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巧说屈原【二合一】
『ps:粽子节没有了?哦,反正网文作者从来没有节日,无所谓了。』
————以下正文————
「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这是《孟子》上的一则典故,说的是法家前驱、郑国国相子产。
曾经,有人赠送子产一条大鱼,子产命管理池沼的小吏将其放归水中,没想到这名小吏却偷偷将这条鱼烧熟吃掉了,回来后骗子产说:“我将鱼放回水中,起初它有些疲弱,但很快就游走了。”
子产深信不疑,笑道:“(它)找到了应该去的地方。”
事后这名小吏很得意,私底下对人说:“谁说子产有智慧?他根本不知我骗了他。”
针对这件事,孟子表示,对正人君子可以用合乎情理的方法来欺骗他,但很难用不合情理的事情来欺骗他。
而这,正是蒙仲准备用来说服屈原的招数。
当晚,当蒙仲与向缭二人在叶邑官府的偏堂款待屈原时,蒙仲故意问屈原道:“听我兄弟言,屈大夫现如今再次遭楚王流放?”
说实话,纵使是屈原这等正直的人,在提到自己遭流放时亦满腔怒火,但他很好地克制了下来,淡淡说道:“只是国中有奸臣,不欲见在下留在楚郢而已。”
蒙仲一听就知道屈原是遭到楚国的同僚攻歼、陷害,便又问道:“流放至何处?”
“江南。”
说着,屈原见蒙仲、向缭二人露出不解之色,便又解释道:“即曾经吴越两国的所在。”
“原来如此。”
蒙仲恍然之余,便直接了当地对屈原说道:“似屈大夫这等贤良,楚王竟弃而不用,可见其昏昧,双目不能识明珠。……今在下初任方城令,又得叶邑、舞阳两邑,我辈不善治理邑民,不知屈大夫可愿意在此屈就,在下定将屈大夫奉为上宾。”
听了这话,向缭不禁有些着急,频频向蒙仲使着眼色。
他心说,这话我早就向屈原试探过了,对方根本不答应,我让你想办法,你怎么就直接问出口的呢?
似乎是注意到了向缭脸上的着急之色,蒙仲微微摇摇头,示意他莫要心急。
果然如向缭所猜测的那样,屈原毫不犹豫地就婉言推辞道:“在下愚昧之人,实承担不起方城令的赞誉。……方城令的好意在下心领,但此事,恕在下不能答应。”
直接了当地被拒绝,蒙仲却丝毫也不在意,闻言笑着称赞道:“屈大夫果真是对楚国忠心耿耿……”
忽然,他转变口风,问屈原道:“但在下不知,屈大夫忠的是楚国,还是楚王?”
“这……”屈原闻言微微一愣,不解问道:“两者有何区别么?”
“当然。”蒙仲正色说道:“楚国乃是‘名(概念)’,楚王乃是‘实’,若屈大夫忠的是楚国,即为国之臣;屈大夫忠的是楚王,即为王之臣。不知屈大夫是国之臣,亦或是王之臣?”
“唔……”
屈原捋着长须沉思着,片刻后点头说道:“如此剖析在下此前闻所闻问……国之臣何解?”
蒙仲闻言便解释道:“志在在守护邦国,于外,使其不受外敌轻辱,于内,使国民能安居乐业,无论旁人如何谤我、欺我,我只恪守正道,富贵不能夺我志,君令亦不可使我折腰,这即为国之臣!”
屈原听得双目不禁睁大,他心说,这可不是就是在说我么?
想了想,他捋着长须说道:“如方城令所言,屈原即楚国之臣。”
见此,向缭心下暗笑一声:这屈原,恐怕还不知自己已经掉入坑内了。
果然,在听了屈原的话后,蒙仲点头称赞道:“在下亦以为屈大夫乃国之臣,我听我兄弟说,屈大夫曾在楚怀王座下出任左徒,受其重托施行变法改革,想必期间遭遇国内旧贵族的重重阻碍。”
听到这话,屈原不觉心中有些酸楚,长叹道:“天下诸国,皆是先得名,又有国,唯独我楚国,是先有国,后得名……”
据屈原的解释,当今天下诸国,除三晋外,都是先得到了周王室授予的诸侯身份,然后才慢慢建立起各自的国家,但唯独楚国不同,因为在商周两国争夺天下的时候,楚国就已经存在,只不过当时还未出现“国”这个概念而已,只是以大江以南诸部落联合的形式出现。
因此,后来中原各国都可以称自己是商人之后、周人之后,是中原正统,唯独楚人,既非商人之后,也非周人之后,属于被周国归化的蛮夷——这也正是楚国长久以来被中原各国看不起的原因。
因为贫穷落后,因此楚国从最初就开始效仿周国,学习中原文化。
比如周国的分封制,而这,就导致楚国地方贵族、地方家族势力根深蒂固,很难通过一时的变法改革而将其根除。
这是楚国在建国之初就落下的弊端。
这不,他屈原志在变法图强,却遭到了国内诸多旧贵族的抵制与迫害,以至于现如今,前途葬送,有家亦不能回。
每每想到此事,屈原便忍不住长吁短叹。
听到屈原的自嘲,蒙仲正色赞道:“非也。孟子曾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今屈大夫备受煎熬,或是上天在磨砺屈大夫的意志,以便屈大夫日后择时回归庙堂,匡扶国家。”
“择时?”屈原听得心中一愣,立刻转念过来:“方城令的意思是说,眼下并非在下出仕的时候?”
“难道不是么?”蒙仲淡然说道:“在下虽对楚国并无过多了解,但也曾听说当今的楚王乃是昏昧之君,目不能视屈大夫这等忠良,而委任奸邪,又贪图酒色,毫无强国兴邦之志,王之志尚如此,臣子又能如何?我以为,不如归隐山林,待庙堂清明,再复出山。”
听闻此言,屈原默然不语。
毕竟事实正如蒙仲所猜测的那般,如今的楚王熊横丝毫没有强国兴邦的志向,而国内大多是令尹子兰那种只顾私利、只顾眼前利益的奸臣,虽说朝内仍有像昭睢那等志在报国的臣子,但奈何大势如此,他们也只能屈服于以令尹子兰为首的旧贵族势力。
在这种情况下,睿智之人确实应当暂退,隐居山林,等待朝堂清明,但问题是,倘若人人都这么认为,那庙堂岂非是奸邪当道?
想到这里,屈原摇头说道:“方城令所言,恕在下不敢苟同。虽庙堂奸邪当道,但我辈仍要坚持与其抗争,哪怕……哪怕……”
“哪怕遭奸邪谗言,被楚王流放?”蒙仲接口道。
“正是!”屈原攥着双拳沉声说道。
见此,蒙仲点头赞道:“屈大夫不愧是铮铮铁骨的直臣,在下佩服。……但在下并不认为这是最佳的选择。”
屈原闻言看向蒙仲:“愿闻高见。”
只见蒙仲沉思了片刻,正色说道:“兵法云,若敌强我弱,则暂避其锋芒,待其势弱。一时的退让并非屈服,更绝非软弱……我此刻收回五指,是为了下一击出拳时能聚拢更强的力量。今屈大夫得罪楚王,得罪令尹子兰,虽楚国之大,然屈大夫却只能被流放至江南,在下以为,这或许是屈大夫太过于‘直’的缘故。”
平心而论,曾经昭睢也劝说过屈原莫要那般刚直,但屈原素来听不进去,但今日听到蒙仲这一番话,却让屈原不由地深思起来。
其原因就在于,蒙仲并非一味地劝说他屈原收起刚直的性子,而是在教他,如何以弱胜强。
更要紧的是,这位年轻的方城令说得句句在理,让屈原不得不为之深思。
忽然,他拱手说道:“请方城令教我,似眼下这般局面,在下当如何扭转?”
见此,蒙仲笑着说道:“教不敢当,只是屈大夫当局者迷、在下旁观者清而已。……既然屈大夫说了这话,在下就胡乱说几句。似眼下屈大夫在楚国的情况,无非是楚王不亲近,又遭令尹子兰等人忌讳,既然如此,屈大夫就要想办法打消旧贵族势力对你的抵制,这是其一。”
屈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旋即又问道:“在下被流放江南,不足以使那些奸臣消除警惕么?”
“当然!”
蒙仲笑着说道:“虽说是奸臣进谗导致,但下令流放屈大夫的,终归是楚王。……今日楚王可以流放屈大夫,明日就能召回屈大夫。试想,那些希望阻碍屈大夫返回寿郢的奸臣,会不会时时刻刻在楚王面前进谗?”
“这……受教了。”
屈原恍然大悟地点点头,旋即又问道:“那,请问方城令,在下如何能打消那些奸臣的警惕呢?”
只见在向缭的注视下,蒙仲脸上露出了前者所熟悉的笑容:“在下以为,屈大夫应当在叶邑屈就。”
“……”
听闻此言,屈原表情古怪地看着蒙仲,半响摇头说道:“在下……不明白,请方城令解惑。”
“这很简单啊。”
蒙仲摊了摊手,说道:“倘若屈大夫在在下这边屈就,就成了魏国这边的官员,纵使楚王亦不能无缘无故将屈大夫召回,似这般,令尹子兰等人也会逐渐减轻对屈大夫的戒心。”
『话是没错,可怎么感觉你亦有私心呢?』
想了想,屈原故意说道:“在下明白了,方城令的意思是,让在下暂投他国,向子兰等人表明不会再回楚国的决定,以待日后。……可这样的话,在下未必要在方城令这边仕官呀?”
『……果然没有这么好糊弄啊。』
向缭长长吐了口气,有些紧张地看着蒙仲。
但蒙仲却很镇定,笑着说道:“屈大夫所言极是,只不过,屈大夫去他处能得到的帮助,未必能有在在下这边得到的多。”
“哦?何以见得?”屈原笑着问道:“在下如何能断定,方城令一定会帮在下呢?”
对此,蒙仲亦不急着解释,反问屈原道:“屈大夫可知,我与我兄弟几人皆是宋人?”
屈原愣了愣,在看了一眼向缭后,点点头说道:“已听向邑丞说过。”
“那就好。”蒙仲点点头,旋即又问道:“那么,屈大夫可知,在下远赴魏国究竟是为了什么?”
“这个……在下还真不知。”
“为了救宋国。”
“救宋国?”屈原脸上露出几许不解之色。
“唔。”
蒙仲用酒勺舀了一勺酒,在抿了一口后徐徐说道:“我年幼时,父兄皆死于宋国对外的战事,后来我有幸见到宋王偃,我曾问他,为何要频繁战争,致使我父兄死于战场,宋王偃便回答道:今日我宋国不吞并小国增强实力,明日就会遭大国吞并。”
说着,他看了一眼屈原,沉声又说道:“我宋国并不强,但地处中原腹地,但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我宋国因国内富裕而时时刻刻遭齐国等大国垂涎。我知道,我宋国短时间内难以有对抗齐国的实力,是故当年前往赵国,欲加固赵宋两国的盟约,奈何最终失败。……此番我兄弟几人投奔魏国,也非是想在魏国封君拜侯,而是为了加固魏宋两国的盟约,倘若有朝一日,我能在魏国出任大司马,待齐国进攻宋国时,我岂非就能影响魏王,使魏国出面帮衬宋国?屈大夫的处境与在下相似,在下感同身受,是故在下会尽力帮助屈大夫,而其他人,则未必。”
“原来如此。”屈原被蒙仲的解释说服了,同时亦对蒙仲几人多了几分敬重。
而此时,蒙仲则趁机劝说屈原道:“既然在下可以为救宋国而暂投魏国,屈大夫为何不试试这个办法呢?……相比较被流放于江南,无利益于楚国,为何不暂投叶邑?只要他日在下于魏国取得高位,借魏国之势,遣屈大夫以使者的身份前往楚国,纵使楚王、令尹不亲近屈大夫,却依然要对屈大夫以礼相待……介时,屈大夫在楚国,不就说得上话了么?”
这一番于情于理的话,说得屈原哑口无言。
仔细想想,蒙仲说的确实很有道理,并且,蒙仲也解释了日后会尽力帮他的原因——即感同身受。
不得不说,屈原实在想不出推辞的理由。
『高明!』
向缭暂时给蒙仲使了个眼色。
虽然他也看得出,屈原还在犹豫,但不可否认,这位屈大夫已经有所动摇了,只要再加一把火,未必没有机会拐到他叶邑——不,应该说,这事已经十拿九稳了。
蒙仲当然能注意到向缭给他的眼色,不过他没有回应,继续劝说屈原道:“屈大夫想要救楚国,但未必要留在楚国,古人云,穷则思变,变则通,而现如今,屈大夫在楚国,在下以为已经走到了尽头,楚王不肯重用,庙堂又有许多奸臣时时刻刻在楚王面前进谗,妨碍屈大夫回归庙堂,在下以为,屈大夫此时就要设法‘变通’,不变则亡,变则通达,既然楚国这条路已步入死路,何不再试试别的路?何必要在死路上以头撞壁,撞得头破血流?”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屈原,见后者面露沉思之色,并未当即反驳,他顺势又说道:“我叶邑今吸收了诸多楚民,正缺一位众人信赖的官员治理,倘若屈大夫肯在我叶邑屈就,无论是于叶邑而言,也是于那些楚民而言,都是莫大的幸事,这岂非胜过屈大夫流放至江南?”
“这……”
沉默良久,屈原犹豫说道:“请容在下……考虑一番。”
“无妨。”
蒙仲笑着说道:“屈大夫仔细考虑便是。”
筵席后,待屈原暂时前往县府内的房屋安歇后,向缭笑着对蒙仲说道:“不愧是阿仲!我怎么就想不到这个办法呢?”
蒙仲轻笑着说道:“多看书,孟子说得很明白,君子可欺之以方,你以叶邑邑丞的身份出面恳请屈大夫在我叶邑屈就,他当然会拒绝,但若是你从有利于楚国的角度劝说,他就会动摇……明白了吧?”
“明白了。”向缭点点头,旋即阴测测地说道:“明日,我就把屈原打发到城外,让他与那些楚民相处,待他们彼此相处个一两月,我看那屈原是否舍得离开?……他若要离开,我便叫那些楚民出面挽留。”
“……”蒙仲张了张嘴,表情古怪地说道:“阿缭,从你嘴里说出口,怎么尽是阴谋诡计呢?”
向缭毫不在意地说:“阴谋也好、阳谋也罢,只要能达到目的,那便是好计谋!”
蒙仲摇了摇头,但又不知如何反驳向缭,只好随他去了。
因为屈原的关系,蒙仲当日决定暂住叶邑,而不回方城或舞阳邑。
次日清晨,待等蒙仲起身后不久,他便看到了屈原。
见屈原面容疲倦,蒙仲便问道:“昨夜屈大夫不曾睡好?”
屈原点点头,如实说道:“昨日听了方城令一席话,在下彻夜苦思,以至于夜不能寐……”
确实,昨日在听了蒙仲的话后,屈原足足思考了一宿,可他非但没有从蒙仲的话中挑出什么毛病来,反而越想越觉得这席话颇有道理。
尤其是那句“穷则思变、变则通”。
听闻此言,蒙仲笑着问道:“那……屈大夫可曾做出明智的决定呢?”
只见屈原苦笑一声,朝着蒙仲拜了拜,隐晦地说道:“倘若方城令不弃,在下希望在叶邑暂留一段时日。”
暂留一段时日,即表示屈原还未彻底决定长久留在叶邑,但已不排斥在这里暂留。
作为一个对楚国忠心耿耿的直臣而言,这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改变了。
剩下的,蒙仲已决定交给向缭——毕竟向缭昨日已经想到了对付这屈原的办法。
想到这里,蒙仲立刻回礼道:“屈大夫言重了,我等兄弟几人皆年轻气盛,缺少治国治民的经验,日后还要多多向屈大夫请教。”
“不敢不敢。”屈原拱手谦逊道。
正如蒙仲所猜测的那般,屈原的确还未决定是否在叶邑出仕,但不能否认,他已经有了“变通”的念头。
只是他还不清楚,蒙仲是否能帮上他。
不可否认,蒙仲这批人很有才华,年纪轻轻就击败了秦国的军队,出任方城令,且得到了叶邑、舞阳两邑作为食邑,但就蒙仲等人目前在魏国的地位,却仍旧帮不上屈原,这也是屈原还在犹豫的原因。
刨除这一层,屈原其实并不排斥在叶邑出仕,毕竟他对蒙仲有极大的好感,因为蒙仲指点了他,让他有种潘然醒悟、拨开云雾见苍天的感觉。
因此他最终做出决定,先看看蒙仲是否有与他“合作”的潜力。
是的,是彼此合作,纵使日后屈原在蒙仲手下任官,两者也并非效忠与被效忠的关系,就像蒙仲对魏王并无忠诚一样——他也是一个“国之臣”,而并非王之臣,既然在魏国仕官,他自会履行自己的职责,帮助魏国抵御秦国,但这并不表示他对魏王室能有几分忠诚。
而这,恰恰也正是屈原被蒙仲说动的其中一个原因:两者,是一类人。
十一月下旬,蒙仲与屈原跟着向缭,参与叶邑的重建事宜。
作为方城令,叶邑的建设蒙仲已全权交给向缭,自然不会再插手干涉,他留在叶邑,无非就是与屈原联络一下感情而已。
而在此期间,蒙仲亦向屈原解释了几个后者提出的疑问。
比如,魏国为何忽然在方城一带部署重兵,这是否是针对楚国的行动。
对此,蒙仲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屈原——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秘密,魏国之所以在方城部署重兵,无非就是他蒙仲想要一支他的班底而已。
没想到,这件事却惊动了屈原,使屈原误以为魏国对楚国将有什么大行动。
为了笼络屈原,同时也是为了使前者打消心中的担忧,蒙仲轻笑着解释道:“魏国前段时间刚刚在伊阙损失了十万军队,且又有秦国这个巨大的威胁,哪有可能出现进犯楚国?这不,就连在下前往楚境吸纳流民,也是叫士卒们收起了旗帜,不敢靠近城邑,鬼鬼祟祟好似贼人一般,生怕引起楚国的误会……”
这番比喻,听得屈原忍不住轻笑起来。
轻笑之余,他亦忍不住暗自感慨:自被贬官三闾大夫以来,他不知已经多久没有笑过了。
他楚国,他终日感到莫大的压力,而如今在叶邑,他却感觉很轻松,这座城邑中那朝气蓬勃的中兴氛围,深深地吸引着他。
而就在蒙仲与屈原一边巡视叶邑城外的田地,一边详谈甚欢的时候,前方却驰来了几名骑兵。
待靠近蒙仲后,为首的骑兵翻身下马,抱拳禀报道:“启禀城令,韩国大司马暴鸢已至方城,恳请与城令相见,说是欲与城令畅快吃酒。”
“暴鸢?”
蒙仲与屈原皆微微一愣。
蒙仲意外的是暴鸢竟然会来这边,而屈原则是惊讶于蒙仲的人脉。
『……似乎这位方城令,相当不简单。』
屈原暗暗想道。
————以下正文————
「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这是《孟子》上的一则典故,说的是法家前驱、郑国国相子产。
曾经,有人赠送子产一条大鱼,子产命管理池沼的小吏将其放归水中,没想到这名小吏却偷偷将这条鱼烧熟吃掉了,回来后骗子产说:“我将鱼放回水中,起初它有些疲弱,但很快就游走了。”
子产深信不疑,笑道:“(它)找到了应该去的地方。”
事后这名小吏很得意,私底下对人说:“谁说子产有智慧?他根本不知我骗了他。”
针对这件事,孟子表示,对正人君子可以用合乎情理的方法来欺骗他,但很难用不合情理的事情来欺骗他。
而这,正是蒙仲准备用来说服屈原的招数。
当晚,当蒙仲与向缭二人在叶邑官府的偏堂款待屈原时,蒙仲故意问屈原道:“听我兄弟言,屈大夫现如今再次遭楚王流放?”
说实话,纵使是屈原这等正直的人,在提到自己遭流放时亦满腔怒火,但他很好地克制了下来,淡淡说道:“只是国中有奸臣,不欲见在下留在楚郢而已。”
蒙仲一听就知道屈原是遭到楚国的同僚攻歼、陷害,便又问道:“流放至何处?”
“江南。”
说着,屈原见蒙仲、向缭二人露出不解之色,便又解释道:“即曾经吴越两国的所在。”
“原来如此。”
蒙仲恍然之余,便直接了当地对屈原说道:“似屈大夫这等贤良,楚王竟弃而不用,可见其昏昧,双目不能识明珠。……今在下初任方城令,又得叶邑、舞阳两邑,我辈不善治理邑民,不知屈大夫可愿意在此屈就,在下定将屈大夫奉为上宾。”
听了这话,向缭不禁有些着急,频频向蒙仲使着眼色。
他心说,这话我早就向屈原试探过了,对方根本不答应,我让你想办法,你怎么就直接问出口的呢?
似乎是注意到了向缭脸上的着急之色,蒙仲微微摇摇头,示意他莫要心急。
果然如向缭所猜测的那样,屈原毫不犹豫地就婉言推辞道:“在下愚昧之人,实承担不起方城令的赞誉。……方城令的好意在下心领,但此事,恕在下不能答应。”
直接了当地被拒绝,蒙仲却丝毫也不在意,闻言笑着称赞道:“屈大夫果真是对楚国忠心耿耿……”
忽然,他转变口风,问屈原道:“但在下不知,屈大夫忠的是楚国,还是楚王?”
“这……”屈原闻言微微一愣,不解问道:“两者有何区别么?”
“当然。”蒙仲正色说道:“楚国乃是‘名(概念)’,楚王乃是‘实’,若屈大夫忠的是楚国,即为国之臣;屈大夫忠的是楚王,即为王之臣。不知屈大夫是国之臣,亦或是王之臣?”
“唔……”
屈原捋着长须沉思着,片刻后点头说道:“如此剖析在下此前闻所闻问……国之臣何解?”
蒙仲闻言便解释道:“志在在守护邦国,于外,使其不受外敌轻辱,于内,使国民能安居乐业,无论旁人如何谤我、欺我,我只恪守正道,富贵不能夺我志,君令亦不可使我折腰,这即为国之臣!”
屈原听得双目不禁睁大,他心说,这可不是就是在说我么?
想了想,他捋着长须说道:“如方城令所言,屈原即楚国之臣。”
见此,向缭心下暗笑一声:这屈原,恐怕还不知自己已经掉入坑内了。
果然,在听了屈原的话后,蒙仲点头称赞道:“在下亦以为屈大夫乃国之臣,我听我兄弟说,屈大夫曾在楚怀王座下出任左徒,受其重托施行变法改革,想必期间遭遇国内旧贵族的重重阻碍。”
听到这话,屈原不觉心中有些酸楚,长叹道:“天下诸国,皆是先得名,又有国,唯独我楚国,是先有国,后得名……”
据屈原的解释,当今天下诸国,除三晋外,都是先得到了周王室授予的诸侯身份,然后才慢慢建立起各自的国家,但唯独楚国不同,因为在商周两国争夺天下的时候,楚国就已经存在,只不过当时还未出现“国”这个概念而已,只是以大江以南诸部落联合的形式出现。
因此,后来中原各国都可以称自己是商人之后、周人之后,是中原正统,唯独楚人,既非商人之后,也非周人之后,属于被周国归化的蛮夷——这也正是楚国长久以来被中原各国看不起的原因。
因为贫穷落后,因此楚国从最初就开始效仿周国,学习中原文化。
比如周国的分封制,而这,就导致楚国地方贵族、地方家族势力根深蒂固,很难通过一时的变法改革而将其根除。
这是楚国在建国之初就落下的弊端。
这不,他屈原志在变法图强,却遭到了国内诸多旧贵族的抵制与迫害,以至于现如今,前途葬送,有家亦不能回。
每每想到此事,屈原便忍不住长吁短叹。
听到屈原的自嘲,蒙仲正色赞道:“非也。孟子曾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今屈大夫备受煎熬,或是上天在磨砺屈大夫的意志,以便屈大夫日后择时回归庙堂,匡扶国家。”
“择时?”屈原听得心中一愣,立刻转念过来:“方城令的意思是说,眼下并非在下出仕的时候?”
“难道不是么?”蒙仲淡然说道:“在下虽对楚国并无过多了解,但也曾听说当今的楚王乃是昏昧之君,目不能视屈大夫这等忠良,而委任奸邪,又贪图酒色,毫无强国兴邦之志,王之志尚如此,臣子又能如何?我以为,不如归隐山林,待庙堂清明,再复出山。”
听闻此言,屈原默然不语。
毕竟事实正如蒙仲所猜测的那般,如今的楚王熊横丝毫没有强国兴邦的志向,而国内大多是令尹子兰那种只顾私利、只顾眼前利益的奸臣,虽说朝内仍有像昭睢那等志在报国的臣子,但奈何大势如此,他们也只能屈服于以令尹子兰为首的旧贵族势力。
在这种情况下,睿智之人确实应当暂退,隐居山林,等待朝堂清明,但问题是,倘若人人都这么认为,那庙堂岂非是奸邪当道?
想到这里,屈原摇头说道:“方城令所言,恕在下不敢苟同。虽庙堂奸邪当道,但我辈仍要坚持与其抗争,哪怕……哪怕……”
“哪怕遭奸邪谗言,被楚王流放?”蒙仲接口道。
“正是!”屈原攥着双拳沉声说道。
见此,蒙仲点头赞道:“屈大夫不愧是铮铮铁骨的直臣,在下佩服。……但在下并不认为这是最佳的选择。”
屈原闻言看向蒙仲:“愿闻高见。”
只见蒙仲沉思了片刻,正色说道:“兵法云,若敌强我弱,则暂避其锋芒,待其势弱。一时的退让并非屈服,更绝非软弱……我此刻收回五指,是为了下一击出拳时能聚拢更强的力量。今屈大夫得罪楚王,得罪令尹子兰,虽楚国之大,然屈大夫却只能被流放至江南,在下以为,这或许是屈大夫太过于‘直’的缘故。”
平心而论,曾经昭睢也劝说过屈原莫要那般刚直,但屈原素来听不进去,但今日听到蒙仲这一番话,却让屈原不由地深思起来。
其原因就在于,蒙仲并非一味地劝说他屈原收起刚直的性子,而是在教他,如何以弱胜强。
更要紧的是,这位年轻的方城令说得句句在理,让屈原不得不为之深思。
忽然,他拱手说道:“请方城令教我,似眼下这般局面,在下当如何扭转?”
见此,蒙仲笑着说道:“教不敢当,只是屈大夫当局者迷、在下旁观者清而已。……既然屈大夫说了这话,在下就胡乱说几句。似眼下屈大夫在楚国的情况,无非是楚王不亲近,又遭令尹子兰等人忌讳,既然如此,屈大夫就要想办法打消旧贵族势力对你的抵制,这是其一。”
屈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旋即又问道:“在下被流放江南,不足以使那些奸臣消除警惕么?”
“当然!”
蒙仲笑着说道:“虽说是奸臣进谗导致,但下令流放屈大夫的,终归是楚王。……今日楚王可以流放屈大夫,明日就能召回屈大夫。试想,那些希望阻碍屈大夫返回寿郢的奸臣,会不会时时刻刻在楚王面前进谗?”
“这……受教了。”
屈原恍然大悟地点点头,旋即又问道:“那,请问方城令,在下如何能打消那些奸臣的警惕呢?”
只见在向缭的注视下,蒙仲脸上露出了前者所熟悉的笑容:“在下以为,屈大夫应当在叶邑屈就。”
“……”
听闻此言,屈原表情古怪地看着蒙仲,半响摇头说道:“在下……不明白,请方城令解惑。”
“这很简单啊。”
蒙仲摊了摊手,说道:“倘若屈大夫在在下这边屈就,就成了魏国这边的官员,纵使楚王亦不能无缘无故将屈大夫召回,似这般,令尹子兰等人也会逐渐减轻对屈大夫的戒心。”
『话是没错,可怎么感觉你亦有私心呢?』
想了想,屈原故意说道:“在下明白了,方城令的意思是,让在下暂投他国,向子兰等人表明不会再回楚国的决定,以待日后。……可这样的话,在下未必要在方城令这边仕官呀?”
『……果然没有这么好糊弄啊。』
向缭长长吐了口气,有些紧张地看着蒙仲。
但蒙仲却很镇定,笑着说道:“屈大夫所言极是,只不过,屈大夫去他处能得到的帮助,未必能有在在下这边得到的多。”
“哦?何以见得?”屈原笑着问道:“在下如何能断定,方城令一定会帮在下呢?”
对此,蒙仲亦不急着解释,反问屈原道:“屈大夫可知,我与我兄弟几人皆是宋人?”
屈原愣了愣,在看了一眼向缭后,点点头说道:“已听向邑丞说过。”
“那就好。”蒙仲点点头,旋即又问道:“那么,屈大夫可知,在下远赴魏国究竟是为了什么?”
“这个……在下还真不知。”
“为了救宋国。”
“救宋国?”屈原脸上露出几许不解之色。
“唔。”
蒙仲用酒勺舀了一勺酒,在抿了一口后徐徐说道:“我年幼时,父兄皆死于宋国对外的战事,后来我有幸见到宋王偃,我曾问他,为何要频繁战争,致使我父兄死于战场,宋王偃便回答道:今日我宋国不吞并小国增强实力,明日就会遭大国吞并。”
说着,他看了一眼屈原,沉声又说道:“我宋国并不强,但地处中原腹地,但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我宋国因国内富裕而时时刻刻遭齐国等大国垂涎。我知道,我宋国短时间内难以有对抗齐国的实力,是故当年前往赵国,欲加固赵宋两国的盟约,奈何最终失败。……此番我兄弟几人投奔魏国,也非是想在魏国封君拜侯,而是为了加固魏宋两国的盟约,倘若有朝一日,我能在魏国出任大司马,待齐国进攻宋国时,我岂非就能影响魏王,使魏国出面帮衬宋国?屈大夫的处境与在下相似,在下感同身受,是故在下会尽力帮助屈大夫,而其他人,则未必。”
“原来如此。”屈原被蒙仲的解释说服了,同时亦对蒙仲几人多了几分敬重。
而此时,蒙仲则趁机劝说屈原道:“既然在下可以为救宋国而暂投魏国,屈大夫为何不试试这个办法呢?……相比较被流放于江南,无利益于楚国,为何不暂投叶邑?只要他日在下于魏国取得高位,借魏国之势,遣屈大夫以使者的身份前往楚国,纵使楚王、令尹不亲近屈大夫,却依然要对屈大夫以礼相待……介时,屈大夫在楚国,不就说得上话了么?”
这一番于情于理的话,说得屈原哑口无言。
仔细想想,蒙仲说的确实很有道理,并且,蒙仲也解释了日后会尽力帮他的原因——即感同身受。
不得不说,屈原实在想不出推辞的理由。
『高明!』
向缭暂时给蒙仲使了个眼色。
虽然他也看得出,屈原还在犹豫,但不可否认,这位屈大夫已经有所动摇了,只要再加一把火,未必没有机会拐到他叶邑——不,应该说,这事已经十拿九稳了。
蒙仲当然能注意到向缭给他的眼色,不过他没有回应,继续劝说屈原道:“屈大夫想要救楚国,但未必要留在楚国,古人云,穷则思变,变则通,而现如今,屈大夫在楚国,在下以为已经走到了尽头,楚王不肯重用,庙堂又有许多奸臣时时刻刻在楚王面前进谗,妨碍屈大夫回归庙堂,在下以为,屈大夫此时就要设法‘变通’,不变则亡,变则通达,既然楚国这条路已步入死路,何不再试试别的路?何必要在死路上以头撞壁,撞得头破血流?”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屈原,见后者面露沉思之色,并未当即反驳,他顺势又说道:“我叶邑今吸收了诸多楚民,正缺一位众人信赖的官员治理,倘若屈大夫肯在我叶邑屈就,无论是于叶邑而言,也是于那些楚民而言,都是莫大的幸事,这岂非胜过屈大夫流放至江南?”
“这……”
沉默良久,屈原犹豫说道:“请容在下……考虑一番。”
“无妨。”
蒙仲笑着说道:“屈大夫仔细考虑便是。”
筵席后,待屈原暂时前往县府内的房屋安歇后,向缭笑着对蒙仲说道:“不愧是阿仲!我怎么就想不到这个办法呢?”
蒙仲轻笑着说道:“多看书,孟子说得很明白,君子可欺之以方,你以叶邑邑丞的身份出面恳请屈大夫在我叶邑屈就,他当然会拒绝,但若是你从有利于楚国的角度劝说,他就会动摇……明白了吧?”
“明白了。”向缭点点头,旋即阴测测地说道:“明日,我就把屈原打发到城外,让他与那些楚民相处,待他们彼此相处个一两月,我看那屈原是否舍得离开?……他若要离开,我便叫那些楚民出面挽留。”
“……”蒙仲张了张嘴,表情古怪地说道:“阿缭,从你嘴里说出口,怎么尽是阴谋诡计呢?”
向缭毫不在意地说:“阴谋也好、阳谋也罢,只要能达到目的,那便是好计谋!”
蒙仲摇了摇头,但又不知如何反驳向缭,只好随他去了。
因为屈原的关系,蒙仲当日决定暂住叶邑,而不回方城或舞阳邑。
次日清晨,待等蒙仲起身后不久,他便看到了屈原。
见屈原面容疲倦,蒙仲便问道:“昨夜屈大夫不曾睡好?”
屈原点点头,如实说道:“昨日听了方城令一席话,在下彻夜苦思,以至于夜不能寐……”
确实,昨日在听了蒙仲的话后,屈原足足思考了一宿,可他非但没有从蒙仲的话中挑出什么毛病来,反而越想越觉得这席话颇有道理。
尤其是那句“穷则思变、变则通”。
听闻此言,蒙仲笑着问道:“那……屈大夫可曾做出明智的决定呢?”
只见屈原苦笑一声,朝着蒙仲拜了拜,隐晦地说道:“倘若方城令不弃,在下希望在叶邑暂留一段时日。”
暂留一段时日,即表示屈原还未彻底决定长久留在叶邑,但已不排斥在这里暂留。
作为一个对楚国忠心耿耿的直臣而言,这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改变了。
剩下的,蒙仲已决定交给向缭——毕竟向缭昨日已经想到了对付这屈原的办法。
想到这里,蒙仲立刻回礼道:“屈大夫言重了,我等兄弟几人皆年轻气盛,缺少治国治民的经验,日后还要多多向屈大夫请教。”
“不敢不敢。”屈原拱手谦逊道。
正如蒙仲所猜测的那般,屈原的确还未决定是否在叶邑出仕,但不能否认,他已经有了“变通”的念头。
只是他还不清楚,蒙仲是否能帮上他。
不可否认,蒙仲这批人很有才华,年纪轻轻就击败了秦国的军队,出任方城令,且得到了叶邑、舞阳两邑作为食邑,但就蒙仲等人目前在魏国的地位,却仍旧帮不上屈原,这也是屈原还在犹豫的原因。
刨除这一层,屈原其实并不排斥在叶邑出仕,毕竟他对蒙仲有极大的好感,因为蒙仲指点了他,让他有种潘然醒悟、拨开云雾见苍天的感觉。
因此他最终做出决定,先看看蒙仲是否有与他“合作”的潜力。
是的,是彼此合作,纵使日后屈原在蒙仲手下任官,两者也并非效忠与被效忠的关系,就像蒙仲对魏王并无忠诚一样——他也是一个“国之臣”,而并非王之臣,既然在魏国仕官,他自会履行自己的职责,帮助魏国抵御秦国,但这并不表示他对魏王室能有几分忠诚。
而这,恰恰也正是屈原被蒙仲说动的其中一个原因:两者,是一类人。
十一月下旬,蒙仲与屈原跟着向缭,参与叶邑的重建事宜。
作为方城令,叶邑的建设蒙仲已全权交给向缭,自然不会再插手干涉,他留在叶邑,无非就是与屈原联络一下感情而已。
而在此期间,蒙仲亦向屈原解释了几个后者提出的疑问。
比如,魏国为何忽然在方城一带部署重兵,这是否是针对楚国的行动。
对此,蒙仲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屈原——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秘密,魏国之所以在方城部署重兵,无非就是他蒙仲想要一支他的班底而已。
没想到,这件事却惊动了屈原,使屈原误以为魏国对楚国将有什么大行动。
为了笼络屈原,同时也是为了使前者打消心中的担忧,蒙仲轻笑着解释道:“魏国前段时间刚刚在伊阙损失了十万军队,且又有秦国这个巨大的威胁,哪有可能出现进犯楚国?这不,就连在下前往楚境吸纳流民,也是叫士卒们收起了旗帜,不敢靠近城邑,鬼鬼祟祟好似贼人一般,生怕引起楚国的误会……”
这番比喻,听得屈原忍不住轻笑起来。
轻笑之余,他亦忍不住暗自感慨:自被贬官三闾大夫以来,他不知已经多久没有笑过了。
他楚国,他终日感到莫大的压力,而如今在叶邑,他却感觉很轻松,这座城邑中那朝气蓬勃的中兴氛围,深深地吸引着他。
而就在蒙仲与屈原一边巡视叶邑城外的田地,一边详谈甚欢的时候,前方却驰来了几名骑兵。
待靠近蒙仲后,为首的骑兵翻身下马,抱拳禀报道:“启禀城令,韩国大司马暴鸢已至方城,恳请与城令相见,说是欲与城令畅快吃酒。”
“暴鸢?”
蒙仲与屈原皆微微一愣。
蒙仲意外的是暴鸢竟然会来这边,而屈原则是惊讶于蒙仲的人脉。
『……似乎这位方城令,相当不简单。』
屈原暗暗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