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为帝初上朝
第二天允熥卯时起床,在辰时到来之前来到奉天殿。
今日是六月二十六日,是一个中朝,所以能上朝的人不少,并且没有一个在岗的大臣请假,所以大殿之上是满满当当的。
允熥是第一次来到最高的位置,他看着面前的龙椅,略微颤抖的转过身子坐到龙椅之上。
允熥此时还有些紧张,但是马上,侍立一旁的都知监奉御大声说道:“百官参拜!”
下边的文武百官马上三跪九叩,齐声说道:“臣等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允熥顿时就不紧张了,相反,他感觉自己充满了力量。他俯瞰着跪在地上的文武百官的后背,顿时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云端的天神,俯瞰着芸芸众生。
允熥不由自主的抢了奉御的台词,说道:“众卿平身!”
众臣听到声音,站了起来,然后有人感觉不对:这不是刚才的那个奉御的声音啊!
有不少的大臣和允熥说过话,所以大家都反应过来是允熥说的‘众卿平身’,但是此时在大殿之上也不好说这件事。
允熥说完之后意识到自己失态了,但是刚才真的是情不自禁。他咳嗽两声,平复了心情,说道:“朕初御天下,又自知才能不比太祖,还需诸位臣工见到朕有不妥当之处,多多劝谏。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谦虚了几句话之后,话风一转说道:“但朕自认为为储君六年,对于贤才也颇有所得,太祖临终之前也有所嘱托。”说着示意另一边的王喜。
王喜上前一步,打开手里抓着的圣旨,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原东宫属官左庶子陈性善,德操优良,才能出众,以之为中军都督府掌判官,兼兵部侍郎。”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原东宫右庶子张数,德才兼备,……,以之为辽东铁岭卫指挥使,兼辽东行都使司都指挥同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原东宫右喻德秦松,德才兼备,……,以之为锦衣卫指挥使。”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原东宫左赞善杨任,德才兼备,……,以之为户部左侍郎。”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原东宫右赞善李须虎,德才兼备,……,以之为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这样东宫属官新官职的圣旨就颁布完了。朝臣们当然知道,允熥手底下的这些属官这几年也算是有了资历,允熥是一定会把他们派到朝堂之上重用的。只不过大家对于陈性善的任命也很摸不着头脑。
然后大家都注意到了卓敬没有新的任命,但是这恰恰是最让人不安的,谁也不知道允熥会把卓敬安排到什么位置,很有可能把自己给顶了。即使是卓敬的朋友也不知道。卓敬昨天晚上从允熥的乾清宫出来直接回家了,还没有和朋友说。
一些思虑深远的则注意到了秦松为锦衣卫指挥使的事情。洪武末年锦衣卫不受重用,很多大臣都感受不到锦衣卫还在活动着。
现在新皇刚一上位就任命了十分信任的人为锦衣卫指挥使,难道是又要重用锦衣卫了?这对于官员可不是好事。
稍微让大臣们消化一下这个信息以后,声音洪亮的王喜又拿出新的圣旨,大声读到(其实是背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户部尚书郁新,调为都察院右都御史。户部左侍郎齐泰,德才兼备,……,以之为户部尚书。”
“吏部尚书杜泽,调为巴蜀右布政使。吏部右侍郎练子宁,德才兼备,……,以之为吏部尚书。”
“礼部尚书郑沂,调为太常寺卿。光禄寺卿陈迪,调为礼部尚书。”
“兵部尚书茹蟐,调为刑部尚书。”
“讲武堂司务长(正五品)景清,德才兼备,……,以之为兵部右侍郎。”
“锦衣卫指挥使范淑润,调为凤阳右卫指挥使。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耿璇,升为左军都督府都督同知。”
众臣仍然跪下说道:“臣接旨。”不管是不是涉及到他自己了。
与之前对于东宫属官的任命不同,这些任命之前都是有风声传出来的,并且也都是正常的更替,没有让大家觉得不可思议的任命,所以大家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大家本以为今日就是说说新的官职任免的事情,不会有什么其他的大事了。有的文官已经打算再提年号的事情了。
但是,允熥又说道:“朕自上月即位以来,不胜惶恐,恐太祖之遗泽不能承。”
“朕本不愿于继位初期就大动干戈,但太祖临终之时嘱托朕的事情,朕却不能不遵照太祖之遗嘱。”
然后王喜又拿出了一沓圣旨,准备开始诵读圣旨。
虽然允熥说是什么‘太祖遗嘱’,但是大家都知道肯定是允熥自己的意思,反正老朱临终之时有一段时间单独和允熥在一起,到底说了什么谁也不知道,还不是允熥说啥是啥!
众臣侧耳倾听。王喜朗声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洪武二年、三年曾修订《元史》。时天下未定,且蒙文典籍不全,是以编纂粗疏。故今特命饱学之士重修《元史》。”
自从《元史》出来以后,当时就有不少的文人批评《元史》,老朱自己后来也知道《元史》修的粗疏了,但是老朱对于这类东西并不十分重视,所以并未重修。
允熥当然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他对于历史非常重视。与和长时间把神话当历史的其他国家文明不同,中华文明是史料最为充足的文明,从周代就有了信史,这是中华文明最伟大之处,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希腊人的《荷马史诗》真实性连《三国演义》都比不上,看着满天的神乱飘,和《封神演义》差不多。
并且重修《元史》,允熥还可以夹带自己的私货。虽然允熥现在还是有节操的,不至于编故事,但是可以该突出的突出,该简写的简写嘛。
王喜又开始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因蒙元入主中原杀戮太甚,又不对馆藏典籍善加保管,是以典籍遗失甚多。”
“为明经实义,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大明大典》。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
王喜的旨意宣读完毕之后,在场所有的文官都沸腾了!中国自古就有‘盛世修书’的传统,所有参与到了修书的人都会名留青史。千载以下,就算大明不存,也泯灭不了修书人的荣光!
底下的文官都议论纷纷,大汉将军们连连呵斥,过了好半天才恢复秩序。
允熥看着下面激动地文官,满意的笑了笑。允熥本来是想等到即位几年以后,等到《元史》重修完以后,再提《大明大典》的事情。
但是齐泰、练子宁等人都和允熥说过,说他在文官看来有些偏向武将和皇族,不符合文官传统的想法,让他出台一些适合儒家的政策。
允熥想来想去,他又不想减税,又不可能施行像历史上的建文一样的政策,只有把修书的事情提前来宣布了。反正宣布只代表一定会修,不代表马上会修。
现在看来,效果很不错。允熥看向陈性善、卓敬、杨任等人,他们也十分之懵逼。昨日允熥只是说要编一部书,陈性善他们还以为是随便编一下,没想到是要编纂继往开来的一部大典。
然后王喜继续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国公常升,为人谨慎,……,改封为郑国公,益禄五百石。”
“金吾后卫指挥使薛宁之长子薛熙冉,……,次子薛熙扬,……,均加封世袭指挥佥事。”
这个事情就和其他人无关了,不过是一个正常的加恩外戚的事情,又没有超规格封赏,大家都没有说话。
王喜继续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洪武初年,设四辅官,以察纳雅言,纠正过失。现复设四辅官。”
“以会宁侯张温为春辅官,原左都御史暴昭为夏辅官,原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郭镇为秋辅官,中军都督府掌判官陈性善兼冬辅官。”
四辅官就是允熥想出来的帮助自己处理朝政的官职。朱元璋即位初期,曾经设立过四辅官的官职,当时是把地方上的一些名儒请来,随时咨询,也有表明重儒之意。
后来等到这些人都致仕之后,老朱就不再任命人来担任这个官职,相当于罢设了这个官职。现在允熥把这个官职又从大明的典籍当中扒拉了出来。
允熥实在是怕后世的事情再发生:以内阁协助处理政事,最后变成非翰林不许入阁。所以允熥宁愿扒拉出一个官职来,然后让内阁给四辅官打下手,让这四辅官从一开始就是没有名头的丞相。
虽然当时老朱是请的都是大儒,但是并没有明文规定必须找大儒来担任这个官职,所以允熥就也找了武将来。并且允熥为了文武平衡,采取两文两武的设置。
不过在这个职位刚刚复设的现在,大家都没有意识到这个四辅官到底会代表着什么,以为只不过又是一个顾问机构,和翰林院、内阁一样,只不过有武将而已。所以大家都没有说什么。
最后王喜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禁止天下女子裹脚。凡官员女儿裹脚者,一律不许升官;凡勋贵女儿裹脚者,一律降爵;凡平民女儿裹脚者,倍其赋。”
“今尚未婚配之女子,一律放脚,违者同上处置。已婚配之女子,如为二十岁以下者,放脚,违者夫家同上处置。”
是的,允熥今日的最后一道圣旨是说裹脚的。裹脚是华夏男人对于女人实行的最为卑劣的行为之一,也是随着皇权日盛,百姓的血性越来越被阉割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男人变得不像是男人,唯唯诺诺逆来顺受,那女人只能变成残废。
允熥决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好在现在还是明初,南方裹脚的人很少,北方稍多,但是也不是多数,裹成‘三寸金莲’的更是少数,还不像晚明时节有‘品味’女人小脚的什么狗屁书籍,只要下大力度禁止,就能禁绝。
等到以后随着国家再一次变得开放,老百姓的血性也会慢慢恢复,类似裹脚的行为就不会再发生了。
就在这时,一名御史说道:“陛下,裹脚之事,为民间百姓自发之事,与国事无涉,还请陛下三思。”
允熥认得这名御史,是洪武三十年老朱亲自补录的北方举子,那一科的探花郎。只不过允熥不记得他的名字了。
允熥平静地说道:“你名叫?”
那名御史说道:“臣名叫焦胜。”
允熥说道:“焦胜,你被任命为提邢使司知事了,明日去找吏部领告身。”
这名御史顿时楞在当地,不知如何是好。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韩宜可说道:“陛下,虽然焦胜之话不合陛下的想法,但是言者无罪,这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还望陛下恕焦胜之罪。”
允熥这次才生气了。韩宜可说的这话是什么意思?是说他不能容人不听人言?是看自己刚刚即位好欺负?‘就不能给这种傻逼文人好脸!’允熥想着。
然后他说道:“韩宜可副都御史,你家女儿可是裹脚?”
韩宜可说道:“禀陛下,臣之女并不裹脚。”
允熥说道:“那你是赞同裹脚?”
韩宜可说道:“臣并不赞同裹脚。”
允熥说道:“既然你的女儿既不裹脚,你又不赞同裹脚,为何支持赞同裹脚之人?”
韩宜可刚刚说道:“臣,……”
允熥打断他说道:“你是想说朕因言罪人,不能容人?”
韩宜可低头说道:“臣不敢。”
允熥说道:“《皇明祖训》有言:敢进言离间皇家骨肉者,皆斩。你的意思是说太祖也是不能容人之言的皇帝了?”
韩宜可头更低了,惶恐的说道:“臣不敢。”
允熥说道:“那你是什么意思!”
韩宜可不知道说什么了。
允熥说道:“韩宜可,朕以你为琼州府临高县县令,你即刻去上任吧。”
韩宜可顿时也愣住了,实在没有想到允熥如此决绝和果断。他和焦胜两个人半天没有反应过来该干什么。而允熥也不再搭理他们两个了。
官员们倒是都看出了允熥的态度,对于敢于暗讽的文臣绝不姑息。焦胜虽然从中央到地方被认为是贬官,但是好歹都是七品的官,名义上还是平调。韩宜可直接从正四品的副都御史贬为正七品县令,处罚很重。
同时大臣们也看出了允熥对于禁止裹脚的重视。可怜的韩宜可,成为了大家实验新皇帝为人的小白鼠。
明初皇帝权力很大,允熥又已经当了六年的储君,在各个衙门都有亲信,没有人可以阻止允熥命令的通过。其他的文臣不会因为这样的事情和皇帝对着干的。
焦胜和韩宜可被处置以后,没有其他的大臣出来提出异议了。毕竟,这五件事情虽然说起来事情多,但是并没有触犯哪个部门的利益,更没有触犯文官集体的利益,允熥选择在上朝当日的这几件事情都是深思熟虑出来的,保证不会触犯谁的利益。所以大臣们也犯不上出来反对。
允熥今日要说的事情都已经说完了,看看时间,打算让奉御宣布下朝了。
但是就在这时,一人出列说道:“臣有事奏。”
允熥仔细看了一眼,是宋麟。多数有资格上中朝的官员允熥都认识,上小朝的官员允熥更是全部认识。允熥说道:“卿有何事?”
宋麟说道:“陛下,臣昨日听闻,陛下欲实封亲王封国,臣可有说错?”
允熥说道:“确实如此。”
宋麟说道:“陛下,六年以前,臣等就说过分封制不可行,为何陛下还要分封。”
宋麟的父亲就是大儒,他本人也是深受程朱理学影响的儒臣。六年以前他就参加过那次没有明确结果的讨论。现在那一批大儒都不在朝堂之上了,宋麟就站出来代表理学派儒家了。
允熥对于他的话很重视,真正的儒臣最好不要通过强硬手段来对付,这类人都带有殉道者的理想,从肉体上干掉他们不仅没有用处,甚至会适得其反。
但是当允熥正想要开口与宋麟辩论的时候,林嘉猷站了出来,说道:“宋学士此言差矣,孔圣人之本意也是封邦建国以拱卫中央,怎么分封制就不可行了?只不过依何制而行分封还是需慎重。”
宋麟一怔,然后说道:“……”然后他二人就你一言,我一语的斗了起来。
允熥一开始也是一怔,然后才反应过来,林嘉猷虽然也是真正的儒臣,但是是崇尚周礼的,认为那才是儒家的本源,所以支持分封。
允熥又想起现在大明官场,信奉周礼的儒臣还不少,六年以前的时候,在巴蜀的方孝孺在听说这件事以后,还特地写折子支持允熥的观点。
这其实也是必然的。因为大宋亡于蒙古人之手,当时的儒臣不知道铁木真时代的蒙古人是开挂的,所以一直从自身寻找亡国的原因,再加上洪武时代当官不一定从科举,所以宋代的思想在洪武时代不太受欢迎,大家纷纷从古老的时代寻找正确的儒家思想,所以信奉什么的都有。
没过一会儿,就有更多的文臣卷入了争论,都是引经据典,旁边的武将不知道他们在说啥,纷纷神游物外,就连允熥都开小差了。
允熥也是在想儒家的事情。对于儒家,允熥的思想是复杂的,儒家帮助华夏成为大一统的国家,但是同时到了后期却越来越封闭,阻碍了国家的发展。虽然允熥知道这是因为皇帝的选择,并不全赖儒家,但是还是不太舒服。
但是允熥必须坚持儒家思想。从大了说,儒家一千多年都是中国的主体思想,虽然在具体运用上并不遵从儒家,但是毕竟都打着儒家的牌子,废除一定会造成精英阶层思想混乱,那国家就完蛋了。
从小了说,允熥现在自己就是儒家思想的受益者。为什么允熥是比允炆排名更靠前的继承人?按照朱元璋的册封,常妃和吕妃都是朱标的妻,允炆还比允熥要大。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儒家不承认平妻的存在,认为一个人只能有一个正妻,并且反对以妾为妻。常妃在先、吕妃在后,所以按照儒家的观点,常妃是正妻,吕妃只能是妾。
而等到常妃去世以后,就算吕妃可以算作正妻了,但是儒家反对以妾为妻,由妾扶正的妻子的孩子的地位是低于直接就是正妻的孩子的地位的。所以允熥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当然,要是朱标在常妃死后从宫外再另娶一个正妻来,那这个新正妻的孩子的地位就和允熥一样了。
并且允熥现在其实是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儒家派别的,还是有选择余地的。
不过,允熥看了看他放在旁边的刻漏,已经快到午时了,这些文臣讨论这件事情已经有一个半时辰了,还没有结束,难道他们就不口渴吗?
允熥忙大声说道:“列位臣工,列位臣工。”他说了几遍大家才安静下来。
然后允熥说道:“众卿,朕意已决,分封必行,不必再讨论。”
然后允熥看着林嘉猷这一派人的脸色说道:“但是如何分封,昨日朕只是与二位王叔初次商议,尚未决定。朕会和列位臣工商量如何分封,不会独断专行。”
林嘉猷这一派的人脸色变得好看了。允熥趁热打铁说道:“今日已经快到午时了,各位的衙门里恐怕已经堆积了不少事情了,朕也要回去批阅奏折了,今日就到这里吧。”
然后奉御马上喊道:“退朝!”允熥忙走了,怕还有文官拦着他。
其实他不这么快的走也是可以的,毕竟他说的退朝理由很对,不少人确实是想起来自己的衙门里还有不少的事情,得回去处理,所以大家都互相拜别之后就纷纷返回自己的衙门了。
今日是六月二十六日,是一个中朝,所以能上朝的人不少,并且没有一个在岗的大臣请假,所以大殿之上是满满当当的。
允熥是第一次来到最高的位置,他看着面前的龙椅,略微颤抖的转过身子坐到龙椅之上。
允熥此时还有些紧张,但是马上,侍立一旁的都知监奉御大声说道:“百官参拜!”
下边的文武百官马上三跪九叩,齐声说道:“臣等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允熥顿时就不紧张了,相反,他感觉自己充满了力量。他俯瞰着跪在地上的文武百官的后背,顿时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云端的天神,俯瞰着芸芸众生。
允熥不由自主的抢了奉御的台词,说道:“众卿平身!”
众臣听到声音,站了起来,然后有人感觉不对:这不是刚才的那个奉御的声音啊!
有不少的大臣和允熥说过话,所以大家都反应过来是允熥说的‘众卿平身’,但是此时在大殿之上也不好说这件事。
允熥说完之后意识到自己失态了,但是刚才真的是情不自禁。他咳嗽两声,平复了心情,说道:“朕初御天下,又自知才能不比太祖,还需诸位臣工见到朕有不妥当之处,多多劝谏。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谦虚了几句话之后,话风一转说道:“但朕自认为为储君六年,对于贤才也颇有所得,太祖临终之前也有所嘱托。”说着示意另一边的王喜。
王喜上前一步,打开手里抓着的圣旨,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原东宫属官左庶子陈性善,德操优良,才能出众,以之为中军都督府掌判官,兼兵部侍郎。”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原东宫右庶子张数,德才兼备,……,以之为辽东铁岭卫指挥使,兼辽东行都使司都指挥同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原东宫右喻德秦松,德才兼备,……,以之为锦衣卫指挥使。”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原东宫左赞善杨任,德才兼备,……,以之为户部左侍郎。”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原东宫右赞善李须虎,德才兼备,……,以之为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这样东宫属官新官职的圣旨就颁布完了。朝臣们当然知道,允熥手底下的这些属官这几年也算是有了资历,允熥是一定会把他们派到朝堂之上重用的。只不过大家对于陈性善的任命也很摸不着头脑。
然后大家都注意到了卓敬没有新的任命,但是这恰恰是最让人不安的,谁也不知道允熥会把卓敬安排到什么位置,很有可能把自己给顶了。即使是卓敬的朋友也不知道。卓敬昨天晚上从允熥的乾清宫出来直接回家了,还没有和朋友说。
一些思虑深远的则注意到了秦松为锦衣卫指挥使的事情。洪武末年锦衣卫不受重用,很多大臣都感受不到锦衣卫还在活动着。
现在新皇刚一上位就任命了十分信任的人为锦衣卫指挥使,难道是又要重用锦衣卫了?这对于官员可不是好事。
稍微让大臣们消化一下这个信息以后,声音洪亮的王喜又拿出新的圣旨,大声读到(其实是背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户部尚书郁新,调为都察院右都御史。户部左侍郎齐泰,德才兼备,……,以之为户部尚书。”
“吏部尚书杜泽,调为巴蜀右布政使。吏部右侍郎练子宁,德才兼备,……,以之为吏部尚书。”
“礼部尚书郑沂,调为太常寺卿。光禄寺卿陈迪,调为礼部尚书。”
“兵部尚书茹蟐,调为刑部尚书。”
“讲武堂司务长(正五品)景清,德才兼备,……,以之为兵部右侍郎。”
“锦衣卫指挥使范淑润,调为凤阳右卫指挥使。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耿璇,升为左军都督府都督同知。”
众臣仍然跪下说道:“臣接旨。”不管是不是涉及到他自己了。
与之前对于东宫属官的任命不同,这些任命之前都是有风声传出来的,并且也都是正常的更替,没有让大家觉得不可思议的任命,所以大家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大家本以为今日就是说说新的官职任免的事情,不会有什么其他的大事了。有的文官已经打算再提年号的事情了。
但是,允熥又说道:“朕自上月即位以来,不胜惶恐,恐太祖之遗泽不能承。”
“朕本不愿于继位初期就大动干戈,但太祖临终之时嘱托朕的事情,朕却不能不遵照太祖之遗嘱。”
然后王喜又拿出了一沓圣旨,准备开始诵读圣旨。
虽然允熥说是什么‘太祖遗嘱’,但是大家都知道肯定是允熥自己的意思,反正老朱临终之时有一段时间单独和允熥在一起,到底说了什么谁也不知道,还不是允熥说啥是啥!
众臣侧耳倾听。王喜朗声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洪武二年、三年曾修订《元史》。时天下未定,且蒙文典籍不全,是以编纂粗疏。故今特命饱学之士重修《元史》。”
自从《元史》出来以后,当时就有不少的文人批评《元史》,老朱自己后来也知道《元史》修的粗疏了,但是老朱对于这类东西并不十分重视,所以并未重修。
允熥当然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他对于历史非常重视。与和长时间把神话当历史的其他国家文明不同,中华文明是史料最为充足的文明,从周代就有了信史,这是中华文明最伟大之处,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希腊人的《荷马史诗》真实性连《三国演义》都比不上,看着满天的神乱飘,和《封神演义》差不多。
并且重修《元史》,允熥还可以夹带自己的私货。虽然允熥现在还是有节操的,不至于编故事,但是可以该突出的突出,该简写的简写嘛。
王喜又开始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因蒙元入主中原杀戮太甚,又不对馆藏典籍善加保管,是以典籍遗失甚多。”
“为明经实义,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大明大典》。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
王喜的旨意宣读完毕之后,在场所有的文官都沸腾了!中国自古就有‘盛世修书’的传统,所有参与到了修书的人都会名留青史。千载以下,就算大明不存,也泯灭不了修书人的荣光!
底下的文官都议论纷纷,大汉将军们连连呵斥,过了好半天才恢复秩序。
允熥看着下面激动地文官,满意的笑了笑。允熥本来是想等到即位几年以后,等到《元史》重修完以后,再提《大明大典》的事情。
但是齐泰、练子宁等人都和允熥说过,说他在文官看来有些偏向武将和皇族,不符合文官传统的想法,让他出台一些适合儒家的政策。
允熥想来想去,他又不想减税,又不可能施行像历史上的建文一样的政策,只有把修书的事情提前来宣布了。反正宣布只代表一定会修,不代表马上会修。
现在看来,效果很不错。允熥看向陈性善、卓敬、杨任等人,他们也十分之懵逼。昨日允熥只是说要编一部书,陈性善他们还以为是随便编一下,没想到是要编纂继往开来的一部大典。
然后王喜继续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国公常升,为人谨慎,……,改封为郑国公,益禄五百石。”
“金吾后卫指挥使薛宁之长子薛熙冉,……,次子薛熙扬,……,均加封世袭指挥佥事。”
这个事情就和其他人无关了,不过是一个正常的加恩外戚的事情,又没有超规格封赏,大家都没有说话。
王喜继续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洪武初年,设四辅官,以察纳雅言,纠正过失。现复设四辅官。”
“以会宁侯张温为春辅官,原左都御史暴昭为夏辅官,原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郭镇为秋辅官,中军都督府掌判官陈性善兼冬辅官。”
四辅官就是允熥想出来的帮助自己处理朝政的官职。朱元璋即位初期,曾经设立过四辅官的官职,当时是把地方上的一些名儒请来,随时咨询,也有表明重儒之意。
后来等到这些人都致仕之后,老朱就不再任命人来担任这个官职,相当于罢设了这个官职。现在允熥把这个官职又从大明的典籍当中扒拉了出来。
允熥实在是怕后世的事情再发生:以内阁协助处理政事,最后变成非翰林不许入阁。所以允熥宁愿扒拉出一个官职来,然后让内阁给四辅官打下手,让这四辅官从一开始就是没有名头的丞相。
虽然当时老朱是请的都是大儒,但是并没有明文规定必须找大儒来担任这个官职,所以允熥就也找了武将来。并且允熥为了文武平衡,采取两文两武的设置。
不过在这个职位刚刚复设的现在,大家都没有意识到这个四辅官到底会代表着什么,以为只不过又是一个顾问机构,和翰林院、内阁一样,只不过有武将而已。所以大家都没有说什么。
最后王喜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禁止天下女子裹脚。凡官员女儿裹脚者,一律不许升官;凡勋贵女儿裹脚者,一律降爵;凡平民女儿裹脚者,倍其赋。”
“今尚未婚配之女子,一律放脚,违者同上处置。已婚配之女子,如为二十岁以下者,放脚,违者夫家同上处置。”
是的,允熥今日的最后一道圣旨是说裹脚的。裹脚是华夏男人对于女人实行的最为卑劣的行为之一,也是随着皇权日盛,百姓的血性越来越被阉割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男人变得不像是男人,唯唯诺诺逆来顺受,那女人只能变成残废。
允熥决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好在现在还是明初,南方裹脚的人很少,北方稍多,但是也不是多数,裹成‘三寸金莲’的更是少数,还不像晚明时节有‘品味’女人小脚的什么狗屁书籍,只要下大力度禁止,就能禁绝。
等到以后随着国家再一次变得开放,老百姓的血性也会慢慢恢复,类似裹脚的行为就不会再发生了。
就在这时,一名御史说道:“陛下,裹脚之事,为民间百姓自发之事,与国事无涉,还请陛下三思。”
允熥认得这名御史,是洪武三十年老朱亲自补录的北方举子,那一科的探花郎。只不过允熥不记得他的名字了。
允熥平静地说道:“你名叫?”
那名御史说道:“臣名叫焦胜。”
允熥说道:“焦胜,你被任命为提邢使司知事了,明日去找吏部领告身。”
这名御史顿时楞在当地,不知如何是好。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韩宜可说道:“陛下,虽然焦胜之话不合陛下的想法,但是言者无罪,这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还望陛下恕焦胜之罪。”
允熥这次才生气了。韩宜可说的这话是什么意思?是说他不能容人不听人言?是看自己刚刚即位好欺负?‘就不能给这种傻逼文人好脸!’允熥想着。
然后他说道:“韩宜可副都御史,你家女儿可是裹脚?”
韩宜可说道:“禀陛下,臣之女并不裹脚。”
允熥说道:“那你是赞同裹脚?”
韩宜可说道:“臣并不赞同裹脚。”
允熥说道:“既然你的女儿既不裹脚,你又不赞同裹脚,为何支持赞同裹脚之人?”
韩宜可刚刚说道:“臣,……”
允熥打断他说道:“你是想说朕因言罪人,不能容人?”
韩宜可低头说道:“臣不敢。”
允熥说道:“《皇明祖训》有言:敢进言离间皇家骨肉者,皆斩。你的意思是说太祖也是不能容人之言的皇帝了?”
韩宜可头更低了,惶恐的说道:“臣不敢。”
允熥说道:“那你是什么意思!”
韩宜可不知道说什么了。
允熥说道:“韩宜可,朕以你为琼州府临高县县令,你即刻去上任吧。”
韩宜可顿时也愣住了,实在没有想到允熥如此决绝和果断。他和焦胜两个人半天没有反应过来该干什么。而允熥也不再搭理他们两个了。
官员们倒是都看出了允熥的态度,对于敢于暗讽的文臣绝不姑息。焦胜虽然从中央到地方被认为是贬官,但是好歹都是七品的官,名义上还是平调。韩宜可直接从正四品的副都御史贬为正七品县令,处罚很重。
同时大臣们也看出了允熥对于禁止裹脚的重视。可怜的韩宜可,成为了大家实验新皇帝为人的小白鼠。
明初皇帝权力很大,允熥又已经当了六年的储君,在各个衙门都有亲信,没有人可以阻止允熥命令的通过。其他的文臣不会因为这样的事情和皇帝对着干的。
焦胜和韩宜可被处置以后,没有其他的大臣出来提出异议了。毕竟,这五件事情虽然说起来事情多,但是并没有触犯哪个部门的利益,更没有触犯文官集体的利益,允熥选择在上朝当日的这几件事情都是深思熟虑出来的,保证不会触犯谁的利益。所以大臣们也犯不上出来反对。
允熥今日要说的事情都已经说完了,看看时间,打算让奉御宣布下朝了。
但是就在这时,一人出列说道:“臣有事奏。”
允熥仔细看了一眼,是宋麟。多数有资格上中朝的官员允熥都认识,上小朝的官员允熥更是全部认识。允熥说道:“卿有何事?”
宋麟说道:“陛下,臣昨日听闻,陛下欲实封亲王封国,臣可有说错?”
允熥说道:“确实如此。”
宋麟说道:“陛下,六年以前,臣等就说过分封制不可行,为何陛下还要分封。”
宋麟的父亲就是大儒,他本人也是深受程朱理学影响的儒臣。六年以前他就参加过那次没有明确结果的讨论。现在那一批大儒都不在朝堂之上了,宋麟就站出来代表理学派儒家了。
允熥对于他的话很重视,真正的儒臣最好不要通过强硬手段来对付,这类人都带有殉道者的理想,从肉体上干掉他们不仅没有用处,甚至会适得其反。
但是当允熥正想要开口与宋麟辩论的时候,林嘉猷站了出来,说道:“宋学士此言差矣,孔圣人之本意也是封邦建国以拱卫中央,怎么分封制就不可行了?只不过依何制而行分封还是需慎重。”
宋麟一怔,然后说道:“……”然后他二人就你一言,我一语的斗了起来。
允熥一开始也是一怔,然后才反应过来,林嘉猷虽然也是真正的儒臣,但是是崇尚周礼的,认为那才是儒家的本源,所以支持分封。
允熥又想起现在大明官场,信奉周礼的儒臣还不少,六年以前的时候,在巴蜀的方孝孺在听说这件事以后,还特地写折子支持允熥的观点。
这其实也是必然的。因为大宋亡于蒙古人之手,当时的儒臣不知道铁木真时代的蒙古人是开挂的,所以一直从自身寻找亡国的原因,再加上洪武时代当官不一定从科举,所以宋代的思想在洪武时代不太受欢迎,大家纷纷从古老的时代寻找正确的儒家思想,所以信奉什么的都有。
没过一会儿,就有更多的文臣卷入了争论,都是引经据典,旁边的武将不知道他们在说啥,纷纷神游物外,就连允熥都开小差了。
允熥也是在想儒家的事情。对于儒家,允熥的思想是复杂的,儒家帮助华夏成为大一统的国家,但是同时到了后期却越来越封闭,阻碍了国家的发展。虽然允熥知道这是因为皇帝的选择,并不全赖儒家,但是还是不太舒服。
但是允熥必须坚持儒家思想。从大了说,儒家一千多年都是中国的主体思想,虽然在具体运用上并不遵从儒家,但是毕竟都打着儒家的牌子,废除一定会造成精英阶层思想混乱,那国家就完蛋了。
从小了说,允熥现在自己就是儒家思想的受益者。为什么允熥是比允炆排名更靠前的继承人?按照朱元璋的册封,常妃和吕妃都是朱标的妻,允炆还比允熥要大。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儒家不承认平妻的存在,认为一个人只能有一个正妻,并且反对以妾为妻。常妃在先、吕妃在后,所以按照儒家的观点,常妃是正妻,吕妃只能是妾。
而等到常妃去世以后,就算吕妃可以算作正妻了,但是儒家反对以妾为妻,由妾扶正的妻子的孩子的地位是低于直接就是正妻的孩子的地位的。所以允熥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当然,要是朱标在常妃死后从宫外再另娶一个正妻来,那这个新正妻的孩子的地位就和允熥一样了。
并且允熥现在其实是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儒家派别的,还是有选择余地的。
不过,允熥看了看他放在旁边的刻漏,已经快到午时了,这些文臣讨论这件事情已经有一个半时辰了,还没有结束,难道他们就不口渴吗?
允熥忙大声说道:“列位臣工,列位臣工。”他说了几遍大家才安静下来。
然后允熥说道:“众卿,朕意已决,分封必行,不必再讨论。”
然后允熥看着林嘉猷这一派人的脸色说道:“但是如何分封,昨日朕只是与二位王叔初次商议,尚未决定。朕会和列位臣工商量如何分封,不会独断专行。”
林嘉猷这一派的人脸色变得好看了。允熥趁热打铁说道:“今日已经快到午时了,各位的衙门里恐怕已经堆积了不少事情了,朕也要回去批阅奏折了,今日就到这里吧。”
然后奉御马上喊道:“退朝!”允熥忙走了,怕还有文官拦着他。
其实他不这么快的走也是可以的,毕竟他说的退朝理由很对,不少人确实是想起来自己的衙门里还有不少的事情,得回去处理,所以大家都互相拜别之后就纷纷返回自己的衙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