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南定——死人
“爹,爹!”叶宜伟怀里抱着叶子高的身子,大声哭喊道。
叶子高胸口插着一支箭,箭矢直插入肺,鲜血如同山泉般汨汨地从伤口流出来,虽然血流不大,但却止不住,即使砍断箭身后已经用一层又一层的布将伤口处包裹起来,也毫无作用。
叶子高抬起头,似乎想要对叶宜伟说些什么,可忽然从叶宜伟的身后传来声音道:“大夫来了!”
叶宜伟马上回过头去,大声喊道:“医师,快给我爹治伤!”
匆匆赶来的医师马上蹲下身子,指使跟着一起抬担架过来的医务兵小心翼翼地将叶子高放到担架上,解开一层又一层的止血布,仔细验看了一下伤口,摇摇头说道:“箭矢直插入肺,血也流了这么多,属下无能为力。”
“竟然治不好我爹,你这个庸医!”失去理智的叶宜伟马上伸出右手抓住这名军医的衣服领子,大声喊道。
贺文常赶忙上前阻止:“宜伟,你冷静一点儿。叶千户受伤生命垂危,你心情不好我们都明白,可你也不能将气撒到医师身上。”
叶宜伟此时也已经不在乎贺文常的身份了,正要对他大声嚷嚷,忽然听到刚才被医师放在担架上的叶子高说道:“宜伟,不要胡闹。”
“爹。”叶宜伟马上放下与贺文常的争执,靠在担架上答应一声。
“宜伟,贺大人所说是正理,又不是医师用错了药把你爹我治死了,而是我受了重伤,怎么能去责怪医师?”
“可是,爹。”叶宜伟说不出话来,只能低着头哭。
叶子高与叶宜伟一起给贺文常带路后,一直跟在贺文常身旁,同时严防自己被残余的安南人干掉。
贺文常半强迫的让叶子高给他带路,他本来是非常不情愿的,怕自己死,更怕儿子死;但进攻出乎预料的成功,残余的安南人很快就要被明军全歼,他属于官员的那颗心又活跃起来。
不论怎么推脱,他属下的千户几乎全军覆没是确凿无疑的,他没有和属下将士在一起也确凿无疑,一个‘指挥不利’的罪名是逃不了的,还有临阵脱逃之嫌。这两个罪名,足以让他在大明军中前途暗淡;他女儿虽然是皇妃,也干涉不了军中之事。他不是很担心自己的前途:他今年已经五十多了不值得在意,可儿子们呢?二儿子没什么本事,只能在家种地;大儿子虽然气人,可还有点机灵劲儿,未必没有前程。
所以他对给贺文常等人带路又有了新的想法。毫无疑问贺文常是此战的功臣,他的奏报会是非常重要的定罪受赏依据,他希望能够讨好贺文常,让贺文常奏报的时候稍微美化一些他做了什么,指挥不利推脱不掉,但不写自己临阵逃脱之事,让他可以保住现在的官位。
他不仅自己恭维贺文常,还嘱咐儿子也要上前恭维。叶宜伟并不情愿,可碍不过父亲的话,只能答应。
可就在叶宜伟走近贺文常要去恭维他时,叶子高一侧头发现从粮仓内射出来一支箭矢,箭矢直直的指向叶宜伟,而他并未发觉这支箭。
叶子高根本来不及多想,大喊一声:“宜伟小心!”就扑了过去。
叶宜伟吃他这一吓,楞在原地,呆呆地不动,眼看箭矢就要射在他身上。
叶子高更加十分着急,也不知哪来的力气,一下就扑到叶宜伟身前,将他推倒在地躲开箭矢,可他自己的右胸却被箭矢射中,倒在地上。叶宜伟马上大吼着跑过来抱住叶子高,同时哭喊着找军医。
此时叶子高见儿子只是低着头哭,伸手抹了抹他的眼泪,说道:“我死了以后,你要好好在军中历练,多学本事,少惹事,少发表意见。你也算不上什么人物,天天的脾气这么大,谁会受着你?纵使有你妹妹,也不顶用。”
“不要抱着混日子的想法。混日子不过是你这一世的衣食无忧,下一代又会和普通百姓差不了多少。你儿子和你二弟的儿子虽然年纪小,但三岁看老,我瞧着都不中用。你弟弟虽然还算老实本分,可没什么本事,不会有多大前程也不会惹事,以后咱们家就指望着你了,你一定要上进!”
“……”
叶子高嘱咐他几句,叶宜伟一边哭,一边点头答应。
叶子高虽然胸中有千言万语要说,可这几句话说完了忽然感觉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此时见叶宜伟一一答应,笑了笑,又转过头来看向贺文常与刘明诏。
“贺通事,刘千户,在下就要死了,临死之前恳求你们一件事情:在下自知在安南人袭来之时指挥不当,后来又有临阵脱逃之嫌,可这些事情只是我一人所做,求你们二人不要将宜伟记录进去。”
“叶千户,你是在安南人带兵打进驻地后,为了保住粮食指挥士兵与安南人血战,最后不敌战死的,岂有什么指挥不当、临阵脱逃之罪?宜伟兄弟也是与安南人奋战到最后,眼看就要战死之时被我们救下的,何罪之有?”贺文常马上说道。
他此时已经后悔死了,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强拉着叶子高来带路。他当时只是因为叶子高临阵脱逃看他不顺眼所以拉他来带路,吓唬吓唬他而已,谁知道他竟然战死了!
即使他刚才说的那一段话最后成了正式旨意,可叶宜伟是知道真相的,回头还不和明妃娘娘说?明妃娘娘知道了,还不恨死他?有一个皇帝枕边的人天天惦记着报复你,依照历史规律,报复成功的概率在九成以上。
叶子高看着贺文常灰败的脸色,大概猜了出来他在想什么,张了张嘴想要说几句话,可最后改口道:“几位兄弟,我想和儿子最后交待几句话。”
贺文常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带着其它几人后退十几步,远远的避让开来。
叶子高磕了一口血,艰难的对叶宜伟又嘱咐了几句话,交待家里的事情,叶宜伟含着眼泪一一答应。
最后叶子高说道:“宜伟,你,你千万,千万,不要,不要和你妹妹,说,我战死的,真实,真正,缘故,千万,千万,不要。”
“爹,为什么?”叶宜伟问道。
叶子高挣扎着想要解释,可刚张开嘴,一口血就吐了出来,头一歪,气绝身亡了。
叶宜伟马上痛哭起来,同时大喊道:“安南人,我绝对不和你们罢休!”
……
……
“……,殿下,一共被烧毁了五成的粮草。”提督粮草的参将低声说道。
“五成!竟然有五成的粮食被烧掉了!你这个提督粮草的官儿是怎么当得,竟然让安南人烧掉如此多的粮食!”朱赞仪大声对他喊道。五成的粮食啊!十五万大军五成的粮食,足够几十万普通百姓吃好几天的,就被一把火烧掉了,朱赞仪现在非常心痛,急需发泄。
提督粮草的参将一句话也不敢多说,低头站在帐篷里面,承受着朱赞仪的怒吼。
朱赞仪骂了半天,骂累了,坐下来喝了口水。
趁此机会林育容马上走过前说道:“殿下消消气。”
“孤怎么消气!五成的粮食,这是多大的损失!”朱赞仪喊道。
“殿下,好歹还剩了五成的粮食。这次出兵,一共准备了十五万大军十三天的粮食,已经吃了三天,还剩十天;又被烧了一半,还剩五天。殿下,虽然只剩下五天的粮食,可五天时间足够攻破南定城了,还能承受。”林育容道。
“孤自然知晓这样的损失还能承受。可如此大的损失,岂能毫无惩戒!”朱赞仪道。
朱赞仪之所以发了这么大的火,不仅因为损失很大,更是因为自己竟然被安南人骗了。安南人首先袭击他的营寨时,他完全没有猜到这是安南人声东击西,没有马上通知各支军队去保护十分重要的地方,林育容赶来给他分析的时候才如梦初醒。可明军又没有能够表达类似意思的烟花来不及通知粮草大营,才导致这么大的损失。朱赞仪的情绪很大程度上来自对自己的不满。可他不会将火发在自己身上,只能发在这个参将身上了。
林育容也明白他的心思,虽然不擅长劝解,但也为参将说话——他总觉得参将不该被这么训斥;帐篷内其它的武将也纷纷劝解朱赞仪,好半晌,他的心情才平复下来。
“孤定然要写在奏折上向陛下、张侯爷报知此事。不过临阵换将于军不利,孤就暂且让你继续提督粮草。但若是下次还有此类事情发生,孤决不轻饶!”朱赞仪道。
“谢殿下恩典!”这人马上跪在地上说道。
朱赞仪让他起来,问起了具体情形。
当他听到贺文常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后,说道:“贺文常果然有些本事,不愧是能被皇叔挑进宫里的武将。”他说着侧过头看向林育容:“平时你们两个在一块儿,贺文常不如你的思绪敏捷,每每落在你后面,这次没有你的比较,总算显出了自己的本事。”
“殿下谬赞了。”林育容马上躬身说道。
参将继续叙述此战,又提到刘明诏与从雲南来的教化三部司的苗兵立了大功。
对此朱赞仪就不怎么在意了。刘明诏是他十八叔爷岷王朱楩的人,龙上登则是蛮夷兵,都不是他能够处置的。‘写奏折的时候提上一提,让陛下、张温与十八叔爷决定去吧。’他想着。
最后,这参将说到了叶子高战死之事。
朱赞仪当时就惊讶的站了起来:“什么?叶子高竟然战死了?”随后他十分忐忑地在帐篷内开始绕圈。叶子高可是明妃的亲生父亲,却死在自己手下。虽然他是藩王,也害怕枕头风啊!
可事情既然已经发生改变不了了,他也只能面对现实。朱赞仪刚要开口,蓦然想起一事:“孤记得他的儿子和他在同一个千户,他战死了,他儿子呢?”不会也战死了吧?那样就真的无法挽回了。
“启禀殿下,叶宜伟与安南人奋战,被贺文常带兵救下并未战死,也没有受重伤或落下残疾。”参将马上回答道。
“这还好。”朱赞仪松了口气。
待听完参将对整个过程的叙述后,他又思量半晌,吩咐道:“拟奏折:大明建业四年腊月二十五日夜,驻守南定城之安南守兵出城袭营,潜入粮草大营附近,烧毁大军三成粮草,……,幸得通事舍人贺文常临机应变,带领教化三部司苗兵与岷王府火枪千户救援粮草大营,挡住安南之兵,……,立下大功。……,粮草大营千户叶子高,为保护粮草,率部与安南人血战,力战身亡;其子叶宜伟与他同在千户与安南人血战,几乎战死,幸得贺文常帅兵救援才得以生还。”
“臣以为,叶子高首发现袭营之安南将士,且与之血战身亡,功勋不可以常理度之,陛下当重赏其人,可追封为伯爵;叶宜伟身为叶子高之子,也当奖赏,宜封为世袭千户。”
朱赞仪斟酌半晌,最后定下了给允熥奏折的内容。虽然他在参将这里听到了叶子高战死的真相,可人死为大,采纳了贺文常的版本。他又暗自祷告,希望允熥不要埋怨他,吩咐书吏将奏折再润色一遍,用过大印后送到广州府。
他又吩咐对战死的将士予以收殓,重伤的将士首先送到军医所去治疗,轻伤员排在后面,用掉和损坏的武器装备也要分别收起来进行统计并重新对将士分配,林林总总的事情不少。
朱赞仪一直忙到天蒙蒙亮才将这些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他站起来用热毛巾擦擦脸,对身旁的几个军中文职官员说道:“辛苦诸位了,忙活了一晚上也没得休息。”
这些人当然连声说“不敢”。朱赞仪又安抚他们几句,让他们退下了。
随后,朱赞仪大声对随侍而来的太监说道:“吩咐各支兵的将领前来大帐,孤要分派攻城之事,今日,一定要打下南定城!”
叶子高胸口插着一支箭,箭矢直插入肺,鲜血如同山泉般汨汨地从伤口流出来,虽然血流不大,但却止不住,即使砍断箭身后已经用一层又一层的布将伤口处包裹起来,也毫无作用。
叶子高抬起头,似乎想要对叶宜伟说些什么,可忽然从叶宜伟的身后传来声音道:“大夫来了!”
叶宜伟马上回过头去,大声喊道:“医师,快给我爹治伤!”
匆匆赶来的医师马上蹲下身子,指使跟着一起抬担架过来的医务兵小心翼翼地将叶子高放到担架上,解开一层又一层的止血布,仔细验看了一下伤口,摇摇头说道:“箭矢直插入肺,血也流了这么多,属下无能为力。”
“竟然治不好我爹,你这个庸医!”失去理智的叶宜伟马上伸出右手抓住这名军医的衣服领子,大声喊道。
贺文常赶忙上前阻止:“宜伟,你冷静一点儿。叶千户受伤生命垂危,你心情不好我们都明白,可你也不能将气撒到医师身上。”
叶宜伟此时也已经不在乎贺文常的身份了,正要对他大声嚷嚷,忽然听到刚才被医师放在担架上的叶子高说道:“宜伟,不要胡闹。”
“爹。”叶宜伟马上放下与贺文常的争执,靠在担架上答应一声。
“宜伟,贺大人所说是正理,又不是医师用错了药把你爹我治死了,而是我受了重伤,怎么能去责怪医师?”
“可是,爹。”叶宜伟说不出话来,只能低着头哭。
叶子高与叶宜伟一起给贺文常带路后,一直跟在贺文常身旁,同时严防自己被残余的安南人干掉。
贺文常半强迫的让叶子高给他带路,他本来是非常不情愿的,怕自己死,更怕儿子死;但进攻出乎预料的成功,残余的安南人很快就要被明军全歼,他属于官员的那颗心又活跃起来。
不论怎么推脱,他属下的千户几乎全军覆没是确凿无疑的,他没有和属下将士在一起也确凿无疑,一个‘指挥不利’的罪名是逃不了的,还有临阵脱逃之嫌。这两个罪名,足以让他在大明军中前途暗淡;他女儿虽然是皇妃,也干涉不了军中之事。他不是很担心自己的前途:他今年已经五十多了不值得在意,可儿子们呢?二儿子没什么本事,只能在家种地;大儿子虽然气人,可还有点机灵劲儿,未必没有前程。
所以他对给贺文常等人带路又有了新的想法。毫无疑问贺文常是此战的功臣,他的奏报会是非常重要的定罪受赏依据,他希望能够讨好贺文常,让贺文常奏报的时候稍微美化一些他做了什么,指挥不利推脱不掉,但不写自己临阵逃脱之事,让他可以保住现在的官位。
他不仅自己恭维贺文常,还嘱咐儿子也要上前恭维。叶宜伟并不情愿,可碍不过父亲的话,只能答应。
可就在叶宜伟走近贺文常要去恭维他时,叶子高一侧头发现从粮仓内射出来一支箭矢,箭矢直直的指向叶宜伟,而他并未发觉这支箭。
叶子高根本来不及多想,大喊一声:“宜伟小心!”就扑了过去。
叶宜伟吃他这一吓,楞在原地,呆呆地不动,眼看箭矢就要射在他身上。
叶子高更加十分着急,也不知哪来的力气,一下就扑到叶宜伟身前,将他推倒在地躲开箭矢,可他自己的右胸却被箭矢射中,倒在地上。叶宜伟马上大吼着跑过来抱住叶子高,同时哭喊着找军医。
此时叶子高见儿子只是低着头哭,伸手抹了抹他的眼泪,说道:“我死了以后,你要好好在军中历练,多学本事,少惹事,少发表意见。你也算不上什么人物,天天的脾气这么大,谁会受着你?纵使有你妹妹,也不顶用。”
“不要抱着混日子的想法。混日子不过是你这一世的衣食无忧,下一代又会和普通百姓差不了多少。你儿子和你二弟的儿子虽然年纪小,但三岁看老,我瞧着都不中用。你弟弟虽然还算老实本分,可没什么本事,不会有多大前程也不会惹事,以后咱们家就指望着你了,你一定要上进!”
“……”
叶子高嘱咐他几句,叶宜伟一边哭,一边点头答应。
叶子高虽然胸中有千言万语要说,可这几句话说完了忽然感觉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此时见叶宜伟一一答应,笑了笑,又转过头来看向贺文常与刘明诏。
“贺通事,刘千户,在下就要死了,临死之前恳求你们一件事情:在下自知在安南人袭来之时指挥不当,后来又有临阵脱逃之嫌,可这些事情只是我一人所做,求你们二人不要将宜伟记录进去。”
“叶千户,你是在安南人带兵打进驻地后,为了保住粮食指挥士兵与安南人血战,最后不敌战死的,岂有什么指挥不当、临阵脱逃之罪?宜伟兄弟也是与安南人奋战到最后,眼看就要战死之时被我们救下的,何罪之有?”贺文常马上说道。
他此时已经后悔死了,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强拉着叶子高来带路。他当时只是因为叶子高临阵脱逃看他不顺眼所以拉他来带路,吓唬吓唬他而已,谁知道他竟然战死了!
即使他刚才说的那一段话最后成了正式旨意,可叶宜伟是知道真相的,回头还不和明妃娘娘说?明妃娘娘知道了,还不恨死他?有一个皇帝枕边的人天天惦记着报复你,依照历史规律,报复成功的概率在九成以上。
叶子高看着贺文常灰败的脸色,大概猜了出来他在想什么,张了张嘴想要说几句话,可最后改口道:“几位兄弟,我想和儿子最后交待几句话。”
贺文常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带着其它几人后退十几步,远远的避让开来。
叶子高磕了一口血,艰难的对叶宜伟又嘱咐了几句话,交待家里的事情,叶宜伟含着眼泪一一答应。
最后叶子高说道:“宜伟,你,你千万,千万,不要,不要和你妹妹,说,我战死的,真实,真正,缘故,千万,千万,不要。”
“爹,为什么?”叶宜伟问道。
叶子高挣扎着想要解释,可刚张开嘴,一口血就吐了出来,头一歪,气绝身亡了。
叶宜伟马上痛哭起来,同时大喊道:“安南人,我绝对不和你们罢休!”
……
……
“……,殿下,一共被烧毁了五成的粮草。”提督粮草的参将低声说道。
“五成!竟然有五成的粮食被烧掉了!你这个提督粮草的官儿是怎么当得,竟然让安南人烧掉如此多的粮食!”朱赞仪大声对他喊道。五成的粮食啊!十五万大军五成的粮食,足够几十万普通百姓吃好几天的,就被一把火烧掉了,朱赞仪现在非常心痛,急需发泄。
提督粮草的参将一句话也不敢多说,低头站在帐篷里面,承受着朱赞仪的怒吼。
朱赞仪骂了半天,骂累了,坐下来喝了口水。
趁此机会林育容马上走过前说道:“殿下消消气。”
“孤怎么消气!五成的粮食,这是多大的损失!”朱赞仪喊道。
“殿下,好歹还剩了五成的粮食。这次出兵,一共准备了十五万大军十三天的粮食,已经吃了三天,还剩十天;又被烧了一半,还剩五天。殿下,虽然只剩下五天的粮食,可五天时间足够攻破南定城了,还能承受。”林育容道。
“孤自然知晓这样的损失还能承受。可如此大的损失,岂能毫无惩戒!”朱赞仪道。
朱赞仪之所以发了这么大的火,不仅因为损失很大,更是因为自己竟然被安南人骗了。安南人首先袭击他的营寨时,他完全没有猜到这是安南人声东击西,没有马上通知各支军队去保护十分重要的地方,林育容赶来给他分析的时候才如梦初醒。可明军又没有能够表达类似意思的烟花来不及通知粮草大营,才导致这么大的损失。朱赞仪的情绪很大程度上来自对自己的不满。可他不会将火发在自己身上,只能发在这个参将身上了。
林育容也明白他的心思,虽然不擅长劝解,但也为参将说话——他总觉得参将不该被这么训斥;帐篷内其它的武将也纷纷劝解朱赞仪,好半晌,他的心情才平复下来。
“孤定然要写在奏折上向陛下、张侯爷报知此事。不过临阵换将于军不利,孤就暂且让你继续提督粮草。但若是下次还有此类事情发生,孤决不轻饶!”朱赞仪道。
“谢殿下恩典!”这人马上跪在地上说道。
朱赞仪让他起来,问起了具体情形。
当他听到贺文常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后,说道:“贺文常果然有些本事,不愧是能被皇叔挑进宫里的武将。”他说着侧过头看向林育容:“平时你们两个在一块儿,贺文常不如你的思绪敏捷,每每落在你后面,这次没有你的比较,总算显出了自己的本事。”
“殿下谬赞了。”林育容马上躬身说道。
参将继续叙述此战,又提到刘明诏与从雲南来的教化三部司的苗兵立了大功。
对此朱赞仪就不怎么在意了。刘明诏是他十八叔爷岷王朱楩的人,龙上登则是蛮夷兵,都不是他能够处置的。‘写奏折的时候提上一提,让陛下、张温与十八叔爷决定去吧。’他想着。
最后,这参将说到了叶子高战死之事。
朱赞仪当时就惊讶的站了起来:“什么?叶子高竟然战死了?”随后他十分忐忑地在帐篷内开始绕圈。叶子高可是明妃的亲生父亲,却死在自己手下。虽然他是藩王,也害怕枕头风啊!
可事情既然已经发生改变不了了,他也只能面对现实。朱赞仪刚要开口,蓦然想起一事:“孤记得他的儿子和他在同一个千户,他战死了,他儿子呢?”不会也战死了吧?那样就真的无法挽回了。
“启禀殿下,叶宜伟与安南人奋战,被贺文常带兵救下并未战死,也没有受重伤或落下残疾。”参将马上回答道。
“这还好。”朱赞仪松了口气。
待听完参将对整个过程的叙述后,他又思量半晌,吩咐道:“拟奏折:大明建业四年腊月二十五日夜,驻守南定城之安南守兵出城袭营,潜入粮草大营附近,烧毁大军三成粮草,……,幸得通事舍人贺文常临机应变,带领教化三部司苗兵与岷王府火枪千户救援粮草大营,挡住安南之兵,……,立下大功。……,粮草大营千户叶子高,为保护粮草,率部与安南人血战,力战身亡;其子叶宜伟与他同在千户与安南人血战,几乎战死,幸得贺文常帅兵救援才得以生还。”
“臣以为,叶子高首发现袭营之安南将士,且与之血战身亡,功勋不可以常理度之,陛下当重赏其人,可追封为伯爵;叶宜伟身为叶子高之子,也当奖赏,宜封为世袭千户。”
朱赞仪斟酌半晌,最后定下了给允熥奏折的内容。虽然他在参将这里听到了叶子高战死的真相,可人死为大,采纳了贺文常的版本。他又暗自祷告,希望允熥不要埋怨他,吩咐书吏将奏折再润色一遍,用过大印后送到广州府。
他又吩咐对战死的将士予以收殓,重伤的将士首先送到军医所去治疗,轻伤员排在后面,用掉和损坏的武器装备也要分别收起来进行统计并重新对将士分配,林林总总的事情不少。
朱赞仪一直忙到天蒙蒙亮才将这些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他站起来用热毛巾擦擦脸,对身旁的几个军中文职官员说道:“辛苦诸位了,忙活了一晚上也没得休息。”
这些人当然连声说“不敢”。朱赞仪又安抚他们几句,让他们退下了。
随后,朱赞仪大声对随侍而来的太监说道:“吩咐各支兵的将领前来大帐,孤要分派攻城之事,今日,一定要打下南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