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初张常慎去边关,大理寺左少卿被调走,给吴宗挪位置,吴宗也越过老资格的大理寺右少卿直接代管大理寺。
  官场这种地方,能力是一方面,资历和人脉才是最重要的。吴宗不光被破格提拔,而且还越过右少卿直接骑到他的头上,左少卿更是被调到了别的地方。
  在张常慎去边关的那段时间,两人虽不敢明着使绊子,但让亲信暗地里给吴宗使了不少阴招,想制造麻烦把吴宗给撸下来。
  虽说吴宗没让人得手,而且还反击了回去,让那两人没落到好。但他本来就是新接手一摊子事,在张常慎离开期间不能出任何差错。这下再加上两人的阴招,那段时间他真是身心俱疲。
  现在张常慎虽然回来了,吴宗在大理寺呆得还是不大愉快。
  所以赵如熙觉得他与其在京城呆着难受,不如出去走一走。
  赵如熙的目标是吴宗,但龚城也不能冷落。
  她转头又对龚城道:“二师兄也是如此。想要外派的话,趁早哦。”
  龚城一笑:“这话你对你三师兄说就好。我就不必了。我刚考上进士时,可是在下面呆了六年,后来才调回京城的。你大师兄也是如此,他是在京城呆一段时间就放外任,再回京任职,再外放,周而复始。倒是你三师兄,考上进士后就被张大人拉进了大理寺,一直干到现在。”
  第599章 答应你了
  吴怀寺好不容易熬到那个位置上,赵如熙实在不好劝他离开;而且冬天的政变结束之后,他这个吏部尚书还要发挥很大的作用,换个人坐那个位置,萧令衍定然会十分头疼。
  龚城在工部,属于技术官员,也没站队,离政治漩涡远一些,他应该不会受到波及;即便受波及,想来也危及不到性命。
  现在赵如熙最想拉着一起放外任就是吴宗。不光是为着萧若彤,更是因为吴宗之前得罪的那两人定然不会善罢甘休。
  要是他们借着政治动荡的机会搞吴宗,吴宗再厉害也抵挡不住这些明抢暗箭,到时候没准就着了他们的道。这可是要命的事。
  所以赵如熙觉得吴宗外放回避最好。
  再者,赵如熙虽不混官场,但她也深谙官场快速升官之道。
  新考中的进士,一般都是八、九品官,外放干上三年,任期满了之后调到京城,升任个从七品是没问题的。等在京城呆上两三年,再外放,就可以直接任命为正七品或者是从六品;三年后回京就能到五品了。
  五品京城便可上朝,进入权力中枢。再一次外放的话,直接就可以做四品的知府。
  有京官经历和根基,又有外任的为官经历,再往上走到三品就顺理成章了。
  呆在一个地方想要升官千难万难。可这样上上下下折腾,升官却是很快的。
  吴怀寺能在四十来岁升到吏部尚书这个一品位置上,虽然跟能干与政绩有关,但也跟他反复折腾有莫大的关系。
  吴宗现在是正四品,因为没有外放经历,想要升到三品大员那是千难万难,便是有皇上的欣赏和吴怀寺在后面推他都不好使,这是他仕途上致命的短板。
  所以现在出去放外任,对他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二师兄,你觉得呢?”赵如熙眼巴巴地看着吴宗。
  好鼓不用重锤,有些话,她不用说得太明白。她相信吴宗都知道。
  现在只看吴宗自己是怎么想的,他愿不愿意离开京城了。
  吴宗跟康时霖对视一眼,点头道:“好啊。”
  “啊?”赵如熙没想到吴宗会答应得这么干脆,一时有点懵。
  旋即她反应过来,欣喜道:“二师兄,你答应了?”
  “嗯。”吴宗点点头。
  龚城这才笑起来,对赵如熙道:“你二师兄早就跟师父商量过了。大家都不放心你一个人去一个陌生地方,那些地方的老吏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必然要欺负你的。所以考虑来考虑去,你二师兄决定还是外派任官,好照应你。”
  赵如熙感动不已。
  呜呜,这是什么神仙师父、师兄,怎么能这么好呢?
  康时霖点点头:“不过你二师兄的官阶跟你这刚出茅庐的相差太远,就算他外放,也没办法成为你的直接上司。这一点你得有心理准备。”
  “我知道,我知道。只要二师兄罩着我,怎么的都没问题。”赵如熙一摆手,笑得见牙不见眼,“啊呀,师兄你真是太好了。我太开心了。”
  大家看她开心得跟个孩子似的,不由都笑了起来。
  “成了。叫你过来,就是问你这件事。你专心参加殿试,其他的你就不用操心了,有我跟你几位师兄呢。”康时霖将手一挥,将画轴拿出来,“我看看你们画的画。”
  赵如熙眼疾手快,一把将自己的那个画轴抽了出来,抱进怀里:“师父,我忽然有了某种感悟。这幅画画得不满意,我今儿个就不交给您看了。等我回去重新画一幅再派人送来给您。”
  “嗯?”康时霖不明所以。
  不过徒弟有所感悟是好事,精益求精更是他欣赏的,他便没有多说什么,点头道:“成,也不急,你把你悟到的东西参透了再画也不迟。”
  “嗯嗯。”赵如熙抱着自己的那幅画,用力点头。
  二师兄那么好,还成了要罩着自己的大佬。她还是把这画法留着等他自己参悟吧。
  赵如熙离开后,第二日康时霖叫了吴怀寺来商议了好一阵,傍晚时进了宫里一趟。不过他没提此事,跟萧圪聊了一会儿天,欣赏了一下他的藏画,便施施然出了宫。
  只是出宫之时,谢公公送他出门时,他低声跟谢公公说了几句话。
  ……
  赵如熙会试考了第二名,萧令衍既意外也不意外。
  说意外,是因为赵如熙从来都是学霸,在他没有一起参加考试的情况下,她考第一才是正常的结果。
  说不意外,是因为赵如熙的文章风格还是挺鲜明的。五名阅卷官里虽然有三名都是下面省份的学政抽上来的,但总有人能认出她的文章。大家不愿意让一个女人压到他们这群男人的头上,很是正常。他跟赵如熙都不是看重虚名的人,这便也罢了。
  平时他想见赵如熙又压抑着自己,现在好不容易有个借口,他当晚就跑来跟赵如熙见了一面。
  腻歪了一会儿,他道:“宋青河考了第三名,不过没等张榜就被从名单里划掉了。襄阳原先是皇上最喜欢的女儿,经过这件事后,他对襄阳极为失望,派人训斥了她一顿,又去谨妃宫里,将谨妃训了一通。”
  他笑道:“这件事,襄阳并没有跟谨妃和明王说,而是自己擅作主张。本来谨妃最知道皇上的脾气,投其所好,这段时间皇上对她的态度已经缓和了。可经过襄阳这么一搅和,皇上对谨妃又冷了下来,连带着最近一心讨好皇上的明王也吃了挂落。谨妃和明王都对襄阳极为不满。”
  他担心赵如熙心里憋屈,摸摸她的如绸子一般的青丝道:“皇家就是这样,不管是皇子还是公主,犯了错,只要不是闹得人人皆知,都会遮掩起来,毕竟他们代表的是皇家脸面。襄阳这件事,也就这样结束了,不过她失去了皇上的宠爱,谨妃和明王对她也有了怨气,她往后的日子也不好过。”
  他看着赵如熙:“而且,我会为你报仇的。只是还得等等,时机未到。”
  第600章 伯爷的住处
  “没事没事。”赵如熙道,“襄阳也算是得到了相应的惩罚了。况且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不着急,咱们慢慢来。”
  来到这时代这么久,她对皇家和豪门贵族也比较了解了。
  普通人家的孩子,做错了事都是打一顿;豪门贵族的孩子做错了事,通常是跪祠堂或抄家训,或是禁足。毕竟豪门权贵家的孩子金贵,也不能像打下人那样打他们,他们需要在下人面前维持体面。
  豪门贵族都这样,皇家那就更加了。罚跪都不罚了,人家高贵,一般神佛受不住他们的跪拜。惩罚他们用的就是他们最在意的“恩宠”。
  有皇帝的宠爱,他们就拥有一切;失去了宠爱,妃子、皇子皇女被打入冷宫,过得连普通的宫人都不如。
  萧若羽失去了皇上的宠爱,让母亲、哥哥对她心生埋怨,这已是最重的惩罚了。
  当物质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往往精神上的东西都是最在意的。萧若羽失去了她最在意的东西,这惩罚可以的了。
  听到赵如熙的回答,萧令衍的嘴角不停地往上翘。
  一般的女人,必然吵着闹着要自家男人惩罚得罪他们的人,惩罚越重就越觉得男人对她好。可他家这一个,再明白不过,根本不需要他多言,她就能想得很明白通透。
  这世上,还有什么女人能比得上她呢?
  ……
  “伯爷,大喜,姑娘会试中了第二名。”去姑苏府给赵元勋报喜的是高卫强的儿子高升。
  赵元勋正在衙门里办公着,算着日子京城已经放榜,家里下人快马加鞭,也应该到这里来报信了,因此他今日一直坐立不安,时不时地都要朝门口张望。
  乍一听到长随说高升到了,他连忙从衙门里出来,刚到廊下,就听到了高升这一声叫唤。
  张顺有意跟赵元勋交好,也一直注意着他的动静,也紧跟着赵元勋从衙门里出来了,正好把高升这句话听进去了。
  他大喜,拱手道:“恭喜赵大人,贺喜赵大人。令千金实在是太厉害了。这么多男考生寒窗苦读,令千金却仍然比他们强,竟然考了个第二,真是太了不起了。今晚我做东,给赵大人贺喜。”
  “哎,应该我请客才对。”赵元勋道。
  其他衙门的官吏闻讯,也纷纷出来向赵元勋道喜。
  大喜的事情,赵元勋刚才说了请客,自然不好只请张顺不请其他人,又朝其他几个拱手道:“诸位一起啊,晚上我作东,大家聚一聚。”
  “听说赵大人置了宅子,在下还没去过呢。今儿个得好好参观参观赵大人家的宅子。”刑房典吏古项道。
  赵元勋原先是没打算请大家去家里的,打算等一会儿跟相熟的人打听一下姑苏城里哪家的酒楼好,请大家去那里吃一顿。
  这会儿听古项这么说,大家都附和,他便笑道:“不过是普通宅子,没什么好参观的。那么就这么说定了,下衙后咱们一起走,去敝宅喝酒。”
  赵元勋来时,好些人是不服他管的。有爵位又如何?有背景又如何?强龙压不过地头蛇。要是让赵元勋把权力揽了去,就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所以各房典吏明里暗里给赵元勋使绊子。
  后来给赵元勋使绊子的人被张顺一一收拾了一通,他们就老实了。
  赵元勋原先在五城兵马司,后来又去了大理寺呆了半年,并不是不懂人情世故的。张顺对他的维护,这些人对他的那点小心思,他都清清楚楚。
  不过人在官场,争权夺利是难免的。大家都和和乐乐、佛系谦让,那才不正常。
  这会儿人逢喜事,他也想跟同僚搞好关系,干脆借着这机会,所衙门里大大小小的官吏都请了,让大家晚上去家里喝酒。
  大家自然无不答应。
  “赵大人家里,你去过么?”有人问户房的典吏陈新。
  赵元勋除了判案,还管粮草,户房的老吏乌利坤在他新来乍到时想阴他一把,交接时在账目上做文章,愣是被赵元勋带来的账房周凡一眼看出来了,报到张顺面前。
  张顺直接把乌利坤撤了职,将陈新提了上来。
  陈新知道这位新通判大人能让知府大人这么巴结,绝对是个背景厉害的,对赵元勋鞍前马后的甚是殷勤,也是算是赵元勋来了之后向他示好的第一人。赵元勋平时对陈新也多有倚重,不熟悉的情况都叫他去询问。
  “不曾去过。”陈新摇头,“今天正好去见识见识。”
  其他人听了这话,都笑了笑,并不以为然。
  这位京城来的伯爷,听说是置了宅子,除了知府、同知两位大人,其他人都没去过。但看他的穿着打扮,也不是特别有钱的样子,想来买的宅子也不会有多大。
  江南多富商,离京到姑苏来定居的权贵也不少,他们这些府衙的人可不是没见过世面的。那些富商巴结讨好他们,请他们去吃饭,他们可见过不少的豪宅。对于赵伯爷的宅子,他们并没有多少期待。
  当天下衙,赵元勋的小厮来招呼,大家便一起出了衙门。
  “怎么去?我有马车,几位没乘马车来的要不要上我的车?”有人问道。
  陈新道:“不用乘马车,直接走过去也没多远,就在宁溪巷。”
  他虽没去过赵府,却是知道赵元勋住在哪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