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手忙脚乱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两栖突击舰队受到鱼雷攻击的消息立即传到反潜直升机上,只是,正在东面搜索的反潜直升机没有离开战位,毕竟那边肯定有潜艇,说不定还有两艘潜艇,如果撤走,那些潜艇也会再次发动攻击。
  受此影响,反潜直升机只能通知附近的“斯普林菲尔德”号,无法用通信声纳把信息发给正在赶来的“汉普顿”号。
  显然,“斯普林菲尔德”号也不可能离开战位。
  这下,“汉普顿”号的反应成为关键因素。
  如果这艘潜艇及时转向,将成为决定性力量。在两架sh-60的配合下,“汉普顿”号有很大的可能干掉“海蛇”号。
  问题是,“汉普顿”号能够及时转向吗?
  根据美军的作战记录,“汉普顿”号确实发现了袭向两栖突击舰队的鱼雷,艇长也及时判断出,还有一艘潜艇参加了伏击作战。只是在做出这个判断后,“汉普顿”号没有及时转向南下,而是继续向东航行。原因很简单,鱼雷被发现的时候,已经调整了航向,所以美军艇长认为是潜伏在东边的潜艇发射的鱼雷。
  这个判断,不算错误。
  潜艇战术中,最出名的就是“狼群”战术。正常情况下,参与伏击作战的潜艇会首先打乱舰队与船队的编队,由一艘、或者几艘潜艇充当诱饵,引开敌人的反潜力量,然后由其他潜艇发起攻击。使用这套战术的时候,首先得让敌人自乱阵脚,因此充当诱饵的潜艇一般潜伏在航道前方,迫使敌人转变航道,或者减速航行。如果诱饵潜艇埋伏在航道两侧,敌人很有可能加速航行,离开潜艇伏击圈。
  显然,这次的情况不大一样,充当诱饵的潜艇没有出现在两栖突击舰队航道前方。
  美军艇长在判断战场情况的时候,认为只有一种可能,即中国海军的潜艇没有能够及时赶到战场,所以不得不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发起突袭。结果就是,其他潜艇也没有到达舰队前方,而是在舰队东边。
  果真如此的话,“汉普顿”号就不能转向,而是应该去支援“斯普林菲尔德”号。
  这个判断,让“汉普顿”号损失了大约十五分钟的宝贵时间。
  直到“汉普顿”号靠近协同“斯普林菲尔德”号作战的一艘“伯克”级驱逐舰,收到了由驱逐舰发来的消息,才知道“第三艘”敌艇出现在舰队南面,向五艘大型两栖战舰发射了鱼雷。
  这时候,美军两栖突击舰队里已经乱成一团。
  首先倒霉的,正是那艘遭到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攻击的两栖突击舰。
  从体量上讲,美军的“黄蜂”级两栖突击舰是仅次于大型航母的“超级战舰”,排水量与尺寸甚至超过了一些国家的中型航母,作战能力也不比中型航母差,能够携带数十架垂直起降飞机与直升机,并且搭载一个营的两栖部队。只是在抗打击能力方面,两栖突击舰完全无法与航母相提并论。
  在美军的作战编制中,两栖突击舰并不承担前沿部署与作战任务。
  通常情况下,在航母战斗群夺取了制海权与制空权之后,两栖突击舰队才会进入,向岸上投送作战部队。因此在设计的时候,美军没有过于强调两栖突击舰的性能,比如最高航速只有二十多节。
  受到鱼雷攻击,两栖突击舰的应对方式非常有限。
  进行不太成功的战术规避后,这艘两栖突击舰就被鱼雷追上。
  一定要说什么的话,只能说“海蛇”号只向该舰发射了一条鱼雷。如果汪誉涵采用萨非墨袭击“华盛顿”号的战术,把所有鱼雷射向最大的目标,结果肯定不一样。别说五条,即便只有两条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也很有可能击沉两栖突击舰。
  鱼雷的爆炸点在两栖突击舰的后部,两根推进轴之间,离舰尾不到三十米。
  猛烈的爆炸,足以摧毁两栖突击舰的推进系统,使其丧失航行能力,却无法使两栖突击舰沉没。
  随后,两艘综合登陆舰与两艘船坞登陆舰相继被鱼雷击中。
  因为四条五百三十三毫米鱼雷也采用了尾流自导攻击模式,所以鱼雷的命中点都在战舰的后部。
  受到攻击后,两栖突击舰队的航速慢了下来。
  只是,美军没有放弃抵抗。
  五分钟内,至少有十架反潜直升机从两栖战舰上起飞,其中四架飞往东面,加强对“海龙”号的攻击力度,剩下的全部南下,参加搜索“海蛇”号的行动。如果不是受到攻击的两栖战舰开始大量进水,舰长被迫把还能工作的发电机全部用来带动抽水机,阻止海水淹没更多的舱室,从而无法为反潜直升机补充燃油与弹药,不然美军肯定会把两栖战舰上的反潜直升机全部派出去。
  此时,参战的不仅仅是反潜直升机、潜艇与反潜战舰。
  在“海龙”号发射第一批反舰导弹后不久,两栖突击舰队的指挥官就发出请求,让岸基航空兵派遣反潜巡逻机。只是当时的情况不算非常糟糕,而且岸基航空兵正按照皮特上校的命令,全力对付j-15机群,所以没有及时出动反潜巡逻机。发现来袭的鱼雷后,美军指挥官再次发出请求。
  这次,联军的岸基航空兵没有迟疑,赶紧让反潜巡逻机向两栖突击舰队靠拢。
  数分钟后,突入东朝鲜湾上空的j-15机群收到命令,迅速转向撤退,联军的制空作战压力骤减,又出动了十多架反潜巡逻机。
  只是,这个时候才出动反潜巡逻机,未免太晚了一点。
  战场上,真正能发挥作用,或者说对“海蛇”号构成威胁的,只有已经转向,正快速赶来的“汉普顿”号攻击核潜艇。
  虽然那两架之前飞过头的sh-60反潜直升机收到命令后,立即转向,从远及近的搜索舰队南面三十公里以内的海域,但是汪誉涵已经有所准备,让“海蛇”号在发射鱼雷后以允许的最大速度向东航行,避开了反潜直升机的主要搜索区域,所以在让鱼雷进入自主攻击阶段之后,“海蛇”号把重点转向了东北方向上的美军核潜艇,即曾经差点逮住“海蛇”号的“汉普顿”号。
  在“汉普顿”号转向前,汪誉涵有点犹豫。
  攻击潜艇,不比攻击水面战舰。
  “汉普顿”号的最大潜航速度能够超过三十三节,而且能在数十秒钟之内,把航速由二十四节提高到三十三节。因此在攻击“汉普顿”号的时候,鱼雷肯定达不到最大射程,必须尽量缩短开火距离。
  显然,这是一个难题。
  美军潜艇的航行速度超过了“海蛇”号的最大潜航速度,所以就算汪誉涵下令追击,也不见得能够追上美军潜艇。
  考虑到暴露行踪的风险,汪誉涵绝对不会这么做。
  这下,问题来了。
  如果不去攻击美军潜艇,“海龙”号很有可能葬身大海。汪誉涵非常清楚,萨非墨为了给他创造机会,做出了自我牺牲。现在,“海蛇”号偷袭得手,必须为友艇考虑,也就必须帮助“海龙”号摆脱困境。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向美军潜艇发射一条鱼雷。
  在牺牲自我与放弃友艇之间,汪誉涵必须做出选择。
  如果他是一名理性的潜艇艇长,肯定会选择后者,因为就算“海蛇”号发起攻击,也不见得能够拯救“海龙”号。
  汪誉涵确实是一名理性的潜艇艇长,可是在理性之外,他还明白其他道理。
  独自离开,他不会面对萨非墨的责难,可是却过不了自己那一关。不管萨非墨在做出决定是时候是否选择了自我牺牲,汪誉涵都知道,萨非墨是为了他才做出的牺牲,而他却抛弃了战友。
  片刻犹豫之后,汪誉涵做出了非理性选择。
  为两条六百五十毫米鱼雷输入火控数据后,汪誉涵还让副手为主动攻击声纳充电,准备攻击“汉普顿”号。
  也就在这个时候,“汉普顿”号转向返回。
  对汪誉涵来说,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的是,随着敌艇转向,不再需要考虑鱼雷的最大射程,击沉敌艇的希望更大。
  坏的是,美军肯定猜到“海蛇”号在两栖突击舰队南面,不然不会让攻击核潜艇返回舰队南面。
  显然,即便能够击沉“汉普顿”号,也有可能遭到美军其他反潜力量攻击。
  如果有选择,汪誉涵会在这个时候放弃攻击的念头。原因很简单,“汉普顿”号转向之后,“海龙”号受到的威胁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即便攻击了“汉普顿”号,也无法降低“海龙”号受到的威胁。
  可惜的是,汪誉涵没有选择的余地。
  在他准备让“海蛇”号转向东南,从切线方向避开美军攻击核潜艇的时候,美军的反潜直升机赶到了。
  面对攻击核潜艇,常规潜艇的胜算已经非常渺茫,如果还得同时应付那些如同绿头苍蝇的反潜直升机,生还的几率更低。只有抢先发起攻击,干掉威胁最大的攻击核潜艇,才有希望逃走。
  如果逃不掉,能够干掉一艘攻击核潜艇,那也值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