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节
第435章 风卷黄旗过大岗,北境今起无战事(四)
高原上雪山大湖,天蓝水净,恍若人间仙境——若不考量草场贫瘠,黑车子室韦遗族所聚居的这处地方,的确很适合他们生活。
今日部落里来了客人。一支马队清晨在山口出现,黑车子室韦的族人不难发现,这支马队是星夜兼程。当然,那都不是最重要的,叫整个部落族人都对他们表示欢迎的是,他们带来了部落紧缺的盐、布还有铁锅——虽然那并不多。
部落老酋长在他的帐篷里接见了客人,出乎很多族人意料,待客仪式并不隆重,这对好客的黑车子室韦来说是很少见的事,不过这却也不出大多数族人预料,因为现在部落里的情况并不好,自给都很艰难——自打十年前被契丹征服,部落成为契丹的附庸以来,族人生存情况日益恶化。
——但只有那些身份显贵的人知道,老酋长的待客仪式之所以不重,还有一个原因:来的客人很久之前跟黑车子室韦是有矛盾的。草原部落之间的矛盾一般只有一种:相互征伐。
老酋长已经五十多岁。这在草原上来说是个很难得的长寿之龄。布满老人斑的脸沧桑得像是树皮,生机所剩已经不多,但唯独那双凹陷的眸子,不时发出慑人的锐利目光,让人联想到黑夜里凶恶狼王的绿眼。此时,他一手抚着跪坐在身旁一名孩童的脑袋,用他那老而弥坚的眸子,打量着帐中的客人。
客人也正望着老酋长。她比老酋长年轻太多,明媚皓齿、肌如白雪,一身草原贵族华丽装扮,让她看起来如同初升的太阳——在老酋长面前站着,这种对比是多么显眼——她亭亭玉立,双手叠放在小腹前,脸上有着春意浅浅的微笑。
“阿狸公主,你的到来让黑车子室韦倍感荣幸,我要感谢你的善意。”老酋长示意着对方带来的礼物,语气平静地说道,然后他皱了皱眉,“但是公主,你应该能够看到,黑车子室韦眼下状况并不好,我们连维持仅有的生活都很艰难,更不用说有其他奢望。族人现在只想过安稳的日子,而不是卷入带来死亡的战争,这才是我们应有的追求,不是吗?”
老酋长的意思很明确:礼物他们收下了,但是发兵却是不可能的。这很容易让人生起对这个部落的厌恶感,人们会觉得这个部落真是没得救了。
鞑靼部公主阿狸却是莞尔,然后用她那如山涧清泉般的声音,不紧不慢道:“年前黄头部之子木哥华,潜入草原收拢旧部,意欲反抗契丹的事,可汗应该是知道的吧?”
“的确有过耳闻——也只是耳闻罢了。”老酋长双眼眯成一条缝,让人看不透这里面隐藏了什么“不过听说后来事泄,被契丹所杀?”惋惜般摇了摇头,“多好的年轻人,就这样死去太可惜了。他原本是逃脱契丹追杀的人,又何苦回来,契丹是那么好对付的?”
阿狸咯咯笑出声,“可汗既然消息这么灵通,不知道有没有听说木哥华是怎么逃脱契丹追杀的?他又为何能在逃离草原之后,还能人马完整的回来?”
“难道是鞑靼部给了他帮助?”老酋长也笑了起来,笑容里不无揶揄。
阿狸无奈的摇了摇头,她那双仿佛会说话的眸子凝视着老酋长,在这一刻变得很是认真,认真的让所有触及这道目光的人,都会怀疑这双美丽的眸子已经看穿了自己,“可汗有顾虑,阿狸可以理解,但是可汗大可不必从见到阿狸开始,就不停自污。若是黑车子室韦下定决心不出兵,阿狸难道还能把刀架在可汗脖子上不成?只是话又说回来,若是可汗有意做些什么,却也不必因为鞑靼部之前与贵部有所冲突,就平白错失了大好时机。无论之前我两部有过怎样的纷争,那都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的境遇是一样的,用中原的话说,叫做虎落平阳、同是天涯沦落人。”
“木哥华若非行动时着急了些,就不会那么早身首异处了,今日围攻西楼的大军中,就会有黄头部的勇士。”阿狸继续说着,“黄头部不幸,已平白错失了复仇的机会,但是贵部还有。眼下我鞑靼部五万勇士围攻西楼,旦夕间可破城池,到时契丹大乱,就是群雄并起的时局。对我们这些饱受契丹侵害之苦的人而言,那就是有仇报仇、有怨抱怨的时候。而谁能在乱势中占得先机,谁就能带领部族重新崛起,甚至是创造前所未有的辉煌!”
说到这里,阿狸身上的婉约之态渐渐褪去,英豪之气开始彰显,她伸出手,随从为她张开一副巨大草原形势图,在她脚前铺陈开来。
俯视这幅舆图,阿狸神采奕奕,凭空多了几分动人的金戈铁马之气,她指着这幅图,对老酋长字正腔圆道:“阿狸这回来,要联合的不仅有贵部,还有先前被契丹相继征服的奚、乌古、室韦等部,届时数部结为同盟,共灭契丹,事后大家就能各回故地,收回我们的草场、子民。草原诸部若能联合,无论是契丹还是任何一部,都不能贻害他人,否则群起而攻之,必灭其族。”
老酋长沉吟不语,阿狸知道他在犹豫什么,继续道:“契丹擅乱草原,大唐天朝恨之久矣。前日契丹攻伐渤海,天朝始发兵相制,耶律阿保机遂兵败渤海,狼狈而回,这些可汗是知道的。今有天朝王师相助,又协我诸部之力,契丹岂能不败?可汗还有什么可担心!况且诸事有天朝王师主持公道,自是有章可循,事后也能保证草原各部相安。”
唐初,太宗文治武功,有天可汗之伟业,大唐始为草原诸部所臣服。太宗之后,大唐相继平西域、收渤海,威服天下。其军威赫赫,天下敬仰,其文治昌盛,四夷来朝,无不视大唐为神明。近数十年来,中原内乱不止,但大唐余威仍在。
大唐文治武功,既有军威不容侵犯,又有汉文化让四夷膜拜,这是后世很多人无法理解的。
这些事,从李存勖入主中原之后,渤海国仍旧遣使来朝贡便能说明。
从王帐里出来,阿狸由黑车子室韦族人领着去休息。
到了地方,阿狸并没有着急进帐,在帐前打发了对方,就站在空地上大口呼气又大口出气,欣赏高原风光。
“黑车子室韦老可汗这会儿跟族人商议,也不知何时会有结果,他们不会不发兵吧?”随从担忧的问阿狸。
“不会的。”阿狸淡淡一笑,“我鞑靼部都能不远千万里来复仇,他黑车子室韦有什么理由置身事外?别看那老可汗始终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可事实并非如此。他能掩饰自己心中所想,他旁边那个孩童的表情可不会骗人,在我游说老可汗的时候,这孩子的眼神可亮得吓人。连小孩尚且如此,这说明什么?说明黑车子室韦无一日不想复仇。说起来这位老可汗当年可是被契丹杀尽子嗣,唯独留下了一个孙子,白发人送黑发人,他心里又如何不恨?我那些说辞,不过是要打消他的顾虑罢了。”
随从若有所悟,“那他会相信我们吗?”
阿狸闪亮的眸子里倒影出雪山平湖的美景,她道:“就算他不信我们,难道还不信大唐?”
她这话说完不久,一小队骑兵出现在山口,直向部落奔来。马上骑士进了部落,右手高举漆木盒,“大唐传檄!”
看到那队骑兵的时候,阿狸的神情有些恍惚,她想起了那个人。
雪山高远,平湖如镜。
阿狸伸直右臂,握拳,又依次打开拇指和食指,悄悄瞄准了那雪山之巅。
“砰!”
她手腕一动。随即咯咯笑了起来。
眼如月芽,面若桃花。
……
契丹之东,渤海之北,大海之西。这里,一场纯骑兵的厮杀已经接近尾声,双方都死伤数百,在天黑之前彼此收兵。
交战双方是契丹远征军与本地部落女真。
“呸!都说契丹马快弓锐,依我看也是他娘的没什么卵用,这帮契丹孙子也就刚来的时候叫吼得挺硬气,越打越没劲,这会儿跟一群婆娘没什么两样,早知道这样,用兵就不用这么保守,该一仗干翻贼他娘的!”一名梳着辫子的络腮胡壮汉啐了一口血水,用女真话骂骂咧咧。
在耶律阿保机亲率大军攻打渤海之际,其分出一部万人偏师,去征伐女真部,原本是想在攻灭渤海之时,顺手将女真也给灭了。只不过当耶律阿保机在渤海战事失利之后,远征女真的契丹军愈发士气低落,女真遂扭转战局,开始连接有胜。
“不过这契丹的刀弓的确是好东西,你说要是契丹国内都这么富有,咱们乘胜去洗劫他们一番,能赚不少吧?”壮汉对身旁一个坐在地上沉默喝水的精悍青年人道。
“财迷心窍,契丹是那么好打的?”精悍青年有一对鹰眼,看样子他才是首领。契丹失利于渤海的消息已经传来,他心里寻思着,目前部落估摸着暂时是安全了。然则日后如何?女真势小,契丹要是缓过劲来继续对其征伐,女真还是抵挡不住。
就在鹰眼首领沉思的时候,一名族人带着一支穿着怪异的骑兵到了跟前,首领蹙了蹙眉,觉得这支骑兵的装扮似有印象,脑海里迅速搜索着回忆。
“大唐传檄!”为首骑兵解下腰间信盒。
“大唐?”首领这才反应过来,对方的装扮乃是唐军模样,不过女真并无文字,他也不认识大唐文字。
这却无妨,因为唐军来使分明有所准备,随行带了翻译,唐使打开檄文念一句,翻译便翻译一句。
待檄文念完,鹰眼首领神色怪异,看向身边的壮汉,饶有趣味的问:“你刚刚说什么?”
壮汉怔了怔,下意识道:“契丹富有,若能乘胜追击,洗劫他们一番,能捞到不少好东西,增加我们的实力!”
首领笑了起来。
……
同样的檄文,不时也到了尚在归途的耶律阿保机面前,当病重的耶律阿保机听韩延徽念完檄文,脸色惨白的半天没有说话。
“皇上……”在韩延徽分外担忧的时候,身子僵硬半晌未动的耶律阿保机,脸部肌肉终于抽了抽,随后,他一口黑血喷了出来。在韩延徽大惊失色时,耶律阿保机已经昏了过去。
……
传到耶律阿保机面前的檄文,是李从璟特意“呈”给他的。此时,李从璟已经率领精骑,先行一步追赶上了耶律阿保机的返程队伍。
“你说耶律阿保机看到这份檄文后,会有什么反应?”李从璟等人策马缓行,莫离摇着折扇,嘴角尽是幸灾乐祸的笑意。
“听说耶律阿保机病了,希望他看了这份檄文,病情不会太加重才好。”王朴嘿嘿笑道。
李从璟也揶揄道:“世事物极必反,要是耶律阿保机一气之下,病好了怎办?”
他这话说完,众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从一开始,李从璟就不认为以卢龙一地之力,能将契丹打垮,所以他一直在谋求借势。为了今日之谋,他早在数年前就开始布局,派遣军情处锐士潜入草原,摸清地形、探索各部落位置,学习各部语言,都是题中之意。这之间也付出了许多伤亡与代价,但是苍天不负有心人,如今终于让这些布局有了用武之地。
“十万大军围攻西楼,这幅场景想想就很解气!”王朴最后笑道。
……
大唐的讨逆檄文已经传遍草原各部。
檄文有云:“自天可汗恩服颉利以来,蒙天子厚恩、万民归心,草原各部安居乐业,太平百年……而昊天一朝不慎,使耶律阿保机落入人间,契丹遂逞凶恶,以强盗之心贻害各部,以残暴之弓祸及天地,掠人妻子、夺人财货、杀人子民,为一己之私欲,行乱臣贼子之举,致使草原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使大唐于草原数代之恩泽毁于一旦,更置大唐天威于不顾……”
“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欲乱天下……今大唐北面招讨使、卢龙节度使李,率王师十万以临西楼。是用气愤风云,志安草原,因各部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王旗,以清妖孽,使草原秩序得以恢复……”
“现正告各部:契丹贼国,我欲除之;阿保机贼子,我欲斩之;能同心同德以清反逆者,咸当同行,同行则共进退。待除契丹,各拥先前之地,各还被夺之利……同光四年三月二十五日,会师百万共讨不臣,试看明日之西楼,焉有契丹立锥之地……王师浩荡,除贼以安天下;大唐仁德,厚土以养子民……”
至此,北漠草原风云际会,山雨欲来。
第436章 风卷黄旗过大岗,北境今起无战事(五)
幽州军主力返回辽东之后,经由建安抵达营州。在营州,大军留下一部分伤员。杜千书早几日已将补给装车,大军自营州北上时,补给便直接汇入行军队列。
自营州北上,幽州军要连渡土河、横河两条河流,而西楼就在横河以北百里开外之处。土河、横河实际上是辽河上游两条支流,辽河在渤海北凹陷处汇入渤海。在土河北、横河南,有契丹州治仪坤州,横河北滨则有饶州。
君子都、鞑靼部合军围攻契丹西楼,作为临近西楼的州府,仪坤州、饶州驻军,和东边六百里之外的龙化州驻军,都已火速支援西楼,以卫皇都。
初,耶律阿保机用韩延徽之策,以幽州汉制治理契丹,目下因在过渡阶段,契丹国内州府之制与部落制共存。西楼战役打响,驰援西楼的不仅有仪坤州、饶州、龙化州驻军,还有各部落留守军队。
攻打渤海国时,耶律阿保机是倾举国之兵,无论是州府驻军,还是各部落留守人马都不多,这些地方军加入西楼战役,必然使其原本驻防之地守备空虚。只不过国都危急,驰援西楼之任重过一切,凡事皆有取舍,其它却是暂时顾不了了。
君子都、鞑靼部围攻西楼,就如同在草堆里点燃干禾,火势瞬间就将周边地区罩了进去。以西楼为中心,方圆千百里之地,尽是烽火狼烟。而以此为内核,草原各部在大唐传檄号召下兵马齐动,整个北漠草原,都已风起云涌。
……
“日前正州会战,交战双方还只是幽州、渤海联军与契丹军,场面就已经极为浩大,这回西楼会战,敌我势力可是多得数不过来,也亏得是在草原,不然这么多兵马,仅是如何展开都是个难题。”
李从璟亲率的幽州军前锋已经抵达横河,得到游骑探报的西楼外围契丹军,分出数千骑兵前来阻击,被同样闻讯而来的君子都半路截住,双方此时就在横河北滨野战。
渡过横河,李从璟和随行的莫离、王朴、杜千书等人就在河岸驻足,一边观望不远处的战事,一边指挥大军渡河——杜千书却是经过营州时,李从璟顺带捎上的。
手放在额前,举目观望君子都与契丹骑兵激战,王朴有些感慨的说出上面那些话。
“领兵者从不惧兵多,只会考虑如何将兵用得恰到好处,以求尽展其能,谋得胜利。”李从璟接过话茬,“况且,汇聚于西楼的兵马,未必就真有你期望的那般多。”
王朴点点头,觉得有理,不等他说话,莫离先开口道:“人多心杂。草原诸部齐聚西楼,若是为复仇而来,又肯听我号令,自然是好事,但如若形势变幻,使其为耶律阿保机所用,反击我军,那我等可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草原人心反复,草原兵马也是一柄双刃剑,如何使用,拿捏火候尤为重要。”
“反戈一击的可能性不大。”杜千书摇头,稍事沉吟,又道:“不过耶律阿保机毕竟雄才大略,有的是手段,却也不能不防。”
李从璟笑了笑,浑不在意,他若没有八九分的把握,也不会传檄各部。招手让桃夭夭过来,问她:“卢龙各州与云州边军,现在动向如何?”
“大军兵发西楼,各部都已按照既定谋划行动,没有差错。”桃夭夭回答道。
李从璟露出满意之色。幽州军渡过横河之后,就在河岸列阵,来阻击幽州军的契丹骑兵见状已知事不可为,遂引兵退去。君子都没有多作追击,将契丹骑兵赶出一段距离之后,便来与幽州军会师。
遥见郭威、林英、林雄等将策马而来,李从璟拉过杜千书,笑着对他道:“时隔数年,再返草原,可有什么感想?”
杜千书神色微动。
他想起年少时曾十年寒窗,无分寒暑,日夜苦读,一心想要展志报国。
他想起多年前那个噩梦般的夜,契丹贼军闯入村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将人间变成地狱。他躲在柴垛里,眼睁睁看着父老乡亲接连惨死。
他想起那年秋风萧瑟,他告别刘细细,毅然孤身入草原。
他想起在契丹的忍辱负重,被鞭笞被辱骂不被当作人看待。他想起那些日子里孤独的月色,锥心的伤痛,强忍的泪水……
不远处有梆笛声响起。
杜千书咬紧牙关,他看向李从璟,目光一如当初那样坚毅,他一字一句道:“我说过,有朝一日,我定要带领王师千万,马踏草原,以雪幽云十数年之仇!我做到了!”
……
李从璟拍拍杜千书的肩膀,“这回带你北上,就是要你亲眼见证,我幽云十年之辱,是如何雪清的!”
杜千书重重点头,“谢军帅!”
郭威、林英、林雄下马大步而来,在李从璟面前一起下拜,“军帅!”
高原上雪山大湖,天蓝水净,恍若人间仙境——若不考量草场贫瘠,黑车子室韦遗族所聚居的这处地方,的确很适合他们生活。
今日部落里来了客人。一支马队清晨在山口出现,黑车子室韦的族人不难发现,这支马队是星夜兼程。当然,那都不是最重要的,叫整个部落族人都对他们表示欢迎的是,他们带来了部落紧缺的盐、布还有铁锅——虽然那并不多。
部落老酋长在他的帐篷里接见了客人,出乎很多族人意料,待客仪式并不隆重,这对好客的黑车子室韦来说是很少见的事,不过这却也不出大多数族人预料,因为现在部落里的情况并不好,自给都很艰难——自打十年前被契丹征服,部落成为契丹的附庸以来,族人生存情况日益恶化。
——但只有那些身份显贵的人知道,老酋长的待客仪式之所以不重,还有一个原因:来的客人很久之前跟黑车子室韦是有矛盾的。草原部落之间的矛盾一般只有一种:相互征伐。
老酋长已经五十多岁。这在草原上来说是个很难得的长寿之龄。布满老人斑的脸沧桑得像是树皮,生机所剩已经不多,但唯独那双凹陷的眸子,不时发出慑人的锐利目光,让人联想到黑夜里凶恶狼王的绿眼。此时,他一手抚着跪坐在身旁一名孩童的脑袋,用他那老而弥坚的眸子,打量着帐中的客人。
客人也正望着老酋长。她比老酋长年轻太多,明媚皓齿、肌如白雪,一身草原贵族华丽装扮,让她看起来如同初升的太阳——在老酋长面前站着,这种对比是多么显眼——她亭亭玉立,双手叠放在小腹前,脸上有着春意浅浅的微笑。
“阿狸公主,你的到来让黑车子室韦倍感荣幸,我要感谢你的善意。”老酋长示意着对方带来的礼物,语气平静地说道,然后他皱了皱眉,“但是公主,你应该能够看到,黑车子室韦眼下状况并不好,我们连维持仅有的生活都很艰难,更不用说有其他奢望。族人现在只想过安稳的日子,而不是卷入带来死亡的战争,这才是我们应有的追求,不是吗?”
老酋长的意思很明确:礼物他们收下了,但是发兵却是不可能的。这很容易让人生起对这个部落的厌恶感,人们会觉得这个部落真是没得救了。
鞑靼部公主阿狸却是莞尔,然后用她那如山涧清泉般的声音,不紧不慢道:“年前黄头部之子木哥华,潜入草原收拢旧部,意欲反抗契丹的事,可汗应该是知道的吧?”
“的确有过耳闻——也只是耳闻罢了。”老酋长双眼眯成一条缝,让人看不透这里面隐藏了什么“不过听说后来事泄,被契丹所杀?”惋惜般摇了摇头,“多好的年轻人,就这样死去太可惜了。他原本是逃脱契丹追杀的人,又何苦回来,契丹是那么好对付的?”
阿狸咯咯笑出声,“可汗既然消息这么灵通,不知道有没有听说木哥华是怎么逃脱契丹追杀的?他又为何能在逃离草原之后,还能人马完整的回来?”
“难道是鞑靼部给了他帮助?”老酋长也笑了起来,笑容里不无揶揄。
阿狸无奈的摇了摇头,她那双仿佛会说话的眸子凝视着老酋长,在这一刻变得很是认真,认真的让所有触及这道目光的人,都会怀疑这双美丽的眸子已经看穿了自己,“可汗有顾虑,阿狸可以理解,但是可汗大可不必从见到阿狸开始,就不停自污。若是黑车子室韦下定决心不出兵,阿狸难道还能把刀架在可汗脖子上不成?只是话又说回来,若是可汗有意做些什么,却也不必因为鞑靼部之前与贵部有所冲突,就平白错失了大好时机。无论之前我两部有过怎样的纷争,那都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的境遇是一样的,用中原的话说,叫做虎落平阳、同是天涯沦落人。”
“木哥华若非行动时着急了些,就不会那么早身首异处了,今日围攻西楼的大军中,就会有黄头部的勇士。”阿狸继续说着,“黄头部不幸,已平白错失了复仇的机会,但是贵部还有。眼下我鞑靼部五万勇士围攻西楼,旦夕间可破城池,到时契丹大乱,就是群雄并起的时局。对我们这些饱受契丹侵害之苦的人而言,那就是有仇报仇、有怨抱怨的时候。而谁能在乱势中占得先机,谁就能带领部族重新崛起,甚至是创造前所未有的辉煌!”
说到这里,阿狸身上的婉约之态渐渐褪去,英豪之气开始彰显,她伸出手,随从为她张开一副巨大草原形势图,在她脚前铺陈开来。
俯视这幅舆图,阿狸神采奕奕,凭空多了几分动人的金戈铁马之气,她指着这幅图,对老酋长字正腔圆道:“阿狸这回来,要联合的不仅有贵部,还有先前被契丹相继征服的奚、乌古、室韦等部,届时数部结为同盟,共灭契丹,事后大家就能各回故地,收回我们的草场、子民。草原诸部若能联合,无论是契丹还是任何一部,都不能贻害他人,否则群起而攻之,必灭其族。”
老酋长沉吟不语,阿狸知道他在犹豫什么,继续道:“契丹擅乱草原,大唐天朝恨之久矣。前日契丹攻伐渤海,天朝始发兵相制,耶律阿保机遂兵败渤海,狼狈而回,这些可汗是知道的。今有天朝王师相助,又协我诸部之力,契丹岂能不败?可汗还有什么可担心!况且诸事有天朝王师主持公道,自是有章可循,事后也能保证草原各部相安。”
唐初,太宗文治武功,有天可汗之伟业,大唐始为草原诸部所臣服。太宗之后,大唐相继平西域、收渤海,威服天下。其军威赫赫,天下敬仰,其文治昌盛,四夷来朝,无不视大唐为神明。近数十年来,中原内乱不止,但大唐余威仍在。
大唐文治武功,既有军威不容侵犯,又有汉文化让四夷膜拜,这是后世很多人无法理解的。
这些事,从李存勖入主中原之后,渤海国仍旧遣使来朝贡便能说明。
从王帐里出来,阿狸由黑车子室韦族人领着去休息。
到了地方,阿狸并没有着急进帐,在帐前打发了对方,就站在空地上大口呼气又大口出气,欣赏高原风光。
“黑车子室韦老可汗这会儿跟族人商议,也不知何时会有结果,他们不会不发兵吧?”随从担忧的问阿狸。
“不会的。”阿狸淡淡一笑,“我鞑靼部都能不远千万里来复仇,他黑车子室韦有什么理由置身事外?别看那老可汗始终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可事实并非如此。他能掩饰自己心中所想,他旁边那个孩童的表情可不会骗人,在我游说老可汗的时候,这孩子的眼神可亮得吓人。连小孩尚且如此,这说明什么?说明黑车子室韦无一日不想复仇。说起来这位老可汗当年可是被契丹杀尽子嗣,唯独留下了一个孙子,白发人送黑发人,他心里又如何不恨?我那些说辞,不过是要打消他的顾虑罢了。”
随从若有所悟,“那他会相信我们吗?”
阿狸闪亮的眸子里倒影出雪山平湖的美景,她道:“就算他不信我们,难道还不信大唐?”
她这话说完不久,一小队骑兵出现在山口,直向部落奔来。马上骑士进了部落,右手高举漆木盒,“大唐传檄!”
看到那队骑兵的时候,阿狸的神情有些恍惚,她想起了那个人。
雪山高远,平湖如镜。
阿狸伸直右臂,握拳,又依次打开拇指和食指,悄悄瞄准了那雪山之巅。
“砰!”
她手腕一动。随即咯咯笑了起来。
眼如月芽,面若桃花。
……
契丹之东,渤海之北,大海之西。这里,一场纯骑兵的厮杀已经接近尾声,双方都死伤数百,在天黑之前彼此收兵。
交战双方是契丹远征军与本地部落女真。
“呸!都说契丹马快弓锐,依我看也是他娘的没什么卵用,这帮契丹孙子也就刚来的时候叫吼得挺硬气,越打越没劲,这会儿跟一群婆娘没什么两样,早知道这样,用兵就不用这么保守,该一仗干翻贼他娘的!”一名梳着辫子的络腮胡壮汉啐了一口血水,用女真话骂骂咧咧。
在耶律阿保机亲率大军攻打渤海之际,其分出一部万人偏师,去征伐女真部,原本是想在攻灭渤海之时,顺手将女真也给灭了。只不过当耶律阿保机在渤海战事失利之后,远征女真的契丹军愈发士气低落,女真遂扭转战局,开始连接有胜。
“不过这契丹的刀弓的确是好东西,你说要是契丹国内都这么富有,咱们乘胜去洗劫他们一番,能赚不少吧?”壮汉对身旁一个坐在地上沉默喝水的精悍青年人道。
“财迷心窍,契丹是那么好打的?”精悍青年有一对鹰眼,看样子他才是首领。契丹失利于渤海的消息已经传来,他心里寻思着,目前部落估摸着暂时是安全了。然则日后如何?女真势小,契丹要是缓过劲来继续对其征伐,女真还是抵挡不住。
就在鹰眼首领沉思的时候,一名族人带着一支穿着怪异的骑兵到了跟前,首领蹙了蹙眉,觉得这支骑兵的装扮似有印象,脑海里迅速搜索着回忆。
“大唐传檄!”为首骑兵解下腰间信盒。
“大唐?”首领这才反应过来,对方的装扮乃是唐军模样,不过女真并无文字,他也不认识大唐文字。
这却无妨,因为唐军来使分明有所准备,随行带了翻译,唐使打开檄文念一句,翻译便翻译一句。
待檄文念完,鹰眼首领神色怪异,看向身边的壮汉,饶有趣味的问:“你刚刚说什么?”
壮汉怔了怔,下意识道:“契丹富有,若能乘胜追击,洗劫他们一番,能捞到不少好东西,增加我们的实力!”
首领笑了起来。
……
同样的檄文,不时也到了尚在归途的耶律阿保机面前,当病重的耶律阿保机听韩延徽念完檄文,脸色惨白的半天没有说话。
“皇上……”在韩延徽分外担忧的时候,身子僵硬半晌未动的耶律阿保机,脸部肌肉终于抽了抽,随后,他一口黑血喷了出来。在韩延徽大惊失色时,耶律阿保机已经昏了过去。
……
传到耶律阿保机面前的檄文,是李从璟特意“呈”给他的。此时,李从璟已经率领精骑,先行一步追赶上了耶律阿保机的返程队伍。
“你说耶律阿保机看到这份檄文后,会有什么反应?”李从璟等人策马缓行,莫离摇着折扇,嘴角尽是幸灾乐祸的笑意。
“听说耶律阿保机病了,希望他看了这份檄文,病情不会太加重才好。”王朴嘿嘿笑道。
李从璟也揶揄道:“世事物极必反,要是耶律阿保机一气之下,病好了怎办?”
他这话说完,众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从一开始,李从璟就不认为以卢龙一地之力,能将契丹打垮,所以他一直在谋求借势。为了今日之谋,他早在数年前就开始布局,派遣军情处锐士潜入草原,摸清地形、探索各部落位置,学习各部语言,都是题中之意。这之间也付出了许多伤亡与代价,但是苍天不负有心人,如今终于让这些布局有了用武之地。
“十万大军围攻西楼,这幅场景想想就很解气!”王朴最后笑道。
……
大唐的讨逆檄文已经传遍草原各部。
檄文有云:“自天可汗恩服颉利以来,蒙天子厚恩、万民归心,草原各部安居乐业,太平百年……而昊天一朝不慎,使耶律阿保机落入人间,契丹遂逞凶恶,以强盗之心贻害各部,以残暴之弓祸及天地,掠人妻子、夺人财货、杀人子民,为一己之私欲,行乱臣贼子之举,致使草原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使大唐于草原数代之恩泽毁于一旦,更置大唐天威于不顾……”
“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欲乱天下……今大唐北面招讨使、卢龙节度使李,率王师十万以临西楼。是用气愤风云,志安草原,因各部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王旗,以清妖孽,使草原秩序得以恢复……”
“现正告各部:契丹贼国,我欲除之;阿保机贼子,我欲斩之;能同心同德以清反逆者,咸当同行,同行则共进退。待除契丹,各拥先前之地,各还被夺之利……同光四年三月二十五日,会师百万共讨不臣,试看明日之西楼,焉有契丹立锥之地……王师浩荡,除贼以安天下;大唐仁德,厚土以养子民……”
至此,北漠草原风云际会,山雨欲来。
第436章 风卷黄旗过大岗,北境今起无战事(五)
幽州军主力返回辽东之后,经由建安抵达营州。在营州,大军留下一部分伤员。杜千书早几日已将补给装车,大军自营州北上时,补给便直接汇入行军队列。
自营州北上,幽州军要连渡土河、横河两条河流,而西楼就在横河以北百里开外之处。土河、横河实际上是辽河上游两条支流,辽河在渤海北凹陷处汇入渤海。在土河北、横河南,有契丹州治仪坤州,横河北滨则有饶州。
君子都、鞑靼部合军围攻契丹西楼,作为临近西楼的州府,仪坤州、饶州驻军,和东边六百里之外的龙化州驻军,都已火速支援西楼,以卫皇都。
初,耶律阿保机用韩延徽之策,以幽州汉制治理契丹,目下因在过渡阶段,契丹国内州府之制与部落制共存。西楼战役打响,驰援西楼的不仅有仪坤州、饶州、龙化州驻军,还有各部落留守军队。
攻打渤海国时,耶律阿保机是倾举国之兵,无论是州府驻军,还是各部落留守人马都不多,这些地方军加入西楼战役,必然使其原本驻防之地守备空虚。只不过国都危急,驰援西楼之任重过一切,凡事皆有取舍,其它却是暂时顾不了了。
君子都、鞑靼部围攻西楼,就如同在草堆里点燃干禾,火势瞬间就将周边地区罩了进去。以西楼为中心,方圆千百里之地,尽是烽火狼烟。而以此为内核,草原各部在大唐传檄号召下兵马齐动,整个北漠草原,都已风起云涌。
……
“日前正州会战,交战双方还只是幽州、渤海联军与契丹军,场面就已经极为浩大,这回西楼会战,敌我势力可是多得数不过来,也亏得是在草原,不然这么多兵马,仅是如何展开都是个难题。”
李从璟亲率的幽州军前锋已经抵达横河,得到游骑探报的西楼外围契丹军,分出数千骑兵前来阻击,被同样闻讯而来的君子都半路截住,双方此时就在横河北滨野战。
渡过横河,李从璟和随行的莫离、王朴、杜千书等人就在河岸驻足,一边观望不远处的战事,一边指挥大军渡河——杜千书却是经过营州时,李从璟顺带捎上的。
手放在额前,举目观望君子都与契丹骑兵激战,王朴有些感慨的说出上面那些话。
“领兵者从不惧兵多,只会考虑如何将兵用得恰到好处,以求尽展其能,谋得胜利。”李从璟接过话茬,“况且,汇聚于西楼的兵马,未必就真有你期望的那般多。”
王朴点点头,觉得有理,不等他说话,莫离先开口道:“人多心杂。草原诸部齐聚西楼,若是为复仇而来,又肯听我号令,自然是好事,但如若形势变幻,使其为耶律阿保机所用,反击我军,那我等可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草原人心反复,草原兵马也是一柄双刃剑,如何使用,拿捏火候尤为重要。”
“反戈一击的可能性不大。”杜千书摇头,稍事沉吟,又道:“不过耶律阿保机毕竟雄才大略,有的是手段,却也不能不防。”
李从璟笑了笑,浑不在意,他若没有八九分的把握,也不会传檄各部。招手让桃夭夭过来,问她:“卢龙各州与云州边军,现在动向如何?”
“大军兵发西楼,各部都已按照既定谋划行动,没有差错。”桃夭夭回答道。
李从璟露出满意之色。幽州军渡过横河之后,就在河岸列阵,来阻击幽州军的契丹骑兵见状已知事不可为,遂引兵退去。君子都没有多作追击,将契丹骑兵赶出一段距离之后,便来与幽州军会师。
遥见郭威、林英、林雄等将策马而来,李从璟拉过杜千书,笑着对他道:“时隔数年,再返草原,可有什么感想?”
杜千书神色微动。
他想起年少时曾十年寒窗,无分寒暑,日夜苦读,一心想要展志报国。
他想起多年前那个噩梦般的夜,契丹贼军闯入村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将人间变成地狱。他躲在柴垛里,眼睁睁看着父老乡亲接连惨死。
他想起那年秋风萧瑟,他告别刘细细,毅然孤身入草原。
他想起在契丹的忍辱负重,被鞭笞被辱骂不被当作人看待。他想起那些日子里孤独的月色,锥心的伤痛,强忍的泪水……
不远处有梆笛声响起。
杜千书咬紧牙关,他看向李从璟,目光一如当初那样坚毅,他一字一句道:“我说过,有朝一日,我定要带领王师千万,马踏草原,以雪幽云十数年之仇!我做到了!”
……
李从璟拍拍杜千书的肩膀,“这回带你北上,就是要你亲眼见证,我幽云十年之辱,是如何雪清的!”
杜千书重重点头,“谢军帅!”
郭威、林英、林雄下马大步而来,在李从璟面前一起下拜,“军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