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8章 毛维入杀局
晋王夫妇离开云州城时,鲁护并未前来送行,然而早在前一日,云州城已然解禁,是以晋王一行并未受到任何阻拦,出城至三十里外,途中亦并未发生任何伏击之类的变故,纵然贺烨,也有些摸不着头脑,趁这一日天色晴好,十一娘亦有兴致从厢车里出来骑乘时,他打马上前问道:“王妃看来,鲁护究竟是什么打算?”
原本在一侧悠闲自在看山看水的凌虚真人,听道二人就要谈论军政之事,驱骑急往前走,一副着急撇清的势态,倒是把贺烨引得一笑,懒懒翻着眼睛目送,怎么看都有些阴险。
十一娘忍不住说情:“师公嘴上虽强调不问俗尘之事,咱们这回若真遇险难,他已入云州城中,难道真能袖手旁观?师公一贯是这钢口柔肠性情,然必定不会有碍殿下大业,十一甚望殿下宽容。”
贺烨跨坐马背上,这日嫩金色的阳光把他额头镀得晴明,听这话后,眉宇之间也无丝毫变化,只那笑容添深几分:“我一个字未说,又怎么不宽容了?”兀然却一伸手,拈除十一娘鬓角不知何时风染的枯絮,一仰指掌,任那枯絮又不知被北风卷去何处,他似漫不经心,又似极为认真:“王横始明知兵援广阳,于他图谋有害无益,仍毫不犹豫,我难道还比不上他?无论对我有无威胁,但凡为王妃亲友,庇护之人,我怎会损害?”
说完便打马向前,竟似追赶凌虚真人交流去了,俨然忘记他原本关注的话题。
待这一行归去晋阳,大约半月之后,十一娘便不需再猜测鲁护究竟什么打算了,因为有了确切答案——上乞朝廷,倾诉多年戍边心力交瘁之苦,自称伤病缠身,但望解甲归田。
鲁护自知愧于王进谷从前寄望嘱托,并不愿相助收归兵权之事,故消极隐退,用此行动,保留他仅存的一点忠义。
韦太后固然大喜过望,立即允准所乞,极尽安抚之辞,赏田地千亩大宅一座,许鲁护入京都“养老”。
十一娘对这样的结果论不上任何悲喜,她从来也没想过收服鲁护为她所用,自从归来晋阳城,她的注意力已经集中在毛维身上。
韦太后已经洞察毛维投诚蜀王,之所以摁捺不发,是因毛维现下还未触发韦太后杀之后快的决心,但太后若知毛维企图串通王知礼争取云州军部支持,必定不会再姑息纵容,因为这足以证明毛维已经不限于见风使舵,而是打算支持蜀王武装夺权了,后果当然要比只是拉拢文臣集团更加严重,这些年毛维人在云州,其实对于助益太后毫无帮助,早便不是不能替代,就连门生党徒,也有不少转投相比毛维更加位高权重的元得志,这回王知礼举事,与毛维书信来往频繁,王知礼虽死,其党徒谋士却被十一娘一网打尽,这些人自然不会为毛维守口如瓶,供辞签字画押,已经是急送京都呈太后览阅。
毛维不似蜀王,动辄牵动时局,这样的罪证,已经足够太后将其定罪,谢饶平为太后死忠,知毛维已然变叛,当然不会力保,元得志恨不能落井下石,毛维这回可谓罪责难逃。
而十一娘在往云州之前,已经知会杨怀犀,让他暗会郭居安,透露太后意欲借王氏一族内部哄乱,收归兵权之事,郭居安也不迟钝,顿时醒悟原来太后从没打算一直姑息云州王,早授意晋王妃煽动其萧墙之祸,自相残杀,待王进谷命丧黄泉,旧部各自为营之际,彻底震服!
郭居安料得毛维这回只怕是性命难保,他当然不会跟着毛维这艘沉船共陷灭顶之灾,而且他还必须及时阻止蜀王附议王知礼继掌兵权,想尽办法置身事外,故而郭居安并没“惊动”毛维,只是找了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称蜀王急诏他回京要事相商,甚至赚得毛维主动送上一匹快马,助他火速回京。
十一娘目的不在蜀王,否则也不会故意透露这一机密,这时询问白鱼,得知毛维的府邸并无风吹草动,因着新春佳节,毛大尹日日举宴,他的子孙们也依然留连勾栏赌场,忙着寻欢作乐,丝毫不知灾祸已然逼近眉睫。
原来毛维虽知晋王妃奉令前往云州察问王进谷遗令之事,以为王知礼既胸有成竹,再兼王横始又已丧命,断定晋王妃会无功而返——在他看来,云州王已成气候,虽有违令之举,然而太后面临动乱四起一团乱局,必不敢轻易除杀边将再引祸乱,他不似晋王妃对云州时局暗暗关注,甚至不知鲁护、董大勇等各自意愿,又兼王知礼有意吹嘘其威势,用以赢获毛维助益,当然不可能向毛维坦言王进谷属意者为王横始,鲁护等部支持者绝无可能是他这一介庶子,毛维哪里能想到王知礼除了妖道仙智,根本无能获得人心所向?
而王知礼虽死,云州城已被解除锁禁,因王知礼党徒被一网打尽,毛维又并没有在城中安插耳目,竟然尚未有人向他通风报讯,如今的毛维还做着美梦,气定神闲坐待朝廷下发敕令,王知礼如愿接掌云州,那么他也算为蜀王立下汗马功劳。
他哪曾想到晋王妃已经为他布下杀局?
“云州之行前便嘱令统领,征调部勇死士待命晋阳城,未知可曾到位?”十一娘问白鱼。
“侯马、鄢陵等地,陆续两百人已经抵达晋阳城外。”白鱼应答,心中却有疑惑:“王妃动用这些暗勇,可是打算暗杀毛维?属下不明,王妃既有把握弹劾毛维获罪,为何还要多此一举?”
原来这些暗勇,都是贺湛历经十余载辛辛苦苦在各地培蓄,以防迫于无奈时用于政变,自然需要更加隐密,十一娘从未动用,此回事件才嘱令白鱼调动附近人手,既来晋阳城,当然是针对毛维,然而白鱼百思不得其解,毛维若然获罪当然必被处死,怎需王妃大废周章?
“郭居安为何没有知会毛维太后早有预谋收归云州兵权之事?必定是为保蜀王脱身,意欲杀人灭口,为防打草惊蛇使毛维戒备,方才只顾脱身报讯而守口如瓶,我不是要刺杀毛维,相反,正是为了从蜀王刀下救他苟延残喘。”
白鱼恍悟道:“王妃是想留毛维活口指证蜀王。”
“蜀王毕竟天子生父,行事又一贯小心谨慎,单凭毛维指证,不足以意图谋逆之罪处死,更何况毛维听奉于太后本乃世人皆知,若以毛维供辞治罪蜀王,天下岂不怀疑太后居心?”十一娘冷笑道:“蜀王倘若能够剖析透彻毛维对他不足为害,打消杀人灭口之计,那么只好由我动手。”
她调用这批暗勇,当然也是为了有备无患,毛维乃暗助太后冤杀裴郑灭族关键人证,十一娘哪里肯让他如此轻易便命丧黄泉,楚心积虑这些年,她可不是为了把毛维送往韦太后铡刀之下。
“白统领,自今日起,对毛维一家务必密切关注,并必须小心谨慎,这回行动绝顶机密,万万不可让晋王及其部下察觉。”
留毛维活口的理由此时还不能向贺烨道明,十一娘也无能编造一个借口应付过去,这才是她不得不调用暗勇的原因。
又说毛维,虽然迟钝滞后,当见晋王妃返回晋阳,王知礼却迟迟没有书信通报事态进展,到底还是心生疑虑,遣人往云州一打听,方才知道王知礼竟然已经被问罪处死,大惊失色之余,意识到恐怕太后并没有因为内忧外患便姑息云州王的念头,然而他附赞王知礼可掌云州的奏文早便已经递往京都,无论如何也追不回来,顿时焦急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半日,想到的计策唯有立即书告蜀王,想办法让他置身事外,将书信交给心腹急送长安,他这才坐下来,暗暗安慰自己——
王知礼虽则事败,暗下与之勾通一事怕是就要暴露,这么大个把柄落在晋王妃手里,她怎能不大加利用?好在一来可以上书向太后解释,声称交好王知礼也是为了惑其心志促使能为太后所用,并蜀王人在长安,消息自然灵通一些,若觉事急,必定会想法救助我脱身困境。
直到这时,毛维尚无自觉,蜀王视他,不过随时可弃一枚废子而已。
承德九年的正月,云州都督王进谷遇害,王知礼意图夺权反被处死的事件其实对于晋阳百姓并未产生影响,随着上元节一过,日子似乎又回复到寻常柴米油盐的平静与琐碎,百姓们原本就无人关注太原尹毛维,唯有那些与毛大尹孙子们还算交好的纨绔,渐渐觉得有些讷罕:怎么元宵节一过,各府设宴回请毛郎君们,一贯乐于交游这几个,忽而推脱玩乐了?说什么长辈嘱教,从此得用心于学业,这话岂不奇异?他们可是毛大尹的亲孙子,仕途经济哪里需得着用心书本?再者毛大与毛二连子女都一串了,毛大尹这祖父现在才管教也太迟了些。
闲来无事,有那么个纨绔因为娶了毛趋姨表侄女为妻,故而被众纨绔推举出来,起哄让他去寻毛明府打问打问,侄女婿刚到晋阳县衙门口,正见毛趋从内而出,端起笑脸来迎上前去,哪知却被心浮气躁的毛趋好大一番责骂,他一句话没说,吃了一通怒火,呆怔怔看着毛趋拂袖而去,骑一匹马,心急火燎也不知干什么去了,侄女婿好不委屈,摸着鼻梁垂头丧气返回,
面对众纨绔灼灼发亮的眼神,往地上“啐”了一口:“谁知道大郎等怎么忽然不肯出门,别不是调戏了他家祖父侍妾,被揍得不能见人也难说,就连毛明府,指不定也吃了排头呢!”
原本在一侧悠闲自在看山看水的凌虚真人,听道二人就要谈论军政之事,驱骑急往前走,一副着急撇清的势态,倒是把贺烨引得一笑,懒懒翻着眼睛目送,怎么看都有些阴险。
十一娘忍不住说情:“师公嘴上虽强调不问俗尘之事,咱们这回若真遇险难,他已入云州城中,难道真能袖手旁观?师公一贯是这钢口柔肠性情,然必定不会有碍殿下大业,十一甚望殿下宽容。”
贺烨跨坐马背上,这日嫩金色的阳光把他额头镀得晴明,听这话后,眉宇之间也无丝毫变化,只那笑容添深几分:“我一个字未说,又怎么不宽容了?”兀然却一伸手,拈除十一娘鬓角不知何时风染的枯絮,一仰指掌,任那枯絮又不知被北风卷去何处,他似漫不经心,又似极为认真:“王横始明知兵援广阳,于他图谋有害无益,仍毫不犹豫,我难道还比不上他?无论对我有无威胁,但凡为王妃亲友,庇护之人,我怎会损害?”
说完便打马向前,竟似追赶凌虚真人交流去了,俨然忘记他原本关注的话题。
待这一行归去晋阳,大约半月之后,十一娘便不需再猜测鲁护究竟什么打算了,因为有了确切答案——上乞朝廷,倾诉多年戍边心力交瘁之苦,自称伤病缠身,但望解甲归田。
鲁护自知愧于王进谷从前寄望嘱托,并不愿相助收归兵权之事,故消极隐退,用此行动,保留他仅存的一点忠义。
韦太后固然大喜过望,立即允准所乞,极尽安抚之辞,赏田地千亩大宅一座,许鲁护入京都“养老”。
十一娘对这样的结果论不上任何悲喜,她从来也没想过收服鲁护为她所用,自从归来晋阳城,她的注意力已经集中在毛维身上。
韦太后已经洞察毛维投诚蜀王,之所以摁捺不发,是因毛维现下还未触发韦太后杀之后快的决心,但太后若知毛维企图串通王知礼争取云州军部支持,必定不会再姑息纵容,因为这足以证明毛维已经不限于见风使舵,而是打算支持蜀王武装夺权了,后果当然要比只是拉拢文臣集团更加严重,这些年毛维人在云州,其实对于助益太后毫无帮助,早便不是不能替代,就连门生党徒,也有不少转投相比毛维更加位高权重的元得志,这回王知礼举事,与毛维书信来往频繁,王知礼虽死,其党徒谋士却被十一娘一网打尽,这些人自然不会为毛维守口如瓶,供辞签字画押,已经是急送京都呈太后览阅。
毛维不似蜀王,动辄牵动时局,这样的罪证,已经足够太后将其定罪,谢饶平为太后死忠,知毛维已然变叛,当然不会力保,元得志恨不能落井下石,毛维这回可谓罪责难逃。
而十一娘在往云州之前,已经知会杨怀犀,让他暗会郭居安,透露太后意欲借王氏一族内部哄乱,收归兵权之事,郭居安也不迟钝,顿时醒悟原来太后从没打算一直姑息云州王,早授意晋王妃煽动其萧墙之祸,自相残杀,待王进谷命丧黄泉,旧部各自为营之际,彻底震服!
郭居安料得毛维这回只怕是性命难保,他当然不会跟着毛维这艘沉船共陷灭顶之灾,而且他还必须及时阻止蜀王附议王知礼继掌兵权,想尽办法置身事外,故而郭居安并没“惊动”毛维,只是找了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称蜀王急诏他回京要事相商,甚至赚得毛维主动送上一匹快马,助他火速回京。
十一娘目的不在蜀王,否则也不会故意透露这一机密,这时询问白鱼,得知毛维的府邸并无风吹草动,因着新春佳节,毛大尹日日举宴,他的子孙们也依然留连勾栏赌场,忙着寻欢作乐,丝毫不知灾祸已然逼近眉睫。
原来毛维虽知晋王妃奉令前往云州察问王进谷遗令之事,以为王知礼既胸有成竹,再兼王横始又已丧命,断定晋王妃会无功而返——在他看来,云州王已成气候,虽有违令之举,然而太后面临动乱四起一团乱局,必不敢轻易除杀边将再引祸乱,他不似晋王妃对云州时局暗暗关注,甚至不知鲁护、董大勇等各自意愿,又兼王知礼有意吹嘘其威势,用以赢获毛维助益,当然不可能向毛维坦言王进谷属意者为王横始,鲁护等部支持者绝无可能是他这一介庶子,毛维哪里能想到王知礼除了妖道仙智,根本无能获得人心所向?
而王知礼虽死,云州城已被解除锁禁,因王知礼党徒被一网打尽,毛维又并没有在城中安插耳目,竟然尚未有人向他通风报讯,如今的毛维还做着美梦,气定神闲坐待朝廷下发敕令,王知礼如愿接掌云州,那么他也算为蜀王立下汗马功劳。
他哪曾想到晋王妃已经为他布下杀局?
“云州之行前便嘱令统领,征调部勇死士待命晋阳城,未知可曾到位?”十一娘问白鱼。
“侯马、鄢陵等地,陆续两百人已经抵达晋阳城外。”白鱼应答,心中却有疑惑:“王妃动用这些暗勇,可是打算暗杀毛维?属下不明,王妃既有把握弹劾毛维获罪,为何还要多此一举?”
原来这些暗勇,都是贺湛历经十余载辛辛苦苦在各地培蓄,以防迫于无奈时用于政变,自然需要更加隐密,十一娘从未动用,此回事件才嘱令白鱼调动附近人手,既来晋阳城,当然是针对毛维,然而白鱼百思不得其解,毛维若然获罪当然必被处死,怎需王妃大废周章?
“郭居安为何没有知会毛维太后早有预谋收归云州兵权之事?必定是为保蜀王脱身,意欲杀人灭口,为防打草惊蛇使毛维戒备,方才只顾脱身报讯而守口如瓶,我不是要刺杀毛维,相反,正是为了从蜀王刀下救他苟延残喘。”
白鱼恍悟道:“王妃是想留毛维活口指证蜀王。”
“蜀王毕竟天子生父,行事又一贯小心谨慎,单凭毛维指证,不足以意图谋逆之罪处死,更何况毛维听奉于太后本乃世人皆知,若以毛维供辞治罪蜀王,天下岂不怀疑太后居心?”十一娘冷笑道:“蜀王倘若能够剖析透彻毛维对他不足为害,打消杀人灭口之计,那么只好由我动手。”
她调用这批暗勇,当然也是为了有备无患,毛维乃暗助太后冤杀裴郑灭族关键人证,十一娘哪里肯让他如此轻易便命丧黄泉,楚心积虑这些年,她可不是为了把毛维送往韦太后铡刀之下。
“白统领,自今日起,对毛维一家务必密切关注,并必须小心谨慎,这回行动绝顶机密,万万不可让晋王及其部下察觉。”
留毛维活口的理由此时还不能向贺烨道明,十一娘也无能编造一个借口应付过去,这才是她不得不调用暗勇的原因。
又说毛维,虽然迟钝滞后,当见晋王妃返回晋阳,王知礼却迟迟没有书信通报事态进展,到底还是心生疑虑,遣人往云州一打听,方才知道王知礼竟然已经被问罪处死,大惊失色之余,意识到恐怕太后并没有因为内忧外患便姑息云州王的念头,然而他附赞王知礼可掌云州的奏文早便已经递往京都,无论如何也追不回来,顿时焦急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半日,想到的计策唯有立即书告蜀王,想办法让他置身事外,将书信交给心腹急送长安,他这才坐下来,暗暗安慰自己——
王知礼虽则事败,暗下与之勾通一事怕是就要暴露,这么大个把柄落在晋王妃手里,她怎能不大加利用?好在一来可以上书向太后解释,声称交好王知礼也是为了惑其心志促使能为太后所用,并蜀王人在长安,消息自然灵通一些,若觉事急,必定会想法救助我脱身困境。
直到这时,毛维尚无自觉,蜀王视他,不过随时可弃一枚废子而已。
承德九年的正月,云州都督王进谷遇害,王知礼意图夺权反被处死的事件其实对于晋阳百姓并未产生影响,随着上元节一过,日子似乎又回复到寻常柴米油盐的平静与琐碎,百姓们原本就无人关注太原尹毛维,唯有那些与毛大尹孙子们还算交好的纨绔,渐渐觉得有些讷罕:怎么元宵节一过,各府设宴回请毛郎君们,一贯乐于交游这几个,忽而推脱玩乐了?说什么长辈嘱教,从此得用心于学业,这话岂不奇异?他们可是毛大尹的亲孙子,仕途经济哪里需得着用心书本?再者毛大与毛二连子女都一串了,毛大尹这祖父现在才管教也太迟了些。
闲来无事,有那么个纨绔因为娶了毛趋姨表侄女为妻,故而被众纨绔推举出来,起哄让他去寻毛明府打问打问,侄女婿刚到晋阳县衙门口,正见毛趋从内而出,端起笑脸来迎上前去,哪知却被心浮气躁的毛趋好大一番责骂,他一句话没说,吃了一通怒火,呆怔怔看着毛趋拂袖而去,骑一匹马,心急火燎也不知干什么去了,侄女婿好不委屈,摸着鼻梁垂头丧气返回,
面对众纨绔灼灼发亮的眼神,往地上“啐”了一口:“谁知道大郎等怎么忽然不肯出门,别不是调戏了他家祖父侍妾,被揍得不能见人也难说,就连毛明府,指不定也吃了排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