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科技兴国
“东翁,请三思呀。”
陈初六笑了一声道:“我已经三思过了,这项技术留在书坊,太辜负这项技术的能耐了。可放出去,对咱们书坊的害处也不是很大,只要汴京时报在就行。何况,我正要要那这个来做点文章。”
“什么文章?”
“关于科技的文章!”陈初六眼睛里冒着光向在场的人道:“你们肯定要问,什么是科技,所谓科技就是有助生产的理论和技术。你们看这小版合印做出来之后,是不是印刷就轻松很多了?这就是科技。科技是有很大用处,正好符合咱们事功之学的道统,做有用之事。”
邓老头挠挠脑袋道:“原来我做出一件新东西,这叫做科技,还是少爷有学问,这词我们这辈子都想不到哇。”
陈初六笑了笑,知道邓老头这是先夸一句,然后再劝他收回成命,陈初六对他道:“你放心,这技术,不会亏了你的。陈家给你颁一个创新奖,奖金五百贯。登报的时候,将这创新奖重点提几句。并且布告天下,由陈府出钱,资助天下奇人异士,凡是能愿意将自己创新的技术推广传播的,都可以获得这个创新奖,按照这个新技术的用处,起步奖励为一百贯,这个创新家的名字,就叫鲁班奖吧!”
刘沆、高阳、陈长水、邓老头听了,皆是一副无法理解的表情,陈长水问了道:“少爷,咱们拿钱做这个,图什么?”
“什么也不图,就是为了烧钱。起步一百贯,上不封顶!”
众人看着陈初六这样子,实在是难以理解,但眼下不能再问了,随着陈初六到了暖和的房间里。这里隔着一道帘子,将里外分开,桌上摆好了各种佳肴。陈初六见大家热情洋溢,难得多喝了几杯,把酒言欢,尽兴而归。
多喝了几杯,陈初六醉醺醺地上了马车,脑海里却是想着自己和王曾的对话。他放出话来,要将士农工商的定序搅乱。邓老头这件事情,可以先将工匠的地位提高一些,即便不能提高,也可以开个头嘛,万事开头难。
鲁班奖,募捐,都要借助汴京日报才能推广。时至今日,陈初六才发现创办汴京日报是个多么有眼光的决策了。
马车摇摇晃晃,到了家门口,陈初六吩咐道:“黑子,明天将四为诗社每个社副、汴京时报的编辑都叫来,我有些事情要跟大家说。”
“少爷,我知道了。”
“那个陈思怀呢?”
“不知道,少爷喝醉了,还是先去歇着吧。”
次日,陈初六起得有些早,发现自己躺在书房中,衣服却是被人换了,跑到赵雅房里,好生作怪了一下。赵雅被弄得受不了,轻掐了一下陈初六,道:“你这坏人,昨天喝醉回家,怎么一大早来捉弄我。”
“雅儿,我想跟你说件事。最近想做点大事,要拿一大笔钱出来。”
赵雅警惕起来了:“官人,你要钱做什么?”
陈初六嘿嘿一笑:“说起来这是一件烧钱的事情,但却是有必要做的。我想拿一些钱,去激励天下那些革新技术的人才,让天下人对工匠不再贬低,最后让科技振兴兴大宋……”
“只要不是去外面养小狐狸精就行,什么强国啊,科技啊,人才啊,我也不感兴趣,但你做这些事情,就算是烧钱我也支持你。可是平时你要用钱,也从没和我们打招呼呀?怎么今天忽然来这么一出。”
“这次比较多……”
“多少?”
“先拿一万贯!”
赵雅坐了起来,带着一点惊讶地问道:“这么多,还是问问爹妈再说,这么多钱,家里也拿不出现钱,只有去调取银子了。”
陈初六点点头道:“还不着急,年前取来就行了。”
家里陈初六想要做什么,基本都是受支持的,但动用这么大一笔钱,陈初六还是要和家里人通一下气。有个形容富豪的成语叫腰缠万贯,足以说明一万贯钱多么大一笔钱。这一万贯,并非全是用来当奖金。陈初六想用这笔钱,成立一个工匠联盟,选出各行工匠中的佼佼者,用来制定行业准则,保护发明新技术的人。
工匠联盟,任重而道远,绝非一日之功。眼下陈初六召集诗社和报刊的所有人过来,则是想办法要在舆论上先造势。
继事功道统、求同存异之后,陈初六要提出科技兴国。陈初六在书房之中,查经引典,为科技兴国找到理论依据。随后将邓老头的事情写下来,摆出事实,小版合印实实在在降低了读书的成本,能促进教化。
以往大家只认同先王之道,可以用来治国,士大夫可以和天子共治天下。现在看来,科技的力量,同样可以用来治国,工匠也和士大夫、天子一齐,共治天下。共治天下,那岂不是要共分天下?
可士大夫阶级的利益,动得了么?
事功道统还算是“儒门”的内部异见,求同存异还被士大夫所接受,这两点提出来时,也掀起了轩然大波。那这科技兴国,就绝对是比之前两个更加异类的主张,一旦提出来,可能就是引火烧身了。
提出事功道统,是顺应潮流的,朝堂上对那些清谈家早有不屑。求同存异,本来就是交好别的学派的。可这科技兴国,到底合不合时宜,会不会得到世人的认同,陈初六拈着笔写下文章,却前所未有的不敢将这文章示人。
正在犹豫不决之际,书房忽然想起敲门声,陈初六将文章叠起来,放在一堆书中夹起来,开口道:“进来便是。”
门开了,进来的却是陈思怀,只见他手中拿了一份报纸,又将门合上,递过来道:“先生,弟子买到了报纸。”
陈初六眉头舒展开来,接过报纸看了看,温和地道:“这是上旬的报纸,这上面还有许多油污,你从哪里买来的?花了多少钱?”
陈思怀有些紧张:“先生,弟子不敢瞒先生。这报纸花了八十文钱,是从一个店小二中买来的。先生只给了弟子十文钱,着实买不到报纸,弟子只能买这一份回来交差,请先生责罚。”
“不忙责罚,你先说一说另外的七十文钱从哪里来的。”
陈初六笑了一声道:“我已经三思过了,这项技术留在书坊,太辜负这项技术的能耐了。可放出去,对咱们书坊的害处也不是很大,只要汴京时报在就行。何况,我正要要那这个来做点文章。”
“什么文章?”
“关于科技的文章!”陈初六眼睛里冒着光向在场的人道:“你们肯定要问,什么是科技,所谓科技就是有助生产的理论和技术。你们看这小版合印做出来之后,是不是印刷就轻松很多了?这就是科技。科技是有很大用处,正好符合咱们事功之学的道统,做有用之事。”
邓老头挠挠脑袋道:“原来我做出一件新东西,这叫做科技,还是少爷有学问,这词我们这辈子都想不到哇。”
陈初六笑了笑,知道邓老头这是先夸一句,然后再劝他收回成命,陈初六对他道:“你放心,这技术,不会亏了你的。陈家给你颁一个创新奖,奖金五百贯。登报的时候,将这创新奖重点提几句。并且布告天下,由陈府出钱,资助天下奇人异士,凡是能愿意将自己创新的技术推广传播的,都可以获得这个创新奖,按照这个新技术的用处,起步奖励为一百贯,这个创新家的名字,就叫鲁班奖吧!”
刘沆、高阳、陈长水、邓老头听了,皆是一副无法理解的表情,陈长水问了道:“少爷,咱们拿钱做这个,图什么?”
“什么也不图,就是为了烧钱。起步一百贯,上不封顶!”
众人看着陈初六这样子,实在是难以理解,但眼下不能再问了,随着陈初六到了暖和的房间里。这里隔着一道帘子,将里外分开,桌上摆好了各种佳肴。陈初六见大家热情洋溢,难得多喝了几杯,把酒言欢,尽兴而归。
多喝了几杯,陈初六醉醺醺地上了马车,脑海里却是想着自己和王曾的对话。他放出话来,要将士农工商的定序搅乱。邓老头这件事情,可以先将工匠的地位提高一些,即便不能提高,也可以开个头嘛,万事开头难。
鲁班奖,募捐,都要借助汴京日报才能推广。时至今日,陈初六才发现创办汴京日报是个多么有眼光的决策了。
马车摇摇晃晃,到了家门口,陈初六吩咐道:“黑子,明天将四为诗社每个社副、汴京时报的编辑都叫来,我有些事情要跟大家说。”
“少爷,我知道了。”
“那个陈思怀呢?”
“不知道,少爷喝醉了,还是先去歇着吧。”
次日,陈初六起得有些早,发现自己躺在书房中,衣服却是被人换了,跑到赵雅房里,好生作怪了一下。赵雅被弄得受不了,轻掐了一下陈初六,道:“你这坏人,昨天喝醉回家,怎么一大早来捉弄我。”
“雅儿,我想跟你说件事。最近想做点大事,要拿一大笔钱出来。”
赵雅警惕起来了:“官人,你要钱做什么?”
陈初六嘿嘿一笑:“说起来这是一件烧钱的事情,但却是有必要做的。我想拿一些钱,去激励天下那些革新技术的人才,让天下人对工匠不再贬低,最后让科技振兴兴大宋……”
“只要不是去外面养小狐狸精就行,什么强国啊,科技啊,人才啊,我也不感兴趣,但你做这些事情,就算是烧钱我也支持你。可是平时你要用钱,也从没和我们打招呼呀?怎么今天忽然来这么一出。”
“这次比较多……”
“多少?”
“先拿一万贯!”
赵雅坐了起来,带着一点惊讶地问道:“这么多,还是问问爹妈再说,这么多钱,家里也拿不出现钱,只有去调取银子了。”
陈初六点点头道:“还不着急,年前取来就行了。”
家里陈初六想要做什么,基本都是受支持的,但动用这么大一笔钱,陈初六还是要和家里人通一下气。有个形容富豪的成语叫腰缠万贯,足以说明一万贯钱多么大一笔钱。这一万贯,并非全是用来当奖金。陈初六想用这笔钱,成立一个工匠联盟,选出各行工匠中的佼佼者,用来制定行业准则,保护发明新技术的人。
工匠联盟,任重而道远,绝非一日之功。眼下陈初六召集诗社和报刊的所有人过来,则是想办法要在舆论上先造势。
继事功道统、求同存异之后,陈初六要提出科技兴国。陈初六在书房之中,查经引典,为科技兴国找到理论依据。随后将邓老头的事情写下来,摆出事实,小版合印实实在在降低了读书的成本,能促进教化。
以往大家只认同先王之道,可以用来治国,士大夫可以和天子共治天下。现在看来,科技的力量,同样可以用来治国,工匠也和士大夫、天子一齐,共治天下。共治天下,那岂不是要共分天下?
可士大夫阶级的利益,动得了么?
事功道统还算是“儒门”的内部异见,求同存异还被士大夫所接受,这两点提出来时,也掀起了轩然大波。那这科技兴国,就绝对是比之前两个更加异类的主张,一旦提出来,可能就是引火烧身了。
提出事功道统,是顺应潮流的,朝堂上对那些清谈家早有不屑。求同存异,本来就是交好别的学派的。可这科技兴国,到底合不合时宜,会不会得到世人的认同,陈初六拈着笔写下文章,却前所未有的不敢将这文章示人。
正在犹豫不决之际,书房忽然想起敲门声,陈初六将文章叠起来,放在一堆书中夹起来,开口道:“进来便是。”
门开了,进来的却是陈思怀,只见他手中拿了一份报纸,又将门合上,递过来道:“先生,弟子买到了报纸。”
陈初六眉头舒展开来,接过报纸看了看,温和地道:“这是上旬的报纸,这上面还有许多油污,你从哪里买来的?花了多少钱?”
陈思怀有些紧张:“先生,弟子不敢瞒先生。这报纸花了八十文钱,是从一个店小二中买来的。先生只给了弟子十文钱,着实买不到报纸,弟子只能买这一份回来交差,请先生责罚。”
“不忙责罚,你先说一说另外的七十文钱从哪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