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动摇
和亲的事情渐渐的被淡下去,大家也知道,等北渊国的队伍到了,事情又会被重新提起来。现在也不急于一时。
与此同时,每年一次的秋猎也被提上了日程。算算日子,和北渊国队伍到永安城的日子差不多。
上一世的时候,云宋对秋猎从来都没什么兴趣。一开始,都是称病干脆不去了,后来几次,被百官们说了不去不好,她便去了。就算是去了,就是头一日出席一下,多数时候便在行宫里度过了。
今年她听了筹备的人提起,要将北渊国太子一行算入其中,便觉得自己要去。她不能放过任何和这位北渊国太子见面的机会,为和亲一事创造更多的机会。且她上一世对那些骑射舞刀弄枪的事情从不感兴趣。这一世,她想学骑马了,不为别的,就为让自己更强些。
这件事还没到跟前,云宋有件更担心的事情,那就是假小离往青州的事情。
这一日上午,钧山匆匆进来。他身高腿长,步履铿锵,大步走过来。
他叉手行礼。
内殿还有易兰,云宋吩咐道,“易姑姑,朕饿了,你去给朕备点点心。”
易兰应诺退了出去。
云宋忙问,“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钧山道,“领头的来信了,他们打算这几日就动手。因再远,离着青州更近,怕不好动手,会惊动当地的县官。”
云宋点头,“那就动手。这出去也有一个月了。等着容洵的人回来报信,便又是大半个月,容洵再派人去找,找不到也不奇怪。到时候你再安排一封书信到相府,这事情就妥了。”
钧山应喏。
云宋和王誉还有姚安当时商议的是要改变北渊国太子赵丹的想法。只这事,他们也没多少把握。
她思来想去,觉得这件事还得叫容洵知道。
她已经让刘富去请了,算算时间,大约该来了。
刚想到这里,便见刘富站在门外躬身道,“皇上,丞相大人已经到了。”
钧山转身退出去,正好与容洵擦身而过。
两个人不用对视,也能感受到彼此身上的气势来。
容洵身为大魏第一权臣,从来都不需要收敛锋芒。
钧山身为内廷第一高手,更需要彰显他的气魄胆识。
容洵进了内殿,云宋已经等着他了。
他行礼,站定,落座。
云宋看了看他,道,“听说北渊国的队伍已经离得越来越近了。”
容洵道,“已经传来消息,七日之内便会到永安城。”
云宋又道,“秋猎一事,这些日子丞相操劳了。”
容洵微微颔首,并无多少谦恭。
云宋看了看他,赶巧有侍女进来奉茶,云宋便做了个请的姿势。
容洵啜了一口茶,搁下茶盏,说道,“皇上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云宋动了动,重新坐好,随即道,“朕想和你说说和亲的事情。”
容洵道,“长公主殿下主动和亲,深明大义,堪为忠烈,乃我大魏之福。”
云宋不满的搁下茶盏,道,“你知道朕的意思,朕不想同意和亲。”
容洵道,“是吗?以为这件事已经定下了。”
云宋气的屁股离了椅子,又重新坐下来。她皮笑肉不笑道,“北渊国队伍还没到呢?丞相说这事定下来,是不是为时尚早啊?”
容洵道,“皇上有什么打算?”
云宋看了看容洵,道,“朕想和北渊国太子摊牌。”
容洵看她一眼,等着她说下去。
云宋道,“这次他过来,借着求亲的名义不过是想借助大魏的势力来稳定他的太子地位,以便后来继承北渊国皇位。可是如果朕让他知道,就算是娶了皇姐,他也得不到大魏的支持呢?那他就不会执意求娶皇姐了,对吗?”
云宋满怀期待的看着容洵,想得到他的肯定。
容洵却停了半晌,才不痛不痒的回道,“这想法可行。”
没了?
听他这语气,不像是很赞同的样子啊。
云宋便放低了姿态,问道,“丞相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吗?”
容洵道,“方才皇上说的那些,是从何得知?”
“嗯?”顿了一下,云宋才反应过来,道,“是刘光亭说的。”
容洵又问,“他只说了这些?”
云宋点头。
容洵问,“他人呢?”
云宋道,“他么。白天看太阳,晚上数星星吧。”
容洵道,“那皇上就再见见他,他的话一定没说完。”
云宋被容洵搞得很茫然。
容洵却已经慢条斯理的站起来,理了一下衣摆,道,“微臣再去看看慧娘娘。皇上若有了更好的想法,可以和微臣商议。”
容洵说完便退出去了。
出去的时候,又正好碰到易兰端来了点心。易兰停下来,微微躬身,等着容洵离开,这才抬头,又继续往前,将点心端到了云宋跟前。
易兰问道,“丞相说什么了?皇上怎么一筹莫展的样子。”
云宋道,“他叫朕去找刘光亭。”
易兰道,“丞相应当是有他的理由,皇上不如找一找刘大人吧。”
云宋犹豫了一下,唤了刘富来,“去将刘光亭给朕找过来。”
刘富忙去办了。
刘光亭来的时候,已经过了一个多时辰。
他见了云宋忙跪下来行礼。
云宋瞥了他一眼,也不叫他起来,只道,“上次你和朕说了北渊国国内的形势,可是有什么话没完?”
刘光亭这两天天天晚上数星星,以为皇上怎么也得忘他几个月。没想到,才一个月,刘富就来找他了。他路上也不问云宋找他什么意图,只问云宋在这之前见了什么人。一听说容洵刚走没多久,他心里就有数了。
是以云宋这么一问,刘光亭就已经准备好了说辞。
他拜伏在地上回道,“是,微臣有。北渊国国内形势并不如此简单,还有外族干涉。在北渊国更北边,有一支逐渐壮大的民族,叫哧勒族。早有风声说,北渊国的四皇子不仅是有德妃帮衬,他们得到了哧勒族某一个部落的支持。”
云宋身体不由的前倾,隐约察觉到这件事背后的复杂性。
她看刘光亭还伏在地上,便道,“你起来回话。”
刘光亭谢了恩,站了起来。
他刚开始进来,云宋不屑看他。等刘光亭跪下来,云宋更看不到他的脸。此时看他,清瘦了一圈,还黑了一圈,差点笑出声。
云宋问道,“你在钦天监那里才多久?怎么又黑又瘦?”
刘光亭道,“钦天监谢博士是个吃素的,微臣已经整整一个月没吃到肉了。他非要让微臣大白天的坐在星轨轮边上看太阳,晒得微臣晕过去好几回。”
云宋暗自觉得好些,这谢博士倒是个会整人的高手。
她轻咳一声,将事情拉回到正题上,道,“北渊国一事,你继续说下去。”
刘光亭咽了一口唾沫,尴尬的一笑,道,“微臣可否讨口水喝?方才晒了两个多时辰的太阳了,口有点干。”
云宋去看易兰,易兰忙给他斟了一杯茶。
刘光亭接过来,笑着道了一声,“有劳。”
易兰微微颔首,退到了一侧。
刘光亭如牛饮一般,将一杯茶喝的干净,将茶杯搁下,又用袖子擦了嘴,这才道,“哧勒族是个游牧民族,人骑马走到哪里,王帐就在哪里。他们个个骁勇善战,实在是不能小觑可他们也有个弊端,就是分支太多,时常不能同心同德。常年来内部征战不断,是以几百年了,也不能壮大起来。他们中有部落支持北渊国四皇子,也是各怀心思,各取所需。”
云宋道,“这与大魏有什么关系?北渊国谁当皇帝朕根本不关心。他们斗归斗,别把我大魏的女郎牵扯进去。”
刘光亭道,“这事本和大魏没有什么关系。可这个哧勒族从来都不是安分的民族。实则他们一直对地处南边的大魏虎视眈眈。他们早幻想着有朝一日能打进大魏国,抢夺我大魏的女郎,吃我大魏的粮食。他们这个民族靠打猎为生,草原上根本种不出什么东西,想找个富足的地方安定下来,是他们的本性。这一点,才是我们不得不防的地方。”
云宋内心受了震撼。
只听刘光亭的声音继续在耳边响起,“现在北渊国是我大魏的天然屏障,几百年来一直和平共处。但如果叫哧勒族部落支持的四皇子做了北渊国的皇上,难保他们不会合伙对付大魏国。毕竟他们私下达成了什么样的协议我们并不清楚。但如果我们帮了太子,让太子登了大宝,那形势就会完全不一样。”
哧勒族和北渊国四皇子,大魏与北渊国太子,实则就是利益交换利益的关系。
云宋想起方才对容洵说的话,便觉得自己十分可笑。她天真烂漫的那些话,许是已经叫容洵私下里笑了好几回了吧。
看似有选择,其实没有选择。
云宋答应北渊国太子求亲,实则也是在帮大魏。
这是她身居这个皇位,不得不正视的问题。皇上和弟弟,亲情和大魏的利益,这是容洵想真正要她知道的。
头一次,云宋在和亲一事上有了动摇。
与此同时,每年一次的秋猎也被提上了日程。算算日子,和北渊国队伍到永安城的日子差不多。
上一世的时候,云宋对秋猎从来都没什么兴趣。一开始,都是称病干脆不去了,后来几次,被百官们说了不去不好,她便去了。就算是去了,就是头一日出席一下,多数时候便在行宫里度过了。
今年她听了筹备的人提起,要将北渊国太子一行算入其中,便觉得自己要去。她不能放过任何和这位北渊国太子见面的机会,为和亲一事创造更多的机会。且她上一世对那些骑射舞刀弄枪的事情从不感兴趣。这一世,她想学骑马了,不为别的,就为让自己更强些。
这件事还没到跟前,云宋有件更担心的事情,那就是假小离往青州的事情。
这一日上午,钧山匆匆进来。他身高腿长,步履铿锵,大步走过来。
他叉手行礼。
内殿还有易兰,云宋吩咐道,“易姑姑,朕饿了,你去给朕备点点心。”
易兰应诺退了出去。
云宋忙问,“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钧山道,“领头的来信了,他们打算这几日就动手。因再远,离着青州更近,怕不好动手,会惊动当地的县官。”
云宋点头,“那就动手。这出去也有一个月了。等着容洵的人回来报信,便又是大半个月,容洵再派人去找,找不到也不奇怪。到时候你再安排一封书信到相府,这事情就妥了。”
钧山应喏。
云宋和王誉还有姚安当时商议的是要改变北渊国太子赵丹的想法。只这事,他们也没多少把握。
她思来想去,觉得这件事还得叫容洵知道。
她已经让刘富去请了,算算时间,大约该来了。
刚想到这里,便见刘富站在门外躬身道,“皇上,丞相大人已经到了。”
钧山转身退出去,正好与容洵擦身而过。
两个人不用对视,也能感受到彼此身上的气势来。
容洵身为大魏第一权臣,从来都不需要收敛锋芒。
钧山身为内廷第一高手,更需要彰显他的气魄胆识。
容洵进了内殿,云宋已经等着他了。
他行礼,站定,落座。
云宋看了看他,道,“听说北渊国的队伍已经离得越来越近了。”
容洵道,“已经传来消息,七日之内便会到永安城。”
云宋又道,“秋猎一事,这些日子丞相操劳了。”
容洵微微颔首,并无多少谦恭。
云宋看了看他,赶巧有侍女进来奉茶,云宋便做了个请的姿势。
容洵啜了一口茶,搁下茶盏,说道,“皇上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云宋动了动,重新坐好,随即道,“朕想和你说说和亲的事情。”
容洵道,“长公主殿下主动和亲,深明大义,堪为忠烈,乃我大魏之福。”
云宋不满的搁下茶盏,道,“你知道朕的意思,朕不想同意和亲。”
容洵道,“是吗?以为这件事已经定下了。”
云宋气的屁股离了椅子,又重新坐下来。她皮笑肉不笑道,“北渊国队伍还没到呢?丞相说这事定下来,是不是为时尚早啊?”
容洵道,“皇上有什么打算?”
云宋看了看容洵,道,“朕想和北渊国太子摊牌。”
容洵看她一眼,等着她说下去。
云宋道,“这次他过来,借着求亲的名义不过是想借助大魏的势力来稳定他的太子地位,以便后来继承北渊国皇位。可是如果朕让他知道,就算是娶了皇姐,他也得不到大魏的支持呢?那他就不会执意求娶皇姐了,对吗?”
云宋满怀期待的看着容洵,想得到他的肯定。
容洵却停了半晌,才不痛不痒的回道,“这想法可行。”
没了?
听他这语气,不像是很赞同的样子啊。
云宋便放低了姿态,问道,“丞相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吗?”
容洵道,“方才皇上说的那些,是从何得知?”
“嗯?”顿了一下,云宋才反应过来,道,“是刘光亭说的。”
容洵又问,“他只说了这些?”
云宋点头。
容洵问,“他人呢?”
云宋道,“他么。白天看太阳,晚上数星星吧。”
容洵道,“那皇上就再见见他,他的话一定没说完。”
云宋被容洵搞得很茫然。
容洵却已经慢条斯理的站起来,理了一下衣摆,道,“微臣再去看看慧娘娘。皇上若有了更好的想法,可以和微臣商议。”
容洵说完便退出去了。
出去的时候,又正好碰到易兰端来了点心。易兰停下来,微微躬身,等着容洵离开,这才抬头,又继续往前,将点心端到了云宋跟前。
易兰问道,“丞相说什么了?皇上怎么一筹莫展的样子。”
云宋道,“他叫朕去找刘光亭。”
易兰道,“丞相应当是有他的理由,皇上不如找一找刘大人吧。”
云宋犹豫了一下,唤了刘富来,“去将刘光亭给朕找过来。”
刘富忙去办了。
刘光亭来的时候,已经过了一个多时辰。
他见了云宋忙跪下来行礼。
云宋瞥了他一眼,也不叫他起来,只道,“上次你和朕说了北渊国国内的形势,可是有什么话没完?”
刘光亭这两天天天晚上数星星,以为皇上怎么也得忘他几个月。没想到,才一个月,刘富就来找他了。他路上也不问云宋找他什么意图,只问云宋在这之前见了什么人。一听说容洵刚走没多久,他心里就有数了。
是以云宋这么一问,刘光亭就已经准备好了说辞。
他拜伏在地上回道,“是,微臣有。北渊国国内形势并不如此简单,还有外族干涉。在北渊国更北边,有一支逐渐壮大的民族,叫哧勒族。早有风声说,北渊国的四皇子不仅是有德妃帮衬,他们得到了哧勒族某一个部落的支持。”
云宋身体不由的前倾,隐约察觉到这件事背后的复杂性。
她看刘光亭还伏在地上,便道,“你起来回话。”
刘光亭谢了恩,站了起来。
他刚开始进来,云宋不屑看他。等刘光亭跪下来,云宋更看不到他的脸。此时看他,清瘦了一圈,还黑了一圈,差点笑出声。
云宋问道,“你在钦天监那里才多久?怎么又黑又瘦?”
刘光亭道,“钦天监谢博士是个吃素的,微臣已经整整一个月没吃到肉了。他非要让微臣大白天的坐在星轨轮边上看太阳,晒得微臣晕过去好几回。”
云宋暗自觉得好些,这谢博士倒是个会整人的高手。
她轻咳一声,将事情拉回到正题上,道,“北渊国一事,你继续说下去。”
刘光亭咽了一口唾沫,尴尬的一笑,道,“微臣可否讨口水喝?方才晒了两个多时辰的太阳了,口有点干。”
云宋去看易兰,易兰忙给他斟了一杯茶。
刘光亭接过来,笑着道了一声,“有劳。”
易兰微微颔首,退到了一侧。
刘光亭如牛饮一般,将一杯茶喝的干净,将茶杯搁下,又用袖子擦了嘴,这才道,“哧勒族是个游牧民族,人骑马走到哪里,王帐就在哪里。他们个个骁勇善战,实在是不能小觑可他们也有个弊端,就是分支太多,时常不能同心同德。常年来内部征战不断,是以几百年了,也不能壮大起来。他们中有部落支持北渊国四皇子,也是各怀心思,各取所需。”
云宋道,“这与大魏有什么关系?北渊国谁当皇帝朕根本不关心。他们斗归斗,别把我大魏的女郎牵扯进去。”
刘光亭道,“这事本和大魏没有什么关系。可这个哧勒族从来都不是安分的民族。实则他们一直对地处南边的大魏虎视眈眈。他们早幻想着有朝一日能打进大魏国,抢夺我大魏的女郎,吃我大魏的粮食。他们这个民族靠打猎为生,草原上根本种不出什么东西,想找个富足的地方安定下来,是他们的本性。这一点,才是我们不得不防的地方。”
云宋内心受了震撼。
只听刘光亭的声音继续在耳边响起,“现在北渊国是我大魏的天然屏障,几百年来一直和平共处。但如果叫哧勒族部落支持的四皇子做了北渊国的皇上,难保他们不会合伙对付大魏国。毕竟他们私下达成了什么样的协议我们并不清楚。但如果我们帮了太子,让太子登了大宝,那形势就会完全不一样。”
哧勒族和北渊国四皇子,大魏与北渊国太子,实则就是利益交换利益的关系。
云宋想起方才对容洵说的话,便觉得自己十分可笑。她天真烂漫的那些话,许是已经叫容洵私下里笑了好几回了吧。
看似有选择,其实没有选择。
云宋答应北渊国太子求亲,实则也是在帮大魏。
这是她身居这个皇位,不得不正视的问题。皇上和弟弟,亲情和大魏的利益,这是容洵想真正要她知道的。
头一次,云宋在和亲一事上有了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