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 开设崇贤馆,稳固太子位!
时间已经是贞观十二年十一月了,嘉诚县又连着降下了数日的大雪,漫天的大雪在怒号的狂风的席卷下,飘荡万里,冰封千山。
这一刻也标志着,最为寒冷的严冬在松州正式来临了。
根据探子的情报,松赞干布这个时候还没有退兵,
对于松赞干布并没有退兵这件事情,程处弼是自然理解的。
若是松赞干布因为噶尔东赞的话,立马就撤军了,他反而会看不起松赞干布,真正大将者的考量,绝不会轻易地为三言两语所松动的。
哪怕噶尔东赞对松赞干布说的都是正确的,触动了松赞干布的内心,也不会立马撤军,而是在过一段时间后,才开始撤军。
而现在已经进入严冬时节了,天寒地冻,撤退也不会是最好的时机,要是冒然撤退,殊不知会有多少将士冻死在这冰寒的雪原上。
倒不如在这有树林和山壁遮掩风霜雨雪的甘松岭过冬,相对较为暖和而来得稳妥。
在冰冻三尺严冬天,水都能凝结成冰,就连将士们的武器上,都能结成的冰霜,战事显然是打不起来的。
战争打不了,唐军和吐蕃军则自然心有灵犀地进入了的休战期。
不过程处弼也并没有掉以轻心,毕竟长期在寒冷的高原上生活的吐蕃人总比自己的军士要更加得能抗寒,若是防备松懈,万一在某一天对自己发起突击呢。
嘉诚县的城头,依旧严密地组织起了防备、巡逻的三班机制,原本松州的守军都换撤了下来,顶上去的都是羽林卫的将士,尤其是那些新入羽林卫的元从禁军。
原来的左卫人马是一直都有冬季的抗寒训练的,可这些元从禁军却重来没有经历过。
此刻,冰天雪地的嘉诚县,就是这些将士们冬季抗寒训练最佳的训练场。
除此之外,程处弼还定下一条计策,让将士们用冷水浇灌城墙。
在这寒冷刺骨的温度下,流淌在城墙上的冷水很快就凝结成了坚冰,成为了城墙上又一道坚固的防御利器。
在部署好防御计划之后,嘉诚县内的唐军和百姓们都开始过上一个相对安稳的冬天。
安逸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转眼之间,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在这雪原之上,程处弼度过了他的贞观十二年,并迎来了贞观十三年。
战备值班任务照旧,严格的值守任务照旧,在程处弼的组织下,唐军将士过了一个既严谨又宽松的新年。
对于程处弼来说,今年的新年,是他过得相对舒心的新年时光,没有忙碌的迎客拜访、人情世故,可他却有些怀念长安城的日子。
他给家里去过书信,报过平安,祝福新年快乐,而他也在家里给他的回信中还有锦衣卫的密函中,知道了不少关于长安城的消息。
在去年的十二月中旬,由太子李承乾集诸官臣及三教学士于弘文殿,所举行的盛大的佛道儒三教学术交流大会,圆满地结束了。
本次大会举行的非常成功,不仅太子本人“怡然大笑”,与会诸人也是“合坐欢跃”。
当今圣上李二陛下还亲自参加了开幕式以及闭幕式,并发表了重要演说,对本次大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而在新年的元日早朝上,太子李承乾在为李二陛下献寿的时候,还将儒释道三家交流大会的精粹言语进行了资料汇编,上献给了李二陛下。
龍颜大悦的李二陛下下诏,设太子学馆,名‘崇贤馆’,隶属东宫。
崇贤馆,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同弘文馆共为大唐两馆之一的‘崇文馆’,只是到了后来的高宗朝为避章怀太子李贤的名讳才改为了‘崇文馆’。
崇贤馆,掌东宫经籍图书,教授诸生,课试举送如弘文馆。
程处弼不用多想,李承乾的心里肯定是激动上天的。
从李丽质的家书中说,李承乾送来的新年礼物非常的贵重,程处弼就可以感知得到李承乾满心对自己的感激之情。
因为崇贤馆一切同弘文馆,不仅拥有同李泰魏王府‘文学馆’一样的职能,可以招纳人才,编纂收集经籍图书,还可以招收学生,开班上课。
大可想想,弘文馆里的学生家长都是些什么级别的人物,不是当朝国公,就是三品大员!
不过,李丽质的家书中也说,自己给李承乾也还了同样贵重的还礼。
看到这句,程处弼恨不得立马跑回长安城,狠狠亲上这聪明的媳妇几口。
毕竟,李承乾送来的新年礼物要是程处弼就这么轻易地收下了,就算没人怀疑程处弼在这件事情中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也会让人怀疑他与东宫的关系是不是变得微妙了。
其实程处弼想得太多,朝中根本就没有人去在意李承乾和李丽质兄妹情深之间的礼尚往来。
他们更关注的是李二陛下对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态度。
如今,太子李承乾被陛下亲自下诏开设‘文学馆’,而且开设的还不是一般的‘文学馆’,而是同皇帝的弘文馆相当的崇贤馆,是不是在安定太子之位!
是不是,陛下在借这一桩事情告诉他们:他李世民并没有改易储君的心思,太子李承乾依旧是未来皇帝的绝对人选!
这不仅仅是长安城文武百官的思量,同样也是程处弼此刻的想法。
因为当初他让李承乾召开儒释道三家交流大会就是为了崇贤馆。
因为历史上的贞观十三年,李二陛下确实下诏令东宫置崇贤馆。
若是现在的贞观十三年,李二陛下并没有让李承乾在东宫开设崇贤馆,是不是就证明如今的李二陛下在立嗣上并不一样,是不是就证明了李二陛下真有的易储之心,不再想让李承乾当太子!
现在,发展和历史一样,李二陛下下诏令东宫置崇贤馆,李承乾也继续稳坐在太子之位上,他也确定了李二陛下此刻并没有易储之心。
但程处弼迷茫的是,他不知道在这件事情上,未来是不是还会按着历史行走下去。 ..
这一刻也标志着,最为寒冷的严冬在松州正式来临了。
根据探子的情报,松赞干布这个时候还没有退兵,
对于松赞干布并没有退兵这件事情,程处弼是自然理解的。
若是松赞干布因为噶尔东赞的话,立马就撤军了,他反而会看不起松赞干布,真正大将者的考量,绝不会轻易地为三言两语所松动的。
哪怕噶尔东赞对松赞干布说的都是正确的,触动了松赞干布的内心,也不会立马撤军,而是在过一段时间后,才开始撤军。
而现在已经进入严冬时节了,天寒地冻,撤退也不会是最好的时机,要是冒然撤退,殊不知会有多少将士冻死在这冰寒的雪原上。
倒不如在这有树林和山壁遮掩风霜雨雪的甘松岭过冬,相对较为暖和而来得稳妥。
在冰冻三尺严冬天,水都能凝结成冰,就连将士们的武器上,都能结成的冰霜,战事显然是打不起来的。
战争打不了,唐军和吐蕃军则自然心有灵犀地进入了的休战期。
不过程处弼也并没有掉以轻心,毕竟长期在寒冷的高原上生活的吐蕃人总比自己的军士要更加得能抗寒,若是防备松懈,万一在某一天对自己发起突击呢。
嘉诚县的城头,依旧严密地组织起了防备、巡逻的三班机制,原本松州的守军都换撤了下来,顶上去的都是羽林卫的将士,尤其是那些新入羽林卫的元从禁军。
原来的左卫人马是一直都有冬季的抗寒训练的,可这些元从禁军却重来没有经历过。
此刻,冰天雪地的嘉诚县,就是这些将士们冬季抗寒训练最佳的训练场。
除此之外,程处弼还定下一条计策,让将士们用冷水浇灌城墙。
在这寒冷刺骨的温度下,流淌在城墙上的冷水很快就凝结成了坚冰,成为了城墙上又一道坚固的防御利器。
在部署好防御计划之后,嘉诚县内的唐军和百姓们都开始过上一个相对安稳的冬天。
安逸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转眼之间,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在这雪原之上,程处弼度过了他的贞观十二年,并迎来了贞观十三年。
战备值班任务照旧,严格的值守任务照旧,在程处弼的组织下,唐军将士过了一个既严谨又宽松的新年。
对于程处弼来说,今年的新年,是他过得相对舒心的新年时光,没有忙碌的迎客拜访、人情世故,可他却有些怀念长安城的日子。
他给家里去过书信,报过平安,祝福新年快乐,而他也在家里给他的回信中还有锦衣卫的密函中,知道了不少关于长安城的消息。
在去年的十二月中旬,由太子李承乾集诸官臣及三教学士于弘文殿,所举行的盛大的佛道儒三教学术交流大会,圆满地结束了。
本次大会举行的非常成功,不仅太子本人“怡然大笑”,与会诸人也是“合坐欢跃”。
当今圣上李二陛下还亲自参加了开幕式以及闭幕式,并发表了重要演说,对本次大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而在新年的元日早朝上,太子李承乾在为李二陛下献寿的时候,还将儒释道三家交流大会的精粹言语进行了资料汇编,上献给了李二陛下。
龍颜大悦的李二陛下下诏,设太子学馆,名‘崇贤馆’,隶属东宫。
崇贤馆,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同弘文馆共为大唐两馆之一的‘崇文馆’,只是到了后来的高宗朝为避章怀太子李贤的名讳才改为了‘崇文馆’。
崇贤馆,掌东宫经籍图书,教授诸生,课试举送如弘文馆。
程处弼不用多想,李承乾的心里肯定是激动上天的。
从李丽质的家书中说,李承乾送来的新年礼物非常的贵重,程处弼就可以感知得到李承乾满心对自己的感激之情。
因为崇贤馆一切同弘文馆,不仅拥有同李泰魏王府‘文学馆’一样的职能,可以招纳人才,编纂收集经籍图书,还可以招收学生,开班上课。
大可想想,弘文馆里的学生家长都是些什么级别的人物,不是当朝国公,就是三品大员!
不过,李丽质的家书中也说,自己给李承乾也还了同样贵重的还礼。
看到这句,程处弼恨不得立马跑回长安城,狠狠亲上这聪明的媳妇几口。
毕竟,李承乾送来的新年礼物要是程处弼就这么轻易地收下了,就算没人怀疑程处弼在这件事情中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也会让人怀疑他与东宫的关系是不是变得微妙了。
其实程处弼想得太多,朝中根本就没有人去在意李承乾和李丽质兄妹情深之间的礼尚往来。
他们更关注的是李二陛下对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态度。
如今,太子李承乾被陛下亲自下诏开设‘文学馆’,而且开设的还不是一般的‘文学馆’,而是同皇帝的弘文馆相当的崇贤馆,是不是在安定太子之位!
是不是,陛下在借这一桩事情告诉他们:他李世民并没有改易储君的心思,太子李承乾依旧是未来皇帝的绝对人选!
这不仅仅是长安城文武百官的思量,同样也是程处弼此刻的想法。
因为当初他让李承乾召开儒释道三家交流大会就是为了崇贤馆。
因为历史上的贞观十三年,李二陛下确实下诏令东宫置崇贤馆。
若是现在的贞观十三年,李二陛下并没有让李承乾在东宫开设崇贤馆,是不是就证明如今的李二陛下在立嗣上并不一样,是不是就证明了李二陛下真有的易储之心,不再想让李承乾当太子!
现在,发展和历史一样,李二陛下下诏令东宫置崇贤馆,李承乾也继续稳坐在太子之位上,他也确定了李二陛下此刻并没有易储之心。
但程处弼迷茫的是,他不知道在这件事情上,未来是不是还会按着历史行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