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37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哥……如果不想自己去,我可以一道同去。”慧衡善解人意,总不想卓思衡为难。
  卓思衡却兀自摇摇头,没有接她的话,而是问了个别的问题:“阿慧,你还记得三婶婶吗?”
  “记得。”慧衡的语气低柔语调却干脆,“我还记得小时候三婶身怀四弟时总怕我们两人吃不够,每次都将吃食分我们一点。那时我几乎隔几日就要发热病上一回,她怕娘日日照顾我睡不好,就主动接我去她那里睡,让娘能休息休息。夜里我咳嗽睡不着,她会唱歌给我听,我若是要饮水,她就先将冰凉的井水放进陶罐自己抱暖后再喂给我喝。”
  卓思衡静静听完,眼前好像也出现朔州纷扬的乱雪:“三婶那时身怀六甲,三叔还未罹难,她闲暇时拿手指在雪地里划着教了我好多字。”
  “哥哥一定还记得,三叔和三婶总是笑着的模样,即使在劳役营的日子那样苦,他们也从不埋怨……”慧衡语气轻轻扬起,最后却又归于一声长叹。
  三叔去世前的确如此,但自那往后,无常世事将一个孤苦女子的飘零人生撕得粉碎。
  “我也想见见她,想看看她过得好不好,也想让她看看我如今身子已经好多啦,还能帮家里做事……”慧衡侧身悄然拭去眼角的潮湿。
  卓思衡起身安慰道:“好,但还是我先去见见三婶和她哥哥姜大人,不然我们去了两个,却都不是她的亲生骨肉,我怕三婶一时伤怀。待我见过后再安排你单独和她会面,你们也可以在后宅自由说些体己话。”
  于是,此次前来只有卓思衡一人。
  姜文瑶今年该是尚未四十才对,可此时站立悲泣的夫人却仿佛枯槁之人,昔日笑靥芳华俱是凋零殆尽,但善睐长眸仍能看出悉衡俊逸样貌的源头。
  慈衡的样貌更肖似三叔,英气明朗;悉衡则自姜氏处继承了八九成的精致焕美。
  “闻听你状元及第,供职翰林院,如今得见果然是长得一表人才……大哥大嫂泉下有知定能含笑心足……”姜文瑶缓缓止住泪声,露出欣慰又悲苦的笑容,“我自得知卓家返京那日便想像今日一般求见……然而当年我自行求去,未曾患难与共,眼下何来面目与故人相认……可是……心中牵挂忧思日日摧折,几番病痛,兄长不忍见我如此消沉,为我抛却颜面求得一见……你愿意来见我已是宽仁至极,这一声婶婶……我……实在受之有愧……”
  “婶婶不必如此自伤。”卓思衡搀扶仿佛随时就要倾倒的姜文瑶就座,而后坐于下首,“还望多多保重自身才是。”
  姜文瑶强打起精神,泣声喑喑道:“大公子如今一切安好?阿慧身子好些了么?夜里是否还会咳嗽难眠?可有了良缘?还有……还有我的那两个……他们都好么?”
  “我没什么毛病,一切都好,家里人也都好。阿慧回了帝京后身子已无大碍,只是春秋要多注意些,她听说婶婶来寻,也是很想见您,待我后面安排你们二人私下相见,她有好多女孩子的话想私下和您说呢。”卓思衡知道避不开下面的话题,轻轻吸气,希望不管是语气还是措辞都能尽量柔和,“此次会面我问过阿慈和悉弟,他们说让您好好保重。可是您也见到我孤身前来,婶婶……这件事是强求不得的,即便我做哥哥也不好强扭他们的意愿押来面命,只会更伤你们之间的缘分。”
  姜文瑶呆呆听着,仿佛过了许久,眼泪已经流尽后才极其缓慢地点点头道:“是我不好,不怪他们,我自知不配为母,未敢奢想相认……如今听你亲口告知他们过得安然,我也了却一桩心事……”
  “婶婶当年对我和阿慧照拂有加,若有吩咐,我与她还当您是家人。”卓思衡不会也不愿强求弟妹,但他自己却也不能忘记当年种种。
  姜文瑶正欲开口,忽听一声稚龄轻音欢畅雀跃飞入凉阁,紧接着一个小小的鹅黄绒团奔入帘内,直扑入她怀中。
  “娘,你在同谁说话?”
  “苓笙,不得无礼……怎么自己跑来了……”
  “我不是自己来的,舅舅带我来的!”小女孩一指身后,此时石木相交的阶梯上才缓缓上来个人影,拂帘入内。
  卓思衡起身朝姜文瑞行礼道:“姜大人见安。”
  姜文瑞官职高于卓思衡,年龄辈分又长,却仍是也还了个礼,轻声道:“辛苦卓侍诏了……”他言辞之中大有愧疚之意,卓思衡请身让坐,他也不肯,只看着外甥女缠着妹妹,眼中似悲似喜,极其复杂。
  姜文瑶将痴缠的女儿朝前推了推,说道:“这是我女儿苓笙,小孩子家不懂规矩,大公子莫要见怪。”
  卓思衡来之前已听佟铎说过,姜文瑶后改嫁一梅姓人家,育有一女,小悉衡九岁,想必便是眼前这可爱女孩。其实单看眉眼也能看出,要是悉衡五岁时候也穿鹅黄色扎起两个圆团头,那一定和这女孩如同双胞胎一般,哪怕自己和弟弟朝夕相处也是分不清楚。
  梅苓笙听见母亲介绍自己,连忙稚拙地朝卓思衡见礼,口中学着母亲念道:“大公子好,苓笙有礼了。”
  卓思衡这辈子有两个死穴,一个是他那该死的好奇心,一个是可爱天真的小孩子,见到与悉衡相像的梅苓笙这样乖巧又惹人喜爱,心中都柔软了大半,说道:“叫我哥哥就好。”
  闻言,姜文瑶又红了眼眶,姜大人见状便让她带孩子先去玩耍,自己有话和卓侍诏讲。
  母女二人走远后,姜文瑞仰头叹息,尾音长得仿佛穿堂而过的秋风。
  “晚辈多谢大人安排会面。”卓思衡还是决定先打破沉默。
  姜文瑞苦笑道:“令你家为难,我原该告罪,只是我家小妹的样子卓侍诏你已然得见……我们都是为人兄长的,自家妹妹如此这般,怎能忍心?”
  他声音微微抖着,忽然向长长一拜道:“多谢成全我为兄之心。”
  卓思衡赶忙伸手去扶,急道:“大人不必如此!”
  姜文瑞被扶起后面上已有泪痕,声音也是凄怆:“我如何不知你的为难?可是,阿瑶到底是我的妹妹……卓家失势之时,我父母便想让她脱身,然而她与妹夫鹣鲽情深,又有了女儿,我便不忍,只好含泪眼睁睁看妹妹去了极北苦寒之地……后来母亲忧思而去,死前都未能见到阿瑶一面……父亲又在此时病重……我心哀焦至极……得知妹夫在朔州过世,便瞒着家人接连发了十几封信去,拿父母和孝道逼着她回来……可自归来后,阿瑶没过上一天快活日子,我们父亲离世前,替她寻好梅家,并非我家无情无义逼女再嫁,而是我身体也自幼多病,那时膝下尚无子嗣,父亲疼爱幺女,怕他百年后阿瑶孤苦无依,才为她寻了个可以依靠活命的人家……卓侍诏千万不要责怪你三婶婶再嫁,那是父亲死前苦苦相求,她才不得已答应的呀……”
  卓思衡不知道要怎么同他解释自己虽然此时是卓家的大家长,但其实真的并不在意三婶是否再嫁,也不觉这是什么背信弃义之举,只安慰道:“大人方才说我亦是人兄,其中难处我是知晓的,若我妹妹如此,我必然也是不忍得见。”
  姜文瑞哀声长叹:“终是我对不住你家,若那两个孩子心中有怨,便冲我来吧……阿瑶只是命苦之人,一生命运从未系于她手,不该受此折磨……”
  “慈衡和悉衡并未记怨。”卓思衡不希望旁人觉得自己妹妹弟弟有何怨怼,只平静道,“我父母将他们视作己出,他们也将二老视为亲生。故而过去之事便过去了吧,没有什么怨恨与否,姜大人也要劝劝三婶婶,让她勿要再执着了。”
  事情本就在卓家流放定罪之事便再无从转圜,他也注定不会逼迫弟妹强行相认,冷静下来后,双方都不再纠缠旧事,便是对彼此最大的释怀。
  更何况卓思衡是真心希望婶婶能身体康健。
  自小芩园归来,卓思衡一直心情郁郁。
  一件看似谁都没有错的事,却造成了几乎每个人的不可逆伤害。他不再纠结过去之事如何发生,满脑子想得都是今后如何避免此等惨剧重现。
  若真是到了他要为信念与价值观殊死一搏的时刻,他会否像祖父一样毫不犹疑?
  此时的卓思衡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更聪明更可靠的答案。
  他叫来慧衡,给她一张姜大人手书的小芩园门帖,拿着此帖她可随时登门拜访,无需提前礼问。
  慧衡未问哥哥此行如何,只与他说了些家中琐事,待睡前准备离开之时,方才迟疑着探寻道:“哥哥,你……可曾对三婶婶将三妹四弟留下有过怨怼之语?”
  第56章
  慧衡很少询问自己的看法,她善于揣测多于交流,内心有足够的细腻、大脑有足够智慧支持她以这种思维模式与家人相处,然而在这个问题上,她却选择了开口。
  卓思衡也用认真的口吻如实相告:“其实父亲也问过我类似的问题,他问我如何再看当年的事情……阿慧,你也是女子,若是你嫁为人妇,难道便不是卓家血脉了么?你和我并无区别。我们共流同样的亲源之血,拥有在同一父母膝下承欢的记忆,共同读过一本书,用一个人教的笔法写出同一个姓氏,这些都不会因为嫁娶更改,家人就是家人。”
  未有过的震颤自心底升腾,慧衡虽是仰首静听,心中却犹如山呼海啸,强自镇定着点头。
  “同样的道理,难道三婶嫁入卓家,她便不是姜家的血脉了么?她的父母兄弟就该活生生受此骨肉分离之痛么?她是三叔的妻子,却也是姜父姜母的女儿,是姜大人的妹妹。这便是我当年给父亲的答案。”卓思衡说道。
  “但,她也是三妹和四弟的母亲……”慧衡咬了咬唇,似是鼓足勇气般开口道,“在妹妹和弟弟眼中,她到底是抛弃了他们的人啊……”
  “所以我们不能替他们做决定。”卓思衡的声音变得愈发坚定,“要让他们自己选择是否接受原谅,或者坚持不去理解与不去认同,哪怕是无所谓无所言,我们二人也不该出言置喙相劝。这是他们要面对和解决的心境,我们可以创造机会,但却不能利用妹妹弟弟对我们的信任替他们行使这个机会。”
  “哥哥,我有时多思,每每听你说话却能心境开阔。”慧衡吐字如珠,笑容也重新绽回面庞。
  卓思衡与慧衡相视而笑道:“妹妹,人就是这样的,我也并非时时常备万全之策不惑之心,尤其是事涉手足,我肯定比看起来更焦虑烦忧的。”
  “爹爹教过,性定者恒强。哥哥自小就看起来温润稳重,我还记得那天三婶婶来寻爹爹写出寡请离的文书,哥哥轻声的叹息从没停过,可面上还是乖顺平静一言不发,时至今日,面对同样的人和事,你也还是一样,分毫未曾移性。”
  卓思衡愣了愣,心想不对啊,忙问:“可是那天我记得把你哄睡了啊?”
  慧衡狡黠眨眼,比了个悄悄的手势:“咱们家会装假伪藏的人可不止哥哥一个。”
  ……
  这边慧衡和思衡在说话,那一边慈衡在看悉衡收拾回书院的箱笼。
  二人一言不发,一个看一个动,就这样过了好久。
  慈衡百无聊赖看着窗外那棵前年春天刚移栽过来的梧桐树,十月浓金色的片片掌叶在月夜下婆娑凄迷,透着疏疏淡淡的清光。
  再回头看悉衡,已将大半东西收捡完毕最后查看。
  “我给你那个醒神用的香囊呢?”她顺口一问,“里面的药芯改换新的了吧?”
  “上旬的时候就坏了,药洒了一箱子。”悉衡说道。
  慈衡知道自己针线极差针脚粗漏,只好道:“等秋天过去姐姐身子好了让她再给你缝一个吧……”
  屋内又恢复安静,很久很久,悉衡忽然开口:“三姐,其实你还记得她,对吗?”
  慈衡刀子一样的目光落在镇定自若的弟弟身上,上下刮了个遍,圆圆睁着的眼睛像两颗黑亮的火丸要给他洞穿两个窟窿:“你想听我说什么?”
  悉衡淡淡道:“我想听什么并不重要,因为她对我来说只是个陌生人,我完全没有任何感觉,可姐姐却在为此烦恼。”
  “也就一点点吧。”慈衡倒也爽快,反正在这个家,她想藏什么心思都是藏不住的,哥哥姐姐弟弟,各个人精,她将头枕在手上,幽幽道,“与其说烦扰倒不至于,只是有些想爹和娘了。”
  “其实三姐姐心中都是明白的,我们并不是没有爹娘的可怜人。”悉衡同慈衡一起望向窗外的梧桐与月,“我们其实一直都很快活。”
  慈衡明白弟弟的意思,幸福的人没必要将时间浪费在怨恨上,卓衍和宋良玉的存在让这个世间并不亏欠她什么了。思及此处,她忽然有了做姐姐的劲头,站起来道:“明天我去给你再抓一副醒神的药来,你先拿纸凑合包着,下旬回来我给你重新缝一个香囊。”
  “这次辛苦姐姐缝得严实些。”悉衡说着笑了笑。
  ……
  这个秋天虽有风波,但卓家却过得依旧温馨和畅,唯一的大事是刚入冬年节前,卓思衡又为宅院里添了个家仆。
  卓家一直只有三个仆人,负责厨房和内院粗杂的柴六嫂,负责洒扫洗衣和慧衡慈衡近身琐事的阿环,以及掌管全部外出车马的伏季。他们三人不似大宅院里的家仆,是卓家文书上雇佣来的下人。然而卓思衡此次寻来的却是第一个带着卖身契的仆人。
  此人名叫陈榕,是卓思衡自悯人司买回的家仆。悯人司是刑部关押受罪犯牵连的无罪家眷处,当年卓家妇孺便都在押此处。陈榕的父亲是官焙局的差役,专负责贡茶入京的押运。其父没有品级,却牵扯入一桩年初监守自盗的官司里。官焙局一名胆大包天的茶官居然私自勾连贼人,劫走贡茶,而后上报失窃,再与贼人私分贡茶售卖。
  此等行径基本就约等于藐视皇家权力,贼官均遭族诛斩首,陈榕父亲是此次押送当差者之一,也受到牵连问斩,家人尽没入悯人司,发配发卖为奴。陈榕的祖母已年届七十,经不起折腾一病而亡,陈榕年方十三,比悉衡还小一岁,被贬为奴由悯人司发卖。
  “难道哥哥是可怜他?”
  看见卓思衡领着陈榕进凉阁谈话,慈衡忍不住去问姐姐。
  慧衡替她掖别好耳际的一缕顽皮细发,笑道:“悯人司一年到头发卖的官奴不计其数,哪个不能说出一段各自的凄惨?为何哥哥偏偏买了他?”
  慈衡思索半晌,仍是摇头道:“姐姐,你就告诉我吧!这些弯弯绕的事我最不擅长啦!”
  慧衡轻点她额头一下,却还是笑着取出一方纸张来递过去:“你看看,这是叫陈榕那孩子的卖身契约。”
  “这上面有什么好看的么……”慈衡拿过来粗粗看过,“不就是籍贯和在籍一类的嘛,字又小,又带手印和画押……”
  “你当大夫给人看病也这样粗心?”慧衡无奈笑道。
  “那自然不是,人命在身,必当慎之又慎!”慈衡自豪背诵起荣大夫教她的第一课。
  “那你怎么看这些带字的东西就不能再用一点心呢?”慧衡纤细的手指轻轻敲了敲陈榕卖身契上的籍贯,“你看看这是哪里?”
  “瑾州安化郡庐陵县……”慈衡起初读得拉着长音,可读完时却安静下来眨眨眼,“这不是……哥哥可能要外放去的州郡么?”
  慧衡一副循循善诱教妹妹很是心累的模样,耐心道:“想来哥哥已看过所有能看的书,找过书本里安化郡的内容,该去问问真正生活在那里的人,此地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去处,未雨绸缪见微知著当如是也。”
  “哥哥真是厉害!这都能想到!我看其他那些官员未必就能做到这样用功。”慈衡恨不得此时卓思衡就在,听到她这番夸奖,再反过来夸她一番。
  慧衡觉得或许到了该谈论大哥外任的时机,于是拉过慈衡的手说道:“阿慈,姐姐问你,你可有想过嫁人成亲?”
  慈衡立即抽回手警觉道:“干嘛!你自己都没嫁人呢,不许来试探我!再说咱们家不是不兴催婚逼嫁这一套的吗?”
  她虽然已是十八岁,寻常家女孩这个年纪大多已是定亲等待最后的嫁娶,可卓思衡一问,慈衡就大义凛然表示自己要学姐姐,于是便也一直没有提过此事。
  慧衡似是极欣赏妹妹这个回答,不以为忤道:“好,既然你也有这个心思,那姐姐再问你,你可愿意到同哥哥一起到岭南去见见世面,看看大好河山?”
  “这个不比嫁人有趣多啦!我当然愿意。可是咱们一家不是要一起随哥哥上任的吗?姐姐干嘛对我多此一问?”心宽如慈衡也觉得这个问题哪里透着不对劲。
  “因为我和四弟大概是不会去的。”慧衡低垂眉眼,轻声道。
  “为什么?”慈衡惊讶道。
  “四弟就读的书院是哥哥好不容易求来的,他在熊崖书院进学识略精微已有所成,哥哥是断然不会让他半途而废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