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节
朱轩媖早就通过王喜姐近来对弟弟狠抓,以及乳母的只言片语中猜到几分。每日王喜姐督学的时候,朱轩媖也是在一旁的,心里明白弟弟背不好,读不出,也急。《学庸》是上月学过的不假,可谁也没料到祭酒杀了个回马枪,朱常汐根本没有半分准备,自然原形毕露。
王喜姐按着额头,吩咐宫人,“去给本宫拿一碗安神汤来。”见宫人脚步慢了几步,就一脚踹过去,“快些!”
宫人连滚带爬地跑去了小厨房,生怕晚一刻就叫王喜姐拉出去打死。
坤宁宫因嫡子的出生,已经许久不曾死过人了。但以后,却难说了。
朱常汐和朱常洛一同下学,回到宫里。王喜姐早就等着他们了,受了礼后,朱常汐就扑在王喜姐的膝头,“母后,今日黄先生夸我了!”王喜姐心如刀绞,想骂儿子笨,没看出来对方动的手脚,又舍不得,只怪自己将他生成了这副模样。几番话在肚子里滚了滚,到底还是没说出口。她强笑道:“是吗?汐儿真是越来越懂事了。”
朱常汐重重地点头,“孩儿去背一遍《学庸》,再做功课。”说完就乐颠颠地被内监都人们围拱着回屋子。
朱常洛一直立在一旁,看着他们母子相处,不曾说话。待朱常汐走后,他对王喜姐低声说道:“母后,我想先去给太后娘娘请安。”
王喜姐心里纵恼怒,却也知道这并非朱常洛一个稚童之错。脸色还是好不起来,“去吧,早些回来。”她吩咐几个内监都人过来,“仔细叫大殿下看着路,早些儿回来,还得做功课。”
朱常洛赶紧拒绝了,“不用了,我只带着阮和便好。”
阮和是王淑蓉千挑万选的内监,从朱常洛还在襁褓的时候就服侍他了。
王喜姐知道这孩子对自己心里有芥蒂,也觉得自己近日只顾着嫡子而没有将心思放在庶子身上有些愧疚,便没有否决了朱常洛的提议。“好,去吧。”
朱常洛带着一个阮和,先去仁寿宫见了陈太后请安,很快就出来,上慈宁宫去了。
李太后早就等着朱常洛,一听守门的宫人回报,就让朱常洛赶紧进来。“哀家的囡囡,今日黄先生可没有为难你吧?”朱常洛在她怀里摇摇头,“黄先生很好。”李太后点点头,“这也是你素日刻苦的缘故。”
朱常洛把话在舌尖卷了卷,说了出来,“皇祖母,孙儿不想做太子。”
李太后抱着朱常洛的手一滞,脸上的笑凝住了。她平静了几息,淡淡地吩咐宫人们都退下。听见殿内的脚步声渐渐变小,她凑在朱常洛的耳边,低声问道:“是不是你母后对你说了什么?”
朱常洛摇摇头,“母后一直对我很好,也从未提起太子之事。”他怕李太后不相信他,急道,“皇祖母,不是母后让我说的。是孙儿自己,孙儿真的不想做太子。”
李太后脸上的表情极淡极淡,“哦?你说说,为什么不想做太子?”
朱常洛低下头,想起自己许久未见的生母,眼泪就掉下来,“皇祖母,孙儿不想做太子。孙儿想回到母妃身边去。”
李太后笑了,布满了褶皱的脸上皱地越发密,越发深。“傻孩子。”她轻轻摸着朱常洛还未蓄发的头,“只有你做了太子,你的母妃才有可能与你团聚。”
朱常洛不解,“为什么?”
“因为呀,你成了太子,你父皇就会不再生你母妃的气。你母妃不就能和你见面了吗?”李太后诱惑地道,“保不准啊,到时候你父皇心里一高兴,不仅将你母妃升为原来的恭妃,还会晋封她皇贵妃。”
皇贵妃……
朱常洛的脑子里浮现出郑梦境的身影。郑母妃永远都会出现在父皇的身边,脸上总是那么高兴。做了皇贵妃真的就有那么好吗?自己和母妃就可以时时见到父皇了吗?是不是总是生气的母妃,见了父皇之后,就也会那样笑得很开心?
朱常洛已经不记得,上一次自己看到母妃笑是什么时候了。母妃似乎总是在生气,生自己的气,生母后的气,生郑母妃的气,生父皇的气。
“那我要做太子!”朱常洛望着李太后,眼里充满了希冀,“母妃做了皇贵妃是不是就能高兴起来?”
李太后笑得极灿烂,爱怜地抚摸朱常洛的小脸,“你要是做了太子,你母妃会比当上皇贵妃更高兴。”
朱常洛点点头,笃定地道:“我一定要做太子。”他朝李太后行礼,“皇祖母,我先回去读书了。”
李太后点点头,“去吧。”望着朱常洛的背影,她欣慰地喃喃道,“孺子可教。”
朱常洛离开不过片刻,就有都人来报。“娘娘,文渊阁大学士求见。”
李太后笑开了,“快让大学士进来。”
王锡爵刚从文渊阁出来,宽大的袖子遮去了他的双手。“慈圣太后娘娘安。”
“快起来吧。”李太后舒展着眉眼,“方编修做得很好。”
王锡爵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方中涵的学问很好,人也并不务虚,同榜进士之中,微臣最为看好他。只可惜勤于学问之人,并不一定伶俐。”
李太后知道他这是在为方从哲与顾宪成在殿前相争中落于下风说情。“这些都无妨,哀家想,有你在旁协助,他日定有成就。”
一时的得失并不重要,李彩凤要的是最终结果。只要朱常洛最后能成为太子,方从哲就是个哑巴都没关系。
王锡爵现任文渊阁大学士,在内阁五位大学士中,行序为三。前面分别是首辅申时行,次辅许国。他与申时行乃是同榜,皆为嘉靖四十一年榜。只不过申时行为状元,王锡爵被点了榜眼。自王锡爵入阁后,他事事都以申时行为首,一同上疏将李植等人排挤出京。但无论两人再怎么投机,王锡爵心里的政治抱负,到底还是和申时行有不同的地方。
有些事情,不坐上首辅,就无法推行。
李太后的要求并不高,她只要王锡爵能把朱常洛推上太子就行。而王锡爵能得到的回报,便是心里一直觊觎的首辅之位。作为一个曾在朱翊钧冲龄之年就临朝辅佐的太后,李彩凤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在朱翊钧还未老练起来前,用自己所有能调动的资源捧王锡爵上去。
王锡爵犹豫过,他不像李彩凤那么笃定。倒不是在意外戚、后宫不得干政,而是觉得李彩凤已经退居幕后,早已不如当年对朝政那么了如指掌。但在看到一直被自己珍藏着,早就写好的那封《定国论一政体疏》,他终于心动了。
这封奏疏,王锡爵不知重写了多少次,每每放到纸都泛了黄,还是没能呈上去,摆在朱翊钧的面前。
在月余之后,王锡爵给了李彩凤一个想要答复,并且指使自己的同乡上疏,请立太子。
后面的事情,就如同李彩凤和王锡爵所料定的那般,朝中因册立国本而陷入了胶着之中。在往后,就看谁先绷得住了。
在嫡子刚出生的时候,李彩凤曾经犹豫过,是不是要将王恭妃和朱常洛作为弃子,转而与中宫、嫡子打好关系。但眼看着朱常汐越来越不争气,而武清伯府越来越显出颓势,李彩凤的心又痒痒了。
中宫、嫡子,天然带着礼法权威,有太|祖之训摆着,历朝各代的例子放着,不用李彩凤插手,朱常汐也会是太子。等朱翊钧一朝驾崩,自己两腿一伸,朱常汐即位后,武清伯府早就成了旁人脚下的垫脚石,如今所有的恩荣都会以各种借口被慢慢收回。
那段时候,李彩凤每天都想着这件事,嘴边起了一圈的燎泡,夜里常常被噩梦惊醒。她时时梦见自己的兄嫂被朱常汐从武清伯府赶出来,流落街头,而她的几个侄子侄女,也纷纷遭遇退婚。李家从无限恩宠的武清伯,又变回了昔年为了一口饭而忧心劳碌的泥瓦匠。
不能容忍,绝对不能忍!
李彩凤逐个想着内阁的五位大学士,最后的两名次辅忽略不计,目光放在了前三位。申时行已是官居最高,自己再也无法带给他什么了,并不会卖自己的帐。许国性子油滑,是个极会审时度势之人,在没有看清形势之前,断不会做出任何判断。唯有王锡爵,虽面上油滑,心里却是个有主意的,骨子里还有几分文人的血性,还有一分与昔日状元申时行一较高下的心。
此人可堪一用。
果然,李彩凤以利相诱后,王锡爵挣扎再挣扎,还是应了。
送走王锡爵之后,李彩凤起身在佛龛前跪下。她闭上眼,默默地数着佛珠,念着《金刚经》。
王喜姐按着额头,吩咐宫人,“去给本宫拿一碗安神汤来。”见宫人脚步慢了几步,就一脚踹过去,“快些!”
宫人连滚带爬地跑去了小厨房,生怕晚一刻就叫王喜姐拉出去打死。
坤宁宫因嫡子的出生,已经许久不曾死过人了。但以后,却难说了。
朱常汐和朱常洛一同下学,回到宫里。王喜姐早就等着他们了,受了礼后,朱常汐就扑在王喜姐的膝头,“母后,今日黄先生夸我了!”王喜姐心如刀绞,想骂儿子笨,没看出来对方动的手脚,又舍不得,只怪自己将他生成了这副模样。几番话在肚子里滚了滚,到底还是没说出口。她强笑道:“是吗?汐儿真是越来越懂事了。”
朱常汐重重地点头,“孩儿去背一遍《学庸》,再做功课。”说完就乐颠颠地被内监都人们围拱着回屋子。
朱常洛一直立在一旁,看着他们母子相处,不曾说话。待朱常汐走后,他对王喜姐低声说道:“母后,我想先去给太后娘娘请安。”
王喜姐心里纵恼怒,却也知道这并非朱常洛一个稚童之错。脸色还是好不起来,“去吧,早些回来。”她吩咐几个内监都人过来,“仔细叫大殿下看着路,早些儿回来,还得做功课。”
朱常洛赶紧拒绝了,“不用了,我只带着阮和便好。”
阮和是王淑蓉千挑万选的内监,从朱常洛还在襁褓的时候就服侍他了。
王喜姐知道这孩子对自己心里有芥蒂,也觉得自己近日只顾着嫡子而没有将心思放在庶子身上有些愧疚,便没有否决了朱常洛的提议。“好,去吧。”
朱常洛带着一个阮和,先去仁寿宫见了陈太后请安,很快就出来,上慈宁宫去了。
李太后早就等着朱常洛,一听守门的宫人回报,就让朱常洛赶紧进来。“哀家的囡囡,今日黄先生可没有为难你吧?”朱常洛在她怀里摇摇头,“黄先生很好。”李太后点点头,“这也是你素日刻苦的缘故。”
朱常洛把话在舌尖卷了卷,说了出来,“皇祖母,孙儿不想做太子。”
李太后抱着朱常洛的手一滞,脸上的笑凝住了。她平静了几息,淡淡地吩咐宫人们都退下。听见殿内的脚步声渐渐变小,她凑在朱常洛的耳边,低声问道:“是不是你母后对你说了什么?”
朱常洛摇摇头,“母后一直对我很好,也从未提起太子之事。”他怕李太后不相信他,急道,“皇祖母,不是母后让我说的。是孙儿自己,孙儿真的不想做太子。”
李太后脸上的表情极淡极淡,“哦?你说说,为什么不想做太子?”
朱常洛低下头,想起自己许久未见的生母,眼泪就掉下来,“皇祖母,孙儿不想做太子。孙儿想回到母妃身边去。”
李太后笑了,布满了褶皱的脸上皱地越发密,越发深。“傻孩子。”她轻轻摸着朱常洛还未蓄发的头,“只有你做了太子,你的母妃才有可能与你团聚。”
朱常洛不解,“为什么?”
“因为呀,你成了太子,你父皇就会不再生你母妃的气。你母妃不就能和你见面了吗?”李太后诱惑地道,“保不准啊,到时候你父皇心里一高兴,不仅将你母妃升为原来的恭妃,还会晋封她皇贵妃。”
皇贵妃……
朱常洛的脑子里浮现出郑梦境的身影。郑母妃永远都会出现在父皇的身边,脸上总是那么高兴。做了皇贵妃真的就有那么好吗?自己和母妃就可以时时见到父皇了吗?是不是总是生气的母妃,见了父皇之后,就也会那样笑得很开心?
朱常洛已经不记得,上一次自己看到母妃笑是什么时候了。母妃似乎总是在生气,生自己的气,生母后的气,生郑母妃的气,生父皇的气。
“那我要做太子!”朱常洛望着李太后,眼里充满了希冀,“母妃做了皇贵妃是不是就能高兴起来?”
李太后笑得极灿烂,爱怜地抚摸朱常洛的小脸,“你要是做了太子,你母妃会比当上皇贵妃更高兴。”
朱常洛点点头,笃定地道:“我一定要做太子。”他朝李太后行礼,“皇祖母,我先回去读书了。”
李太后点点头,“去吧。”望着朱常洛的背影,她欣慰地喃喃道,“孺子可教。”
朱常洛离开不过片刻,就有都人来报。“娘娘,文渊阁大学士求见。”
李太后笑开了,“快让大学士进来。”
王锡爵刚从文渊阁出来,宽大的袖子遮去了他的双手。“慈圣太后娘娘安。”
“快起来吧。”李太后舒展着眉眼,“方编修做得很好。”
王锡爵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方中涵的学问很好,人也并不务虚,同榜进士之中,微臣最为看好他。只可惜勤于学问之人,并不一定伶俐。”
李太后知道他这是在为方从哲与顾宪成在殿前相争中落于下风说情。“这些都无妨,哀家想,有你在旁协助,他日定有成就。”
一时的得失并不重要,李彩凤要的是最终结果。只要朱常洛最后能成为太子,方从哲就是个哑巴都没关系。
王锡爵现任文渊阁大学士,在内阁五位大学士中,行序为三。前面分别是首辅申时行,次辅许国。他与申时行乃是同榜,皆为嘉靖四十一年榜。只不过申时行为状元,王锡爵被点了榜眼。自王锡爵入阁后,他事事都以申时行为首,一同上疏将李植等人排挤出京。但无论两人再怎么投机,王锡爵心里的政治抱负,到底还是和申时行有不同的地方。
有些事情,不坐上首辅,就无法推行。
李太后的要求并不高,她只要王锡爵能把朱常洛推上太子就行。而王锡爵能得到的回报,便是心里一直觊觎的首辅之位。作为一个曾在朱翊钧冲龄之年就临朝辅佐的太后,李彩凤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在朱翊钧还未老练起来前,用自己所有能调动的资源捧王锡爵上去。
王锡爵犹豫过,他不像李彩凤那么笃定。倒不是在意外戚、后宫不得干政,而是觉得李彩凤已经退居幕后,早已不如当年对朝政那么了如指掌。但在看到一直被自己珍藏着,早就写好的那封《定国论一政体疏》,他终于心动了。
这封奏疏,王锡爵不知重写了多少次,每每放到纸都泛了黄,还是没能呈上去,摆在朱翊钧的面前。
在月余之后,王锡爵给了李彩凤一个想要答复,并且指使自己的同乡上疏,请立太子。
后面的事情,就如同李彩凤和王锡爵所料定的那般,朝中因册立国本而陷入了胶着之中。在往后,就看谁先绷得住了。
在嫡子刚出生的时候,李彩凤曾经犹豫过,是不是要将王恭妃和朱常洛作为弃子,转而与中宫、嫡子打好关系。但眼看着朱常汐越来越不争气,而武清伯府越来越显出颓势,李彩凤的心又痒痒了。
中宫、嫡子,天然带着礼法权威,有太|祖之训摆着,历朝各代的例子放着,不用李彩凤插手,朱常汐也会是太子。等朱翊钧一朝驾崩,自己两腿一伸,朱常汐即位后,武清伯府早就成了旁人脚下的垫脚石,如今所有的恩荣都会以各种借口被慢慢收回。
那段时候,李彩凤每天都想着这件事,嘴边起了一圈的燎泡,夜里常常被噩梦惊醒。她时时梦见自己的兄嫂被朱常汐从武清伯府赶出来,流落街头,而她的几个侄子侄女,也纷纷遭遇退婚。李家从无限恩宠的武清伯,又变回了昔年为了一口饭而忧心劳碌的泥瓦匠。
不能容忍,绝对不能忍!
李彩凤逐个想着内阁的五位大学士,最后的两名次辅忽略不计,目光放在了前三位。申时行已是官居最高,自己再也无法带给他什么了,并不会卖自己的帐。许国性子油滑,是个极会审时度势之人,在没有看清形势之前,断不会做出任何判断。唯有王锡爵,虽面上油滑,心里却是个有主意的,骨子里还有几分文人的血性,还有一分与昔日状元申时行一较高下的心。
此人可堪一用。
果然,李彩凤以利相诱后,王锡爵挣扎再挣扎,还是应了。
送走王锡爵之后,李彩凤起身在佛龛前跪下。她闭上眼,默默地数着佛珠,念着《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