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玉令 第75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二、迅速建立疫医馆。趁疫情尚未大暴发,可先行征用空宅或是寺庙等场所,哪怕简陋搭建的窝棚都行,一定要有单独的、专用的、以治疗疫症为主的医馆,与民居和别的医馆分开。”
  “三、建立临时的防疫站或是熏蒸站,对京城全面消杀。同时,清理‘路侧’(公厕)、阴沟等易藏污纳垢之处。疫症乃是外邪入侵所致,邪之即除,疫将何存?”
  “四、招募志愿者。这些人可以在京城各坊间协助官府管治疫区民众,为隔离的病人或民众派发饮食和药物……”
  听到这里,一个官员突然皱眉,打了个岔。
  “郡主前三点,下官尚能领会,只这个……招募志愿者,下官以为大可不必。一是另行招募志愿者,又须花费大笔银钱,以付工食,于朝廷而言,是不小的负担。二是朝廷不缺士兵,大可交由他们来做,能省则省吧。”
  “大人此言差矣。”
  时雍微微一笑,看着他认真探讨的样子,并非诚心为难她,也就更为仔细地向他们讲解为何要“招募志愿者”了。
  “所谓志愿者,意在志愿二字,由诚心为国为民效力的年轻体壮者担任。朝廷倒也不用支付他们工食。那为何不能由朝廷的士兵担任呢?我考虑的主要有两点因素。
  一是,志愿者出自民众,一般从本坊中选取,熟识本坊地形、人员,上报朝廷,下达居民,便于行事。二是,我们要招募的志愿者,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要通晓算术初通文墨的人。他们还肩负着一个责任,统计、记录,或如实汇报。据我了解,军中将士,大多目不识丁,只怕也会事倍功半。更何况,军队是国之重器,国之保障,疫情一旦发展下去,保不准会有外敌侵犯,‘趁你病,要你命’,保障士兵健康,不与疫区接触,更为妥当。”
  时雍说得头头是道。
  众人视线齐齐落在她脸上。
  虽说明光郡主素有才名,但这几位大人尚是首次与她接触,闻之,不由大为震惊。
  唯有赵胤,最为淡然。
  “继续。”
  时雍看了赵胤一眼,声音清朗的继续说道。
  “五、编写防疫手册。号召民众,与人言,一丈远,与人聚,要取消。开窗通风,居所消杀。勤洗手,不外出,不聚集,不传谣。手册印刷好后,除了派发京师,还可向各府、州、县推广,防患于未然,有备无患。”
  “六、建立战时防疫总指挥所,任用各级防疫官员,专款专用。由上至下,层层把控,保障民众的衣、食、住行,也便于追责。这些细则,侯爷会比我更懂得怎么安排,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七、由太医院挂帅,将各医馆、医士、郎中、大夫,统一调配管理,研制对症之药,建立医疗保障体系,统计数据并备档。”
  “八、减摊派免赋税。要调动全民抗疫的热情与决心,必须许民以利,体恤民情,要有恻隐之心,不能简单粗暴的一封了之,陷民众于水深火热。”
  “九,抓典型。防疫做得好的提拔任用,那些尸位素餐,吃粮不管事的东西,该罢免的罢免,该降罪的降罪,决不可手软。这个时候,团结百姓的首要任务,是让百姓看到朝廷的抗疫决心。民心齐,把山移,防疫不仅仅是官府的事,更是百姓的事,若是不能得到百姓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这场战,必输无疑。”
  接下去的时候,时雍一口气,将整个防疫体系一层层剥开,上至朝廷,下至百姓,大到官员的任用和防疫的指挥,小到民众的消杀,饮食,口罩的使用……方方面面的管理和调配,盖含药品的取用等各个方面的细化方案。各行各责,无一疏漏之处,结构齐整,体系完善。而这些事情,有一些是赵胤与官员们方才已经商议到的地方,有一些是新鲜的点子,虽是时雍的“拿来主义”,但是对目前的大晏朝廷来说,无异于一剂良方。
  在场的官员,无一不是站在大晏朝廷金字塔上方的人物,并非庸碌之辈,他们都是有见识和学识的人,时雍的话也说得通俗易懂,并不难理解。
  待她说完,旁观负责记录整理的书吏,将手稿呈上,一一览阅。
  然后,频频点头。
  时雍见他们尚在商讨和议论,心急如焚。
  但她也知道,这份防疫章程草案,动的是朝廷根本,花的是巨额银钱,即使她说得头头是道,在他们看来,终归是纸上谈兵,绝不可能轻易拍板定下。
  一念至此,时雍又掉头,看着赵胤,
  “恕我直言,这次疫情不仅仅是疫症,更是考校大晏朝廷执行力和公信力的时候。试想一下,若是面对这样一场有预谋的疫情,都没能动摇大晏半分,外敌岂敢再心存妄想?”
  赵胤微微眯眼。
  他很清楚这场疫情来得诡异。
  不是战争,却胜过战争。
  只是,时雍能想到这么多,确实让他刮目相看。更紧要的是,这些章程规则,对疫情的防治不再是一味的镇压和围堵,将人圈禁起来任其自生自灭,更多的是变堵为疏,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与民为本,实在是仁政之举。
  官员们整肃面色,小声商议。
  赵胤静默片刻,端起热茶喝了一口,又慢慢阖上茶壶,轻描淡写地道。
  “以上章程,本座准了。”
  此言落地有声,却震得众人当即错愕。
  “大都督……”
  赵胤嗯声,目光不冷不热地扫向眼前的一众官员。
  “诸位同僚,事不宜迟,可将防疫章程商议细化,照此办理。”
  众人面面相觑。
  看看时雍,再看看赵胤。
  “大都督,下官以为此事不可着急,此章程要调派各部,动用银钱不可计数,涉及礼部、兵部、顺天府、五城兵马司,京畿大营、锦衣卫、东厂等各要害之所……还有待商榷。”
  “是啊,大都督,朝廷拨付如此之巨的人力、财物,不是易事。再有章程一旦派发,定会引来民众恐慌,届时,人心不稳,势必流言四起,动摇国本……”
  众人频频点头。
  “不若待你我再商议定策,重新抄录后,呈送宫中,由陛下决断。”
  “大都督,张大人所言,下官深以为然。大疫当前,事关万千民众生死,你我食君之禄,不可轻易决断……”
  时雍心里一凉。
  果然,还是官僚那一套,谁都不敢承担责任,凡事都要等到皇帝来拍板,可皇帝只有一个人,哪能事事都懂?如果什么都要皇帝来决断,要下级官员何用?照旨办差,混吃等死么?
  她着急,脸上便有情绪。
  赵胤看来一眼,掌心不轻不重地摸着桌几。
  “本座见日面圣,与陛下详谈一个时辰有余,出宫时,本座已下令封锁禁宫。”
  众人看着他,脸上纷纷变色。
  “那政令如何通达?”
  赵胤面无表情,说道:“当此时疫横行之际,朕下当坐镇宫中,不再与外臣接触。出宫时,陛下旨谕本座:疫情瞬息万变,不必事事请旨,一应决策,可由本座独断。”
  这……
  光启帝对赵胤的信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众人都看在眼里。若不然,也不能让他掌这么多年五军和锦衣卫事。可是,凡事都由他一人独断,那还要皇帝做什么?
  看众人互相看看,畏首畏尾,却不言语,赵胤冷冷道:
  “从即日起,将锦衣卫衙门改用战时防疫总指挥所,由本座出任总指挥,各级防疫官员,向本座汇报。一应责任,由本座承担。”
  众人闻言,迟疑一下,纷纷参拜。
  “谨遵大都督令。”
  有人承担责任,有人出头指挥,事情就好办多了。
  赵胤又向众人和麾下锦衣卫各级将校传达了命令,这个由时雍拟定的战时防疫系统便开始运转起来。
  看着赵胤忙碌,时雍怔忡。
  待厅中人员散尽,她亲自奉上一盏茶。
  “侯爷辛苦。”
  对她莫名的殷勤,赵胤似是不习惯,抬头看来。
  “还有什么请求?一并说完。”
  这是以为她有求于他,才上前奉茶的?
  哼!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时雍眉头微耸,“刘大人说得不错,兹事体大,侯爷承了口,就要担责。一场疫情下来,说不得要死多少人……侯爷一口应下,就不怕我骗你?为什么这次,你……这么容易就相信了我说的话?”
  赵胤眉头微皱,眼波清冷,“我不是信你。是自我判断,合用则用。”
  “是么?”
  “嗯。”赵胤想到了之前翻阅的《晋军战时医疗保障应急预案》,有很多法子与说法,与时雍雷同,只不过,时雍本人在此,而不是一个冰冷的手册,她说得更为细致更为详尽罢了。
  时雍沉默片刻,又低低笑了起来。
  “那侯爷扛下这口锅,也是大责。一旦抗疫不力,你如何向皇帝向朝廷向百姓交代?一颗头都不够杀的。”
  “为国为民,生死何惧?”
  赵胤突然站起来,伸手就去牵她。
  “一颗头若不够杀,吾妻尚有一颗,拿去便是。”
  时雍哭笑不得,手背到身后,一连退了几步。
  “杀我的头,侯爷你慷什么慨?”
  赵胤不满看她,“你躲什么?过来。”
  时雍看他又要朝自己走近,连忙制止,“三尺距离。防疫守则……”
  “……”
  赵胤定住。
  看看她,又慢慢后退一步。
  时雍看了看,恰是三尺距离,不由发笑。
  “侯爷想说什么,直言便可。”
  赵胤道:“如此详细的防疫之策,皆出自你一人?”
  这是对她的能力有疑惑么?
  时雍失笑。
  这个功劳她还真的不敢大言不惭地揽下来。
  “不是。”她回答。
  赵胤道:“那是出自何人之口?”
  时雍想了一下,“数千年智慧结晶,数代华夏子孙。”
  赵胤面色微微一沉,“又在胡言乱语。你是不活了数千年不成?”
  时雍莞尔,“是呀,我就是活了数千年的妖精。侯爷有这个工夫审问我,不如看看防疫章程都落实了没有。”
  一句话,把赵胤噎住。
  时雍轻笑,朝他拱手,“那侯爷去忙,我就不打扰了。告辞。”
  赵胤道:“你要去哪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