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十八章倭寇的合作(三)
第一千六十八章 倭寇的合作(三)
刘赐难免比姚无忌多了些年轻气盛的劲儿,他冷笑道:“咱们在变革大明,还为了收买皇帝把收入大部分都贡献出去了,竟还敢说我们污泥造反?这就是不识好歹了。”
姚无忌沉吟片刻,他看着刘赐,说道:“你知道是谁在攻击我们吗?”
姚无忌知道的显然比刘赐更多,刘赐说道:“我只知道这一次严世藩没太攻击咱们。”
姚无忌叹道:“这次攻击我们的是内阁次辅,徐阶。”
刘赐一愣,徐阶是裕王府除了裕王爷之外的第二号人物,他惊道:“徐阶为何攻击我们?裕王府是支持这‘开海’之事的啊!”
姚无忌说道:“因为裕王府代表的是朝臣中的‘清流’势力,你知道,清流素来是反对这‘开海’之事的,尤其是咱们还和倭寇合作,在这些‘清流’看来,倭寇是贼人,官贼势不两立,与贼人‘同流合污’,这更是不可忍受的。”
当今大明朝廷的朝臣分为两派,一派是严嵩、严世蕃为首的“严党”,一派是裕王爷为首的“清流”势力,清流都是正派、或者是自诩正派的大臣,其中有张居正这般清正又新锐是、实干的臣子,但也有不少迂腐不化的老臣,或者说,那些不愿与严党同流合污的、存有几分气节的大臣都加入了“清流”的阵营,但是这些人中多数是比较守旧的人物。
“清流”自是反对“开海”之事,因为这是违背大明祖制的举措,而且“清流”往往讲求一个“宁折不弯”的气节,所以和汪直合作,在他们看来也是难以想象的。
“裕王府”阵营中,张居正自是支持开海,也支持“招安”汪直,但是那多数的“清流”大臣是裕王府的主要力量,裕王爷和张居正等架不住这些臣子反对的声浪。
刘赐沉吟片刻,他已经回味过来这件事情里面的玄机,他说道:“那些‘清流’反对我们不在意料之外,他们反对这‘开海’之事,除了坚持他们所谓的‘气节’之外,还因为想和严党对着干吧?”
姚无忌笑了,他说道:“说得好,你倒是看得明白,可惜了你没走仕途,否则你想必也是个如鱼得水的人物,这些‘清流’反对我们,主要还是为了和严党对着干,不难想见,严党支持的,他们就反对,严党反对的,他们就支持,对他们来说,党争恐怕高过一切。”
“党争”二字传入刘赐的耳朵,他觉得刺耳,但是也无话可说,党争是大明素来的传统,对于这些读圣贤书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党争几乎是他们的人生追求。
“清流”大臣如今激烈地反对“开海”之事,根本上正是因为“严党”支持开海之事,严嵩和严世蕃是极精明强干的人物,他们也看得明白,大明的未来在大洋,他们知道,“开海”能够消弭倭患,能够给朝廷带来财富,可以养出一个更加富庶的江南,可以让大明变得更好。
严嵩和严世蕃自是也希望大明能好的,他们很清醒,大明好了,他们严家才能跟着好,而且从根本上讲,这些江南的世家豪门,这些跟着对外洋贸易发财的地方商人和商帮,大多数是他们严党的人,就比如那覆灭的上官家,都是严党的一份子,所以严党自是支持这“开海”之事,希望能把民间对外洋的贸易做得更好。
如此一来,这原本就违背祖制、如今又是严党强力支持的“开海”之事就成了那些“清流”大臣攻击的最大问题。
此时正是正午时分,初夏的日光猛烈地洒在姚无忌的身上,姚无忌享受着阳光,他笑道:“昨天在乾清宫那嘉靖皇帝修仙的神坛房间内,徐阶向皇帝痛陈了一些事情,当时在场的只有四个人,除了皇帝和徐阶,还有李芳和严嵩,没有人知道徐阶说了什么,然后那个会议决定了什么,只是这件事情我们务必谨慎。”
刘赐不免焦虑,他知道摆放在乾清宫内的那个嘉靖皇帝的“神坛”,徐阶、严嵩、李芳,这是裕王府、严党、司礼监三大势力的三大巨头,他们决定的必定是要害的大事情。
刘赐说道:“我这就去问黄锦。”
姚无忌摇头,说道:“黄锦今天早上我已经问过了,他不知道,胡宗宪我也打听过了,他也不知道。”
刘赐立即说道:“那我直接去问李芳!”
近来李芳给了刘赐一个能够直接和他通信的渠道,刘赐凭着他的司礼监令牌,能够动用朝廷八百里加急的快马,在两天之内将信直接送达李芳的案头。
刘赐难免比姚无忌多了些年轻气盛的劲儿,他冷笑道:“咱们在变革大明,还为了收买皇帝把收入大部分都贡献出去了,竟还敢说我们污泥造反?这就是不识好歹了。”
姚无忌沉吟片刻,他看着刘赐,说道:“你知道是谁在攻击我们吗?”
姚无忌知道的显然比刘赐更多,刘赐说道:“我只知道这一次严世藩没太攻击咱们。”
姚无忌叹道:“这次攻击我们的是内阁次辅,徐阶。”
刘赐一愣,徐阶是裕王府除了裕王爷之外的第二号人物,他惊道:“徐阶为何攻击我们?裕王府是支持这‘开海’之事的啊!”
姚无忌说道:“因为裕王府代表的是朝臣中的‘清流’势力,你知道,清流素来是反对这‘开海’之事的,尤其是咱们还和倭寇合作,在这些‘清流’看来,倭寇是贼人,官贼势不两立,与贼人‘同流合污’,这更是不可忍受的。”
当今大明朝廷的朝臣分为两派,一派是严嵩、严世蕃为首的“严党”,一派是裕王爷为首的“清流”势力,清流都是正派、或者是自诩正派的大臣,其中有张居正这般清正又新锐是、实干的臣子,但也有不少迂腐不化的老臣,或者说,那些不愿与严党同流合污的、存有几分气节的大臣都加入了“清流”的阵营,但是这些人中多数是比较守旧的人物。
“清流”自是反对“开海”之事,因为这是违背大明祖制的举措,而且“清流”往往讲求一个“宁折不弯”的气节,所以和汪直合作,在他们看来也是难以想象的。
“裕王府”阵营中,张居正自是支持开海,也支持“招安”汪直,但是那多数的“清流”大臣是裕王府的主要力量,裕王爷和张居正等架不住这些臣子反对的声浪。
刘赐沉吟片刻,他已经回味过来这件事情里面的玄机,他说道:“那些‘清流’反对我们不在意料之外,他们反对这‘开海’之事,除了坚持他们所谓的‘气节’之外,还因为想和严党对着干吧?”
姚无忌笑了,他说道:“说得好,你倒是看得明白,可惜了你没走仕途,否则你想必也是个如鱼得水的人物,这些‘清流’反对我们,主要还是为了和严党对着干,不难想见,严党支持的,他们就反对,严党反对的,他们就支持,对他们来说,党争恐怕高过一切。”
“党争”二字传入刘赐的耳朵,他觉得刺耳,但是也无话可说,党争是大明素来的传统,对于这些读圣贤书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党争几乎是他们的人生追求。
“清流”大臣如今激烈地反对“开海”之事,根本上正是因为“严党”支持开海之事,严嵩和严世蕃是极精明强干的人物,他们也看得明白,大明的未来在大洋,他们知道,“开海”能够消弭倭患,能够给朝廷带来财富,可以养出一个更加富庶的江南,可以让大明变得更好。
严嵩和严世蕃自是也希望大明能好的,他们很清醒,大明好了,他们严家才能跟着好,而且从根本上讲,这些江南的世家豪门,这些跟着对外洋贸易发财的地方商人和商帮,大多数是他们严党的人,就比如那覆灭的上官家,都是严党的一份子,所以严党自是支持这“开海”之事,希望能把民间对外洋的贸易做得更好。
如此一来,这原本就违背祖制、如今又是严党强力支持的“开海”之事就成了那些“清流”大臣攻击的最大问题。
此时正是正午时分,初夏的日光猛烈地洒在姚无忌的身上,姚无忌享受着阳光,他笑道:“昨天在乾清宫那嘉靖皇帝修仙的神坛房间内,徐阶向皇帝痛陈了一些事情,当时在场的只有四个人,除了皇帝和徐阶,还有李芳和严嵩,没有人知道徐阶说了什么,然后那个会议决定了什么,只是这件事情我们务必谨慎。”
刘赐不免焦虑,他知道摆放在乾清宫内的那个嘉靖皇帝的“神坛”,徐阶、严嵩、李芳,这是裕王府、严党、司礼监三大势力的三大巨头,他们决定的必定是要害的大事情。
刘赐说道:“我这就去问黄锦。”
姚无忌摇头,说道:“黄锦今天早上我已经问过了,他不知道,胡宗宪我也打听过了,他也不知道。”
刘赐立即说道:“那我直接去问李芳!”
近来李芳给了刘赐一个能够直接和他通信的渠道,刘赐凭着他的司礼监令牌,能够动用朝廷八百里加急的快马,在两天之内将信直接送达李芳的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