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五章 突发疾病
此时京都市第一零二中学初一4班的学生们看见了令他们惊恐的一幕,高兰老师说这番话的时候,眼珠子瞪的大大的,紧紧咬着牙,整个面部肌肉都扭曲了。
这样一副表情,把一些胆小的学生当场就吓哭了。而说这句话的那个学生,看到高兰老师这副模样,被吓得差点尿了裤子。
不过这个时候,学生们察觉到了异常,原来高兰老师,竟然捂着胸口,倒在了地上。她之所以面目如此狰狞,那是疼的!
这下子整个教室里炸了锅。
“老师,你怎么了?”
“高老师死了……”
“老师,你别吓我啊……”
……尤其是一些女生,吓得大哭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人大喊一声:
“都闭嘴,老师这是生病了,大家赶紧抢救!”
这一声声音非常大,中气十足,把整个教室里的哭闹声都压了下去。学生们这才看到,此时挺身而出的,是班里的学习委员,柳旭。
按说柳旭今年才十一岁,应该上小学六年级,可是张阮清却发现她学习非常出色,早就掌握了六年级的知识,于是就让她跳了一级,直接进入了初中。
这京都市一零二中学距离张阮清的家很近,而且这学校的校长,是华夏医学院唐玉国校长的亲戚,所以专门开了绿灯,把这孩子特招进来。
结果经过短短半年时间,小柳旭就用出色的学习成绩征服了老师和同学们,成了班里的学习委员。
按说小柳去这种从外地来的学生,在学校里是最容易受到欺负的,不过在班里却没有人敢欺负小柳旭。
原先的小柳旭在学校里很懦弱,经常被别人欺负,也不敢跟家里说,怕给父母增加负担。可是现在,张阮清告诉她,遇到欺负和霸凌不要害怕,要勇敢的打回去。反正背后有师父给他撑腰。
尤其是这一年多的时间,小柳旭跟着张阮清,学习了医者仁心术的内功心法,学习了五禽戏,身体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无论是反应速度还是力量都比同龄的孩子要大不少。
而且在家里,刘萌和刘明兄妹在闲来无事的时候也交给小柳旭和罗绍阳这两个张阮清的徒弟一些格斗的技巧。
小柳旭刚进入初中的时候,班里的几个坏小子也曾经想要来欺负她,结果都被小柳旭给揍了回去,这帮家伙被收拾的服服帖帖,再也没有人敢招惹她。
没人想到,在这种时候小柳旭竟然会挺身而出。
“老师生病了,大家都保持安静,把门窗打开,然后都到教室外面去,保持空气的流通。
班长,赶紧去教师办公室,看看有没有老师在,让老师打电话给120叫救护车。你告诉老师高兰老师这是心绞痛急性发作!
体育委员,你跑得最快,赶紧到校医办公室去看看校医下没下班!”
其他同学到外面去,如果可以的话,到学校看看有没有没走的老师,叫他们来帮忙!
初中的学生们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尤其他们非常缺乏医学常识,所以才陷入了慌乱这个时候有人站出来,他们就有了主心骨,于是按照小柳旭的要求,学生们打开了门窗,然后很有秩序的跑出了教室,到各处喊人去了。
此时屋里只剩下小柳旭和几个胆大的同学。
小柳旭毕竟也是个孩子,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的观察着高兰老师的情况 。她看见高兰老师的手捂在左胸肋下的位置,身上的肌肉已经有些痉挛,脸色也变得有些发紫。
小柳旭又把手指搭在高兰老师的脉搏上,很快就松开了,她判断出来,高兰老师这是冠心病导致的心绞痛急性发作。
心绞痛这种病,有慢性和急性两种。慢性的心绞痛,发病比较平缓,而且患者发病一次之后,基本上也有了防范,会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或者是速效救心丸之类的药物。这样再次发病的时候及时服药就能把命救回来。
而急性发作就像高兰老师这种,平时没有任何征兆,发病的时候就非常猛烈,患者一般也不会准备急救的药物,所以致死率非常高。
此时柳旭的大脑飞速的运转,她在思索着自己看到的那些医书中关于心绞痛的描述,以及师父张阮清曾经给自己讲过的东西。
现在这种情况,最好是马上服用硝酸甘油,能使症状稍微得到一点缓解然后迅速送医 。
她在高兰老师的身上找了一下,没有发现硝酸甘油,而这个时候班里的体育委员满头大汗的跑过来,满脸沮丧的说道:
“柳旭,医务室下班了,校医已经走了……”
小柳旭当机立断,不能再等了,必须马上处置,否则的话等救护车来了这人都凉了。
于是她猛地起身,来到自己的座位上打开了书包,拿出了压在书包的最下面的一样东西,这是一个针包,里面装的都是针灸用的针具。
小柳旭再一次来到高兰老师身前,解开她的外衣,然后拿出银针,依次次在高兰老师的头部和胸前。
她的这个举动,把还待在教室里的另外几个学生吓坏了,这几个学生扭头就跑出了教室,边跑边喊道:
“柳旭杀人啦……柳旭杀人了……”
几分钟后,年级组长徐老师带着另外两位老师赶了过来。
她们几个正在教师办公室开会,听班长这么一说,赶紧打120叫了救护车,然后这才匆匆的赶来。
等他们跑到初一4班的门口,听到学生喊什么杀人了之类的话,这让他们更焦急了,于是赶紧冲进了教室。
可一进初一4班的教室,眼前的一幕让他们大跌眼镜。高兰老师躺在地上不省人事,而一个学生,竟然在给她针灸,其中还有几根银针,赫然插在高兰老师心脏和胸口的部位。
“柳旭,你在干嘛!”
徐老师大喊一声,吓得小柳旭一哆嗦,差点把手中正在碾动的一个银针插进高兰老师的心脏。她抬起了头,看到了进来的徐老师等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样一副表情,把一些胆小的学生当场就吓哭了。而说这句话的那个学生,看到高兰老师这副模样,被吓得差点尿了裤子。
不过这个时候,学生们察觉到了异常,原来高兰老师,竟然捂着胸口,倒在了地上。她之所以面目如此狰狞,那是疼的!
这下子整个教室里炸了锅。
“老师,你怎么了?”
“高老师死了……”
“老师,你别吓我啊……”
……尤其是一些女生,吓得大哭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人大喊一声:
“都闭嘴,老师这是生病了,大家赶紧抢救!”
这一声声音非常大,中气十足,把整个教室里的哭闹声都压了下去。学生们这才看到,此时挺身而出的,是班里的学习委员,柳旭。
按说柳旭今年才十一岁,应该上小学六年级,可是张阮清却发现她学习非常出色,早就掌握了六年级的知识,于是就让她跳了一级,直接进入了初中。
这京都市一零二中学距离张阮清的家很近,而且这学校的校长,是华夏医学院唐玉国校长的亲戚,所以专门开了绿灯,把这孩子特招进来。
结果经过短短半年时间,小柳旭就用出色的学习成绩征服了老师和同学们,成了班里的学习委员。
按说小柳去这种从外地来的学生,在学校里是最容易受到欺负的,不过在班里却没有人敢欺负小柳旭。
原先的小柳旭在学校里很懦弱,经常被别人欺负,也不敢跟家里说,怕给父母增加负担。可是现在,张阮清告诉她,遇到欺负和霸凌不要害怕,要勇敢的打回去。反正背后有师父给他撑腰。
尤其是这一年多的时间,小柳旭跟着张阮清,学习了医者仁心术的内功心法,学习了五禽戏,身体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无论是反应速度还是力量都比同龄的孩子要大不少。
而且在家里,刘萌和刘明兄妹在闲来无事的时候也交给小柳旭和罗绍阳这两个张阮清的徒弟一些格斗的技巧。
小柳旭刚进入初中的时候,班里的几个坏小子也曾经想要来欺负她,结果都被小柳旭给揍了回去,这帮家伙被收拾的服服帖帖,再也没有人敢招惹她。
没人想到,在这种时候小柳旭竟然会挺身而出。
“老师生病了,大家都保持安静,把门窗打开,然后都到教室外面去,保持空气的流通。
班长,赶紧去教师办公室,看看有没有老师在,让老师打电话给120叫救护车。你告诉老师高兰老师这是心绞痛急性发作!
体育委员,你跑得最快,赶紧到校医办公室去看看校医下没下班!”
其他同学到外面去,如果可以的话,到学校看看有没有没走的老师,叫他们来帮忙!
初中的学生们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尤其他们非常缺乏医学常识,所以才陷入了慌乱这个时候有人站出来,他们就有了主心骨,于是按照小柳旭的要求,学生们打开了门窗,然后很有秩序的跑出了教室,到各处喊人去了。
此时屋里只剩下小柳旭和几个胆大的同学。
小柳旭毕竟也是个孩子,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的观察着高兰老师的情况 。她看见高兰老师的手捂在左胸肋下的位置,身上的肌肉已经有些痉挛,脸色也变得有些发紫。
小柳旭又把手指搭在高兰老师的脉搏上,很快就松开了,她判断出来,高兰老师这是冠心病导致的心绞痛急性发作。
心绞痛这种病,有慢性和急性两种。慢性的心绞痛,发病比较平缓,而且患者发病一次之后,基本上也有了防范,会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或者是速效救心丸之类的药物。这样再次发病的时候及时服药就能把命救回来。
而急性发作就像高兰老师这种,平时没有任何征兆,发病的时候就非常猛烈,患者一般也不会准备急救的药物,所以致死率非常高。
此时柳旭的大脑飞速的运转,她在思索着自己看到的那些医书中关于心绞痛的描述,以及师父张阮清曾经给自己讲过的东西。
现在这种情况,最好是马上服用硝酸甘油,能使症状稍微得到一点缓解然后迅速送医 。
她在高兰老师的身上找了一下,没有发现硝酸甘油,而这个时候班里的体育委员满头大汗的跑过来,满脸沮丧的说道:
“柳旭,医务室下班了,校医已经走了……”
小柳旭当机立断,不能再等了,必须马上处置,否则的话等救护车来了这人都凉了。
于是她猛地起身,来到自己的座位上打开了书包,拿出了压在书包的最下面的一样东西,这是一个针包,里面装的都是针灸用的针具。
小柳旭再一次来到高兰老师身前,解开她的外衣,然后拿出银针,依次次在高兰老师的头部和胸前。
她的这个举动,把还待在教室里的另外几个学生吓坏了,这几个学生扭头就跑出了教室,边跑边喊道:
“柳旭杀人啦……柳旭杀人了……”
几分钟后,年级组长徐老师带着另外两位老师赶了过来。
她们几个正在教师办公室开会,听班长这么一说,赶紧打120叫了救护车,然后这才匆匆的赶来。
等他们跑到初一4班的门口,听到学生喊什么杀人了之类的话,这让他们更焦急了,于是赶紧冲进了教室。
可一进初一4班的教室,眼前的一幕让他们大跌眼镜。高兰老师躺在地上不省人事,而一个学生,竟然在给她针灸,其中还有几根银针,赫然插在高兰老师心脏和胸口的部位。
“柳旭,你在干嘛!”
徐老师大喊一声,吓得小柳旭一哆嗦,差点把手中正在碾动的一个银针插进高兰老师的心脏。她抬起了头,看到了进来的徐老师等人,这才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