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乡下小女工踩点暴富! 第13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些个火锅烤鱼是极好的,爽辣非常;可是这些传统菜的考究,却是另外一种艺术美了。
  小王见菜上来了,眼见为实,也不介绍了,只说:“我妈特别喜欢吃这个菜,在家里也会做。不过这都是这两年大家环境好了,才经常做好吃的。以前我小时候,哪里有这样好吃的菜。”
  纪舒笑道:“旧社会,估计只有大老爷才能吃上这样的菜。改革开放了,大家荷包里有钱,经济也自由了,人人都能买来吃。”
  小王说:“那也要有钱啊。这饭店是国营,鸡火干丝因为费工夫,也要卖到16元呢。实不相瞒,你这餐饭,估计就要花掉我工资的四分之一。”
  纪舒觉得这餐饭的总价大概在70元到80元,难道小王的工资已经有300元左右了么?
  不过确实,深市工资远远高于内地,内地工人一个月拿几十块的时候,深市大学生在外企月薪400元的事情,都上新闻了呢。
  也难怪那么多人南下淘金,大学生也不要铁饭碗,去深市闯荡。武市的国棉二厂也有不少人去了深市。
  纪舒拿起筷子,笑道:“我请就好了。我们先吃,要是你介绍的工作真的好,我请你,我可是生意人哦。”
  小王哈哈大笑:“先吃先吃!你可是帮了大忙的,没有纪同志,米尔顿不见了,我们银行搞不好都不能进交易所!”
  纪舒也不再客套,拿起筷子就夹起了一筷子鸡火干丝。
  干丝充分吸收了鸡汤、开洋、肉骨汤、猪油和火腿丝的鲜味,入口软但是有一点嚼劲,实在是鲜美无比。
  翠绿的豆苗应该是最后加入的,还脆生生的,咬下去似乎能听到豆苗的水分爆出来的微响。
  鸡汁金黄,整道菜也是金灿灿的,难怪要带老外来吃,这样的好看鲜美,又不辣,外国宾客想必也是极为喜欢的。
  随后,服务员大姐又上了剩下的几道菜,都中规中矩,不如这道鸡火干丝给纪舒的印象深。
  等上了酒酿,一餐饭也快结束了,小王终于讲到了正题。
  “这次的工作,其实是米尔顿.弗里德教授关照的。他昨晚已经启程飞离了海市,这次的考察很成功,他还要回国接受他们媒体的采访呢。”
  纪舒忙问:“到底是什么工作?”
  刚刚美食分散了她的注意力,现在她的好奇心可起来了。
  小王神神秘秘地压低声音:“你听说了浦东要搞大事情的消息了吗?”
  纪舒真的差点笑出来,她听说了,n年前就听说了,她还亲眼见到了浦东“搞大事”的成果。
  但这消息对小王来讲,估计都算是“内幕消息”了。
  然而,她也压低声音,瞪大眼睛,装出一副吃惊的样子:“什么消息?”
  小王呵呵一笑,像是很有成就感,他放下勺子,酒酿也不管了,只顾说:“据说啊,只是据说,2月份大领导要来浦东考察。超级大领导。”
  纪舒知道是哪个,却附和着:“嗯嗯!”
  “然后啊,海市这边可能把浦东划成一个新的区,就和深市一样,会有很多很多的优惠政策。包括外商投资、合资企业啊,外贸啊,土地开发啊等等,一揽子政策,会让浦东变成海市新的掘金地!”
  小王越讲越是激昂,隔壁桌的人都忍不住回头看了。
  他不顾别人的冷眼,笑着说:“纪同志,你不是海市人,不知道,这边常常讲的: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意思就是浦东现在都是大农村,什么都没有,没有人愿意去的!”
  这句俗语纪舒上辈子就听到过,而且网上也经常有人讲。
  还有很多人发帖说:后悔死了,当初就是听了我妈这么说,没有在浦东世纪大道买房子,现在房价都12万一平米了!
  纪舒继续装作很新奇的样子,说:“原来如此。也就是说,现在的浦东还是价值洼地了?”
  “纪同志不愧是做生意的,讲话就是不一样啊。价值洼地这种词汇,啧啧,真是形象啊!”
  “多谢多谢。”
  这也不是纪舒原创,以后网上的财经大v们,动不动就是价值洼地、蓝海战略什么的。
  “总而言之,先告诉你这个消息,就是因为米尔顿介绍的这个工作,就是在浦东。”
  敢情小王的铺垫在这儿呢。
  气氛已经烘托到这儿了,纪舒连忙继续问:“是什么工作呢?”
  “有一家国外著名的企业,想要在浦东投资贸易和房地产。据说这次的新政策,将会放松浦东内的贸易和房地产开发,因此这家公司想要预热,提前入场,他们的老总是米尔顿的朋友,听说这个消息,米尔顿就告诉我,一定要联系到你,请你去他朋友的公司工作。”
  纪舒真没想到,米尔顿还惦记着自己。可惜这个年代email还不普及,不方便直接写邮件感谢米尔顿。她想,回酒店就给他写封感谢信吧,虽然他收到估计要到一两个月之后了。
  听到房地产三个字,纪舒的心思已经动了。
  浦东的发展,无法用一句话概括。但是房地产三个字,绝对举足轻重。
  她这辈子,要踩准节奏,股市、楼市,一个不能少。这楼市都送上门来了,岂有不去的道理。
  况且,海市的户口控制一直很严格,不多的空间就在日后的买房送蓝印户口上,这件事也和浦东有很大的联系。
  “怎么,你嫌弃浦东现在是农村,嫌弃过江不方便,只能坐轮渡?”
  见纪舒似乎在沉思,小王追问。
  没错,海市目前从浦东到浦西市区,只能坐船,老百姓老说:过江难、难过江。
  轮渡又挤又慢,遇到恶劣天气,还要停航。
  而海市第一座市区内的跨江大桥,要在91年底建成,南浦大桥给浦东和浦西的交通带来了巨变。
  往后,一共13座跨江大桥建成,让海市浦东浦西的距离不再遥远,跟不谈隧道和地铁了。现在是“卡脖子”的浦东浦西交通问题,日后根本就不是问题。
  纪舒摇头,笑着说:“不会,我愿意去浦东工作。”
  这样的机会,怎么可能拒绝?
  虽然她自己也可以投资浦东,可是赚钱是这辈子的目标之一,不是所有目标。她依旧希望拓宽自己的视野。
  做一个外企白领,似乎会是很不错的体验呢!
  作者有话说:
  劳动节快乐!我今天也码字劳动了!是一只勤奋的咕咕哦~
  第167章
  告别了小王, 纪舒和田秋在外滩汇合。
  见到纪舒,田秋激动地不行,她冲过来就拉着纪舒讲:“纪姐姐, 你说得太对了,我爸妈果然去我住的位置闹了一场。”
  “打听好了?”纪舒问。
  “打听好了, 简直了。听说他们没有钥匙,竟然还找了一个开锁的要去开门,房东阿姨毕竟是海市老阿姨哇, 硬是不让!”
  “不要小瞧了阿姨们, 战斗力很强的。”
  纪舒捂嘴一笑, “你爸妈吃了瘪,走了吧?”
  “是啊,这里街坊们平时喜欢说些不喜欢外地人的话,真的有事情, 居然都帮我,把我父母赶走了。前天晚上,我父母就在石库门的墙根子底下坐着, 天冷了,没办法,听说去找了个招待所。第二天又到了晚上,心疼住店的钱,就走了。”
  “田秋,你爸妈以后还可能会来找你的, 你看情况可以搬家。”
  “是的,我也这么说, 房东阿姨说可以的, 反正她这个房子位子好, 很好租掉,说我什么时候想搬家就告诉她一声就好。以前我还觉得她刻薄呢,现在我觉得她人真仗义。”
  “这叫患难见真情。平时看不出来的。”
  两人沿着外滩行走,脚步缓慢,心情愉快。
  虽然才刚刚年后,但是外滩上的人依旧很多。这个时代的一大景致就是,到处都是人,尤其是旅游景点、交通中心。
  有不少摄影师挂着相机,问路人:“拍照吗?拍照吗?”
  有些打扮入时的男女青年就找个位子,摆好姿势,拍上那么一张。还有一些来旅游的外地人,一大家子就着外滩的背景拍全家福,都喜气洋洋。
  纪舒觉得,海市的时尚果然是走在时代前列的,这么冷的天,还有穿着黑丝袜和皮短裙的摩登女郎,实在是叫人钦佩。
  远处是灰蒙蒙的天际线,纪舒望着江另外一侧的浦东,那里现在没有闻名遐迩的地标建筑,东方明珠要等到1994年才竣工。
  目之所及,现在都是低矮的民房和农田,只有一些稍高的大楼,外观也十分普通。岸边停着粗旷的驳船,上面是沙子或者煤炭等货物。
  远远看去,倒是灰白白、绿油油的一大片。一些吊塔孤零零地矗立在大地上,那是正在修建的楼宇。
  整个浦东,看起来像是大农田叠加大工地,说这是未来的金融中心,未来的房价高地,这年头,有多少人相信呢?
  很多人日后后悔,为什么没有早一点看到浦东的潜力。
  可是实际上,站在1990年的初春,纪舒明白,有些事情,不需要说后悔,普通人能看出这潜力,也不容易。
  田秋见纪住盯着江的另外一侧出神,惊讶地问:“你说上次遇到的同志要给你介绍工作,不会在浦东吧?”
  “对啊。”
  纪舒笑笑:“你很机灵嘛。”
  “你去吗?那边现在什么都没有啊,就农村呀。我们老板都说,浦东的亲戚是乡下亲戚呢,周末浦东的人都要坐轮渡到浦西来玩,年轻人照婚纱照也是到浦西来,我们店里顾客说,浦东没有像样子的照相馆!”
  “哈哈哈哈!”
  纪舒哈哈大笑,果然,田秋的思维在现在是“正常”的思维。
  “田秋,时代在变化。只要有决心,有干劲,沧海也能变成桑田。你看看这边的天际线——”
  纪舒指着江对面空空如也的灰白天空:“以后也许这里会出现摩天大楼,你想象不出的高度,如果能在这天际线边上买上一套江景房,你这辈子就不愁啦。”
  田秋顺着纪舒的手指看过去,明明什么也没有。在那么偏远的地方买房子,就能后半辈子不愁了?想不通!
  她嘟哝着:“你说是就是。不过你要注意安全,那边很偏僻的,没有这么多人。公交车也少很多。”
  纪舒点头:“放心吧。”
  逛完了外滩,回到招待所,纪舒陪着田秋去找房子。
  因为要赶紧搬家,田秋就找了一个做房产经纪的赵阿姨来帮忙。
  赵阿姨是田秋的房东介绍的,在公交集团上班,人很活络,业余做房产中介。
  见了面,阿姨打量一下纪舒,脸上笑容满面,再打量一下田秋,脸色却淡了很多。
  “哎哟,租房子的哇,两个女同志住一起,借给你一个大一点的单间好了嘛。”
  纪舒和田秋商量好了,就说一起住,这样安全些。无论什么时代,一个女性独居,都容易引来图谋不轨的人。
  “对。”纪舒说:“我们的预算不多,80元以下的就好。”
  “80块以下?小姑娘,我看你穿得老时尚了额,不租好一点的吗?”
  纪舒记得,进入90年代,因为物价改革,居民的工资都有了不少幅度的提高。
  在武市,88年一个工人工资100来块钱就算不错,但是到了90年,大约涨到了200元左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