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右文殿修撰
“嘿嘿,冯相,我就想问问,你说的那右文殿修撰具体是做什么的?”陈初六问道。
“嘶……你还敢问……”冯拯气得胡子一颤一颤的,瞪了一眼陈初六道:“老夫给你安排的官能差到哪里去?你这是不信任老夫嘛!”
“哎呀呀呀,不敢不敢,小子岂敢!”陈初六忙是摆手,听这语气,估计也差不到那里去。
对冯拯抱拳谢了,方才退出部堂。转身走了几步,瞧见了王曾,哎呦一声,迎了过去:“王大人,别来无恙。”
王曾笑着道:“贤弟,你可是越发精神爽了。方才去冯相那里,是讨了哪一方上等州府?”
陈初六环顾一周,好像要躲什么人一样,拉着王曾,来到一旁:“冯相没让我去外头,让我留京了!”
王曾眼里,绽放出来了羡慕之色,他道:“这倒也是意料之中,龙飞榜嘛,授的何等官职?”
“右文殿修撰!我也不知道是个劳什子官,我这两眼一抓瞎的,连去哪里会见长官都不知道,还望王兄不吝赐教。”陈初六一拱手作揖,王曾连忙扶起。
听闻是右文殿修撰,王曾负着手思考了一下,然后掸掸袖子道:“我本以为你会入学士院为翰林侍读、说书之类,毕竟你之前给皇上当过伴读,可现在……本官也是有些不懂了……这右文殿修撰,负责修国史、实录,乃是一个没出头的官。”
“吓?岂不是说,我要躲在右文殿修一辈子国史了?”陈初六忙做惊恐之状,他来科举当官,可也是有抱负的。
王曾却摇摇头道:“估计不会如此……方才我仔细想了想,觉得此事,应当还有后续文章。对了,这右文殿的学士,多半是外官帖职,所以这右文殿中,没有大学士管事,只有三个直学士。”
“你以三元状元之身份,到了那里,可以放手去做事。虽说修国史,修实录,但好歹也是做事的嘛,哪像其余那些殿阁,我至如今,也不知道有一些什么用。”
陈初六心中暗暗骂着,这宋朝官职混乱冗杂,连混到了礼部侍郎这官了,还有些弄不懂的程度。一脸狐疑看着王曾,王曾见此,不由笑道:“好吧,我就跟你仔细说一下这殿阁之事吧。”
大宋朝廷,有很多学士。就拿这“殿”与“阁”来说,就有崇政殿、观文殿、资政殿、端明殿、天章阁、龙图阁、宝文阁、显谟阁、徽猷阁、敷文阁、焕章阁、宝谟阁……
每个里面,都设有大学士,直学士,待制这等官。当然这一大堆里面,有实用的,只有一两个而已,其他都是没用的。
比如那天章阁吧,就是放真宗时期的天书的。结果天章阁还没建成,真宗已经走了,天书随着真宗入土为安,天章阁也就空置了。
龙图阁,就是管太宗时期所有下过的圣旨,也就是一个资料库而已。其他诸阁,也都是储存前朝文章的。
资政殿,就是宰相被罢免之后去的地方。观文殿,就是副宰相去的地方。换句话说,这观文殿大学士,不过是安慰被辞的人罢了。
如此多无用的机构,也是导致宋朝冗员冗费的原因。加之官员贪腐,国库日渐掏空,到了仁宗后期,都有一些养不起兵了。
虚假繁荣,唯独范仲淹看了出来,力举新政,可惜败落。后来又到了王安石,再次改革,旋踵又失败了。当然,这是后话。
王曾说了一堆没用的殿阁,按照陈初六总结来的,这和后世是一个尿性。
管事儿的官小,官大的不管事儿。有事秘书干,没事干秘书。几乎是一个套路。
而他那右文殿,则是一个做事的地方。比起那些不做事的殿阁,他这个地方,好歹还有一丝出头的机会。
同时,这执笔修国史,修实录的,都能算是天子近臣。若是在明清时期,这就是广泛意义上的翰林。
陈初六听完点了点头:“唉,罢了,罢了,修国史就修国史吧,反正清闲。那我现在去哪里面见上官?”
王曾沉吟一下:“右文殿直学士有一人姓薛,乃是本官同榜的进士。你去面见上官,可先去找这位薛学士。”
陈初六得了王曾的指点和授意,心中便放心下来了。官场上最讲关系,有关系就成。
右文殿大学士是三品,不过直学士也才从五品而已。带着王曾的信,一路问着来到右文殿,找到薛学士。
同榜的进士,一个现在在修国史,一个去吏部当侍郎去了,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也因此,这薛学士得仰仗这同年的关系,巴结王曾。
薛学士还挺热情,把陈初六接到了里头,此时只有他一人在此。薛学士长揖道:“不愧是状元郎啊,果然风度超群。在下薛度,草字叔宪,咸平五年进士。”
“薛前辈,冯相意欲授我右文殿修撰,在下特来问问清楚。”陈初六拱手道。
“既是冯相定了,皇上那边问题不大。”薛度笑着道:“想当年冯相、王少宰也是在这里起步的啊。说起来,状元郎咱们右文殿第二位连中三元的状元。”
“哦?此话怎讲?”
“第一位连中三元的状元,乃是王少宰。王少宰发解试、省试、殿试俱是第一。不过,王少宰第一任官职,出任外地通判,随后通过学士试才回这里。当初,我们右文殿与集英殿是一体的。”
“哦……这下我明白了,难怪让我来这地方。”陈初六压低声音问道:“薛前辈,这右文殿的其他大人,宜不宜相处?”
“唔……这不好说,右文殿中,都是饱读诗书之人,这你且放心,这里的人品性还是不错的。就是有一些……读书人嘛,有些刚正,执拗,顽固,特别是,有是有一些……酸……”
“了然,了然。”陈初六点头,那薛度接着又道“”
“右文殿直学士三人,本官是其中一位,我们算人,轮流掌大学士职。下辖修撰九人,编修十四人,待制、直阁九十六人。当然这些待守,几乎都是帖职,不在本殿。加上你之后,修撰就成了十人了。”
“嘶……你还敢问……”冯拯气得胡子一颤一颤的,瞪了一眼陈初六道:“老夫给你安排的官能差到哪里去?你这是不信任老夫嘛!”
“哎呀呀呀,不敢不敢,小子岂敢!”陈初六忙是摆手,听这语气,估计也差不到那里去。
对冯拯抱拳谢了,方才退出部堂。转身走了几步,瞧见了王曾,哎呦一声,迎了过去:“王大人,别来无恙。”
王曾笑着道:“贤弟,你可是越发精神爽了。方才去冯相那里,是讨了哪一方上等州府?”
陈初六环顾一周,好像要躲什么人一样,拉着王曾,来到一旁:“冯相没让我去外头,让我留京了!”
王曾眼里,绽放出来了羡慕之色,他道:“这倒也是意料之中,龙飞榜嘛,授的何等官职?”
“右文殿修撰!我也不知道是个劳什子官,我这两眼一抓瞎的,连去哪里会见长官都不知道,还望王兄不吝赐教。”陈初六一拱手作揖,王曾连忙扶起。
听闻是右文殿修撰,王曾负着手思考了一下,然后掸掸袖子道:“我本以为你会入学士院为翰林侍读、说书之类,毕竟你之前给皇上当过伴读,可现在……本官也是有些不懂了……这右文殿修撰,负责修国史、实录,乃是一个没出头的官。”
“吓?岂不是说,我要躲在右文殿修一辈子国史了?”陈初六忙做惊恐之状,他来科举当官,可也是有抱负的。
王曾却摇摇头道:“估计不会如此……方才我仔细想了想,觉得此事,应当还有后续文章。对了,这右文殿的学士,多半是外官帖职,所以这右文殿中,没有大学士管事,只有三个直学士。”
“你以三元状元之身份,到了那里,可以放手去做事。虽说修国史,修实录,但好歹也是做事的嘛,哪像其余那些殿阁,我至如今,也不知道有一些什么用。”
陈初六心中暗暗骂着,这宋朝官职混乱冗杂,连混到了礼部侍郎这官了,还有些弄不懂的程度。一脸狐疑看着王曾,王曾见此,不由笑道:“好吧,我就跟你仔细说一下这殿阁之事吧。”
大宋朝廷,有很多学士。就拿这“殿”与“阁”来说,就有崇政殿、观文殿、资政殿、端明殿、天章阁、龙图阁、宝文阁、显谟阁、徽猷阁、敷文阁、焕章阁、宝谟阁……
每个里面,都设有大学士,直学士,待制这等官。当然这一大堆里面,有实用的,只有一两个而已,其他都是没用的。
比如那天章阁吧,就是放真宗时期的天书的。结果天章阁还没建成,真宗已经走了,天书随着真宗入土为安,天章阁也就空置了。
龙图阁,就是管太宗时期所有下过的圣旨,也就是一个资料库而已。其他诸阁,也都是储存前朝文章的。
资政殿,就是宰相被罢免之后去的地方。观文殿,就是副宰相去的地方。换句话说,这观文殿大学士,不过是安慰被辞的人罢了。
如此多无用的机构,也是导致宋朝冗员冗费的原因。加之官员贪腐,国库日渐掏空,到了仁宗后期,都有一些养不起兵了。
虚假繁荣,唯独范仲淹看了出来,力举新政,可惜败落。后来又到了王安石,再次改革,旋踵又失败了。当然,这是后话。
王曾说了一堆没用的殿阁,按照陈初六总结来的,这和后世是一个尿性。
管事儿的官小,官大的不管事儿。有事秘书干,没事干秘书。几乎是一个套路。
而他那右文殿,则是一个做事的地方。比起那些不做事的殿阁,他这个地方,好歹还有一丝出头的机会。
同时,这执笔修国史,修实录的,都能算是天子近臣。若是在明清时期,这就是广泛意义上的翰林。
陈初六听完点了点头:“唉,罢了,罢了,修国史就修国史吧,反正清闲。那我现在去哪里面见上官?”
王曾沉吟一下:“右文殿直学士有一人姓薛,乃是本官同榜的进士。你去面见上官,可先去找这位薛学士。”
陈初六得了王曾的指点和授意,心中便放心下来了。官场上最讲关系,有关系就成。
右文殿大学士是三品,不过直学士也才从五品而已。带着王曾的信,一路问着来到右文殿,找到薛学士。
同榜的进士,一个现在在修国史,一个去吏部当侍郎去了,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也因此,这薛学士得仰仗这同年的关系,巴结王曾。
薛学士还挺热情,把陈初六接到了里头,此时只有他一人在此。薛学士长揖道:“不愧是状元郎啊,果然风度超群。在下薛度,草字叔宪,咸平五年进士。”
“薛前辈,冯相意欲授我右文殿修撰,在下特来问问清楚。”陈初六拱手道。
“既是冯相定了,皇上那边问题不大。”薛度笑着道:“想当年冯相、王少宰也是在这里起步的啊。说起来,状元郎咱们右文殿第二位连中三元的状元。”
“哦?此话怎讲?”
“第一位连中三元的状元,乃是王少宰。王少宰发解试、省试、殿试俱是第一。不过,王少宰第一任官职,出任外地通判,随后通过学士试才回这里。当初,我们右文殿与集英殿是一体的。”
“哦……这下我明白了,难怪让我来这地方。”陈初六压低声音问道:“薛前辈,这右文殿的其他大人,宜不宜相处?”
“唔……这不好说,右文殿中,都是饱读诗书之人,这你且放心,这里的人品性还是不错的。就是有一些……读书人嘛,有些刚正,执拗,顽固,特别是,有是有一些……酸……”
“了然,了然。”陈初六点头,那薛度接着又道“”
“右文殿直学士三人,本官是其中一位,我们算人,轮流掌大学士职。下辖修撰九人,编修十四人,待制、直阁九十六人。当然这些待守,几乎都是帖职,不在本殿。加上你之后,修撰就成了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