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节
话题戛然而止,谭振兴不习惯地东张西望,谭盛礼顿了顿,倒是说起藏书阁的袁安朱政来,他天天去藏书阁,和两人熟悉不少,两人是连襟,家境贫寒,因识得些字比同村同龄人过得要好,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有儿子后,省吃俭用的供儿子读书,听说江南文风鼎盛,不惜举家搬去江南,儿子送去私塾,他们则给读书人做书童,求得读书人的书拿回家给儿子看,相中他们的读书人是个穷酸老秀才,老秀才没有成亲,性格孤僻,且视书如宝,并不将书外借,两人无法,只能自己誊抄...
好在老秀才慷慨,笔墨纸砚皆是老秀才出的。
有年,老秀才兴起报名参加乡试,许是运气好中了举,意气风发地带他们赴京赶考,进京时已快腊月了,天气寒冷,老秀才染了风寒没能熬过去,两人搜干净身上所有的钱都不够买棺木,有人建议他们卖书,书是老秀才最宝贝的物件,两人不忍,走投无路去街边行乞...
运气好碰到了廖逊。
既有了钱安葬老秀才,也在国子监找到了活儿,谭盛礼记得袁安说起往事说得最多的词就是运气好,初到江南,人生地不熟的,是老秀才收他们做了书童有饭吃有书抄,进京后运气好遇到廖逊......
谭盛礼问谭振兴,“真的是他们运气好吗?”
谭振兴从善如流,“不是运气好吗?”
谭盛礼沉吟不语,世间哪有那么多好运气的人,你所以为的运气好不过是身上某些良好的性情品质被旁人看见有心帮衬罢了,袁安他们识得字但没读过什么书,江南读书人挑书童的眼光何其高,怎么会相中袁安他们呢,还同时相中他们两个人,老秀才很多年不参加乡试,突然就来了斗志...
与其说袁安他们运气好,谭盛礼更相信是老秀才体谅敬重他们为子背井离乡的决心和魄力。
两人的字也是慢慢抄书练好的,书里的内容,两人懂得并不多,谭盛礼看着谭振兴年轻鲜活的面庞,问,“多久没给你们布置功课了?”
谭振兴算了算,很久了。
“就以此为题写篇策论吧。”
谭振兴:“......”殿试已过,无须这般严苛吧,但看谭盛礼不像说笑,恭敬答道,“是。”
袁安和朱政的经历不算坎坷,有贵人相助,他们是幸运的,比起两人,谭盛礼其实更好奇老秀才赴京赶考的心情,据袁安说,老秀才临终前交代无须送他回乡安葬,随意葬在京外的荒郊野岭即可,老秀才没到过京城,不知他眼里的‘荒山野岭’有多远,幸亏有廖逊相助,否则袁安和朱政怕是要走上好几日...
谭振兴他们的功课已经用不着谭盛礼多操心了,谭盛礼更关注国子监的情况,因为暗示过学生们他要选的书,这天到藏书阁,朱政告诉他很多学生来书阁看书,场面盛大,堪比早集,甚至好些人问他们是否了解书架的书...两人来国子监后,少有人正眼瞧他们,这次却彬彬有礼的行问候礼...
两人诚惶诚恐。
谭盛礼笑而不语,走向书架,随意抽了本书,问朱政,“可看过?”
朱政不懂谭盛礼的意思,有些脸红,看自然是看过的,国子监的很多书他们都看过,“看过,但不记得内容。”
朱政诚实回答。
谭盛礼翻了两页,微笑地说,“不知他们是否记得。”
国子监四季试的习俗已有上百年,书籍何其多,哪有学生记得住内容啊,何况封皮上只记载哪年哪季,太模糊了,谭盛礼连问了三遍,都没人站起来回答,谭盛礼翻开书,读了前几行,底下立马有好几个人举手,谭盛礼笑了笑,没有让他们起身回答,而是接着往下读,没有读文章,只读题目,又读了两行,举手的人更多了,待谭盛礼读完所有题目,几乎就剩下几个人没举手。
谭盛礼阖上书,问他们,“你们知道里边的内容吧。”
连续遭受几次打击的学生们倍受鼓舞,如小鸡啄米的点头,脸上尽是扬眉吐气的雀跃,谭盛礼随意点了两个人背诵书里的诗...
抑扬顿挫,字字不差。
谭盛礼问又问,“看了此书诸位有何感触?”
众人:“......”
此乃四季试的考卷,能有什么感触啊,祭酒大人问的好奇怪啊。
作者有话要说: 推荐文文《夫人,求破案》
一句话简介:一口怨气而引发一系列查案撩夫的故事。
女主自白:跟着系统混,有名有利有男人。
正经版文案:一招醒来,她背负数条人命,逃亡成了唯一出路。
当正义被奴役,当冤屈不得伸张,当刑法成了杀人工具,黑暗中,他是那一抹救赎之光。
男主自白:吾生有三愿,一愿天下无冤,二愿盛世太平,三愿良辰美锦。
感谢在2020-02-22 05:06:10~2020-02-23 23:53:3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盲女 40瓶;臣妾做不到、看 30瓶;怎么办呀喵、随便、rebecca??、21542291、老呆呆 20瓶;拽拽 19瓶;筱篠、哎呀呀 15瓶;畅婕、懒懒的小狐狸、狐狸眼、苑梦流星、阿娇啊、柒柒柒 10瓶;氧原子 8瓶;专门催更 6瓶;风末琉卜、天天向上 5瓶;37990860 3瓶;梅乌文 2瓶;16678931、我是一棵树、icecream、山药果子、蒲扇、绿柳、蔡蔡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45
奇怪归奇怪, 他们也是要面子的, 好不容易遇到本熟悉的书,哪能被这个问题难住,众人垂眸细想, 片刻, 有个胆大的少年站起身,先朝谭盛礼拱手作揖, 语气却透着丝不服输的劲儿,高昂着下巴,声音洪亮,“此书是当年四季试的优秀文章诗文,由国子监学生誊抄,意在传给后来的学生, 好让后人奇文共赏,纵观天下各地书院, 收集考试里好的文章诗文传承给后人的寥寥无几,作为最高学府,国子监当之无愧...”
国子监的文脉底蕴不是其他书院能比的,即使他们没有功名, 在国子监读过书也够他们吹嘘一辈子了。
少年穿着国子监学生服饰, 风度翩翩,风华正茂,听得周围人无不面露动容为之自豪,谭盛礼嘴角含笑, 认真听他讲述国子监的书籍传承,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高尚品德。
半柱香的功夫,少年才收了声,年轻张扬的脸上还有未散去的激动。
谭盛礼不急不缓的看向其他人,笑容耐人寻味,少年动了动唇,想补充两句,转而想到谭盛礼刚来,应该不知,便没细说...
谭盛礼似乎没有发现少年话里有不妥之处,问说,“此书意义深远重大,和书的内容有关吗?”
众人:“......”
祭酒大人的问题真的刁钻,书的内容无非就是应题的文章诗文,文采绝佳,文章雅致,但多看几遍也就那样。
无人应答,杨严谨又站了起来,“无关。”
不高不低的两个字,浇灭了众人心底的热忱以及对先人的缅怀,书意义重大却和内容无关,怎么想怎么都觉
众人心头不悦,恶狠狠地瞪向破坏气氛的杨严谨...同为学生,杨严谨怎么为祭酒大人说话呢...
谭盛礼状似没看到他们的眼神,面不改色地再问,“既然和书的内容没什么关系,为什么看的人这么多呢?”
还能是为什么,为里边的题呗。
众人眼神鄙夷地望着谭盛礼,想说这位祭酒大人美名在外,实则糊里糊涂的,连国子监的情况都没聊了解清楚就来做祭酒,可笑至极。
国子监的四季试由名师出题,阅卷的可能会是朝上德高望重的大臣,大臣久经官场,鉴赏极有参考价值,纵观历年四季试,凡事有朝中大臣参与阅卷的那场,文章诗文被评为佳作的读书人会试必然高中,他们多看这些书籍当然是为了更好揣测科举受欢迎的文章诗文啊...
再者,先生布置功课,时不时会挑以前四季试里的题,如果没看过,审题容易出错,功课完成得不好会受罚,看书后明确知道题目意思,思路清晰,功课不会差到哪儿去,有什么理由不看呢?
心里清楚怎么回事,却没人站起来回答谭盛礼的问题,害怕告诉谭盛礼以后老师不以四季试的题作为功课,那他们就有得愁了,因此默契的保持着沉默。
四周安安静静的,有鸟儿落在窗棂上,颤着脑袋好奇地张望着。
静默许久,谭盛礼出声打破了沉默,不过他跳开刚才的问题说起又一件事,“此书没有署名未免遗憾,今日起,再有类似的书籍署上誊抄者的姓名吧。”
猝不及防地,鸟儿挥动着翅膀飞走,叽叽叽叫了两声,众人纷纷皱起眉头,再看谭盛礼手里的书,神色都不太好看,别听同窗将这书背后的故事吹嘘得天花乱坠,什么文脉传承,什么前人栽树...通通都是假的...这书能流传下来不是先人怜惜后人学生,而是...先人做错事被老师罚抄书...国子监没有人专门誊抄书籍以供收藏,类似的书都是做错事的学生抄的...
少年没有细说的也是这事,本以为能糊弄过去,殊不知想多了。
“不...不用吧。”
罚抄书就够丢脸的,再署上姓名供后边的学生讨论不是更丢脸吗,学生们都不太赞成谭盛礼的做法,但人微言轻,哪儿管用啊,只见谭盛礼收起书,走向书桌的书箱,里边堆着厚厚的功课,是谭盛礼前几日布置的。
“你想做什么样的人!”这话题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得很,多数人崇拜钦佩自己的祖父或父亲,欲成为那样的人,可怎样能达到那种境界却似懂非懂,至于钦慕朝中文武双全大臣的学生就更显懵懂了,毕竟想是回事,怎么做又是另外回事。
谭盛礼把功课还给他们,大致说了遍情况,子承父业,无不想守住父辈家业再锦上添花,
抱负远大,志向恢宏,字里行间透着少年血性,让人心血澎湃。
谭盛礼问,“守业更比建业难,诸位以为如何能守住父辈家业?”
学生们再次沉默,沉默时扭头四望,彼此眼神交汇,柔和许多,不知谁先作答,慢慢的,回答的人很多,其中,有人提到了联姻,高门大户,为巩固地位联姻是很常见的手段,谭家清贵,行事正直,自是瞧不起联姻这种拉帮结派的做法,不过他们见过很多。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在谭盛礼面前,他们毫无保留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卯足劲想得到谭盛礼的认可。
谭盛礼威望甚重,能得他赞扬半句足以回家炫耀半个月,没人不想成为长辈眼里能光耀门楣的孩子,故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谭盛礼都认真听着,神色专注,不插嘴不打断。
直到无人起身发言,谭盛礼又问,“诸位以为品行重要还是科举重要?”
学生们异口同声,“当然是品行了。”
谭盛礼笑了,“那为什么陶冶性情的书没人看呢?”
众人:“......”
这个问题又把他们难住了,谭盛礼再次跳过,让他们好好回去好好思考这个问题,并以此为功课写篇论文,学生们哀嚎不已,想说这道题也...太难了吧。
有人熬不住了,偷偷向叶弘打听叶老先生何时回来,叶老先生的课虽然让人头疼,不至于像谭盛礼想一出是一出的。
祖父的事儿叶弘哪儿说得清楚,含糊不清回了两句,却是没给具体日子,待回府后和祖父说起此事,沾沾自喜道,“谭祭酒博览群书是真,性子却不讨喜,私底下好些人议论他是拿着鸡毛当令箭...”
叶弘知道祖父不喜谭盛礼,语气不由得带着轻蔑,哪晓得静坐垂钓的叶老突然变了脸,用力地握住鱼竿,鱼竿颤动,连带着湖面的水起了涟漪,叶弘怔住,迎上那双深沉锐利的眼,心跳漏了半拍。
“谭祭酒性情怎样也是你做学生能评价的?平日教你的尊师重道都忘了是不是?”
叶弘讪讪,“祖父教训的是。”
叶老先生再不喜欢谭盛礼是他的事儿,叶弘作为晚辈,又是国子监的学生,轻佻不屑地议论老师是非,简直目无尊长,要知道,叶老先生也是老师,最重师道尊严,岂能任由晚辈议谭盛礼长短,叶弘自知犯了忌讳,低眉认错,叶老先生冷然,“回屋抄书去。”
“是。”
祖孙两的这段小插曲谭盛礼并不知晓,这日去叶家拜访,只觉得叶弘温顺礼貌多了,以为待他为客的缘故不曾多想,叶家宅院清幽,不过处处透着质朴,谭盛礼跟着叶弘进了叶老先生的书房,书房差不多有两个房间大,两面墙的书架堆满了书,整齐有序,谭盛礼粗略地扫了眼,最靠近门边方向的多和算学有关的书籍,越靠近书桌,越是修身养性的书。
谭盛礼有些惊讶,他以为叶老先生痴迷算学,算学类的书籍必离书桌最近呢。
“来啊。”书桌边的叶老先生抬眸,目光淡淡的瞥了谭盛礼眼,“听弘儿说你找我有事,什么事啊。”
语调平平,怎么听都不是寻常待客会说的话,叶弘立在旁边默不吭声,祖父不喜谭祭酒毋庸置疑,否则不会如此冷淡,叶弘偷偷打量谭盛礼,后者不显怒意,礼貌地朝他祖父拱手,“老先生身体不适,谭某想来问问你身体怎么样了?”
“不敢劳祭酒大人操心。”
叶老先生低着头,笔在纸上写着什么,“弘儿,给祭酒大人倒茶。”
“是。”
谭盛礼落座,叶老先生没有歇笔闲聊的意思,谭盛礼开门见山,说起他代课的情形来,叶老先生几不可闻的哼了哼,在算学课上讲其他课,亏他敢,叶老先生道,“叶某因病告假,祭酒大人代为授课,自是祭酒大人想讲什么就讲什么,叶某哪敢多说。”
话说得不好听,但语气比之前好很多,他人不在国子监,但国子监发生的事儿瞒不了他,从叶弘这两日的表现来看,叶老心里挺佩服谭盛礼的,这个孙子恃才傲物,算学这门的功课能耐着性子好好做,其他门的功课是能敷衍则敷衍,可以说完全不上心,但这两日不同,孙子来书房要了好几本书去,昨日突然问自己书房的书排序是不是有什么讲究,他多问了两句,孙子说为了完成谭祭酒布置的功课。
为什么陶冶性情的书没人看?
叶老先生自己想了许久,年轻人性格冲动,急功近利,凡事只看眼前的利益,哪儿看得长远啊,陶冶性情于年轻人而言太陌生了,因为看不到实质的好处,谁愿意看,就像算学,国子监自古就有这门课,真心喜欢的人有多少?还不是科举制度改革,学生们看到算学的重要不得不花心思认真学吗?
他纳闷谭盛礼布置这些功课想做什么。
摒退叶弘,开门见山的问谭盛礼,“弘儿说你布置的功课别出心裁,不知谭祭酒有何用意?”
“藏书阁藏书丰富,许多书却无人问津,谭某觉得不应该是这样的。”谭盛礼感慨。
叶老先生眼神微震,他任算学先生多年,自是清楚谭盛礼话里的意思,廖逊在时,经过藏书阁门前就会叹气,他问廖逊为何,廖逊不肯多言,只道,“国子监不该是这样的啊...”
此时再听这话,叶老有些晃神。
作者有话要说: 昨晚更文时发现有错字结果遇到网审修改不了,现在改了,喜欢文文的请收藏作者君专栏哦。
好在老秀才慷慨,笔墨纸砚皆是老秀才出的。
有年,老秀才兴起报名参加乡试,许是运气好中了举,意气风发地带他们赴京赶考,进京时已快腊月了,天气寒冷,老秀才染了风寒没能熬过去,两人搜干净身上所有的钱都不够买棺木,有人建议他们卖书,书是老秀才最宝贝的物件,两人不忍,走投无路去街边行乞...
运气好碰到了廖逊。
既有了钱安葬老秀才,也在国子监找到了活儿,谭盛礼记得袁安说起往事说得最多的词就是运气好,初到江南,人生地不熟的,是老秀才收他们做了书童有饭吃有书抄,进京后运气好遇到廖逊......
谭盛礼问谭振兴,“真的是他们运气好吗?”
谭振兴从善如流,“不是运气好吗?”
谭盛礼沉吟不语,世间哪有那么多好运气的人,你所以为的运气好不过是身上某些良好的性情品质被旁人看见有心帮衬罢了,袁安他们识得字但没读过什么书,江南读书人挑书童的眼光何其高,怎么会相中袁安他们呢,还同时相中他们两个人,老秀才很多年不参加乡试,突然就来了斗志...
与其说袁安他们运气好,谭盛礼更相信是老秀才体谅敬重他们为子背井离乡的决心和魄力。
两人的字也是慢慢抄书练好的,书里的内容,两人懂得并不多,谭盛礼看着谭振兴年轻鲜活的面庞,问,“多久没给你们布置功课了?”
谭振兴算了算,很久了。
“就以此为题写篇策论吧。”
谭振兴:“......”殿试已过,无须这般严苛吧,但看谭盛礼不像说笑,恭敬答道,“是。”
袁安和朱政的经历不算坎坷,有贵人相助,他们是幸运的,比起两人,谭盛礼其实更好奇老秀才赴京赶考的心情,据袁安说,老秀才临终前交代无须送他回乡安葬,随意葬在京外的荒郊野岭即可,老秀才没到过京城,不知他眼里的‘荒山野岭’有多远,幸亏有廖逊相助,否则袁安和朱政怕是要走上好几日...
谭振兴他们的功课已经用不着谭盛礼多操心了,谭盛礼更关注国子监的情况,因为暗示过学生们他要选的书,这天到藏书阁,朱政告诉他很多学生来书阁看书,场面盛大,堪比早集,甚至好些人问他们是否了解书架的书...两人来国子监后,少有人正眼瞧他们,这次却彬彬有礼的行问候礼...
两人诚惶诚恐。
谭盛礼笑而不语,走向书架,随意抽了本书,问朱政,“可看过?”
朱政不懂谭盛礼的意思,有些脸红,看自然是看过的,国子监的很多书他们都看过,“看过,但不记得内容。”
朱政诚实回答。
谭盛礼翻了两页,微笑地说,“不知他们是否记得。”
国子监四季试的习俗已有上百年,书籍何其多,哪有学生记得住内容啊,何况封皮上只记载哪年哪季,太模糊了,谭盛礼连问了三遍,都没人站起来回答,谭盛礼翻开书,读了前几行,底下立马有好几个人举手,谭盛礼笑了笑,没有让他们起身回答,而是接着往下读,没有读文章,只读题目,又读了两行,举手的人更多了,待谭盛礼读完所有题目,几乎就剩下几个人没举手。
谭盛礼阖上书,问他们,“你们知道里边的内容吧。”
连续遭受几次打击的学生们倍受鼓舞,如小鸡啄米的点头,脸上尽是扬眉吐气的雀跃,谭盛礼随意点了两个人背诵书里的诗...
抑扬顿挫,字字不差。
谭盛礼问又问,“看了此书诸位有何感触?”
众人:“......”
此乃四季试的考卷,能有什么感触啊,祭酒大人问的好奇怪啊。
作者有话要说: 推荐文文《夫人,求破案》
一句话简介:一口怨气而引发一系列查案撩夫的故事。
女主自白:跟着系统混,有名有利有男人。
正经版文案:一招醒来,她背负数条人命,逃亡成了唯一出路。
当正义被奴役,当冤屈不得伸张,当刑法成了杀人工具,黑暗中,他是那一抹救赎之光。
男主自白:吾生有三愿,一愿天下无冤,二愿盛世太平,三愿良辰美锦。
感谢在2020-02-22 05:06:10~2020-02-23 23:53:3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盲女 40瓶;臣妾做不到、看 30瓶;怎么办呀喵、随便、rebecca??、21542291、老呆呆 20瓶;拽拽 19瓶;筱篠、哎呀呀 15瓶;畅婕、懒懒的小狐狸、狐狸眼、苑梦流星、阿娇啊、柒柒柒 10瓶;氧原子 8瓶;专门催更 6瓶;风末琉卜、天天向上 5瓶;37990860 3瓶;梅乌文 2瓶;16678931、我是一棵树、icecream、山药果子、蒲扇、绿柳、蔡蔡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45
奇怪归奇怪, 他们也是要面子的, 好不容易遇到本熟悉的书,哪能被这个问题难住,众人垂眸细想, 片刻, 有个胆大的少年站起身,先朝谭盛礼拱手作揖, 语气却透着丝不服输的劲儿,高昂着下巴,声音洪亮,“此书是当年四季试的优秀文章诗文,由国子监学生誊抄,意在传给后来的学生, 好让后人奇文共赏,纵观天下各地书院, 收集考试里好的文章诗文传承给后人的寥寥无几,作为最高学府,国子监当之无愧...”
国子监的文脉底蕴不是其他书院能比的,即使他们没有功名, 在国子监读过书也够他们吹嘘一辈子了。
少年穿着国子监学生服饰, 风度翩翩,风华正茂,听得周围人无不面露动容为之自豪,谭盛礼嘴角含笑, 认真听他讲述国子监的书籍传承,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高尚品德。
半柱香的功夫,少年才收了声,年轻张扬的脸上还有未散去的激动。
谭盛礼不急不缓的看向其他人,笑容耐人寻味,少年动了动唇,想补充两句,转而想到谭盛礼刚来,应该不知,便没细说...
谭盛礼似乎没有发现少年话里有不妥之处,问说,“此书意义深远重大,和书的内容有关吗?”
众人:“......”
祭酒大人的问题真的刁钻,书的内容无非就是应题的文章诗文,文采绝佳,文章雅致,但多看几遍也就那样。
无人应答,杨严谨又站了起来,“无关。”
不高不低的两个字,浇灭了众人心底的热忱以及对先人的缅怀,书意义重大却和内容无关,怎么想怎么都觉
众人心头不悦,恶狠狠地瞪向破坏气氛的杨严谨...同为学生,杨严谨怎么为祭酒大人说话呢...
谭盛礼状似没看到他们的眼神,面不改色地再问,“既然和书的内容没什么关系,为什么看的人这么多呢?”
还能是为什么,为里边的题呗。
众人眼神鄙夷地望着谭盛礼,想说这位祭酒大人美名在外,实则糊里糊涂的,连国子监的情况都没聊了解清楚就来做祭酒,可笑至极。
国子监的四季试由名师出题,阅卷的可能会是朝上德高望重的大臣,大臣久经官场,鉴赏极有参考价值,纵观历年四季试,凡事有朝中大臣参与阅卷的那场,文章诗文被评为佳作的读书人会试必然高中,他们多看这些书籍当然是为了更好揣测科举受欢迎的文章诗文啊...
再者,先生布置功课,时不时会挑以前四季试里的题,如果没看过,审题容易出错,功课完成得不好会受罚,看书后明确知道题目意思,思路清晰,功课不会差到哪儿去,有什么理由不看呢?
心里清楚怎么回事,却没人站起来回答谭盛礼的问题,害怕告诉谭盛礼以后老师不以四季试的题作为功课,那他们就有得愁了,因此默契的保持着沉默。
四周安安静静的,有鸟儿落在窗棂上,颤着脑袋好奇地张望着。
静默许久,谭盛礼出声打破了沉默,不过他跳开刚才的问题说起又一件事,“此书没有署名未免遗憾,今日起,再有类似的书籍署上誊抄者的姓名吧。”
猝不及防地,鸟儿挥动着翅膀飞走,叽叽叽叫了两声,众人纷纷皱起眉头,再看谭盛礼手里的书,神色都不太好看,别听同窗将这书背后的故事吹嘘得天花乱坠,什么文脉传承,什么前人栽树...通通都是假的...这书能流传下来不是先人怜惜后人学生,而是...先人做错事被老师罚抄书...国子监没有人专门誊抄书籍以供收藏,类似的书都是做错事的学生抄的...
少年没有细说的也是这事,本以为能糊弄过去,殊不知想多了。
“不...不用吧。”
罚抄书就够丢脸的,再署上姓名供后边的学生讨论不是更丢脸吗,学生们都不太赞成谭盛礼的做法,但人微言轻,哪儿管用啊,只见谭盛礼收起书,走向书桌的书箱,里边堆着厚厚的功课,是谭盛礼前几日布置的。
“你想做什么样的人!”这话题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得很,多数人崇拜钦佩自己的祖父或父亲,欲成为那样的人,可怎样能达到那种境界却似懂非懂,至于钦慕朝中文武双全大臣的学生就更显懵懂了,毕竟想是回事,怎么做又是另外回事。
谭盛礼把功课还给他们,大致说了遍情况,子承父业,无不想守住父辈家业再锦上添花,
抱负远大,志向恢宏,字里行间透着少年血性,让人心血澎湃。
谭盛礼问,“守业更比建业难,诸位以为如何能守住父辈家业?”
学生们再次沉默,沉默时扭头四望,彼此眼神交汇,柔和许多,不知谁先作答,慢慢的,回答的人很多,其中,有人提到了联姻,高门大户,为巩固地位联姻是很常见的手段,谭家清贵,行事正直,自是瞧不起联姻这种拉帮结派的做法,不过他们见过很多。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在谭盛礼面前,他们毫无保留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卯足劲想得到谭盛礼的认可。
谭盛礼威望甚重,能得他赞扬半句足以回家炫耀半个月,没人不想成为长辈眼里能光耀门楣的孩子,故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谭盛礼都认真听着,神色专注,不插嘴不打断。
直到无人起身发言,谭盛礼又问,“诸位以为品行重要还是科举重要?”
学生们异口同声,“当然是品行了。”
谭盛礼笑了,“那为什么陶冶性情的书没人看呢?”
众人:“......”
这个问题又把他们难住了,谭盛礼再次跳过,让他们好好回去好好思考这个问题,并以此为功课写篇论文,学生们哀嚎不已,想说这道题也...太难了吧。
有人熬不住了,偷偷向叶弘打听叶老先生何时回来,叶老先生的课虽然让人头疼,不至于像谭盛礼想一出是一出的。
祖父的事儿叶弘哪儿说得清楚,含糊不清回了两句,却是没给具体日子,待回府后和祖父说起此事,沾沾自喜道,“谭祭酒博览群书是真,性子却不讨喜,私底下好些人议论他是拿着鸡毛当令箭...”
叶弘知道祖父不喜谭盛礼,语气不由得带着轻蔑,哪晓得静坐垂钓的叶老突然变了脸,用力地握住鱼竿,鱼竿颤动,连带着湖面的水起了涟漪,叶弘怔住,迎上那双深沉锐利的眼,心跳漏了半拍。
“谭祭酒性情怎样也是你做学生能评价的?平日教你的尊师重道都忘了是不是?”
叶弘讪讪,“祖父教训的是。”
叶老先生再不喜欢谭盛礼是他的事儿,叶弘作为晚辈,又是国子监的学生,轻佻不屑地议论老师是非,简直目无尊长,要知道,叶老先生也是老师,最重师道尊严,岂能任由晚辈议谭盛礼长短,叶弘自知犯了忌讳,低眉认错,叶老先生冷然,“回屋抄书去。”
“是。”
祖孙两的这段小插曲谭盛礼并不知晓,这日去叶家拜访,只觉得叶弘温顺礼貌多了,以为待他为客的缘故不曾多想,叶家宅院清幽,不过处处透着质朴,谭盛礼跟着叶弘进了叶老先生的书房,书房差不多有两个房间大,两面墙的书架堆满了书,整齐有序,谭盛礼粗略地扫了眼,最靠近门边方向的多和算学有关的书籍,越靠近书桌,越是修身养性的书。
谭盛礼有些惊讶,他以为叶老先生痴迷算学,算学类的书籍必离书桌最近呢。
“来啊。”书桌边的叶老先生抬眸,目光淡淡的瞥了谭盛礼眼,“听弘儿说你找我有事,什么事啊。”
语调平平,怎么听都不是寻常待客会说的话,叶弘立在旁边默不吭声,祖父不喜谭祭酒毋庸置疑,否则不会如此冷淡,叶弘偷偷打量谭盛礼,后者不显怒意,礼貌地朝他祖父拱手,“老先生身体不适,谭某想来问问你身体怎么样了?”
“不敢劳祭酒大人操心。”
叶老先生低着头,笔在纸上写着什么,“弘儿,给祭酒大人倒茶。”
“是。”
谭盛礼落座,叶老先生没有歇笔闲聊的意思,谭盛礼开门见山,说起他代课的情形来,叶老先生几不可闻的哼了哼,在算学课上讲其他课,亏他敢,叶老先生道,“叶某因病告假,祭酒大人代为授课,自是祭酒大人想讲什么就讲什么,叶某哪敢多说。”
话说得不好听,但语气比之前好很多,他人不在国子监,但国子监发生的事儿瞒不了他,从叶弘这两日的表现来看,叶老心里挺佩服谭盛礼的,这个孙子恃才傲物,算学这门的功课能耐着性子好好做,其他门的功课是能敷衍则敷衍,可以说完全不上心,但这两日不同,孙子来书房要了好几本书去,昨日突然问自己书房的书排序是不是有什么讲究,他多问了两句,孙子说为了完成谭祭酒布置的功课。
为什么陶冶性情的书没人看?
叶老先生自己想了许久,年轻人性格冲动,急功近利,凡事只看眼前的利益,哪儿看得长远啊,陶冶性情于年轻人而言太陌生了,因为看不到实质的好处,谁愿意看,就像算学,国子监自古就有这门课,真心喜欢的人有多少?还不是科举制度改革,学生们看到算学的重要不得不花心思认真学吗?
他纳闷谭盛礼布置这些功课想做什么。
摒退叶弘,开门见山的问谭盛礼,“弘儿说你布置的功课别出心裁,不知谭祭酒有何用意?”
“藏书阁藏书丰富,许多书却无人问津,谭某觉得不应该是这样的。”谭盛礼感慨。
叶老先生眼神微震,他任算学先生多年,自是清楚谭盛礼话里的意思,廖逊在时,经过藏书阁门前就会叹气,他问廖逊为何,廖逊不肯多言,只道,“国子监不该是这样的啊...”
此时再听这话,叶老有些晃神。
作者有话要说: 昨晚更文时发现有错字结果遇到网审修改不了,现在改了,喜欢文文的请收藏作者君专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