军惊呼起来,他们一直以为明军至少已经逃出了十数里外,没想到就在眼前。
“主子,不好,这是圈套,大军快退。”苏克萨哈惊呼起来,眼前这座山梁虽然高不过五六丈,又是缓坡,可是明军已经先行占据,苏克萨哈不由想起数年前多铎数万大军在两个小山坡下吃尽苦头,最后折戟沉沙之事。
多尔衮心中也是一惊,只是心中却犹豫起来,虽然两军相隔尚有二三里,只是大军一退必定生乱,明军正好掩杀过来,若是平时清军都是骑兵,逃起来倒是没事,眼下地上都是积雪,明军又极善行军,时间一长,四条腿还当真跑不过两条腿,何况明军两边骑兵正在虎视眈眈,单等清军一退就会追杀。
“主子,不能再犹豫了,快下令撤退吧。”苏克萨哈急忙催道。
多尔衮扭头向斥候首领看去,牙齿咬的格格直响,道:“额隆多,你这个哨探是怎么当的,本王要杀了你。”明军就在数里地之外,额隆多竟然没有查探到,实在是失职。
额隆多面色大变,从马上翻身下来,跪地道:“主子,奴才失职,愿领死罪,只是还请主子让奴才死前能多杀几个明狗,为大清尽上最后一份心力。”
“好,本王给你一个机会,你率所有部下为先锋,冲入明狗阵内,没有消灭明狗前,不准回头一步。”
“奴才遵令,多谢主子!”额隆多又在雪地里咚咚的磕了几个头,从雪地里翻身上马,望了望身后的数百名满人最精锐的白甲,眼中转为一片杀气,拨出长刀前指,大喊道:“满洲的巴图鲁们,明狗就在前面,杀!”
“杀!”三百余名白甲一起拨出长刀,大喝起来,蹄声响起,数弦的箭支一样向前冲去。
苏克萨哈和其余满人将领心中都涌出一股苍凉的感觉,以三百余骑冲杀明军大军,不许后退,这些人无疑不可能生还。
“额尔克戴青,你领兵六千,冲击明狗左翼骑兵,务必将明狗骑兵击溃。”
“奴才遵令。”一名三十多岁的大将抱了抱拳,拨转马头下去,不一会儿,满人当中分出一大半人马将明军左翼击去。
满人整个队伍才一万五千余人,这六千兵马已是满人的四成,多尔衮此举分明是想与明军决战,苏克萨哈大惊:“主子……”
多尔衮打断了苏克萨哈的话:“不用劝了,本王已经决定了,满洲的勇士即使是死,也要用脸朝天,决不能如猪狗般任由明军宰杀。”多尔衮此话看似说的豪气,其实却是充满悲凉和无奈,若是能逃跑,满人绝不会介意名声,可是眼下就算逃跑也不得,自然要表现得英勇一点。
“是,主子。”苏克萨哈低着头应道,脸上的泪水已经流了出来,明军早有准备,以前种种自然是假像,他知道,今日估计大部分人都是战死的下场,就算逃了出去又如何,失去了这支军队,满人只剩一些老弱妇孺,离灭族已是不远了。
多尔衮的目光扫向其余将领,最终目光落到济度身上,济度是济尔哈朗之子,虽然济尔哈朗与多尔衮的关系不算太好,可是多尔衮对济度却很相信。
“济度,你率三千人,冲击明军的右翼,只需牵制即可,决不能让其抽出一兵一卒增摇左翼人马。”
“遵令。”济度大声应道。
“其余各将听令,随本王镇守中军,没有本王的命令,不准后退一步,违令者,斩!”多尔衮语气森然的道。
“遵令!”
去掉左右两翼的九千人马,留给多尔衮自己也不过六千人,要抵挡明军中军一万火器部队绝无可能,只能死挡,能否有胜机,就看清军先不能先一步击溃明军左翼的骑兵,失去左翼骑兵护卫,明军火器部队的空挡就会露出来,当然,如果让明军先击溃满人中军,满人就大势已去。
六千骑兵对一万步兵,若明军不是火器部队的话,清军骑兵恐怕要占据绝对优势,可在一万火器部队面前,清军又不能后退,即使将清军全部人马押上也是有败无胜,何况只有六千人,各个将领脸上都浮现出一股悲壮之色,默默的向多尔衮抱了抱拳,随着马蹄翻飞,离开中军大旗所在,他们要到前方亲自督战。
“呜!呜!呜!”
“咚!咚!咚!”
……
鼓声和牛角声同时响起,声音充满着雄壮,战场上,如同一红一黑的海浪正在缓慢却坚定的向彼此前进。
“杀!”冲到最前面的是额隆多所领的三百余骑白甲哨探,在明军二万大军前面,三百人的清骑明显有点单薄,王公略疑惑起来:“鞑子搞什么鬼,拿这点人马冲击我军?”
“统领大人,不管鞑子有什么鬼,敢来冲阵,杀了便是。”
“哈哈,说的是,鞑子来多少杀了就是,前方准备射击!”王公略大笑着道。
“是!”
额隆多冲在最前头,正盘算着双方的距离,他此时心中充满悔恨,竟然只顾着朝鲜人却没有查探到明军的动静,如今只有一死报国,只盼望着能多杀几个明狗。
“快了,还有十余步可以射箭了。”额隆多左手往箭壶一摸,一只长箭已经到了他手上,只要弯弓搭箭,前方“砰!”的一声大响,明军的火枪先响了,额隆多只觉得胸前被猛烈的撞击了一下,眼前一黑,向马下载下,可惜,竟然没有杀到一个明狗,闪过这丝念头,额隆多的尸体已经重重掉到地上。
枪声响个不停,冲往明军中军的三百满人白甲在明军火枪打击下如同豆子一样从马上纷纷掉下来,只是却无人回头,亦无人动摇,他们接到的是死命令,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当最后一名白甲兵从马上倒下时,明军的枪声才骤然停了下来。
看到三百名精锐的白甲兵就这样毫不费力的被明军消灭,后方的清军将领脸色异常难看,只是眼下双方大军已经越来越近,多尔衮就是想再调整战术也来不及了。
“轰!轰!轰!”
明军架在山梁上的大炮开始发言,数十发炮弹落在清军的右翼,无数烟尘从地上扬起,等到尘烟散开,清军右翼前进的地方形成一个空挡,地上到处是人马的残肢,原本白天的雪地上,布满了大块大块的紫黑色。
第四卷 黑幕下的南北议和 第三百三十三章 就任川督(下)
时间一点一点渡过,过了九点一刻,就听见马蹄声响亮,人群中闪出一条路来。十几匹马载着一队青年军官走了过来,最中间一个大概二十五六岁的年纪,穿着一身众人从未见过的华丽新式军装,看上去格外的威严与肃穆,他戴着大檐军帽,穿着高及膝盖的崭新马靴,马刺铮铮,可不正是李汉!
李汉在马上四下顾盼招手,无论下面甘不甘愿,人群看着他挥手,都非常给面子的爆发了一阵巨大的欢呼声。
李汉等在刚过了朝天门之后便下了马,方才大步的走上了木台。然后在木台上漂亮的一个转身,啪的向台下的人群行了一个庄重的军礼后,然后就朝木台上的主席台走去。人群看着他的这一个动作,更是爆发出更巨大的欢呼声。
主席台上坐着几人,何进跟在李汉后面上来,为他自己介绍几人。其中有两人需要他特别注意。
第一个乃是个约莫四十岁上下的中年文人,身上穿着一件清末很常见的普通青灰长褂,外面套着个棉袄。看得出来他头上的辫子才刚修剪没多久,脸色略有些发黄、看上去似乎并不是多喜悦的样子。一看到李汉看向了他,那人明显愣了愣神,不过还是抱拳朝他一躬,算是打了个招呼了。何进连忙上前给他小声耳语,这人不是旁人,大名——萧湘!
萧湘,字秋恕,清朝四川省重庆府涪州武隆分州人,对于中年人李汉其实并不陌生,因为他也是重庆涪陵人,对于这位重庆涪陵的老乡的纪念馆在未来没少看到。他1871年生于武隆巷口镇,后来迁居涪陵。他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31岁时乡试中举。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后来他被派赴日本法政大学留学。其间,他和蒲殿俊、梁启超来往密切,他还参加了中国同盟会。1906年5月,萧湘、蒲殿俊等在东京成立川汉铁路改进会,要求清政府将川汉铁路由官办改为商办。1908年秋,萧湘、蒲殿俊从日本回国,被清政府授法部员外郎。1909年10月14日四川咨议局在成都成立,他任四川咨议局董事议员、副议长、董事,曾发起成立宪友会,曾参加国会大请愿和保路运动,结果被湖广总督瑞澄拘押于武昌,直到武昌起义后方获释。有消息称他还是最近都在传刚组建的‘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的代表之一、只是不清楚他是代表的四川还是湖北都督府了。
跟李汉一样,他也是最近才刚刚回到四川的。
对于这位在四川很有些威望的中年人为什么对自己有些不满,李汉还是知道的。一来萧湘乃是四川同盟会的重量人物,虽然他一直反对暴力革命、主张立宪的观点令他逐渐被省内同盟会之中的激进派所排挤,但是四川咨议局副议长的身份,还是令他成为了省内关注的重量人物,他会出席李汉的就职川督的现场,还被请到了主席台上,只怕会后少不了要遭到有心人责难。
李汉跟他点了点头,又看向了他旁边的另外一人。这人年龄也在四十多岁的样子,是个长相英俊的洋人,出乎意料的是,能够坐在主席台上的他既不是各国驻重庆领事,也非欧美来华商人,他只是一位普通而又有些不普通的美国传道士兼教育家——毕启!而他旁边的另一个洋人也很特殊,他的名字叫做启尔德。
听!风在呼啸军号响,
听!革命歌声多嘹亮!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
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向最后的胜利,
向全国的解放!”
果然没多久,远处传来一阵哒哒的军靴碰撞地面的声音,接着西城门轰然大开,激昂奋进的军乐声从城门外响起,军乐手奏响了如今随着鄂军攻入河南、四川,而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流行起来的《革命军进行曲》!穿着上面镶着金线的雪白色军装,戴着金边大檐军帽的军乐队走在最前面,迈着整齐的步伐从西城门缓缓入城。后面是整齐的连队方阵,以四人为一排,整整排出了长长的一列,个个扛着崭新的军枪,穿着新式军装,有心细的百姓仔细望去,顿时抽吸了一口冷气,原来这黑压压的方阵迈着大步走进来之后,大家伙才看清楚。他们竟然迈着整齐的步伐、每一纵横队伍之间的距离都相差无几,整齐的军靴声踢打在地面上,在加上这一方阵的士兵一眼望去,个头竟然都差不多,格外的刺目。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英俊挺拔,而且他们作为一个整体,充满了朝气。当他们肩上扛着上了刺刀的步枪,穿着他们备用的崭新的军装,被擦得铮亮小牛皮军靴整齐的踏在地面上时,看上去有说不出来的威武帅气。
“哗!”
人群之中顿时被震惊了。
“这才是铁军呐!”
有百姓在感慨。
“我一定也要参军,要穿这种军装,唱这种军歌!”
老百姓不知道什么样的军队会是真正战无不胜的军队,他们只能用自己的眼睛去感觉。因此当教导连出现在他们的面前,他们果然被眼前的这支队伍惊呆了,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识过这样威武而又帅气的军队。“难怪,报纸都在传湖北的军队都打到河南、四川去了,看这模样估计连朝廷的北洋新军都不是革命军的对手”,这样的想法一下子布满几乎所有围观的百姓心中。
李汉的目的达到了,事实上所有人都想错了。随他入城的这支队伍可不是什么铁军、老兵,而是根本就是一群新招募的新兵蛋子组成的全新编制。在荆楚新政实行之后,军政府超额的完成了招募了士兵的人物,因为从其他各省赶来的年轻人也有不少,为了不打击到大家的积极性,所以,趁机他又从这些学生兵之中招募了几个特殊的营级编制。比如教导营,都是由曾经在陆军学堂学习过或者参加过兵,或者上过五年以上私塾或师范院校的学生,由他跟招募的洋人教官一起,在他心中的军校未组建完成前,先在几处为他们普及指挥与军官的基本技能!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其中一个便是这个编制,都是他挑出来的好苗子,每天苦练走正步、左右转、齐步走等,就是为了在欢迎仪式或者阅兵式使用的仪仗营。有些人该说浪费了,不,合理的使用跟宣传,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现在,他组织这场宏大的入城仪式,用仪仗营的整齐、干练与纪律,将‘铁军、强兵、纪律、威武、不可战胜’等标签深深印入了重庆城里每一个百姓们看,晚一点还会随着报纸传播到湖北到全国各地,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革命军的强大,更能震慑一群妄图与他争夺川督的势力。
“全体都有,革命者之歌,齐声唱!”
随着最前排的仪仗营指挥开口指挥之后,几乎没有杂音,队伍开始转换另一首歌曲,开始唱了起来。
“听吧!战斗的号角发出警报
穿好军装拿起武器
革命战士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
万众一心保卫国家……”
李汉骑着一匹枣黄色的雄壮战马在十数位年轻的军官的簇拥下,也随着三人一排,慢慢的跟在仪仗营的后面入了城。今天他特意穿上了一身华丽且整齐而又威严的仿第三帝国元帅服,以至于连他身边跟着的,穿了一身督军服饰的何进都给压了下去,给人一种威武不凡的感觉。更是突出了他的年轻和权势。
“大声唱起来,我们自幼所心爱的一切,
宁死也不能让给敌人
革命战士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
万众一心保卫国家
我们再见吧亲爱的妈妈
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
在马上,李汉一只手控制着马大声跟着唱歌,另一只手不停的向人群敬了军礼示意。看着下面朝他不停欢呼的人群,他也几乎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只有不停的向下面的人群微笑致意。人群看着他的微笑,变得更加的激动,返还给他的是更大的欢呼声。
周围不时亮起镁灯光的刺眼光亮,一个个世纪初的报社记者们不停的对着他跟队伍拍着照片。队伍慢慢的走着,留给了人群一个挺拔而又英俊的背影。在夜晚街道两侧悬挂的灯光的照射下,在一群同样年轻的军官的簇拥下,在一群昂首挺胸,威武雄壮的士兵的包围下,缓缓的朝着原重庆知府衙门走去。
人群看着这幅奇妙的场景,甚是忘掉了自己的呼吸。青年,骏马,笔挺的军服,闪亮发亮的刺刀,还有那勃勃的生气,什么都不缺少。一切都仿佛是从大革命的油画里走出来的一样,充满了华丽而又热血沸腾的色彩。
李汉的那个挺拔的背影,就这样深深的印刻在重庆群众的脑海里,几十年后,依然会有人把李汉的这个背影拿出来,津津乐道,而那个年轻而精力充沛的身影就好像被定格在历史的那一刻。
入城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以至于等到李汉等赶到朝天观的时候,时间已经耽搁了大半个小时。
此时的朝天观里同样也已经挤满了人,主要的是全城的官、绅、商、等各界代表,青年学生。园子的正中搭起了一个木台,台子上有十来个座位,座位的上面有一条巨大的横幅,红字鲜艳得醒目“四川军政府大都督就职仪式”,木台后面交叉着两面才赶制出来的旗帜,一面是代表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一面就是铁血十八星旗。显然,连何进跟重庆这边都明显准备不足。
李汉赶到的时候,他们中有些面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笑容,有些虽然带着笑却明显看不到喜悦,有些甚至干脆或苦着、或本着一张脸。没办法,原本何进代表军政府通知他们的今天是来参加荆楚镇守使李汉抵达重庆的欢迎仪式,谁料到等到李汉的船队抵达了码头,这群原本到了码头去欢迎他的人才知道,那个就要抵达这里的男人,却是用了些手段将他们中的一些不甘心的人哄骗来,因为,通知他们的人根本没有提到,在抵达四川重庆才刚下了船甚至都来不及休息一下的李汉,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他们这些四川省内的名流、富豪,甚至日租界的各国领事、洋商们面前,宣布就任四川大都督,当真是令人愤怒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之余,心中也不得不佩服他的果断跟无耻!
这下好了,他们如今根本无法找到理由中途离开不愿出席李汉就任四川大都督的就职仪式,除非他们愿意摆明了车马得罪了那位权势横贯川鄂的实权人物,否则就只能咽下这个苦果,明天见了报纸之后,兴许铺天盖地的宣传都是那位荆楚镇守使——李汉在四川各界的热烈欢迎下,就任四川大都督!
何进亲自安排下去,紧急调来了四百多个警察加一个连的士兵警戒着四周。
军政府的一些成员忙的要死,不停的招呼各处的代表站好队形,又把标语旗帜分发了下去。还要抽出一只眼睛来看着园子的大门,那些需要坐到主席台上的重量级人物一般都来的比较的晚。这些人物就需要在他们一进入园子就上去忙不迭的招呼,送他们上主席台就坐。由于他们也不过一个小时前才知道了大帅要在此就职四川大都督的事情,导致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不过看他们脸上兴奋的表情就知道了,这里有不少都是跟着李汉从武昌一路走到现在的老兄弟了,如今眼看着大帅就要就任一省大都督,恐怕没有逼他们感觉更兴奋与激动的了!
第四卷 帝国东升 第385章 决战之势
当李浚气喘息息的跑上山梁时,眼前的情景让他看得一呆,随之勒住跨下的坐骑,后面上来的朝鲜官兵也连忙停了下来。
山梁上,列着一排排整齐的明军,两侧各一队黑压压的骑兵押阵,中间则是一队火枪手,黑洞洞的枪口正对着前方,李浚知道,那是明军最先进的火枪,可以不用火绳直接开火,火枪手中间有一块凹陷,凹陷处数十门小型火炮分成两列,炮口已经抬高,直接天空。
“这……”看到这种情形,李浚知道,明军其实早就可以援救他们,只是一直按兵不动,即使是他们能挡住满人半个时辰也无济于事,他心中一股怒火升起,直想绕过明军阵线质问殷洪盛和王公略两人。
“大君,息怒,当心明军不怀好意。”看到李浚脸上的怒气,李在中连忙提醒道。
李浚抖然清醒过来,明军既然见死不救,若是恼怒了明军统帅,难保明军不会干脆杀人灭口,他扭头望了望身后,身后只有数百残兵败将,明军只需数轮齐射,恐怕所有逃出来的朝鲜官兵就会全军覆没,想到这,他马一偏,小心翼翼的打马从明军阵前侧面过去。幸好,明军好似无意对他们灭口,并没有任何动作。
“哼,这个李浚还算识趣。”王公略撇了撇嘴道,若李浚敢冲击军阵,毫无疑问,王公略会毫不犹豫的下令开枪,既然朝鲜人识趣,王公略也就懒得对他们处理,即使大明见死不救的消息传到朝鲜又如何,朝鲜照样要依附大明,虽然满人肯定会派出斥侯队搜查,马上就会发现这里的大军,可是能晚一会儿发现总比早发现好。
“噗,噗,噗。”沉闷的蹄声响了起来,前方数面观察的旗帜摇动了数下,明军心头全都一禀,心知满人的探子马上就会到达山梁。
果然,一会儿,数十名黑衣黑甲的清军已经纵马上来,他们衣甲上还残留着血迹,只是一看到山梁上的情景,脸上的神情变得一片错愕。
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前面一名明军军官手中的旗帜一军,喝道:“射击!”
“砰!砰!砰!”明军前线一片硝烟弥漫,刚刚冲上山梁的数十名清骑胸前冒出一片血雾,纷纷从马上掉下来,失去主人的战马嘶鸣不已。
“前进!”射杀了这数十名清骑后,明军前方军官下达命令,“卟、卟。”的脚步声响起,明军整齐的向前移动起来,数十步后最前面的明军已经越过山梁,向坡下走去,离此三里左右,清军大步也正在前进,准备追击明军。
听到枪声,清军都是一愣,忍不住放慢脚步,看到数里外明军出现,许多清军惊呼起来,他们一直以为明军至少已经逃出了十数里外,没想到就在眼前。
“主子,不好,这是圈套,大军快退。”苏克萨哈惊呼起来,眼前这座山梁虽然高不过五六丈,又是缓坡,可是明军已经先行占据,苏克萨哈不由想起数年前多铎数万大军在两个小山坡下吃尽苦头,最后折戟沉沙之事。
多尔衮心中也是一惊,只是心中却犹豫起来,虽然两军相隔尚有二三里,只是大军一退必定生乱,明军正好掩杀过来,若是平时清军都是骑兵,逃起来倒是没事,眼下地上都是积雪,明军又极善行军,时间一长,四条腿还当真跑不过两条腿,何况明军两边骑兵正在虎视眈眈,单等清军一退就会追杀。
“主子,不能再犹豫了,快下令撤退吧。”苏克萨哈急忙催道。
多尔衮扭头向斥候首领看去,牙齿咬的格格直响,道:“额隆多,你这个哨探是怎么当的,本王要杀了你。”明军就在数里地之外,额隆多竟然没有查探到,实在是失职。
额隆多面色大变,从马上翻身下来,跪地道:“主子,奴才失职,愿领死罪,只是还请主子让奴才死前能多杀几个明狗,为大清尽上最后一份心力。”
“好,本王给你一个机会,你率所有部下为先锋,冲入明狗阵内,没有消灭明狗前,不准回头一步。”
“奴才遵令,多谢主子!”额隆多又在雪地里咚咚的磕了几个头,从雪地里翻身上马,望了望身后的数百名满人最精锐的白甲,眼中转为一片杀气,拨出长刀前指,大喊道:“满洲的巴图鲁们,明狗就在前面,杀!”
“杀!”三百余名白甲一起拨出长刀,大喝起来,蹄声响起,数弦的箭支一样向前冲去。
苏克萨哈和其余满人将领心中都涌出一股苍凉的感觉,以三百余骑冲杀明军大军,不许后退,这些人无疑不可能生还。
“额尔克戴青,你领兵六千,冲击明狗左翼骑兵,务必将明狗骑兵击溃。”
“奴才遵令。”一名三十多岁的大将抱了抱拳,拨转马头下去,不一会儿,满人当中分出一大半人马将明军左翼击去。
满人整个队伍才一万五千余人,这六千兵马已是满人的四成,多尔衮此举分明是想与明军决战,苏克萨哈大惊:“主子……”
多尔衮打断了苏克萨哈的话:“不用劝了,本王已经决定了,满洲的勇士即使是死,也要用脸朝天,决不能如猪狗般任由明军宰杀。”多尔衮此话看似说的豪气,其实却是充满悲凉和无奈,若是能逃跑,满人绝不会介意名声,可是眼下就算逃跑也不得,自然要表现得英勇一点。
“是,主子。”苏克萨哈低着头应道,脸上的泪水已经流了出来,明军早有准备,以前种种自然是假像,他知道,今日估计大部分人都是战死的下场,就算逃了出去又如何,失去了这支军队,满人只剩一些老弱妇孺,离灭族已是不远了。
多尔衮的目光扫向其余将领,最终目光落到济度身上,济度是济尔哈朗之子,虽然济尔哈朗与多尔衮的关系不算太好,可是多尔衮对济度却很相信。
“济度,你率三千人,冲击明军的右翼,只需牵制即可,决不能让其抽出一兵一卒增摇左翼人马。”
“遵令。”济度大声应道。
“其余各将听令,随本王镇守中军,没有本王的命令,不准后退一步,违令者,斩!”多尔衮语气森然的道。
“遵令!”
去掉左右两翼的九千人马,留给多尔衮自己也不过六千人,要抵挡明军中军一万火器部队绝无可能,只能死挡,能否有胜机,就看清军先不能先一步击溃明军左翼的骑兵,失去左翼骑兵护卫,明军火器部队的空挡就会露出来,当然,如果让明军先击溃满人中军,满人就大势已去。
六千骑兵对一万步兵,若明军不是火器部队的话,清军骑兵恐怕要占据绝对优势,可在一万火器部队面前,清军又不能后退,即使将清军全部人马押上也是有败无胜,何况只有六千人,各个将领脸上都浮现出一股悲壮之色,默默的向多尔衮抱了抱拳,随着马蹄翻飞,离开中军大旗所在,他们要到前方亲自督战。
“呜!呜!呜!”
“咚!咚!咚!”
……
鼓声和牛角声同时响起,声音充满着雄壮,战场上,如同一红一黑的海浪正在缓慢却坚定的向彼此前进。
“杀!”冲到最前面的是额隆多所领的三百余骑白甲哨探,在明军二万大军前面,三百人的清骑明显有点单薄,王公略疑惑起来:“鞑子搞什么鬼,拿这点人马冲击我军?”
“统领大人,不管鞑子有什么鬼,敢来冲阵,杀了便是。”
“哈哈,说的是,鞑子来多少杀了就是,前方准备射击!”王公略大笑着道。
“是!”
额隆多冲在最前头,正盘算着双方的距离,他此时心中充满悔恨,竟然只顾着朝鲜人却没有查探到明军的动静,如今只有一死报国,只盼望着能多杀几个明狗。
“快了,还有十余步可以射箭了。”额隆多左手往箭壶一摸,一只长箭已经到了他手上,只要弯弓搭箭,前方“砰!”的一声大响,明军的火枪先响了,额隆多只觉得胸前被猛烈的撞击了一下,眼前一黑,向马下载下,可惜,竟然没有杀到一个明狗,闪过这丝念头,额隆多的尸体已经重重掉到地上。
枪声响个不停,冲往明军中军的三百满人白甲在明军火枪打击下如同豆子一样从马上纷纷掉下来,只是却无人回头,亦无人动摇,他们接到的是死命令,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当最后一名白甲兵从马上倒下时,明军的枪声才骤然停了下来。
看到三百名精锐的白甲兵就这样毫不费力的被明军消灭,后方的清军将领脸色异常难看,只是眼下双方大军已经越来越近,多尔衮就是想再调整战术也来不及了。
“轰!轰!轰!”
明军架在山梁上的大炮开始发言,数十发炮弹落在清军的右翼,无数烟尘从地上扬起,等到尘烟散开,清军右翼前进的地方形成一个空挡,地上到处是人马的残肢,原本白天的雪地上,布满了大块大块的紫黑色。
第四卷 黑幕下的南北议和 第三百三十三章 就任川督(下)
时间一点一点渡过,过了九点一刻,就听见马蹄声响亮,人群中闪出一条路来。十几匹马载着一队青年军官走了过来,最中间一个大概二十五六岁的年纪,穿着一身众人从未见过的华丽新式军装,看上去格外的威严与肃穆,他戴着大檐军帽,穿着高及膝盖的崭新马靴,马刺铮铮,可不正是李汉!
李汉在马上四下顾盼招手,无论下面甘不甘愿,人群看着他挥手,都非常给面子的爆发了一阵巨大的欢呼声。
李汉等在刚过了朝天门之后便下了马,方才大步的走上了木台。然后在木台上漂亮的一个转身,啪的向台下的人群行了一个庄重的军礼后,然后就朝木台上的主席台走去。人群看着他的这一个动作,更是爆发出更巨大的欢呼声。
主席台上坐着几人,何进跟在李汉后面上来,为他自己介绍几人。其中有两人需要他特别注意。
第一个乃是个约莫四十岁上下的中年文人,身上穿着一件清末很常见的普通青灰长褂,外面套着个棉袄。看得出来他头上的辫子才刚修剪没多久,脸色略有些发黄、看上去似乎并不是多喜悦的样子。一看到李汉看向了他,那人明显愣了愣神,不过还是抱拳朝他一躬,算是打了个招呼了。何进连忙上前给他小声耳语,这人不是旁人,大名——萧湘!
萧湘,字秋恕,清朝四川省重庆府涪州武隆分州人,对于中年人李汉其实并不陌生,因为他也是重庆涪陵人,对于这位重庆涪陵的老乡的纪念馆在未来没少看到。他1871年生于武隆巷口镇,后来迁居涪陵。他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31岁时乡试中举。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后来他被派赴日本法政大学留学。其间,他和蒲殿俊、梁启超来往密切,他还参加了中国同盟会。1906年5月,萧湘、蒲殿俊等在东京成立川汉铁路改进会,要求清政府将川汉铁路由官办改为商办。1908年秋,萧湘、蒲殿俊从日本回国,被清政府授法部员外郎。1909年10月14日四川咨议局在成都成立,他任四川咨议局董事议员、副议长、董事,曾发起成立宪友会,曾参加国会大请愿和保路运动,结果被湖广总督瑞澄拘押于武昌,直到武昌起义后方获释。有消息称他还是最近都在传刚组建的‘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的代表之一、只是不清楚他是代表的四川还是湖北都督府了。
跟李汉一样,他也是最近才刚刚回到四川的。
对于这位在四川很有些威望的中年人为什么对自己有些不满,李汉还是知道的。一来萧湘乃是四川同盟会的重量人物,虽然他一直反对暴力革命、主张立宪的观点令他逐渐被省内同盟会之中的激进派所排挤,但是四川咨议局副议长的身份,还是令他成为了省内关注的重量人物,他会出席李汉的就职川督的现场,还被请到了主席台上,只怕会后少不了要遭到有心人责难。
李汉跟他点了点头,又看向了他旁边的另外一人。这人年龄也在四十多岁的样子,是个长相英俊的洋人,出乎意料的是,能够坐在主席台上的他既不是各国驻重庆领事,也非欧美来华商人,他只是一位普通而又有些不普通的美国传道士兼教育家——毕启!而他旁边的另一个洋人也很特殊,他的名字叫做启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