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造素质商人(上)
有了问题,就要解决。
在城门口,刘可遇到了跋扈的商人,没有当场清算,是因为他要了解更多的情况。
他对商人宽容不假,但是绝对不是纵容。现在,在刘可的棍棒教育下,商人知道敬畏法律。
商法的创立,就是给虎狼一样的商人套上枷锁。刘可不会任由他们膨胀,保持发展的势头,却不能超过扬州。
商人一直以来,都是任由权贵宰割的对象,刘可给了他们基本保障,那么他们就该遵从刘可制定的法则。
现在,商人们习惯了法律的约束,但是在道德方面还有所残缺。
刘可就此事,召集了内阁会议。
荀攸一开始就不同意大肆发展商业,现在商业发展起来了,如同洪荒野兽。
按照刘可的理论,就是利大于弊。扬州之所以在各方面遥遥领先,首先一点就是有钱。
有了钱,就可以解决99%的难题。
荀攸也享受了这样的便利,所以他逐渐认可的商业,对于刘可规范商人职业道德的问题,大力支持。
“主公,我们可以修改商法,以雷霆手段镇压这股风气。”荀攸道。
“法律严苛对百姓不利,倘若逼迫过甚,商人举家迁徙别州怎么办?”鲁肃道。
“除了扬州,哪里有商人生存的土壤?”荀攸据理力争道。
“或许他们不会反对,但是迁移资产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鲁肃道。
“查出来,严惩不贷,轻则没收家产,重则举家入狱。”荀攸道。
若是这一句话由贾诩或者程昱说出来,一定是杀气腾腾。至于荀攸,实在不符合刘可心中的形象。
但是从荀攸的话中,仍然暴露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世家从根子上鄙夷商人。
哪怕商业发展迅猛,这个阶级矛盾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当然,刘可也没打算彻底解决。
荀攸不由得看向贾诩,希望能够得到他的赞同。
贾诩却滔滔不绝道:“商业的发展,可以由官府来执行,或者代表官府的商人,没有必要让商会横插一脚。”
这件事刘可已经在做了,比如盐铁专卖。至于让官商霸占市场,想都不要想,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
官商能够让扬州抬升一个高度,但是绝对不可能冠绝九州。
刘可有着后世先进的理念,怎么可能慢慢发展官商,再慢慢发展商会。二者齐头并进,是最好的选择。
“……限制商会发展,如若不听,就换一批听话的上台。”贾诩总结道。
不过最后一句话,说得非常严肃。
“只是治理商人而已,有必要打打杀杀的吗?”郭嘉说出了刘可的心里话。
“之前主公扶持一些学生经商,又建立了商学院,这些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徐庶道,他这样说,就是让大家重新考虑。
在这个时代,商学院的学生非常不受待见。他们之中,有白户,也有掌柜、大老板,但是再有钱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原本刘可提议商人们,从低层开始,改变人们的看法,比如修路、建桥之类的。
钱他们倒是花了,但是心里还是瞧不起平头老百姓。城门口那名掌柜的做法,就非常发人深省。
眼见大家意见不一,刘可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看法,道:“从今天开始,打造素质商人,每年对商人的资质进行评级。一些无可救药、盲目自大的,就减少扶持,只要不违法,任由他们自生自灭。一些兢兢业业、为国为民的,在政策上给一些帮助,比如说放宽钱庄的贷款。”
众人眼前一亮,商人的评级,算是为商人树立一个道德标杆。
“我觉得这样就不错,是人就有好和坏,有能力和没能力,我们要做的,就是甄别出有能力的好人。”郭嘉道。
“果然,还是主公考虑事情比较周到。”荀攸赞叹道。
“这件事就交给户部和钱庄联合评定。”刘可一锤定音道。
现在钱庄归户部管,而户部之中,二把手陈群分管钱庄。
所以,分级之事,又交到了陈群手里。
陈群虽然年轻,但是跟随鲁肃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经验是有的,现在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
接到命令后,陈群不敢怠慢,将商人分为九级,其中一级最高,九级最低,并且以此来确定商人的信誉度。
陈群进行的大量的工作,收集商人们的交税信息,以及风评,初步确定了商人们的等级。
其中,刘家被列为第一等级,商会的其他执事,都在等级五和等级六之间。
当陈群来汇报工作的时候,刘可哭笑不得,道:“长文,你这也太刻意了吧。”
俗话说,就是拍马屁不成,拍到了马腿上。
“还请主公明示。”陈群请教道,很多事情,主公都看得比他清楚,所以陈群一点也不觉得羞耻。
“你就不能让刘家成为隐秘势力吗?”刘可没有拐弯抹角,直白地道。
陈群恍然大悟,不进入评级之中,一种是没有名气,另一种是逼格比榜单更高,刘家明显就是属于后一种。
“糜家呢……”陈群弱弱地问了一句。
糜竺是陈群的顶头上司,所以他不敢胡乱定级。
“等级四不就行了?”刘可不禁翻了翻白眼,“对了,那个乔家给我降一个等级。”
陈群将视线定格在乔家上,乔家在商会中颇有势力,被他定为等级五,现在变成六了。
榜单发放出去后,在扬州商界引起了轰动。能够名列前茅自然证明了实力,排名低了的,也不敢心生怨愤。
大家都家大业大,也都是成年人了。
所有人都在揣摩这份榜单的意义,直到有一天,一名叫陆放的掌柜在码头上雇佣工人,拖欠工人工资,商人等级从八降到了九。
理由就是:拖欠工人工资。
后来,又有一名贩卖古董的商人被查出来贩卖假货,不仅被官府查封了店铺,还上了评级榜单最末尾,也就是“劣迹商人”。
几经折腾下来,所有人都明白了这份榜单的威力所在。
以后外地商人来做生意,肯定会瞅上一眼,如此一来,和谁做生意,不是一目了然了吗?
在城门口,刘可遇到了跋扈的商人,没有当场清算,是因为他要了解更多的情况。
他对商人宽容不假,但是绝对不是纵容。现在,在刘可的棍棒教育下,商人知道敬畏法律。
商法的创立,就是给虎狼一样的商人套上枷锁。刘可不会任由他们膨胀,保持发展的势头,却不能超过扬州。
商人一直以来,都是任由权贵宰割的对象,刘可给了他们基本保障,那么他们就该遵从刘可制定的法则。
现在,商人们习惯了法律的约束,但是在道德方面还有所残缺。
刘可就此事,召集了内阁会议。
荀攸一开始就不同意大肆发展商业,现在商业发展起来了,如同洪荒野兽。
按照刘可的理论,就是利大于弊。扬州之所以在各方面遥遥领先,首先一点就是有钱。
有了钱,就可以解决99%的难题。
荀攸也享受了这样的便利,所以他逐渐认可的商业,对于刘可规范商人职业道德的问题,大力支持。
“主公,我们可以修改商法,以雷霆手段镇压这股风气。”荀攸道。
“法律严苛对百姓不利,倘若逼迫过甚,商人举家迁徙别州怎么办?”鲁肃道。
“除了扬州,哪里有商人生存的土壤?”荀攸据理力争道。
“或许他们不会反对,但是迁移资产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鲁肃道。
“查出来,严惩不贷,轻则没收家产,重则举家入狱。”荀攸道。
若是这一句话由贾诩或者程昱说出来,一定是杀气腾腾。至于荀攸,实在不符合刘可心中的形象。
但是从荀攸的话中,仍然暴露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世家从根子上鄙夷商人。
哪怕商业发展迅猛,这个阶级矛盾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当然,刘可也没打算彻底解决。
荀攸不由得看向贾诩,希望能够得到他的赞同。
贾诩却滔滔不绝道:“商业的发展,可以由官府来执行,或者代表官府的商人,没有必要让商会横插一脚。”
这件事刘可已经在做了,比如盐铁专卖。至于让官商霸占市场,想都不要想,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
官商能够让扬州抬升一个高度,但是绝对不可能冠绝九州。
刘可有着后世先进的理念,怎么可能慢慢发展官商,再慢慢发展商会。二者齐头并进,是最好的选择。
“……限制商会发展,如若不听,就换一批听话的上台。”贾诩总结道。
不过最后一句话,说得非常严肃。
“只是治理商人而已,有必要打打杀杀的吗?”郭嘉说出了刘可的心里话。
“之前主公扶持一些学生经商,又建立了商学院,这些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徐庶道,他这样说,就是让大家重新考虑。
在这个时代,商学院的学生非常不受待见。他们之中,有白户,也有掌柜、大老板,但是再有钱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原本刘可提议商人们,从低层开始,改变人们的看法,比如修路、建桥之类的。
钱他们倒是花了,但是心里还是瞧不起平头老百姓。城门口那名掌柜的做法,就非常发人深省。
眼见大家意见不一,刘可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看法,道:“从今天开始,打造素质商人,每年对商人的资质进行评级。一些无可救药、盲目自大的,就减少扶持,只要不违法,任由他们自生自灭。一些兢兢业业、为国为民的,在政策上给一些帮助,比如说放宽钱庄的贷款。”
众人眼前一亮,商人的评级,算是为商人树立一个道德标杆。
“我觉得这样就不错,是人就有好和坏,有能力和没能力,我们要做的,就是甄别出有能力的好人。”郭嘉道。
“果然,还是主公考虑事情比较周到。”荀攸赞叹道。
“这件事就交给户部和钱庄联合评定。”刘可一锤定音道。
现在钱庄归户部管,而户部之中,二把手陈群分管钱庄。
所以,分级之事,又交到了陈群手里。
陈群虽然年轻,但是跟随鲁肃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经验是有的,现在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
接到命令后,陈群不敢怠慢,将商人分为九级,其中一级最高,九级最低,并且以此来确定商人的信誉度。
陈群进行的大量的工作,收集商人们的交税信息,以及风评,初步确定了商人们的等级。
其中,刘家被列为第一等级,商会的其他执事,都在等级五和等级六之间。
当陈群来汇报工作的时候,刘可哭笑不得,道:“长文,你这也太刻意了吧。”
俗话说,就是拍马屁不成,拍到了马腿上。
“还请主公明示。”陈群请教道,很多事情,主公都看得比他清楚,所以陈群一点也不觉得羞耻。
“你就不能让刘家成为隐秘势力吗?”刘可没有拐弯抹角,直白地道。
陈群恍然大悟,不进入评级之中,一种是没有名气,另一种是逼格比榜单更高,刘家明显就是属于后一种。
“糜家呢……”陈群弱弱地问了一句。
糜竺是陈群的顶头上司,所以他不敢胡乱定级。
“等级四不就行了?”刘可不禁翻了翻白眼,“对了,那个乔家给我降一个等级。”
陈群将视线定格在乔家上,乔家在商会中颇有势力,被他定为等级五,现在变成六了。
榜单发放出去后,在扬州商界引起了轰动。能够名列前茅自然证明了实力,排名低了的,也不敢心生怨愤。
大家都家大业大,也都是成年人了。
所有人都在揣摩这份榜单的意义,直到有一天,一名叫陆放的掌柜在码头上雇佣工人,拖欠工人工资,商人等级从八降到了九。
理由就是:拖欠工人工资。
后来,又有一名贩卖古董的商人被查出来贩卖假货,不仅被官府查封了店铺,还上了评级榜单最末尾,也就是“劣迹商人”。
几经折腾下来,所有人都明白了这份榜单的威力所在。
以后外地商人来做生意,肯定会瞅上一眼,如此一来,和谁做生意,不是一目了然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