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伟业(七)
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伟业(七)
柳咏絮抚了抚何绯儿的发鬓,笑道:“你们应该自己拿主意了,特别是你,你是个大姑娘了,该把事情管起来,有什么拿不准的就问你哥,你哥给你支持,你尽管放手去做就是。”
何绯儿不高兴地看了刘赐一眼,说道:“那你跟他说说,不能这样带着我就跑出来,他当我是白姐姐呢?我可不会武功,保护不了他。”
刘赐笑道:“咱们家渡过湖就到了这山上,有什么好担心的。”
自从锦衣卫都从姚家撤走之后,刘赐没有在姚家的小岛上安排护卫,他将护卫都安置在西湖的湖边上,环着湖他设置了二十多个据点,每个据点都有两名以上的武士守备,以此保证他姚家的安全。
柳咏絮正色道:“绯儿说的是对的,你不许再说什么‘我一条烂命’之类的话,你可不是以前那个浪荡小儿了,你的身上如今牵系着大明天下半壁江山的安危,你想如若你出了事,这江南还不乱套了?”
何绯儿叹道:“所以姐姐你还是回来吧,我可说不动他,他非要怎么样我没办法,你才能让他知道利害。”
柳咏絮笑道:“你哥可不是个凡人,放心吧,说到底他命大,轻易不会出什么事情,以后小心就是了。”
刘赐和何绯儿走出山门,柳咏絮站在山门的石柱旁含笑看着他们,刘赐和何绯儿一起走去,不知不觉间下雨了。
何绯儿看着雨点落下,说道:“真是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刻晴又一刻雨的。”
刘赐挂念着柳咏絮,他回头望去,只见纷纷的细雨中红叶飘零,柳咏絮一个人站在山门前,恍如遗世独立一般。
刘赐愣住了,他看着柳咏絮那孤独的模样,他预感到了什么,他看着红叶堆积在斑驳的山道上,堆积在清澈的溪流中间,他的视线变得恍惚,他的耳边响起许多悠远的声音,他想起虞小宛死去的那天说的话:“当时娘带我来到这里,因为我们是娼妓之身,自问不敢进这山门,就只能在这门口看,当时我就想着,等哪一天我从良了,我一定要正大光明地走过这山门。”
刘赐的视线被泪水遮蔽,他看着柳咏絮那模糊的身影,他知道柳咏絮或许再也不会跨出这道山门了。
刘赐想到虞小宛和姚可贞,她们都长眠在这寺庙里面,她们永远也不会出来了。
刘赐看着那山门,又像看到在山门内外穿梭的芸芸众生,他的泪水止不住地落下。
何绯儿看着刘赐哽咽地落泪,她惊得呆了,她想安慰刘赐,却不知说什么好。
刘赐看着柳咏絮喃喃说着:“你不愿出来了,我们却还在这凡尘世间煎熬着。”
柳咏絮站在山门前平静地看着站在山道上的刘赐,她俯视着,眼中带着悲悯的笑意。
刘赐恍惚间看到那飘零的红叶变得枯黄,那青天白水的色彩变得暗淡,他看见灰霾掩盖了那座山门,山门似乎坍塌破败,他看见一片衰朽的景象。
他看见柳咏絮仍站在那里,那凄清的雨仍纷纷地落着,柳咏絮孤独地在那里似乎坚守着什么。
刘赐努力地缓了缓神志,他驱散了自己的幻觉,让自己的视线恢复了眼前那红叶缤纷的色彩,他凝视了柳咏絮片刻,他牵起何绯儿的手,转头走去。
~
此后的一个月间,刘二带着婉儿的密令来到江南,和刘赐见面详谈,磋商这“开海”之事。
刘二表明了朝廷的态度,朝廷的原则是“开一港口作为通商口岸,大明商贸皆从此港口出入”。
刘赐的姿态颇为强硬,他要求朝廷将双屿港作为通商口岸,并用同济会执掌这开海之事。
朝廷自是不会同意刘赐这么做,刘二把话说得很明白,如若在双屿港开海,用同济会管这开海之事,那这到底是朝廷开的海,还是你同济会开的海?
刘二提出让江南织造局来管这开海之事,即将同济会纳入江南织造局,江南织造局的官员管理全盘的事务,同济会的官员们必须向江南织造局的太监们负责。
刘赐坚决不同意,他说且不论这样对于我们同济会的弟兄公不公平,就说这么办所谓“开海”之事是绝对办不好的,同济会之所以能有这么强大的活力在大明封关禁海的严苛律令之下撕开一个缺口,就是因为同济会不用被朝廷操控,具有完全的自主权,如若如今要同济会被江南织造局的太监们指挥,那么同济会不如解散算了。
柳咏絮抚了抚何绯儿的发鬓,笑道:“你们应该自己拿主意了,特别是你,你是个大姑娘了,该把事情管起来,有什么拿不准的就问你哥,你哥给你支持,你尽管放手去做就是。”
何绯儿不高兴地看了刘赐一眼,说道:“那你跟他说说,不能这样带着我就跑出来,他当我是白姐姐呢?我可不会武功,保护不了他。”
刘赐笑道:“咱们家渡过湖就到了这山上,有什么好担心的。”
自从锦衣卫都从姚家撤走之后,刘赐没有在姚家的小岛上安排护卫,他将护卫都安置在西湖的湖边上,环着湖他设置了二十多个据点,每个据点都有两名以上的武士守备,以此保证他姚家的安全。
柳咏絮正色道:“绯儿说的是对的,你不许再说什么‘我一条烂命’之类的话,你可不是以前那个浪荡小儿了,你的身上如今牵系着大明天下半壁江山的安危,你想如若你出了事,这江南还不乱套了?”
何绯儿叹道:“所以姐姐你还是回来吧,我可说不动他,他非要怎么样我没办法,你才能让他知道利害。”
柳咏絮笑道:“你哥可不是个凡人,放心吧,说到底他命大,轻易不会出什么事情,以后小心就是了。”
刘赐和何绯儿走出山门,柳咏絮站在山门的石柱旁含笑看着他们,刘赐和何绯儿一起走去,不知不觉间下雨了。
何绯儿看着雨点落下,说道:“真是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刻晴又一刻雨的。”
刘赐挂念着柳咏絮,他回头望去,只见纷纷的细雨中红叶飘零,柳咏絮一个人站在山门前,恍如遗世独立一般。
刘赐愣住了,他看着柳咏絮那孤独的模样,他预感到了什么,他看着红叶堆积在斑驳的山道上,堆积在清澈的溪流中间,他的视线变得恍惚,他的耳边响起许多悠远的声音,他想起虞小宛死去的那天说的话:“当时娘带我来到这里,因为我们是娼妓之身,自问不敢进这山门,就只能在这门口看,当时我就想着,等哪一天我从良了,我一定要正大光明地走过这山门。”
刘赐的视线被泪水遮蔽,他看着柳咏絮那模糊的身影,他知道柳咏絮或许再也不会跨出这道山门了。
刘赐想到虞小宛和姚可贞,她们都长眠在这寺庙里面,她们永远也不会出来了。
刘赐看着那山门,又像看到在山门内外穿梭的芸芸众生,他的泪水止不住地落下。
何绯儿看着刘赐哽咽地落泪,她惊得呆了,她想安慰刘赐,却不知说什么好。
刘赐看着柳咏絮喃喃说着:“你不愿出来了,我们却还在这凡尘世间煎熬着。”
柳咏絮站在山门前平静地看着站在山道上的刘赐,她俯视着,眼中带着悲悯的笑意。
刘赐恍惚间看到那飘零的红叶变得枯黄,那青天白水的色彩变得暗淡,他看见灰霾掩盖了那座山门,山门似乎坍塌破败,他看见一片衰朽的景象。
他看见柳咏絮仍站在那里,那凄清的雨仍纷纷地落着,柳咏絮孤独地在那里似乎坚守着什么。
刘赐努力地缓了缓神志,他驱散了自己的幻觉,让自己的视线恢复了眼前那红叶缤纷的色彩,他凝视了柳咏絮片刻,他牵起何绯儿的手,转头走去。
~
此后的一个月间,刘二带着婉儿的密令来到江南,和刘赐见面详谈,磋商这“开海”之事。
刘二表明了朝廷的态度,朝廷的原则是“开一港口作为通商口岸,大明商贸皆从此港口出入”。
刘赐的姿态颇为强硬,他要求朝廷将双屿港作为通商口岸,并用同济会执掌这开海之事。
朝廷自是不会同意刘赐这么做,刘二把话说得很明白,如若在双屿港开海,用同济会管这开海之事,那这到底是朝廷开的海,还是你同济会开的海?
刘二提出让江南织造局来管这开海之事,即将同济会纳入江南织造局,江南织造局的官员管理全盘的事务,同济会的官员们必须向江南织造局的太监们负责。
刘赐坚决不同意,他说且不论这样对于我们同济会的弟兄公不公平,就说这么办所谓“开海”之事是绝对办不好的,同济会之所以能有这么强大的活力在大明封关禁海的严苛律令之下撕开一个缺口,就是因为同济会不用被朝廷操控,具有完全的自主权,如若如今要同济会被江南织造局的太监们指挥,那么同济会不如解散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