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首战失利
蔡瑁心中正自发力,忽然不知是谁拍了自己一下,他在刘表处便骄惯惯了,此时正在气头上,回身就要骂。
待转过身见是督军于禁,脸色忙缓和了下来,勉强挤出了丝笑容。
却哪知于禁根本没有看他,只是直盯盯地看着前方的江面,其余几个传令兵也直盯盯地望着东北方向的江面,似中了邪似地愣在当场,身子仿佛也入了定一般。
蔡瑁顺着他们的目光回头望去,闭着的嘴不由得张了开来,险些连下颚都要惊掉了。
他难以置信地揉了揉眼睛:只见白蒙蒙的雾气缓缓破开,披着一片金晃晃的日光,一座焰红色的“水上城堡”犹如巨鲸般渐渐破出江面——好大的一艘战船!
难怪于禁一众会惊成这样了,似是像看怪物一般看着这艘巨大的战船。
在这个庞然大物面前,曹军的中型战舰简直就如小狗大象一般,无人敢应其锋,荆州水军一下子便败下阵来,呈仓皇状。蔡瑁毕竟是久经水战见多识广,这个东西他还是认识的,但犹自不敢相信,不由得喃喃道:
“怎么是他……”
“那是什么船?”
于禁听蔡瑁这般说,不由得发问,但声音出口才发现自己说话的声音颤抖地异常厉害。
想来于禁也不曾在战场上见过这么大的东西(于禁毕竟是久经陆战,在陆战哪曾见过这么大的装备?),哪能沉得住气?连于禁都这副尊容,旁人的恐惧程度就更可想而知了。
但看蔡瑁也是脸色惨白,早没了方才必胜的决心,勉强平静了下来,镇定的轻咳了一声道:
“难怪今天这些艨艟来的这么刁钻,原来他们不是刘备的水军,而是江东的水师……呵……”
突然他蓦地提高了音量,用异常响亮的嗓门掩饰着自己内心的极度恐慌:
“将军,这是江东大都督周瑜周公瑾所乘的焰色五牙大舰!”
于禁颤声道:
“那怎么办?”
蔡瑁咽了口吐沫,沉声道:
“现在咱们只能收缩战线,仗着兵力上的优势可以保证将损失降到最低。不过,将军放心,东吴水军虽然厉害,但也不敢与我荆州水师硬撼。”
这番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这场仗已经败了,但仗着兵力上的优势,东吴大军不敢衔尾追击,不至全军覆没。
于禁闻言心中盘算:反正这仗败了也跟我没多大关系。唉!不过这个蔡瑁也忒不长脸,首战就打成这副熊样。他心里这么想,面上却不由得点了点头道:
“既然如此,全凭蔡将军说了算。”
蔡瑁点了点头,向传令官使了个眼色,不一刻只见江上的荆州战船结成有利队形向缓缓后方退去。水上做战毕竟不同陆上,多依靠的是船队间的配合,而陆战多是人的配合。如果在陆战上面对这种情形的时候,人在极度恐惧下是很难结成阵型后退的,但船便不同了。
荆州水军虽形成了阵型后退,但甘宁、黄盖打得正酣,见势紧随其后穷追猛打,不多时便又击沉了几艘。
周瑜望了望江面上散不尽的雾气:前方曹军人多势众,甘宁、黄盖毕竟兵微,乍然出兵才有此成效,若敌人打个埋伏,甘、黄二将军就有危险了。
思及此处,也令传令官击鼓鸣金收了兵马。
蔡瑁、于禁领着败军回见曹操,曹操虽是面色不好,但毕竟蔡瑁方刚归顺,也并未重罚。
其实曹操最近也颇为不顺,南方战势不利:路军夏口作战失利,水军又折了一阵;而许都方向也自形势不佳:自曹操罢三公置丞相,被献帝任命为丞相后,曹操便感觉到了山雨欲来,自己立在风口浪尖上,深处政治漩涡中。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早已是暗流涌动,风雨欲来了。
不过是靠自己积威所在才暂时控制住局面,而荀彧这些保皇派更不让自己省心。
可以说内部争斗不断;而此时北方竟又起谣言:曹丕前些日子发来加急文书,京都谣言四起,西凉马腾、韩遂以衣带诏讨逆为名欲出兵许都。
曹操当时就大发雷霆,气得连桌子都掀了。
很多谋臣心里都跟明镜是的,西凉无论出兵于否都是一个很不好的信号:出兵,则许都有难;不出兵则说明后方有人造谣生事,目的就是让曹操退回许都。等等诸多事情搅得曹操烦燥异常寝食难安。
不知是天意还是人为,最近曹操的头风病又严重起来,痛起来如同百虫噬脑一般,疼的曹操死去活来。
想来自讨伐袁绍以来久未犯病,不知怎么与东吴交战又犯了起来。
这日,曹操头部稍有好转,众谋士商议。先叫于禁陈述了一番当日战况,说至周瑜水军时,于禁难免多说了几句。
曹操听罢,环顾众谋士道:
“诸位可知?这个周瑜,是个什么来历?”
说罢,环顾众人,但见众人无不低头不语。
曹操眉头一皱,不由看向程昱。程昱道:
“丞相,周瑜,乃庐江舒县人,是洛阳令周异之子。听说与孙策少年结交,视同生死。”
“还有呢?”
曹操显然对这些表面东西并不感冒。程昱沉呤道:
“此人来历实无处可寻。”
曹操闻言不由叹道:
“早闻此人水军造诣颇为了得,故而孤不欲与他为敌。不想智取不得,只得应战,如今情形来看,恐怕蔡、张二人也未必是其敌手。水路,乃我军粮道,又是必争之地。诸位可有克敌良策?”
程昱闻言不由道:
“丞相,依程昱看,当务之急仍是训练水军,多一点时间,咱们便多一些把握。”曹操闻言摆手道:
“训练水军非是曲正之道,几十万大军总不能等蔡瑁、张允练好了水军再出发。”曹操急于扫平江东,众谋臣无不是听弦音而知雅意的高手,哪能听不出来?
只是这荡平江东哪是一朝一夕能成的?闻得此言无不垂头不语。曹操见群臣一个个无精打采,无名之火登时涌起,刚要发作,忽然扫到一人。旁人均是一片黯淡,此人却是神采奕奕,似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待转过身见是督军于禁,脸色忙缓和了下来,勉强挤出了丝笑容。
却哪知于禁根本没有看他,只是直盯盯地看着前方的江面,其余几个传令兵也直盯盯地望着东北方向的江面,似中了邪似地愣在当场,身子仿佛也入了定一般。
蔡瑁顺着他们的目光回头望去,闭着的嘴不由得张了开来,险些连下颚都要惊掉了。
他难以置信地揉了揉眼睛:只见白蒙蒙的雾气缓缓破开,披着一片金晃晃的日光,一座焰红色的“水上城堡”犹如巨鲸般渐渐破出江面——好大的一艘战船!
难怪于禁一众会惊成这样了,似是像看怪物一般看着这艘巨大的战船。
在这个庞然大物面前,曹军的中型战舰简直就如小狗大象一般,无人敢应其锋,荆州水军一下子便败下阵来,呈仓皇状。蔡瑁毕竟是久经水战见多识广,这个东西他还是认识的,但犹自不敢相信,不由得喃喃道:
“怎么是他……”
“那是什么船?”
于禁听蔡瑁这般说,不由得发问,但声音出口才发现自己说话的声音颤抖地异常厉害。
想来于禁也不曾在战场上见过这么大的东西(于禁毕竟是久经陆战,在陆战哪曾见过这么大的装备?),哪能沉得住气?连于禁都这副尊容,旁人的恐惧程度就更可想而知了。
但看蔡瑁也是脸色惨白,早没了方才必胜的决心,勉强平静了下来,镇定的轻咳了一声道:
“难怪今天这些艨艟来的这么刁钻,原来他们不是刘备的水军,而是江东的水师……呵……”
突然他蓦地提高了音量,用异常响亮的嗓门掩饰着自己内心的极度恐慌:
“将军,这是江东大都督周瑜周公瑾所乘的焰色五牙大舰!”
于禁颤声道:
“那怎么办?”
蔡瑁咽了口吐沫,沉声道:
“现在咱们只能收缩战线,仗着兵力上的优势可以保证将损失降到最低。不过,将军放心,东吴水军虽然厉害,但也不敢与我荆州水师硬撼。”
这番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这场仗已经败了,但仗着兵力上的优势,东吴大军不敢衔尾追击,不至全军覆没。
于禁闻言心中盘算:反正这仗败了也跟我没多大关系。唉!不过这个蔡瑁也忒不长脸,首战就打成这副熊样。他心里这么想,面上却不由得点了点头道:
“既然如此,全凭蔡将军说了算。”
蔡瑁点了点头,向传令官使了个眼色,不一刻只见江上的荆州战船结成有利队形向缓缓后方退去。水上做战毕竟不同陆上,多依靠的是船队间的配合,而陆战多是人的配合。如果在陆战上面对这种情形的时候,人在极度恐惧下是很难结成阵型后退的,但船便不同了。
荆州水军虽形成了阵型后退,但甘宁、黄盖打得正酣,见势紧随其后穷追猛打,不多时便又击沉了几艘。
周瑜望了望江面上散不尽的雾气:前方曹军人多势众,甘宁、黄盖毕竟兵微,乍然出兵才有此成效,若敌人打个埋伏,甘、黄二将军就有危险了。
思及此处,也令传令官击鼓鸣金收了兵马。
蔡瑁、于禁领着败军回见曹操,曹操虽是面色不好,但毕竟蔡瑁方刚归顺,也并未重罚。
其实曹操最近也颇为不顺,南方战势不利:路军夏口作战失利,水军又折了一阵;而许都方向也自形势不佳:自曹操罢三公置丞相,被献帝任命为丞相后,曹操便感觉到了山雨欲来,自己立在风口浪尖上,深处政治漩涡中。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早已是暗流涌动,风雨欲来了。
不过是靠自己积威所在才暂时控制住局面,而荀彧这些保皇派更不让自己省心。
可以说内部争斗不断;而此时北方竟又起谣言:曹丕前些日子发来加急文书,京都谣言四起,西凉马腾、韩遂以衣带诏讨逆为名欲出兵许都。
曹操当时就大发雷霆,气得连桌子都掀了。
很多谋臣心里都跟明镜是的,西凉无论出兵于否都是一个很不好的信号:出兵,则许都有难;不出兵则说明后方有人造谣生事,目的就是让曹操退回许都。等等诸多事情搅得曹操烦燥异常寝食难安。
不知是天意还是人为,最近曹操的头风病又严重起来,痛起来如同百虫噬脑一般,疼的曹操死去活来。
想来自讨伐袁绍以来久未犯病,不知怎么与东吴交战又犯了起来。
这日,曹操头部稍有好转,众谋士商议。先叫于禁陈述了一番当日战况,说至周瑜水军时,于禁难免多说了几句。
曹操听罢,环顾众谋士道:
“诸位可知?这个周瑜,是个什么来历?”
说罢,环顾众人,但见众人无不低头不语。
曹操眉头一皱,不由看向程昱。程昱道:
“丞相,周瑜,乃庐江舒县人,是洛阳令周异之子。听说与孙策少年结交,视同生死。”
“还有呢?”
曹操显然对这些表面东西并不感冒。程昱沉呤道:
“此人来历实无处可寻。”
曹操闻言不由叹道:
“早闻此人水军造诣颇为了得,故而孤不欲与他为敌。不想智取不得,只得应战,如今情形来看,恐怕蔡、张二人也未必是其敌手。水路,乃我军粮道,又是必争之地。诸位可有克敌良策?”
程昱闻言不由道:
“丞相,依程昱看,当务之急仍是训练水军,多一点时间,咱们便多一些把握。”曹操闻言摆手道:
“训练水军非是曲正之道,几十万大军总不能等蔡瑁、张允练好了水军再出发。”曹操急于扫平江东,众谋臣无不是听弦音而知雅意的高手,哪能听不出来?
只是这荡平江东哪是一朝一夕能成的?闻得此言无不垂头不语。曹操见群臣一个个无精打采,无名之火登时涌起,刚要发作,忽然扫到一人。旁人均是一片黯淡,此人却是神采奕奕,似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