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那个叫满清的大国
冲龄即位,至今十六岁的赵祯,说起来也是顺风顺水。上有一个精明能干的太后帮着总览朝政,下有先帝留下来的一群肱骨老臣忠心相助,更有陈初六屡出奇招,帮他做成了几件绝世之功。
“臣岂敢居功,此事全赖陛下英明神武。”
这句话,是所有臣子都在说的,说得多了,赵祯似乎也有些信以为真了。陈初六看着赵祯对军民一体期望甚大的展望未来,他站在一旁,并未说话,心里头想,如何能劝诫赵祯呢?
赵祯自嗨了很久,发现陈初六根本没有搭理他,便回过头问道:“知应,你觉得朕说的没有道理?”
陈初六想了许久,这才回到:“陛下可知道赳赳老秦?春秋之时,秦穆公为五霸之一,但穆公之后,秦国霸业难续,积贫积弱,至秦孝公时,用商鞅变法改革。在史书上看来,商鞅变法之后,秦国便迅速强大起来了,但实际上,却过了一百三十五年,秦国也才一统天下。”
“知应的意思是……”
“臣的意思是,陛下若想成不世之功,要有做秦孝公的准备。唯有准备做孝公,方能成始皇。”
“这……”赵祯听了低头开始沉思,偶尔也看看陈初六,脸色不是很好,这时陈初六忽然又道:
“在西域之外,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地方,叫做罗马。罗马以西,有一国曰法兰西、法兰西以西,有一国曰英吉利。英吉利之小,尚不及高丽也,其民愚昧无知,农耕犹如华夏千年之前。”
“哦?还有此等地方在?”赵祯饶有兴趣地问道:“这等尚未开化的地方,知应是如何得知的?”
“臣之前与那边来的人有过一些接触。”
“哦,明白了,知应去岭南的时候,必定是见到过许多异族人。”
“是啊,那些异族人,虽然蛮化未开,但却也是天道一脉。臣便听说过,一些关于他们的传说。除了英吉利、法兰西这等小国,在他们海的对面,又一叫满清的国度……”陈初六变着法的将近代史给赵祯讲了一遍,当然是到处改一改,然后当成故事来讲了。
从满清八旗入关,气势汹汹无敌于天下,到后来八旗子弟,一代不如一代,最后满清被英人大炮打开大门,后来遭受列强瓜分。陈初六讲这些,是告诉赵祯要警醒一些,不要故步自封,狂妄自大。
同时,也要让赵祯看到世界之大,不要以为大事都可以一日做成。若是直接说赵祯不行,那肯定得罪人,但这样一来,说的是这个世界很大,赵祯也不少愚笨的人,他很快便理解了陈初六的用意。
“后来那个满清,外忧内患,幸好国中尚有有志之士,揭竿而起,将他们的朝廷推翻。陛下,满清之兴,起于其行天道,满清之败,在于其逆天而行。古今兴亡之理,莫过于此乎?”
赵祯长叹一声道:“没想到啊,那个叫满清的,如此大国,竟然被一蔟尔小国给欺负了,真是不该。知应,你用心良苦,朕的确是有些急功近利了,但朕也只是想让大宋更加强大一些。”
“陛下能这么想,真是我等臣子的福分。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不论是超前于天道,还是落后于天道,都只会被天道所弃。军民一体之策,还望陛下能懂得循序渐进。”
“朕知道了。”
“陛下,”王中正拿着折子走了过来:“太后依旧俯允此事,但稍做改动了。”
陈初六与赵祯咦了一声,都是接过折子来看,太后修改的几条,原来是将信阳军改为了边关的一处关隘。陈初六知道,那边刚好是西凉流亡百姓安置的地方。其余的启用兵部、户部等冷清衙门的提议,没有修改。
赵祯拿着折子,问道:“知应,皇娘的意思,是要在边关试点,是不是皇娘比朕还想得前面去了?”
“太后处事向来周虑,恐怕除了面前这一份,还有别的令下达。”
“唔……”赵祯点点头,对王中正道:“去吧,就讲此朱批交付政事堂、枢密院,让他们尽快择人实施。等等,让他们将这次赴边关试行的人,都叫过来让朕见见面。”
“喏。”
王中正奉旨去了,赵祯在大殿内四顾一周,走到一把剑面前,将剑抽出来舞了两下,提着走到陈初六面前,指着剑上面刻着的四个字道:“体天法道,这四个字,是先帝亲自刻上去的,朕立为储君时,先帝将此佩剑送给了朕。但朕一直在琢磨,何为体天法道?”
不等陈初六回答,赵祯自己开口却道:“但刚才听知应的一席话,朕似乎有些明白了。方才所说,那满清大国,虽富有万里江山,却敌不过区区百里之国。然大宋之敌,却有辽、吐蕃等强国,朕自当宵衣旰食。”
“体天法道,先帝是想告诉朕,要依天道而行。何为天道,孙奭等人告诉朕,是民心。但朕读了道经之后发觉,天道便是自然。你说那满清,故步自封,自以为青铜武器能无敌于天下,看不起铁质武器,这便是落后于天道,自然要被天道弃之。同样的,这军民一体之策,不知与天道是否契合,故而要一个点一个点的尝试。”
陈初六闻言点头,赵祯算是真的明白了。他之前没办法用大炮来跟赵祯来讲故事,只好退而求其次,说满清用铜器,看不起轻飘飘的铁器,最后被铁器灭亡。故事还是那个故事,好在赵祯听明白了。
赵祯并不打算再说下去,松了口气道:“不论如何,朕今日借知应的嘴,让朝廷的大臣,将朕的话放在心上了。军民一体虽不能骤成,朕心愿也足了。”
陈初六放下心,便告退出来了,他回至家中,继续研究那火器。可他回家之后,宫中却是传开了一个消息,陈初六又双叒叕升官了!
这升官,一不加俸禄,二不加实权,但却令所有文官都羡慕。陈初六以学理精妙、为人正范、进讲合宜擢为起居舍人!
起居舍人做什么的?注起居录的。起居录是什么?也就是天子的一言一行,这是修国史的一手资料。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可以整天伴随天子,天子想问什么人、问什么事,还不是顺口就问了?这意味着立功的机会大大的有,朝中巴结的人大大的有。
“臣岂敢居功,此事全赖陛下英明神武。”
这句话,是所有臣子都在说的,说得多了,赵祯似乎也有些信以为真了。陈初六看着赵祯对军民一体期望甚大的展望未来,他站在一旁,并未说话,心里头想,如何能劝诫赵祯呢?
赵祯自嗨了很久,发现陈初六根本没有搭理他,便回过头问道:“知应,你觉得朕说的没有道理?”
陈初六想了许久,这才回到:“陛下可知道赳赳老秦?春秋之时,秦穆公为五霸之一,但穆公之后,秦国霸业难续,积贫积弱,至秦孝公时,用商鞅变法改革。在史书上看来,商鞅变法之后,秦国便迅速强大起来了,但实际上,却过了一百三十五年,秦国也才一统天下。”
“知应的意思是……”
“臣的意思是,陛下若想成不世之功,要有做秦孝公的准备。唯有准备做孝公,方能成始皇。”
“这……”赵祯听了低头开始沉思,偶尔也看看陈初六,脸色不是很好,这时陈初六忽然又道:
“在西域之外,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地方,叫做罗马。罗马以西,有一国曰法兰西、法兰西以西,有一国曰英吉利。英吉利之小,尚不及高丽也,其民愚昧无知,农耕犹如华夏千年之前。”
“哦?还有此等地方在?”赵祯饶有兴趣地问道:“这等尚未开化的地方,知应是如何得知的?”
“臣之前与那边来的人有过一些接触。”
“哦,明白了,知应去岭南的时候,必定是见到过许多异族人。”
“是啊,那些异族人,虽然蛮化未开,但却也是天道一脉。臣便听说过,一些关于他们的传说。除了英吉利、法兰西这等小国,在他们海的对面,又一叫满清的国度……”陈初六变着法的将近代史给赵祯讲了一遍,当然是到处改一改,然后当成故事来讲了。
从满清八旗入关,气势汹汹无敌于天下,到后来八旗子弟,一代不如一代,最后满清被英人大炮打开大门,后来遭受列强瓜分。陈初六讲这些,是告诉赵祯要警醒一些,不要故步自封,狂妄自大。
同时,也要让赵祯看到世界之大,不要以为大事都可以一日做成。若是直接说赵祯不行,那肯定得罪人,但这样一来,说的是这个世界很大,赵祯也不少愚笨的人,他很快便理解了陈初六的用意。
“后来那个满清,外忧内患,幸好国中尚有有志之士,揭竿而起,将他们的朝廷推翻。陛下,满清之兴,起于其行天道,满清之败,在于其逆天而行。古今兴亡之理,莫过于此乎?”
赵祯长叹一声道:“没想到啊,那个叫满清的,如此大国,竟然被一蔟尔小国给欺负了,真是不该。知应,你用心良苦,朕的确是有些急功近利了,但朕也只是想让大宋更加强大一些。”
“陛下能这么想,真是我等臣子的福分。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不论是超前于天道,还是落后于天道,都只会被天道所弃。军民一体之策,还望陛下能懂得循序渐进。”
“朕知道了。”
“陛下,”王中正拿着折子走了过来:“太后依旧俯允此事,但稍做改动了。”
陈初六与赵祯咦了一声,都是接过折子来看,太后修改的几条,原来是将信阳军改为了边关的一处关隘。陈初六知道,那边刚好是西凉流亡百姓安置的地方。其余的启用兵部、户部等冷清衙门的提议,没有修改。
赵祯拿着折子,问道:“知应,皇娘的意思,是要在边关试点,是不是皇娘比朕还想得前面去了?”
“太后处事向来周虑,恐怕除了面前这一份,还有别的令下达。”
“唔……”赵祯点点头,对王中正道:“去吧,就讲此朱批交付政事堂、枢密院,让他们尽快择人实施。等等,让他们将这次赴边关试行的人,都叫过来让朕见见面。”
“喏。”
王中正奉旨去了,赵祯在大殿内四顾一周,走到一把剑面前,将剑抽出来舞了两下,提着走到陈初六面前,指着剑上面刻着的四个字道:“体天法道,这四个字,是先帝亲自刻上去的,朕立为储君时,先帝将此佩剑送给了朕。但朕一直在琢磨,何为体天法道?”
不等陈初六回答,赵祯自己开口却道:“但刚才听知应的一席话,朕似乎有些明白了。方才所说,那满清大国,虽富有万里江山,却敌不过区区百里之国。然大宋之敌,却有辽、吐蕃等强国,朕自当宵衣旰食。”
“体天法道,先帝是想告诉朕,要依天道而行。何为天道,孙奭等人告诉朕,是民心。但朕读了道经之后发觉,天道便是自然。你说那满清,故步自封,自以为青铜武器能无敌于天下,看不起铁质武器,这便是落后于天道,自然要被天道弃之。同样的,这军民一体之策,不知与天道是否契合,故而要一个点一个点的尝试。”
陈初六闻言点头,赵祯算是真的明白了。他之前没办法用大炮来跟赵祯来讲故事,只好退而求其次,说满清用铜器,看不起轻飘飘的铁器,最后被铁器灭亡。故事还是那个故事,好在赵祯听明白了。
赵祯并不打算再说下去,松了口气道:“不论如何,朕今日借知应的嘴,让朝廷的大臣,将朕的话放在心上了。军民一体虽不能骤成,朕心愿也足了。”
陈初六放下心,便告退出来了,他回至家中,继续研究那火器。可他回家之后,宫中却是传开了一个消息,陈初六又双叒叕升官了!
这升官,一不加俸禄,二不加实权,但却令所有文官都羡慕。陈初六以学理精妙、为人正范、进讲合宜擢为起居舍人!
起居舍人做什么的?注起居录的。起居录是什么?也就是天子的一言一行,这是修国史的一手资料。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可以整天伴随天子,天子想问什么人、问什么事,还不是顺口就问了?这意味着立功的机会大大的有,朝中巴结的人大大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