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百亿富豪的梦(日更一万三,求订阅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样的酒桌自然不可能是说什么正事的了,几个人随意的聊着,不过要说最憋屈的还是陈乐了,在经历最早的见到偶像后的激动后,他发现自己根本听不懂粤语,所以也就不知道他们几个在说什么了。
  等到饭局结束的时候,再次偷偷的跟吴见夜说这段时间要在香江好好的学学粤语,对此吴见夜也只是笑笑,能坚持下来再说吧。
  随后的几天吴见夜依然没有消停的时候,先是李超人,李钊基等人也知道吴见夜的到来,纷纷邀请,吴见夜也不好拒绝。
  不过其中有一个聚会是吴见夜发起的,会面的只有三个人,吴见夜与岩温,最后一个是香江中银的董事长高金宝。
  三人会面自然是关于收购渣打银行的事情了,之前吴见夜已经因为渣打银行的事情跟高金宝见过一次面了,这次不过是探讨具体的行事步骤。
  不过由于收购渣打银行的事情,一直都是岩温在处理,所以这次全面收购渣打银行以及私有化的事情,吴见夜也将全部交给岩温去处理。
  三人会见结束后,吴见夜又在家里开了一个小型的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并不多,只有周涛,岩温,赵磊!
  三人算得上是吴见夜在商业上最基本的班底了。
  比如周涛现在负责的就是尧光集团,岩温负责的则是翼望集团,至于赵磊纯属于打酱油的,只在尧光集团占有10%的股份,不过到现在已经是数十亿的资产了。
  经过一系列的重组及股权分配买卖等行为,现如今尧光集团股权分配是吴见夜在开曼群岛成立的山海投资持股75%,周涛持股15%,赵磊持股10%。
  而现如今尧光集团旗下主要的公司分别是香江置地,图南科技,泰威电器,寒水饮料,锦绣制衣,凤歌娱乐,香江亚视,枫木保安,尧光投资九大公司。
  之前尧光集团在国内以及香江的地产项目也在置地私有化成功后,全都并入到了香江置地。
  同时尧光集团也成为了香江最大的未上市财团,不要说尧光集团的总体量了,就是其中单独拎出来的一个子公司,都足以成为香江最大的财团之一。
  而翼望集团的情况就有些复杂了,当初成立翼望集团的时候,岩温便选择了退出尧光集团,现如今手里持有翼望集团15%的股权,而山海投资则持有85%的股权。
  翼望集团旗下主要的公司有,余之投资,渣打银行,寿华保险,青要玩具,羽民旅游,三苗漫画,大乐建筑,宜苏重工以及与新世界正在谈判的收购的香江船务九大公司!
  其实87股灾结束的时候,翼望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更多,不过后来岩温将这些上市公司分拆重组出售退市等行动后,只保留了上述的几家公司。
  不过不同于尧光集团旗下的公司全都是私有化未上市的公司,翼望集团现在旗下的上市公司有渣打银行,青要玩具,大乐建筑,宜苏重工四大公司!
  现在翼望集团最重要的任务便是将渣打银行彻底的私有化,而面对最大的敌人就是现如今渣打银行的大班莱恩亨德森。
  这次四人的会议其实也是商讨两大集团未来的发展战略。
  “人才储备将会在未来几年都是两大集团的最为重要的项目之一,未来五年内,两大集团的人才储备必须达到1000人以上!”吴见夜讲道。
  两大集团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人才储备一直都是两大集团的短板,现如今虽然通过猎头公司以及公开招募了不少的人才,但是其本身的人才储备依旧是一个大的短板,尤其是在发生了寒水饮料秦也的事件以后。
  周涛与岩温也是深有体会,两人现在都属于超负荷的工作量。
  这里面要说最轻松的其实还是赵磊,阳华鞋厂被尧光集团收购以后,他手里的项目只有在燕京的国贸大厦以及在国内不隶属尧光集团与翼望集团的洞庭投资了。
  洞庭投资旗下的主要项目便是中关村的双子大厦了,洞庭投资属于国内的投资公司,股权分配是山海投资持股85%,周涛,岩温,赵磊三人每人持股5%。
  周涛率先说道:“尧光集团已经在香江的各所大学以及国内的大学开始招聘人才了,现如今尧光集团的人才储备中心按照之前计划的已经拥有108名储备人才了,今年五月份的时候,会将这些人分配到各个公司开始锻炼,而下一批的人选将会在毕业季的时候补充进来!”
  岩温回答道:“翼望集团也差不多,不过因为翼望集团的业务更加的繁杂,尤其是在金融投资这一块,一直都属于翼望集团的重中之重,所以更多的招聘会在全球各大高校招聘!”
  翼望集团旗下现如今最重要的子公司之一,就是余之投资,余之投资负责的项目也是最为复杂的,比如余之投资的旗下有香江四大地产公司以及华人置业等优质公司的股份,同时rb的项目也由余之投资负责。
  现如今余之投资便是香江最大的投资公司。
  随后吴见夜又就每家子公司的发展听取了两人的意见,同时也给出了自己的想法。
  比如尧光集团旗下的图南科技,现如今已经不再单纯的以生产手机,电脑等产品为自己的主要发展方向了,同时还要与华夏乃至整个东南亚通信的基础建设中去。
  吴见夜听完周涛的描述后,给出来的意见,就是:通信的基础建设可以做,但是同时最好要形成自己的产业闭环链,比如电脑的屏幕,cpu处理器,半导体研发等等,手机的零部件等一系列的产品研发。
  这些项目的研发对于图南科技的财务状况一级科技储备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去年图南科技一年的盈利达到了恐怖的57亿港币,而吴见夜与周涛当时商定的结果就是拿出图南科技70%的盈利作为图南科技的研发费用。
  此时图南科技不仅在香江,国内拥有自己的科研室,同时在全球各地尤其是知名的院校都投资了自己的科研室。
  其中cpu处理器与半导体的研发,如果真的上马的话,又将会是一个巨大的烧钱行动,且短期内不会有收益的项目,周涛也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我们的步伐是不是迈的有点太快了?图南科技的资金全都拿来作为科研资金了,这对于我们自己来讲也有着巨大的现金压力!”
  吴见夜说道:“放心吧,等今年上半年结束了在rb的投资,我们能够回笼一大笔资金,同时明年也会有一笔资金入账,到时候你让尧光集团旗下的尧光投资提前准备好资金就可以了,这件事情你可以跟岩温商量!”
  明年自然就是东西德统一事件了,同时还有后年的苏联解体,这都是来快钱的机会,这便是重生者的金手指了,吴见夜现在要做的就是拿钱砸出来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出来,那就是让图南科技在科技领域的发展,用钱砸也得砸出一个弯道超车出来。
  至于到时候资金如何分配,就是周涛的事情了。
  其实今年香江的股市也是可以趁机赚上一笔的,由于某些不可言说的原因,今年香江的股市也会迎来巨大的跌幅,跌幅程度也仅次于87股灾时的情况,到时候吴见夜也会让他们提前准备的。
  同时图南科技在今年还会在其他的领域全面发展,不过这些都是一些挣快钱的项目,比如马上就要风靡全国的学习机项目,仅这一项投资至少就可以为图南科技带来几十亿人民币的利润。
  等到了九十年代,图南科技更会联合泰威电器推出vcd机,当然了,这些事情吴见夜现在是不会告诉周涛等人,要等到技术成熟以后,吴见夜才会拿出这些计划出来。
  四人的会议持续了十多个小时,基本定下来了尧光集团与翼望集团未来五年的发展计划,至于具体的实施,则是会由周涛与岩温去操作。
  结束会议后,岩温单独找到了吴见夜。
  “哥,马栄成提议收购玉郎国际!”
  马栄成是翼望集团旗下三苗漫画的主编,同时也是香江最知名的漫画作家之一,《风云》与《中华英雄》都是出自马栄成之笔。
  香江最早的漫画界两大巨头,分别是黄玉朗与上官小宝。
  而马栄成就是上官小宝的徒弟,上官小宝这个人就如同香江影坛的罗维,可以发现人才,但是留不住人才,87股灾的时候,上官小宝投资失败,需要出售自己的漫画公司补仓,当时翼望集团出手收购了上官小宝的漫画公司,随后更名三苗漫画,三苗漫画成立后,马栄成与牛佬被岩温留在了公司。
  同时让马栄成成为了三苗漫画的主编。
  至于牛佬,也是香江有名的漫画家,大家对他的作品最熟悉的应该就是《古惑仔》系列了。
  而马栄成不仅在上官小宝的手底下做过,其实在黄玉朗的手底下也打工过,不过后来马栄成由于不满意黄玉朗的分成,所以提出来辞职,结果就被人砍了,差点伤了手筋无法画画。
  虽然没有证据证明是黄玉朗做的这件事情,但是马栄成却一直把这件事情按在黄玉朗的身上。
  所以两人一直都不和!
  “玉郎国际现在什么情况?”吴见夜问道。
  “黄玉朗快撑不住了。”随后岩温开始介绍玉郎国际的情况。
  1986年8月,玉郎机构有限公司股票上市,黄玉朗拥有75%股权,其余皆是按规定向公众发行的散股。黄玉朗自称身家2.4亿港元。
  当时,美利坚《华尔街日报》载文介绍黄玉朗,称他为“画出彩虹”的亿万神童。
  黄氏闻之惊喜若狂,一时不知身在何处,向员工自封起“玉郎大帝”来,整个集团是“玉郎帝国”,连印刷厂也冠之为帝国印刷厂。
  玉郎大帝得道,众画师也扯其衫尾升天。黄玉朗在集团推行分红制,20位主笔,每人年收入不下200万港元。
  当然,玉郎大帝的“恩赐”必有回报,众主笔殚精竭虑,使玉郎帝国更上一层天,银纸多得就像天上纷飞的云片。
  上市那年,玉郎集团出版14种漫画书刊和一份《玉郎电视》的周刊,均在漫画市场独领风骚,年盈利4570万港元。
  英文《南华早报》记者去玉郎集团采访,见院场停了一排保时捷豪华骄车,大为吃惊,在文中惊叹道:“这是玉郎集团绘画员工成功的证明。”
  玉郎股票在股市炙手可热,黄玉朗趁热打铁,借次年牛市,先后3次供股,集资4.5亿多港元。
  玉郎大帝腰更粗了,每一项投资都是一大手笔。上市后,他摔出1300万港元,购入柴湾康民工业中心,作帝国印刷厂厂房。
  1987年2月,斥资7000万港元,从星岛报业集团主席胡苋手中,买下10层高的英皇道新闻大厦,作为玉郎集团的行政及制作总部。
  3月,他斥资7700万港元收购天天报业7成股权、天天彩印的全部股权,接办消遣性的综合大报《天天日报》。
  7月,他以2520万港元的价收购《清新周刊》,以930万港元收购《青春》杂志,发誓做胡苋一样威水的传媒大王。
  黄玉朗不怕花钱,股市有的是花销不尽的钱。黄玉朗从他的同乡好友刘鸾雄那里,获得生财智慧,只需把粗粗的泵头往股市一探,就有源源不断的“水”泵进腰包。“供股、集资、花销,再供股、集资、花销……”这就是黄氏总结出的“新抽水机哲学”。
  有这套理论打底,黄玉朗进行更大规模的扩张。
  1987年9月,黄氏创办《金融时报》,聘请原《文汇报》总编为社长、原《财经日报》总编黄扬烈为总编。
  10月,他漂洋过海,斥资7000万港元,收购胡氏家族在马来西亚的第二大报《星洲日报》。
  黄玉朗如一颗天王巨星在传媒业横空出世,黄氏做传媒大王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他自己更是得意忘形:“胡苋的报业集团,是得她‘老豆’的荫庇,胡文虎的后代,也不过尔尔,香港失去一座新闻大厦,大马丢了一间报馆。金大侠吗,惨淡经营几十年,才建起报业集团。玉郎帝国只花了一年时间不到,就可与他们平起平坐。”
  收购是创业的捷径,有如摘果是耕耘的妙方一样。黄玉朗、刘鸾雄、罗旭睿等潮籍商界新生代,均持这种观念。然而,黄氏的收购艺术毕竟要比他的两位老乡逊一筹。
  刘鸾雄靠收购狙击游戏,又可牟利。罗旭睿收购狙击,一样炉火纯青,但他更擅长收购后的消化,将猎物重组为聚宝盆。
  黄玉朗好大喜功,不知这一连串生吞活剥式的收购,会成他的累赘。一旦市景不利,便会危机四伏。评论家说:黄玉朗才一个小学生,怎能与大学才子刘銮雄、罗旭瑞比?报业不比其他行业,非得专才不可。
  黄玉朗还嫌“收购建业”速度太慢,发现世上生钱最快的当属股票。1987年,股市牛气冲天,股民皆发烧发昏,做一夜暴富的美梦。黄玉朗先是小炒一番,初尝甜头,便重锤出击,从刘銮雄家族购得3410万股的中娱股份。
  供股集资,然后斥资2.6亿港元投机股市,大炒股票、期指。
  大市兴旺,黄氏更大肆收购看好的股票,囤积居奇,待价而沽。
  凡是大户,不是炒股老手,就是聘请了智囊为其顾问。黄玉朗犯了“不熟不做”的大忌。其时,玉郎集团的股票飙升到4.2元股,黄氏身家10亿之巨。他掐指一算,跻身百亿富豪指日可待!
  百亿富豪没等来,却等来了十年一遇的股灾.......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