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重蹈覆辙,前隋之耻!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柳城,李二陛下的中军大帐。
  “禀奏陛下,安北都护府都护郭孝恪、燕然都护府都护苏定方求见!”
  李二陛下正领着李绩、秦叔宝、程咬金等一众军将在帐中对着行军图研究着怎么进攻高句丽,这时程处亮从帐外走来,向李二陛下禀道。
  “好啊,郭孝恪和苏定方都到了,快传!”
  听得郭孝恪和苏定方这最后的两支军马也到达柳城了,李二陛下心情大好,大手一挥,就让程处亮宣召进来。
  “微臣安北都护府都护郭孝恪(燕然都护府都护苏定方)拜见陛下,我等领军来迟,还请陛下恕罪!”
  郭孝恪、苏定方一前一后地走入军帐,向李二陛下拱手请罪。
  “两位爱卿何罪之有!要在广袤的大草原上收拢兵马,肯定不容易,耗时多出一些也是正常,再说朕也没早到几日,正好在这一路的车马劳顿之中,好好的修养几天,舒缓一下筋骨!”
  李二陛下哪里会有怪罪,他高兴还来不及呢,现在这两支军马也到了,他就可以大张旗鼓地对高句丽正式发起进攻了。
  “现在两位爱卿的军马都到了,正好可以渡过辽水,兵临辽东城!”
  “启禀陛下,高句丽使者求见!”
  就在李二陛下准备连带着郭孝恪和苏定方一起发号施令的时候,程处亮又再次跨入了军帐。
  “高句丽使者?”
  李二陛下龍眉一蹙,冷笑连连,言语之间尽显嘲意,恒手一挥,就让程处亮出去。
  “喔呵,现在朕大军汇集,兵临城下了,他高建武倒是火烧眉毛了,知道错了,想要向朕求饶了,不见!”
  开玩笑,他李二陛下为进攻高句丽准备了这么久,不算那四支奇兵,就是他亲帅的大军就将近五十万人,还大老远从长安城长途跋涉近半年的时间才到达这柳城。
  不说别的,就说这五十万大军的消耗就是一笔天文数字,岂能因为他高建武的一介使者就轻易的退兵!
  “陛下且慢,两国相争,尚不斩来使,现在我朝尚未与高句丽征战,若是不见其使者,恐有不妥。”
  李绩拦住了就要出去的程处亮,欠身向李二陛下建议道。
  “陛下何不听听其使者所言,就是陛下不接纳其使者所言,就是见见也未尝不可,至少我等可以探知其高句丽的虚实,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懋功,所言极是,到是朕有些心急了,那就把高句丽的使者带上来吧!”
  李二陛下思量一下,微微点头,更改了命令,坐回了帐中的龍椅上,李绩等人也按照班列站好。
  “下国辽东城守泉盖苏莫,拜见大唐皇帝陛下!”
  泉盖苏莫走入帐中,向李二陛下行礼。
  “平身!你叫泉盖苏莫,泉盖苏文是你什么人?”
  听得泉盖苏莫的自称,李二陛下有些疑惑,顺口问道。
  “回禀皇帝陛下,真是家兄!”
  泉盖苏莫自豪的答道,没想到这大唐皇帝竟然听过兄长的英名,看来应该可以树立兄长的威信。
  李二陛下继续问道:“说吧,你们荣留王,派遣你过来干什么?”
  “回禀皇帝陛下,下臣并非是代表荣留王前来!”
  泉盖苏莫的嘴角划过一抹不屑,加重声音,坚定的答道。
  开玩笑,高建武算个什么东西,有什么资格使唤自己!
  “不是代表你们荣留王,那你是代表何人?难道你是代表你家兄长泉盖苏文?”
  李二陛下微微诧异,继而嘴角扬起一丝趣味的笑容,问道。
  “回禀皇帝陛下,下臣正是代表家兄而来。此乃家兄写给陛下的亲笔书信还有所贡之物的礼单,还请陛下过目!”
  泉盖苏莫从袖中掏出一份帛书还有一本礼单,双手呈上。
  李全接过泉盖苏莫手上的帛书和礼单,检查一番有无异常,确认没有异常之后,将其转呈给了李二陛下。
  “一个小小的臣属,也配和朕探讨军国大事,什么东西!让高建武自个给朕滚过来还差不多!”
  看过帛书后的李二陛下龍颜大怒,甩手将帛书与礼单一并砸到了泉盖苏莫的脸上,龍威盛盛的大喝。
  “要想让朕退兵,可以!那就让他高建武亲自过来,给朕请罪!”
  “陛下难道真要攻打我国!”
  泉盖苏莫强忍着打脸的羞辱,昂首面视着李二陛下,质问道。
  “难道朕的数十万大军,是带过来看戏的不成!”
  李二陛下很是好笑,眼里满是讥诮,这泉盖苏文怎么会有个这么愚蠢透顶的弟弟,还把这个愚蠢的弟弟派出来作为使者......
  “陛下既然执意要攻打我国,下臣也提醒陛下一声,可别忘了你们中原的隋朝是怎么灭亡的!”
  破罐子破摔的泉盖苏莫也顾不上什么礼仪了,反口就厉声地向李二陛下好讽了一声。
  “竖子,安敢如此无礼!”
  “狂徒,岂能如此放肆!”
  这一句话,可是让帐内的将军们脸上火辣无比,各个怒发冲盔,拔出腰间的宝剑就架在了泉盖苏莫的脖子上,待李二陛下一声令下,就要让泉盖苏莫身首异处。
  谁都知道,隋朝的灭亡,是因为三征高句丽的失败,弄得国内纷乱,而后爆发起义,导致的灭亡!
  谁都知道,泉盖苏莫这句话就是赤果果的挑衅,挑衅大唐会走上隋朝的同样道路,二世而亡!
  李二陛下也是怒容满面,腥红的双眼死扣在泉盖苏莫的身上,拳头拧得皮肤苍白,恨不得立马就斩杀这个不知天高地厚、出言不逊的狂徒!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