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爱国商人
牧浩洋与盛世平算不上熟悉,也算不上陌生。
在瓜达尔港那几年,牧浩洋见过盛世平几次,基本上都投资的事情。盛世平名下的几家集团先后进驻瓜达尔港,承担了发电厂、水泥厂、钢铁厂、造船厂、物流基地等基础项目的建设工作。二零二七年初,还投资修建了直通卡拉奇的铁路,并且计划在二零三零年动工修建通往伊斯兰堡的铁路。五月份的时候,盛世平还来到瓜达尔港,以个人名义出资一亿三千万元,修建一座综合性医院。
这些投资的规模都很大,对瓜达尔港的建设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只是,作为军方代表,牧浩洋没有过分靠近盛世平,仅仅出席了一些社交活动,此外就是为盛世平的企业提供安全保证。
通过这些事情,牧浩洋对盛世平有了更多的了解。
说他是爱国商人没有假,可他仍然是以逐利为本的商人。拿瓜达尔港的建设来说,虽然帮了军方大忙,比如在二零二四年投产的水泥厂为港口基础建设提供了八成的水泥,大大降低了建设费用,二零二五年建成的发电厂则为港口提供了全部电能,但是这些项目也为盛世平赚了很多钱,因为不管是水泥、还是电能,都以市场价卖给军方,不是免费提供,同时还借机进入了巴基斯坦市场。
在追逐利益的前提下,盛世平的某些主张与军方并不一致。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修建铁路。虽然铁路也有重大的军事价值,但是军方更看重的是连通到伊朗的输油管道。早在二零二四年,牧浩洋就代表军方提出意见,由盛世平出资修建输油管道,军方给予技术支持,并且帮助他取得两条铁路的专营权。盛世平没有接受这个看上去一本万利的提议,而是坚持由军方出资修建输油管道,并且帮忙获取铁路专营权,他只保证军方有优先使用权。
谈判持续到二零二五年,最终才以双方各让一步收场。
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盛世平将出资修建输油管道与铁路线,军方负责从巴基斯坦当局获得铁路专营权,并且在港口规划中,留出一条专用液货码头与三千亩工业园区,无偿提供给盛世平名下的企业使用。
显然,盛世平的胃口更大。
按照他的规划,瓜达尔港是伊朗到巴基斯坦石油管道的终点站,港口建设完成后,他将在此投资修建巴基斯坦规模最大的石油化工园区,然后通过海运,把石油、天然气、成品油等货物运回国内。所有工业项目完成后,瓜达尔港不但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工业中心,还将成为整个阿拉伯海地区最大的石油化工中心,为盛世平名下的石油企业、特别是国内的成品油销售企业提供四成以上的货源。
中国的成品油市场规模有多大?
二零二五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达到了美国的百分之八十,预计在二零三零年就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石油消费国。保守估计,中国国内成品油消费市场的规模在十万亿元左右。
这是个什么概念?
即便按照行业平均利润计算,成品油市场的年净利润也在一万亿元以上,算上石化行业的话,年净利润在两万亿元左右。
到二零二五年,民营企业在成品油市场的占比仅有百分之三十二。
盛世平肯定盯上了这个市场,不然不会投入巨额资金,在瓜达尔港兴建规模巨大的石化工业园。
牧浩洋并不反感盛世平的所作所为,因为盛世平必须与军方合作。
原因非常简单:中国在全球主要石油消费市场中,对外依存度仅次于日本,而且石油进口总量肯定会在二零三零年之前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因此中国必须扩大石油进口来源。
可以想像,要不了多久,就会为了石油爆发一场战争。
盛世平可以用雄厚的资本建立石油化工园,还能打通运输渠道,但是不可能用钱买到更多的石油。准确的说,不可能以他的理想价格,获得更多的石油。如果在国际市场上购买石油,就没有利润可言了。
中国的发展需要石油,而盛世平也需要更加稳定的货源。
在共同目的的驱使下,盛世平自然会不遗余力的帮助军方搞建设,甚至通过建设影响军事战略。
就拿瓜达尔港的建设来说,盛世平一直在做亏本买卖。
虽然前景非常美好,但是到牧浩洋离开的时候,盛世平已经投入了上千亿元,而利润还不到投资的十分之一。即便乐观估计,也要到二零三五年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而且前提是伊朗的货源不受影响。
显然,盛世平在瓜达尔港搞建设,短期目标不是为了赚钱。
作为商人,他非常清楚,只有中国军队在瓜达尔港站稳脚跟,才能进军中东,也才能为他开辟新的货源。
显然,盛世平是一个非常有战略眼光的商人。
在他这个级别上,商人的利益已经与国家的利益高度重合,只有实现国家利益,他的商业帝国才能发展壮大。
正是如此,牧浩洋不但不讨厌盛世平,还觉得他是可以合作的伙伴。
持这种观点的不仅仅是牧浩洋,还有黄峙博。
虽然军队吃“皇粮”,但是无法解决所有问题,某些时候,需要外来力量的帮助,也需要跟外来力量合作。
必须承认,在中国的扩张道路上,盛世平这样的商人发挥了非常显著的作用。
比如第二次朝鲜战争,就是由盛世平等商人为朝鲜提供了战争融资,并且在战后帮助朝鲜进行重建。如果没有他们,不但得由国家承担所有战争开支,还要在战后解决两千多万朝鲜人的生存问题。说得不客气一点,以二零一四年的情况,如果没有战争融资,恐怕志愿军连津贴都领不到。
那么,有没有可能说服盛世平搞再搞一次“战略投资”呢?
去找盛世平之前,牧浩洋已经做好思想准备。黄峙博的意图很简单,提议开凿克拉运河只是为谈判增添筹码,是否需要这么做,还得由实际情况,特别是经济利益决定,即开凿运河是否有利可图。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牧浩洋下了一番功夫。
经济上的问题非常突出,即运河缩短的航程不到一千海里,因此通行费肯定很低,一百年都无法收回投资,更别说盈利了。
除了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更加突出。
暂且不提泰国政权的问题,不管哪个党派执政,泰国都不大可能让一家外国企业在克拉地峡挖掘运河。原因很简单,克拉地峡南部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一直存在严重的分裂主义倾向。运河将成为新的地界,必然削弱泰国中央政权对该地区的控制力,增强少数民族的分裂势头。
政治上行不通,其他问题都是白搭。
显然,黄峙博拿克拉运河说事,完全是为了谈判。即便盛世平愿意投资,也没办法说服泰国政府。
见到盛世平的时候,牧浩洋心里已经有数了。
只是,让他略感惊讶的是,盛世平的消息非常灵通。
“牧将军,听说你们准备打捞‘翔鹤’号航母?”
“这……”
“我有几个朋友在陆战队服役,听说有人发起捐款。”盛世平笑了笑,说道,“我对这件事情很感兴趣。”
“盛总,你想搞一艘超级游艇?”
“牧将军,你真会开玩笑。”盛世平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我愿意出资,帮助军方打捞战舰。当然,我没有任何特别要求,也不会妨碍军方对‘翔鹤’号进行彻底研究。只是希望在上海、广州或者大连建一座军事博物馆,专门展出这艘航母,好让全国民众都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我军最大的战利品。”
“建博物馆可不是小事,而且我们没有这笔预算。”
“钱不是问题,主要是军方肯不肯这么做。”
“如果盛总愿意帮忙,肯定没问题。”牧浩洋答应得非常爽快,“当然,这件事还得从长计议。”
“有牧将军这句话就行了,我会找机会跟黄总谈谈。”
“盛总,这次我专程来访,是为了另外一件事。”
“黄总跟我通过电话,让我出资开凿克拉运河。”盛世平从檀香盒里拿出一根雪茄,递到了牧浩洋面前。
牧浩洋晃了晃手,他抽不来高级货。
“投资不是问题,关键是这么做有没有用。”盛世平点上雪茄,才说道,“经济上、政治上都行不通,我们只是一厢情愿,而且这不是一项小工程,花几亿就能解决问题。长达数十年的投资,风险非常大。”
“这只是一个姿态。”
盛世平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牧浩洋的意思。“我会抽空去曼谷拜访泰王,但是不要抱多大希望。”
“我们只需要泰国当局表态,哪怕是一种暗示。”
“行,等我把这边的事情处理完就去曼谷。”盛世平笑了笑,说道,“不过,我觉得更应该关注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的事情。”
“淡水之争?”
盛世平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牧浩洋也没有多说,因为这不是应该与商人讨论的问题,即便盛世平在马来西亚与新加坡都有巨额投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在瓜达尔港那几年,牧浩洋见过盛世平几次,基本上都投资的事情。盛世平名下的几家集团先后进驻瓜达尔港,承担了发电厂、水泥厂、钢铁厂、造船厂、物流基地等基础项目的建设工作。二零二七年初,还投资修建了直通卡拉奇的铁路,并且计划在二零三零年动工修建通往伊斯兰堡的铁路。五月份的时候,盛世平还来到瓜达尔港,以个人名义出资一亿三千万元,修建一座综合性医院。
这些投资的规模都很大,对瓜达尔港的建设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只是,作为军方代表,牧浩洋没有过分靠近盛世平,仅仅出席了一些社交活动,此外就是为盛世平的企业提供安全保证。
通过这些事情,牧浩洋对盛世平有了更多的了解。
说他是爱国商人没有假,可他仍然是以逐利为本的商人。拿瓜达尔港的建设来说,虽然帮了军方大忙,比如在二零二四年投产的水泥厂为港口基础建设提供了八成的水泥,大大降低了建设费用,二零二五年建成的发电厂则为港口提供了全部电能,但是这些项目也为盛世平赚了很多钱,因为不管是水泥、还是电能,都以市场价卖给军方,不是免费提供,同时还借机进入了巴基斯坦市场。
在追逐利益的前提下,盛世平的某些主张与军方并不一致。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修建铁路。虽然铁路也有重大的军事价值,但是军方更看重的是连通到伊朗的输油管道。早在二零二四年,牧浩洋就代表军方提出意见,由盛世平出资修建输油管道,军方给予技术支持,并且帮助他取得两条铁路的专营权。盛世平没有接受这个看上去一本万利的提议,而是坚持由军方出资修建输油管道,并且帮忙获取铁路专营权,他只保证军方有优先使用权。
谈判持续到二零二五年,最终才以双方各让一步收场。
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盛世平将出资修建输油管道与铁路线,军方负责从巴基斯坦当局获得铁路专营权,并且在港口规划中,留出一条专用液货码头与三千亩工业园区,无偿提供给盛世平名下的企业使用。
显然,盛世平的胃口更大。
按照他的规划,瓜达尔港是伊朗到巴基斯坦石油管道的终点站,港口建设完成后,他将在此投资修建巴基斯坦规模最大的石油化工园区,然后通过海运,把石油、天然气、成品油等货物运回国内。所有工业项目完成后,瓜达尔港不但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工业中心,还将成为整个阿拉伯海地区最大的石油化工中心,为盛世平名下的石油企业、特别是国内的成品油销售企业提供四成以上的货源。
中国的成品油市场规模有多大?
二零二五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达到了美国的百分之八十,预计在二零三零年就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石油消费国。保守估计,中国国内成品油消费市场的规模在十万亿元左右。
这是个什么概念?
即便按照行业平均利润计算,成品油市场的年净利润也在一万亿元以上,算上石化行业的话,年净利润在两万亿元左右。
到二零二五年,民营企业在成品油市场的占比仅有百分之三十二。
盛世平肯定盯上了这个市场,不然不会投入巨额资金,在瓜达尔港兴建规模巨大的石化工业园。
牧浩洋并不反感盛世平的所作所为,因为盛世平必须与军方合作。
原因非常简单:中国在全球主要石油消费市场中,对外依存度仅次于日本,而且石油进口总量肯定会在二零三零年之前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因此中国必须扩大石油进口来源。
可以想像,要不了多久,就会为了石油爆发一场战争。
盛世平可以用雄厚的资本建立石油化工园,还能打通运输渠道,但是不可能用钱买到更多的石油。准确的说,不可能以他的理想价格,获得更多的石油。如果在国际市场上购买石油,就没有利润可言了。
中国的发展需要石油,而盛世平也需要更加稳定的货源。
在共同目的的驱使下,盛世平自然会不遗余力的帮助军方搞建设,甚至通过建设影响军事战略。
就拿瓜达尔港的建设来说,盛世平一直在做亏本买卖。
虽然前景非常美好,但是到牧浩洋离开的时候,盛世平已经投入了上千亿元,而利润还不到投资的十分之一。即便乐观估计,也要到二零三五年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而且前提是伊朗的货源不受影响。
显然,盛世平在瓜达尔港搞建设,短期目标不是为了赚钱。
作为商人,他非常清楚,只有中国军队在瓜达尔港站稳脚跟,才能进军中东,也才能为他开辟新的货源。
显然,盛世平是一个非常有战略眼光的商人。
在他这个级别上,商人的利益已经与国家的利益高度重合,只有实现国家利益,他的商业帝国才能发展壮大。
正是如此,牧浩洋不但不讨厌盛世平,还觉得他是可以合作的伙伴。
持这种观点的不仅仅是牧浩洋,还有黄峙博。
虽然军队吃“皇粮”,但是无法解决所有问题,某些时候,需要外来力量的帮助,也需要跟外来力量合作。
必须承认,在中国的扩张道路上,盛世平这样的商人发挥了非常显著的作用。
比如第二次朝鲜战争,就是由盛世平等商人为朝鲜提供了战争融资,并且在战后帮助朝鲜进行重建。如果没有他们,不但得由国家承担所有战争开支,还要在战后解决两千多万朝鲜人的生存问题。说得不客气一点,以二零一四年的情况,如果没有战争融资,恐怕志愿军连津贴都领不到。
那么,有没有可能说服盛世平搞再搞一次“战略投资”呢?
去找盛世平之前,牧浩洋已经做好思想准备。黄峙博的意图很简单,提议开凿克拉运河只是为谈判增添筹码,是否需要这么做,还得由实际情况,特别是经济利益决定,即开凿运河是否有利可图。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牧浩洋下了一番功夫。
经济上的问题非常突出,即运河缩短的航程不到一千海里,因此通行费肯定很低,一百年都无法收回投资,更别说盈利了。
除了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更加突出。
暂且不提泰国政权的问题,不管哪个党派执政,泰国都不大可能让一家外国企业在克拉地峡挖掘运河。原因很简单,克拉地峡南部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一直存在严重的分裂主义倾向。运河将成为新的地界,必然削弱泰国中央政权对该地区的控制力,增强少数民族的分裂势头。
政治上行不通,其他问题都是白搭。
显然,黄峙博拿克拉运河说事,完全是为了谈判。即便盛世平愿意投资,也没办法说服泰国政府。
见到盛世平的时候,牧浩洋心里已经有数了。
只是,让他略感惊讶的是,盛世平的消息非常灵通。
“牧将军,听说你们准备打捞‘翔鹤’号航母?”
“这……”
“我有几个朋友在陆战队服役,听说有人发起捐款。”盛世平笑了笑,说道,“我对这件事情很感兴趣。”
“盛总,你想搞一艘超级游艇?”
“牧将军,你真会开玩笑。”盛世平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我愿意出资,帮助军方打捞战舰。当然,我没有任何特别要求,也不会妨碍军方对‘翔鹤’号进行彻底研究。只是希望在上海、广州或者大连建一座军事博物馆,专门展出这艘航母,好让全国民众都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我军最大的战利品。”
“建博物馆可不是小事,而且我们没有这笔预算。”
“钱不是问题,主要是军方肯不肯这么做。”
“如果盛总愿意帮忙,肯定没问题。”牧浩洋答应得非常爽快,“当然,这件事还得从长计议。”
“有牧将军这句话就行了,我会找机会跟黄总谈谈。”
“盛总,这次我专程来访,是为了另外一件事。”
“黄总跟我通过电话,让我出资开凿克拉运河。”盛世平从檀香盒里拿出一根雪茄,递到了牧浩洋面前。
牧浩洋晃了晃手,他抽不来高级货。
“投资不是问题,关键是这么做有没有用。”盛世平点上雪茄,才说道,“经济上、政治上都行不通,我们只是一厢情愿,而且这不是一项小工程,花几亿就能解决问题。长达数十年的投资,风险非常大。”
“这只是一个姿态。”
盛世平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牧浩洋的意思。“我会抽空去曼谷拜访泰王,但是不要抱多大希望。”
“我们只需要泰国当局表态,哪怕是一种暗示。”
“行,等我把这边的事情处理完就去曼谷。”盛世平笑了笑,说道,“不过,我觉得更应该关注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的事情。”
“淡水之争?”
盛世平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牧浩洋也没有多说,因为这不是应该与商人讨论的问题,即便盛世平在马来西亚与新加坡都有巨额投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