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商量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瑞雪兆丰年。今年普遍严寒,明年就会有个丰盛的秋收。不过,赵元休知道该重视的还是北地百姓如何度过这个寒冬。能够压制百姓寒冷的无非两个:吃得饱和穿的暖。
  赵元休手上还有北地府尹送来的请愿书,因为北地那边的府城有自己的仓库,所以北地那边是想先求得开仓放粮的同意。去岁和今年都是丰收,虽然粮税不多,但是北地那么多百姓凑起来,就填满了巨大的粮仓。北地能够解决他们自己的粮食问题自然是好,只是,如果当真出了什么天灾的话,朝廷也不可能袖手旁观、而只依靠北地府尹自己处理。
  赵元休思索片刻,就决定从国库划出一大批布料。国库的布料出去,也不可能直接让人穿戴在身,其中肯定还得通过绣坊。天寒已经是迫在眉睫了,为了使北地的百姓能够在天变得更冷之前,拿到这批可以保暖的棉衣,只能让众多绣娘赶工。
  墨挽歌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停止了磨墨的动作,反而是非常认真的盯着对方的侧脸看。落在眼里,她的夫君是世间数一数二喜呢。
  认真的男人容易让女子倾心,墨挽歌看着他的侧脸已经忍不住扬起唇角。
  赵元休想到一时间没有办法立刻解决的问题,思绪自然就断了,于是想先将前面的主意写下来,抬笔要沾墨时,才发现墨挽歌仿佛饿狼一样直勾勾地盯着自己,不舒服地皱眉。
  “偷”看被发现,正常人便会立刻收回目光。只是墨挽歌可不是“偷”看,而是大大方方地欣赏,被发现了那对目光也毫不退缩,依旧直勾勾地看着对方。
  “你究竟要做什么?”赵元休拧眉,不快道。
  墨挽歌嘟了嘟嘴,无所谓地移开目光,手上捏着墨条又转了两圈,“什么叫做我要做什么?此事不都是元休哥哥你弄出来的吗?”发觉对方脸色乌黑,墨挽歌压抑着自己的不快解释道:“我回崇教殿已经两天了。听到宫人们说你这两日都有回东宫,而元休哥哥为什么不到崇教殿去,陪我用膳甚至只是坐一坐?好歹我还怀着元休哥哥的孩子呢,不看僧面也得看看佛面吧。”
  元休哥哥。
  赵元休才反应过来这个称呼,墨挽歌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这么叫过了,似乎是那日她回东宫,在舅母面前就是这么唤自己的。这个称呼莫名让他感到欢快,可也总觉得奇怪,堪堪压着几乎要破土而出的欢快,依旧板着一张脸,冷硬道:“你没看到本宫忙着呢么?用膳都是匆忙填饱肚子了事,你在此这般指点,未免令人发笑。”
  “人吃五谷杂粮,为何不能说用膳?且我也不过这么一说,元休哥哥便这般强硬反驳,也是奇怪。”墨挽歌歪了脖子,还不愿意被他占了口头便宜。发上别着的白珍珠串成的步摇,几道白珍珠流苏就落在右肩上。
  也不知道是否因为冤枉了她而生出的愧意作祟,赵元休只瞪了她一眼,便重新抬起笔尖沾了墨,便开始写奏折。
  墨挽歌安静下来,转着手便磨开了墨,目光落在赵元休笔下的俊俏的字上,微微笑开。
  待得赵元休将心里决定的写下来以后,搁置了笔,才发现旁边的人将自己写的都看进去了。后宫不得干政,赵元休下意识地皱眉,却没说什么。
  墨挽歌停了磨墨的动作,与赵元休对视,“虽说是要给百姓用的,真到了灾难降临时,谁也顾不得是否身上保暖用的衣裳精致,可是也得做得足够结实才好。若是要在短短一个月之内缝制好论以万计的棉衣,这也是一笔大工程。除去宫内的绣局,元休哥哥可有信任的绣坊可以分摊?”
  赵元休回头,看了自己笔下的字。
  从国库划出两万匹好料子,全部做出来最多也就是三万多件衣裳,一个月就算是两百个绣娘同时赶工也不一定能够绣出一半来。要进宫内绣局当差,技术要求很高,也就导致了宫内的绣娘人数少,整个绣局也就二十多人。显然,这么大的一个工程不是宫内绣局能够完成的。
  见他的模样,墨挽歌笑笑,放下手中的墨条,“哥哥莫恼。我的陪嫁中有两个绣坊,因为京中衣裳消耗得多,有生意可做,故而绣坊里的绣娘不少,估摸着也有百人了。若是哥哥信得过我,便可让我那两个绣坊的那些绣娘们帮忙。”
  赵元休没说话,但是已经在心里计算起来。宫中绣娘二十,只技术较好或许可顶四十人,再加上两个绣坊的绣娘百人,再如何说也是速度大增。
  “还远远不够。”赵元休直说道。
  墨挽歌想也不想地点头,“这是自然的。我还有个法子,哥哥想一下,东上京虽然繁华贵人多,可是寻常百姓也不少。对寻常百姓家的妇人、女子来说,做衣裳都是信手捏来的、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了。若是以缝制一件衣裳五十文作为活计分配下去,一万件衣裳也不过五百两。人多好做事,动员整个东上京的寻常女子一起,想必很快就能够做好。”
  赵元休的眸子发亮。
  五百两……算起来,对于京中许多权贵来说,五百两不过是吃上一顿丰盛的膳食的价格罢了。
  墨挽歌还继续说着:“领了布料去做衣裳,一是能够赚钱贴补家用,二也是为同为一国之民的北地百姓做好事,妇人多心慈,想来会有很多人愿意做。”
  赵元休手指捏了纸,喃喃道:“做这么多衣裳,这个工钱……”
  因为离得比较近,纵是赵元休说得小声,墨挽歌还是听到了。于是她就皱了眉头,虽然她回京没多久会出嫁了,但是手中的嫁妆铺子也会送账册到她面前,她对外面的市价比较清楚,五十文一件衣裳只比市价高出那么一点点,因为是要赶工,总不能压着价格。
  墨挽歌眉心一皱,反驳道:“五十文钱已经不能再低了。百姓做善事,也总得顾及自己家中的情况,加之又是要赶着做的,若是太低,就有强迫百姓的嫌疑了。”
  她最后的话算是不敬,不过知道她是好意,赵元休也没恼,只道:“本宫是觉得五十文钱太少了。不如再加五十文,一件一个铜板罢。本宫乐于见到东京百姓帮着北地、百姓做善事,朝廷也不缺这点银两。”
  墨挽歌听得如此,才知自己方才想岔了。朝廷多舍钱,收益的可是百姓,墨挽歌可是乐意,于是笑眯眯地点了头应了声。
  “哥哥明智,是百姓的福气。”
  赵元休眸光轻闪,多了几分笑意。又拿起笔沾了墨要写成旨意发布下去。
  于是,墨挽歌又拾起了墨条,笑眯眯地继续磨墨。状似无意道:“哥哥,我先前听过一个故事。记得是《春秋左传》里的,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赵元休想到什么,随即眯起了眼睛,手中的笔还没落下,笔尖的墨落下,滴在洁白的宣纸上,白中一点突兀的黑。
  墨挽歌抿嘴,放下墨条,亲自拿开了被污掉的纸,“哥哥,国库里的料子都是好的。不如和京中或周围地方的商家换一下料子,换成粗布料子更好,对于百姓而言更耐穿。”
  她没再说下去了。
  以赵元休的聪明,是能轻易想明白的。
  灾民穿上从国库出去的好料子做成的衣裳,或许会给百姓带来危险。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赵元休眉心一皱,便思索起来。周身的空气仿佛随之凝固一般,令人无法忽视被压迫的威严。
  墨挽歌晃了下脑袋,轻手轻脚走到中间椅子坐下。手撑着下巴,转头欣赏赵元休认真写字的模样,赏心悦目。
  也许是怀了孩子嗜睡,又也许是太累了,墨挽歌看着看着,竟然将脑袋枕在手上睡过去了。
  等到赵元休拿起手上的纸张,确认了两遍没有出错,才放回桌上,一抬头,才意识到那个女子睡着了。
  天已经冷成这个样子了,就这样睡过去,待会受了寒该如何是好。
  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下意识出现这个想法,只是身体已经先做出动作了,拿起已经放置在一边的厚厚的披风,放轻了动作盖在女子身上。
  离得近了,赵元休能够轻易看到女子眼底淡淡的青色。是没有休息好吗?她的呼吸很轻,睡着的她安静得纯粹是个令人忍不住爱护的美女子。看着她这个模样,真是令人轻易忘记她的不好。
  赵元休的目光落在女子眼角一点泪痣上,传说,在眼角下方有一点泪痣的,注定今生多泪。
  虽然她的母亲早就已经死了,可无疑,自己是恨她的。二来,母妃也已经去世,自己本该更加恨她,然,仿佛不是这样。自己与她,仿佛不止不死不休的仇恨,可是还有什么,那种情愫究竟是什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