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南鲁党争之始
江东经历了整整两年的动荡,然后再孙权,张昭的带领下快速的安静下来,平复下来。
一切似乎都在按照孙登当年的遗言之中那样发展,江东开始了修生养息,开始了学习刘禅的发展方法。
做好我自己的事情,然后坐等天下大变。
反正现在明眼人就知道,曹魏两大势力的合作不是因为他们殊途荣归,不是因为他们相互认可。
那是因为被刘禅和孙权打疼了,最后曹氏做出了退步,世家做出了选择。
现在刘禅稳住了,孙权只要也稳住,那么是曹魏先耗死他们,还是他们先一步内乱,那就说不定了。
毕竟这人心,最是叵测。
可是江东安稳下来之后,曹魏却也没有多么的着急,这一下,似乎就真的安静了。
便是百姓,都开始趁着这两年的平静过一过安稳的日子,好生的享受一番这难得的安稳。
江东的擎天之柱张昭年老病重了,孙权日夜不停的开始去慰问,甚至在孙权出现的时候,他都不需要张昭的儿子端汤送药,这一切都是由孙权来做。
这个时候的孙权没有再和张昭争辩,关于张昭询问一些朝堂之事,他也只是报喜不报忧。
似乎孙权只想要让这个老人,在最后的日子里能够安稳的过去。
而朝堂之中的诸多事情全部交给了吴国的第二任太子,也就是王夫人的儿子孙和,损等亲自挑选出来的那个继承人。
而孙和也没有让孙权以及九泉之下的孙登失望,他并没有因为登上了皇太子之位就变得和之前不同。
他还是那么的谦逊有礼,虽然在很多方面他仍然十分的稚嫩,处理朝政也没有哥哥孙登那么的轻车驾熟。
但是不得不说,孙和仍然在努力的上进,虽然他的年纪还是非常的小,可是他却很是聪明。
说真的,他比自己的哥哥孙登要聪慧的多,只不过很多地方并不是聪慧就能够解决的。
不过孙和并没有兴奋或者失望,他仍然努力的朝着自己哥哥的方向进步着。
这也让他的身边慢慢的出现了真正的拥护者。
其中吴国太尉,江东大都督陆逊就对孙和颇为赞誉。
“当今殿下,有当年宣太子之风,甚佳!”
这就是陆逊对孙和的评价,也让孙和十分的欣喜,直说太尉大人太过于谬赞了。
而且此时的孙和身边不仅仅有朝臣,还有名士教导。
孙权亲自给他安排的宫中护卫,并且让军中将校教他骑射弓马,同时中书令阚泽教习经传典籍六艺,让小小年纪的孙和就开始朝着文武双全的方向奔去。
可谓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也不为过。
同时他的太子府之中也开始慢慢的充斥着各种人才,阚泽任太傅,薛综为少傅,而蔡颖、张纯、封俌、严维等都是他的陪侍随从,可谓是羽翼渐丰。
而就在这一切稳步前行的时候,另一座府邸之中也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导。
在孙和登上太子之位的时候,孙权就收到了众多大臣的请求,希望将孙奋,孙霸两人封王,同时迁徙前往他处。
甚至于日后孙权的其他儿子,也要如此。
虽然小小年纪就要背井离乡的去其他地方,有些不人道。
但是这群是最为正确的一道礼仪,虽然不人道,但是避免了诸子相争的局面,这也是最大的好处。
之前孙登在的时候,没有人能够和他比,虽然孙登出身不高,但他是正儿八经的徐皇后认下来的养子。
这一点就和当年的曹昂一样,你把天说下来,这也是嫡长子。
这和刘备的螟蛉之子刘封不同,刘封是个假子,没有血缘,可是孙登和曹昂那是实打实的亲儿子。
所以孙登的身份,年龄,才华,性格都决定着一件事情,那就是孙登的地位在江东稳如泰山。
众臣也就没想着去让孙权封王,让其他孩子离开。
毕竟太小了都,这个时候让孙权封王将孩子们分开,这种事情就算是孙权同意,他们的心里那也过意不过。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孙和上位了,另外的两个人年纪和他相仿,而这个年纪,可是已经懂事儿了。
这个时候虽然孙权年轻,但是当年曹丕和曹植的事情那可就是前车之鉴啊。
所以,封王就成了必须的事情。
而面对群臣的进谏,孙权知道他们是为了大业,但是看着后宫那哭哭啼啼的女人,还有那两个孩子的眼神,最后他还是拒绝了。
这件事情虽然张昭也不是很同意,但是他这一次什么都没说,他也心疼孙权。
不过朝臣们被拒绝了并没有放弃,他们二次上奏,这一次丞相顾雍都动用了。
当孙权看着顾雍这个满脸都是愧疚的丞相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他也知道这是顾雍没有办法。
不过他还是拒绝了,但是第二次拒绝的时候,他犹豫了很久。
这就给了朝臣第三次进谏的理由和信心,这一次是以胡综为首的孙权嫡系,进行举荐,而这一次胡综甚至写了一篇《请立诸王表》来劝谏孙权。
最后无奈之下,孙权只能同意了,不过在争论许久之后,他们各退一步,或者说孙权耍了一个心眼。
礼仪上太子和诸王要同时设立,这是为了让太子的地位稳固,同时也是为了让诸王去各自的封地省的心中生出什么不好的心思来。
但是这种事情没有办法明说,所以就给这种行为找了一大堆的理由。
而这些理由唯独没有说明他们为何一定要去封地之中。
所以,孙权将自己的两个还年幼的儿子直接封为了鲁王和齐王,和当年的刘备一样。
鲁王,齐王都是先秦诸侯王,那封地不但大,而且不靠谱。
有名望,有爵位,有王侯之声,就是去不了封地,这一弄让朝臣也是没有办法。
最后双方各自顾忌着脸面,孙权明确了孙和的太子地位,众臣不再逼迫孙权更改他儿子的王位封地。
而封王之后的孙霸孙奋倒也让江东众臣安了安心。
孙奋仍然是骄奢淫逸,小小年纪要多不靠谱就多不靠谱,和他外祖父那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
也不知道袁术那厮是不是投胎转世来了,总之他已经完全继承了他姑姑江东拦路虎的威名。
不过这么一个祸害倒也不会威胁到孙和,控制好他祸祸的范围,减少百姓的损失,这件事情也就过去了。
孙奋自己也知道自己什么麻烦能惹,什么麻烦不能惹,倒也算是让百官和孙权放心。
反倒是被封为鲁王的孙霸,虽然小小年纪,但是却展现出来不凡的才华。
若是说孙和是聪慧缩小版的孙登,那么孙霸就是加强缩小版的孙滤!
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竟然能够对天下大势侃侃而谈,竟然能够骑射卓绝,竟然能够精通学问经典。
这种人当了孙权的儿子,那真是孙权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可是现在,这个儿子却是正在和自己的伴读杨竺密谈一些不应该谈论的东西。
“昨日太子在上,受朝臣跪拜之时,殿下的感觉如何?”
杨竺作为孙霸的心腹好友,说出这种话语来,若是让他人知道了之后,恐怕真就命不久矣了。
不过此时四下并无他人,而且方圆之地也不允许下人进入,孙霸和杨竺倒也没有任何的忌讳。
杨竺的问题也让孙霸深深的长吸一口气。
“只恨自己当年未能在大哥面前表现,让这竖子成名!”
对于孙和,其他人敬重,但是孙霸是真的看不上他,毕竟孙霸要比孙和还要聪慧。
同时论得宠,孙霸出生之后比孙和还要得宠。
最重要的是,孙霸的背后也是颇有势力的。
虽然他的生母地位很低,可是他也和孙和一样都是王夫人养大的,算得上是半个同胞兄弟。
从小孙和就没有在孙霸这里讨过好,自然不会让孙霸敬畏。
另外,孙和与孙鲁育交好,有朱据所代表的朱家,可是他孙霸和长姐孙鲁班也同样是分外的要好,这位长姐不但先嫁周家,再嫁全氏,背后有两个家族的支持。
那心机手腕可是连当初的孙登都忌惮不已的。
这种情况下,孙霸如何对孙和这个家伙出现敬畏。
他只感觉,若非是当初自己不想受孙登管教,不去和孙和一般的虚伪,自己现在恐怕也就是这江东的太子殿下了。
而孙霸的这种心思,杨竺可是了解的很,作为孙霸的至交好友,他太清楚这个早熟的家伙了。
而对于这些想法杨竺也很激动,在他看来,这孙家真的是不知道祖坟上冒了多大的青烟,竟然一门能有三代七位英杰之主。
江东猛虎孙坚,江东小霸王孙策已经故去了,可是最为难的时候还有江东大帝孙权的横空出世。
等到孙权老了,先后生出了孙登,孙滤,孙和,孙霸这四个聪慧睿智到不像人的儿子。
这几个儿子无论哪一个给了曹叡和刘备,恐怕那俩人睡觉都能笑醒。
可是这四个孩子却同时降生到了江东孙家。
这样一来,那就真的是不知道是福还是祸了。
正在郁闷甚至是悲愤的孙霸突然从他的身后传来了一句让他心惊胆颤的话语来。
“既然你这般的看他不起,那不如我等就将他取而代之!”
【作者有话说】
南鲁党争,江东掘墓之始。
下一章,准备回到西川了,刘禅也该去教教儿子了。
一切似乎都在按照孙登当年的遗言之中那样发展,江东开始了修生养息,开始了学习刘禅的发展方法。
做好我自己的事情,然后坐等天下大变。
反正现在明眼人就知道,曹魏两大势力的合作不是因为他们殊途荣归,不是因为他们相互认可。
那是因为被刘禅和孙权打疼了,最后曹氏做出了退步,世家做出了选择。
现在刘禅稳住了,孙权只要也稳住,那么是曹魏先耗死他们,还是他们先一步内乱,那就说不定了。
毕竟这人心,最是叵测。
可是江东安稳下来之后,曹魏却也没有多么的着急,这一下,似乎就真的安静了。
便是百姓,都开始趁着这两年的平静过一过安稳的日子,好生的享受一番这难得的安稳。
江东的擎天之柱张昭年老病重了,孙权日夜不停的开始去慰问,甚至在孙权出现的时候,他都不需要张昭的儿子端汤送药,这一切都是由孙权来做。
这个时候的孙权没有再和张昭争辩,关于张昭询问一些朝堂之事,他也只是报喜不报忧。
似乎孙权只想要让这个老人,在最后的日子里能够安稳的过去。
而朝堂之中的诸多事情全部交给了吴国的第二任太子,也就是王夫人的儿子孙和,损等亲自挑选出来的那个继承人。
而孙和也没有让孙权以及九泉之下的孙登失望,他并没有因为登上了皇太子之位就变得和之前不同。
他还是那么的谦逊有礼,虽然在很多方面他仍然十分的稚嫩,处理朝政也没有哥哥孙登那么的轻车驾熟。
但是不得不说,孙和仍然在努力的上进,虽然他的年纪还是非常的小,可是他却很是聪明。
说真的,他比自己的哥哥孙登要聪慧的多,只不过很多地方并不是聪慧就能够解决的。
不过孙和并没有兴奋或者失望,他仍然努力的朝着自己哥哥的方向进步着。
这也让他的身边慢慢的出现了真正的拥护者。
其中吴国太尉,江东大都督陆逊就对孙和颇为赞誉。
“当今殿下,有当年宣太子之风,甚佳!”
这就是陆逊对孙和的评价,也让孙和十分的欣喜,直说太尉大人太过于谬赞了。
而且此时的孙和身边不仅仅有朝臣,还有名士教导。
孙权亲自给他安排的宫中护卫,并且让军中将校教他骑射弓马,同时中书令阚泽教习经传典籍六艺,让小小年纪的孙和就开始朝着文武双全的方向奔去。
可谓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也不为过。
同时他的太子府之中也开始慢慢的充斥着各种人才,阚泽任太傅,薛综为少傅,而蔡颖、张纯、封俌、严维等都是他的陪侍随从,可谓是羽翼渐丰。
而就在这一切稳步前行的时候,另一座府邸之中也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导。
在孙和登上太子之位的时候,孙权就收到了众多大臣的请求,希望将孙奋,孙霸两人封王,同时迁徙前往他处。
甚至于日后孙权的其他儿子,也要如此。
虽然小小年纪就要背井离乡的去其他地方,有些不人道。
但是这群是最为正确的一道礼仪,虽然不人道,但是避免了诸子相争的局面,这也是最大的好处。
之前孙登在的时候,没有人能够和他比,虽然孙登出身不高,但他是正儿八经的徐皇后认下来的养子。
这一点就和当年的曹昂一样,你把天说下来,这也是嫡长子。
这和刘备的螟蛉之子刘封不同,刘封是个假子,没有血缘,可是孙登和曹昂那是实打实的亲儿子。
所以孙登的身份,年龄,才华,性格都决定着一件事情,那就是孙登的地位在江东稳如泰山。
众臣也就没想着去让孙权封王,让其他孩子离开。
毕竟太小了都,这个时候让孙权封王将孩子们分开,这种事情就算是孙权同意,他们的心里那也过意不过。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孙和上位了,另外的两个人年纪和他相仿,而这个年纪,可是已经懂事儿了。
这个时候虽然孙权年轻,但是当年曹丕和曹植的事情那可就是前车之鉴啊。
所以,封王就成了必须的事情。
而面对群臣的进谏,孙权知道他们是为了大业,但是看着后宫那哭哭啼啼的女人,还有那两个孩子的眼神,最后他还是拒绝了。
这件事情虽然张昭也不是很同意,但是他这一次什么都没说,他也心疼孙权。
不过朝臣们被拒绝了并没有放弃,他们二次上奏,这一次丞相顾雍都动用了。
当孙权看着顾雍这个满脸都是愧疚的丞相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他也知道这是顾雍没有办法。
不过他还是拒绝了,但是第二次拒绝的时候,他犹豫了很久。
这就给了朝臣第三次进谏的理由和信心,这一次是以胡综为首的孙权嫡系,进行举荐,而这一次胡综甚至写了一篇《请立诸王表》来劝谏孙权。
最后无奈之下,孙权只能同意了,不过在争论许久之后,他们各退一步,或者说孙权耍了一个心眼。
礼仪上太子和诸王要同时设立,这是为了让太子的地位稳固,同时也是为了让诸王去各自的封地省的心中生出什么不好的心思来。
但是这种事情没有办法明说,所以就给这种行为找了一大堆的理由。
而这些理由唯独没有说明他们为何一定要去封地之中。
所以,孙权将自己的两个还年幼的儿子直接封为了鲁王和齐王,和当年的刘备一样。
鲁王,齐王都是先秦诸侯王,那封地不但大,而且不靠谱。
有名望,有爵位,有王侯之声,就是去不了封地,这一弄让朝臣也是没有办法。
最后双方各自顾忌着脸面,孙权明确了孙和的太子地位,众臣不再逼迫孙权更改他儿子的王位封地。
而封王之后的孙霸孙奋倒也让江东众臣安了安心。
孙奋仍然是骄奢淫逸,小小年纪要多不靠谱就多不靠谱,和他外祖父那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
也不知道袁术那厮是不是投胎转世来了,总之他已经完全继承了他姑姑江东拦路虎的威名。
不过这么一个祸害倒也不会威胁到孙和,控制好他祸祸的范围,减少百姓的损失,这件事情也就过去了。
孙奋自己也知道自己什么麻烦能惹,什么麻烦不能惹,倒也算是让百官和孙权放心。
反倒是被封为鲁王的孙霸,虽然小小年纪,但是却展现出来不凡的才华。
若是说孙和是聪慧缩小版的孙登,那么孙霸就是加强缩小版的孙滤!
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竟然能够对天下大势侃侃而谈,竟然能够骑射卓绝,竟然能够精通学问经典。
这种人当了孙权的儿子,那真是孙权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可是现在,这个儿子却是正在和自己的伴读杨竺密谈一些不应该谈论的东西。
“昨日太子在上,受朝臣跪拜之时,殿下的感觉如何?”
杨竺作为孙霸的心腹好友,说出这种话语来,若是让他人知道了之后,恐怕真就命不久矣了。
不过此时四下并无他人,而且方圆之地也不允许下人进入,孙霸和杨竺倒也没有任何的忌讳。
杨竺的问题也让孙霸深深的长吸一口气。
“只恨自己当年未能在大哥面前表现,让这竖子成名!”
对于孙和,其他人敬重,但是孙霸是真的看不上他,毕竟孙霸要比孙和还要聪慧。
同时论得宠,孙霸出生之后比孙和还要得宠。
最重要的是,孙霸的背后也是颇有势力的。
虽然他的生母地位很低,可是他也和孙和一样都是王夫人养大的,算得上是半个同胞兄弟。
从小孙和就没有在孙霸这里讨过好,自然不会让孙霸敬畏。
另外,孙和与孙鲁育交好,有朱据所代表的朱家,可是他孙霸和长姐孙鲁班也同样是分外的要好,这位长姐不但先嫁周家,再嫁全氏,背后有两个家族的支持。
那心机手腕可是连当初的孙登都忌惮不已的。
这种情况下,孙霸如何对孙和这个家伙出现敬畏。
他只感觉,若非是当初自己不想受孙登管教,不去和孙和一般的虚伪,自己现在恐怕也就是这江东的太子殿下了。
而孙霸的这种心思,杨竺可是了解的很,作为孙霸的至交好友,他太清楚这个早熟的家伙了。
而对于这些想法杨竺也很激动,在他看来,这孙家真的是不知道祖坟上冒了多大的青烟,竟然一门能有三代七位英杰之主。
江东猛虎孙坚,江东小霸王孙策已经故去了,可是最为难的时候还有江东大帝孙权的横空出世。
等到孙权老了,先后生出了孙登,孙滤,孙和,孙霸这四个聪慧睿智到不像人的儿子。
这几个儿子无论哪一个给了曹叡和刘备,恐怕那俩人睡觉都能笑醒。
可是这四个孩子却同时降生到了江东孙家。
这样一来,那就真的是不知道是福还是祸了。
正在郁闷甚至是悲愤的孙霸突然从他的身后传来了一句让他心惊胆颤的话语来。
“既然你这般的看他不起,那不如我等就将他取而代之!”
【作者有话说】
南鲁党争,江东掘墓之始。
下一章,准备回到西川了,刘禅也该去教教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