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好日子 第46节
那阿婆是旧社会的绣娘,不管是绣花、纺线、织布、染色、裁剪可以说得上样样精通,动乱年代在外头待不下去,就收拾细软回了老家,但生的都是儿子,媳妇手也笨,她不想手艺没人学就丢了,在村里找了几个女娃子,说是来家里帮忙,其实是跟着学手艺。
袁冬梅身体虽比别人弱,但手巧,学的最快最好,可惜嫁人以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家里就是有新布料也轮不着他们家,要不是偶尔还能改改衣服,几乎都要忘了她还会门手艺。
“这不是怕你累着吗?以后肯定不让别人来做了。”张晓珠安抚道。
上次她给袁冬梅棉布和棉花做棉袄,没缝纫机,光凭针线费了半个月的功夫才做了一件,张晓珠就有些后悔了,更不要说用双份的确良来做棉服,她拿回家叫袁冬梅来做,就算不给她念叨死,也会心疼死,还不如做好了让她来穿,也省了不少话头。
袁冬梅心里头高兴,但面上却愁眉苦脸。
张晓珠把衣服塞到张顺诚怀里,让他试试看。
男款的棉服就简单得多,用的是深灰色的料子,看起来干净简洁。
张顺诚的个子本来就不矮,穿在身上有种鹤立鸡群的挺拔感,他自己都爱不释手,夸了张晓珠好几句,继而珍之重之地收起来,并不舍得穿上身。
“有这钱,还是给自己买双新鞋。”张顺诚指着张晓珠打了补丁的棉鞋,“我衣服够穿,以后别整了,下地干活穿那么漂亮也是浪费,没几天就脏了。”
棉鞋外头是比较破,但里头垫了厚鞋垫,穿着厚棉袜,其实并不冷,再加上手工纳的千层鞋底很软,走起路来一点不累脚,张晓珠舍不得换。
“是该换了,新衣服配新鞋子,再整条新裤子。”袁冬梅上下打量张晓珠,“最近也不下地干活了,在家里没事干,正好给你纳双新鞋底,裤子也简单,你啥时候有去县里头带点布料回来,别再给人做了。我总不能在家闲着,还让你花钱去找别人吧。”
但张晓珠没空。
村民们需要钱过年,刘主任让她最好能在小年之前把账都算好,小年把钱给发下去。
这也没剩下几天了。
“那我去买吧,料子也能挑一挑。家里还攒了几尺布票没有用,正好给你做条新裤子。”袁冬梅说完回屋去翻找之前攒下来的布票,好久都没做新衣服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得到票子。
张晓珠拖了张凳子,坐到张顺诚跟前,“爹,你这样是不行的。”
“啥不行?”张顺诚抬头看她。
“家里头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你管不了,别插手。把自家的日子过好了,才是最要紧的。”张晓珠看她爹一脸蒙的表情,深深地叹了口气,感到无奈,“你是跟谁睡在一张床上?一个屋里?”
“你妈啊。”张顺诚莫名其妙。
“对啊!那你为啥总为了别人惹妈不高兴。我回来这么一会儿了,妈都没跟你说过半句话,你就没察觉出来啥不对劲?还跟木头疙瘩一样坐在这里,也不哄哄她。”张晓珠扶额,她从小没父亲,不知道别人家的父亲是不是也这样。要都这样,那还不如没父亲,少了一堆糟心事,乐得清静。
“我又没惹她,谁知道为啥突然这样?”张顺诚耷拉着脸,发愁地说,“你姑怪我,你奶怪我,你妈怪我,连你也怪我,我刚才就在想,到底哪儿做错了,不都照着你们说的办了吗?家也搬了,让我去提醒茵茵我也去了……”
木鱼脑袋啊,还有救吗?
张晓珠望着房梁,愁的不行。
“那你明天陪妈去县里走走,伯不会有自行车吗?借了载她去,总不能让她一个人走着去,她又不会骑自行车。”张晓珠拍着便宜父亲的肩膀,恨铁不成钢地说,“事有轻重缓急,没人可以全都抓在手里。你都抓,都办,都砸,当然没人念着你的好。要是我,也怪你。”
说完,她就去厨房煮饭了。
米面都是她拿回来的,要想吃点好的,只能她自己动手了。
张顺诚脑袋里想的全是张晓珠刚才的那番话,眉头皱的更深了,他皮肤挺黑,显得有些苦大仇深。
他还是没懂。
为啥事都做了,哪边都没落着好,那到底要他怎么样?
37.第 37 章 二更
第三十七章
张晓珠进厨房以后, 从米面缸里盛了满满两大敞口搪瓷碗的白面粉,张德才家里没有用来揉面的大盆,这需要工业券才能够买,她把面粉扣在直径超过半米的木墩儿砧板上, 拢成四周高中间低的样子, 向里头倒水, 先搅后揉,没用多久时间,面絮就变成了光滑的面团。
然后用擀面棍儿在砧板上擀成薄薄的一片, 往面饼上刷油再叠起来,继续擀成薄皮再刷油, 等做好了油酥皮,再撒上一层炼过了猪油的肥肉脆渣子和一小把细葱末, 重新叠成一片, 往抹过一层油的大铁锅里摊, 铁锅导热速度很快,需要不停翻面, 要不了几分钟, 薄薄的千层葱花饼就起了酥。
面饼最中间的位置火大, 略微有些焦黑色,四周金灿灿的,再加上里头夹了猪油渣子, 稍微撕开一个小口子, 都能闻到从里头透出来的浓浓猪肉和葱香味儿, 这对于平常根本舍不得吃白面和猪肉的农家人来说,光是闻着味儿,本来不算饿的肚子都咕噜咕噜地叫起来。
“好香啊。”张兰刚从自留地回来, 手里还提着一篮子沾着泥土的红薯。
等她走进厨房的时候,酥油饼已经做完切成小块盛进了盘子里,她将刚割下来的红薯叶放在池子里,忍不住咽了口口水,“这饼费油还费面,做不清楚就浪费了,我都没做过,小珠好手艺啊。”
张晓珠怕张兰介意她用了猪油和肥肉渣子,连忙解释说:“再过几天,南口村要杀一头猪,我当会计应该也能分点,到时候我再拿回来补上,公婆要不要趁热先尝尝?”
张兰边洗番薯叶边笑,“你紧张啥嘛,还怕我骂你吗?做这饼是费油,但也费面啊,要不是你大方,舍得拿十来斤的米面往我这放,我们不是连吃这饼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之前的米粥,白面馒头了。家里头的东西,你尽管用就是了,不都是一家人?”
“您尝尝。”张晓珠挑了块油渣多的酥油饼递到张兰嘴边,她手湿漉漉的,只好张开嘴咬了一口。
刚刚出炉的饼皮酥脆极了,能听到咔擦一声的脆响,嚼上两口,唇齿留香,张兰连手里的番薯叶都停了洗,半闭着眼睛享受这个味道,最后依依不舍地咽下去,“要是再早几年,你这个手艺都可以上街摆个摊儿叫卖了,肯定能挣钱。”
“是嘛,那真是可惜了。”张晓珠笑了笑,这酥油饼的做法,还是她母亲教的,比街边卖的都要好吃的多,她一次能吃五六块,把葱花换成酸菜,又是不一样的风味,根本停不下来。
她甩了甩头,就着锅里煎饼的油星,又下了一瓣蒜炒薯叶。
张顺国回来的时候,张芝芝和张昌辉都抓着一块酥油饼,啃得满脸都是油了,他两手各自揉了一下儿女的脑袋,搓着手落座,“咱家今天是过啥好日子?能吃上这么些好东西,都谁做的?不是妈吧,她不会煎饼啊。”
“小珠做的。”张兰笑眯眯地说。
“没看出来啊,打哪儿学来的?这手艺不错,油酥都起了五六层,我尝尝。”张顺国馋的没来得及洗手,用筷子夹了一块迫不及待地塞进嘴里,酥油饼凉了些,不像刚出锅的时候脆了,但因为用的是猪油,越嚼越香,吃了几口彻底把胃口给打开了。
“好吃啊,完全不输给国营饭店里的大师傅嘛!”张顺国吃得停不下来,含糊着说,“要不是面贵油贵,真想天天吃这个饼。”
“美得你。”张德才悠悠地说。
“嘿嘿。”张顺国憨笑着又夹了一块,把装了酥油饼的盘子挪到了张晓珠一家的跟前,“小珠辛苦做的,你们都多吃点儿。”
袁冬梅身体虽比别人弱,但手巧,学的最快最好,可惜嫁人以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家里就是有新布料也轮不着他们家,要不是偶尔还能改改衣服,几乎都要忘了她还会门手艺。
“这不是怕你累着吗?以后肯定不让别人来做了。”张晓珠安抚道。
上次她给袁冬梅棉布和棉花做棉袄,没缝纫机,光凭针线费了半个月的功夫才做了一件,张晓珠就有些后悔了,更不要说用双份的确良来做棉服,她拿回家叫袁冬梅来做,就算不给她念叨死,也会心疼死,还不如做好了让她来穿,也省了不少话头。
袁冬梅心里头高兴,但面上却愁眉苦脸。
张晓珠把衣服塞到张顺诚怀里,让他试试看。
男款的棉服就简单得多,用的是深灰色的料子,看起来干净简洁。
张顺诚的个子本来就不矮,穿在身上有种鹤立鸡群的挺拔感,他自己都爱不释手,夸了张晓珠好几句,继而珍之重之地收起来,并不舍得穿上身。
“有这钱,还是给自己买双新鞋。”张顺诚指着张晓珠打了补丁的棉鞋,“我衣服够穿,以后别整了,下地干活穿那么漂亮也是浪费,没几天就脏了。”
棉鞋外头是比较破,但里头垫了厚鞋垫,穿着厚棉袜,其实并不冷,再加上手工纳的千层鞋底很软,走起路来一点不累脚,张晓珠舍不得换。
“是该换了,新衣服配新鞋子,再整条新裤子。”袁冬梅上下打量张晓珠,“最近也不下地干活了,在家里没事干,正好给你纳双新鞋底,裤子也简单,你啥时候有去县里头带点布料回来,别再给人做了。我总不能在家闲着,还让你花钱去找别人吧。”
但张晓珠没空。
村民们需要钱过年,刘主任让她最好能在小年之前把账都算好,小年把钱给发下去。
这也没剩下几天了。
“那我去买吧,料子也能挑一挑。家里还攒了几尺布票没有用,正好给你做条新裤子。”袁冬梅说完回屋去翻找之前攒下来的布票,好久都没做新衣服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得到票子。
张晓珠拖了张凳子,坐到张顺诚跟前,“爹,你这样是不行的。”
“啥不行?”张顺诚抬头看她。
“家里头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你管不了,别插手。把自家的日子过好了,才是最要紧的。”张晓珠看她爹一脸蒙的表情,深深地叹了口气,感到无奈,“你是跟谁睡在一张床上?一个屋里?”
“你妈啊。”张顺诚莫名其妙。
“对啊!那你为啥总为了别人惹妈不高兴。我回来这么一会儿了,妈都没跟你说过半句话,你就没察觉出来啥不对劲?还跟木头疙瘩一样坐在这里,也不哄哄她。”张晓珠扶额,她从小没父亲,不知道别人家的父亲是不是也这样。要都这样,那还不如没父亲,少了一堆糟心事,乐得清静。
“我又没惹她,谁知道为啥突然这样?”张顺诚耷拉着脸,发愁地说,“你姑怪我,你奶怪我,你妈怪我,连你也怪我,我刚才就在想,到底哪儿做错了,不都照着你们说的办了吗?家也搬了,让我去提醒茵茵我也去了……”
木鱼脑袋啊,还有救吗?
张晓珠望着房梁,愁的不行。
“那你明天陪妈去县里走走,伯不会有自行车吗?借了载她去,总不能让她一个人走着去,她又不会骑自行车。”张晓珠拍着便宜父亲的肩膀,恨铁不成钢地说,“事有轻重缓急,没人可以全都抓在手里。你都抓,都办,都砸,当然没人念着你的好。要是我,也怪你。”
说完,她就去厨房煮饭了。
米面都是她拿回来的,要想吃点好的,只能她自己动手了。
张顺诚脑袋里想的全是张晓珠刚才的那番话,眉头皱的更深了,他皮肤挺黑,显得有些苦大仇深。
他还是没懂。
为啥事都做了,哪边都没落着好,那到底要他怎么样?
37.第 37 章 二更
第三十七章
张晓珠进厨房以后, 从米面缸里盛了满满两大敞口搪瓷碗的白面粉,张德才家里没有用来揉面的大盆,这需要工业券才能够买,她把面粉扣在直径超过半米的木墩儿砧板上, 拢成四周高中间低的样子, 向里头倒水, 先搅后揉,没用多久时间,面絮就变成了光滑的面团。
然后用擀面棍儿在砧板上擀成薄薄的一片, 往面饼上刷油再叠起来,继续擀成薄皮再刷油, 等做好了油酥皮,再撒上一层炼过了猪油的肥肉脆渣子和一小把细葱末, 重新叠成一片, 往抹过一层油的大铁锅里摊, 铁锅导热速度很快,需要不停翻面, 要不了几分钟, 薄薄的千层葱花饼就起了酥。
面饼最中间的位置火大, 略微有些焦黑色,四周金灿灿的,再加上里头夹了猪油渣子, 稍微撕开一个小口子, 都能闻到从里头透出来的浓浓猪肉和葱香味儿, 这对于平常根本舍不得吃白面和猪肉的农家人来说,光是闻着味儿,本来不算饿的肚子都咕噜咕噜地叫起来。
“好香啊。”张兰刚从自留地回来, 手里还提着一篮子沾着泥土的红薯。
等她走进厨房的时候,酥油饼已经做完切成小块盛进了盘子里,她将刚割下来的红薯叶放在池子里,忍不住咽了口口水,“这饼费油还费面,做不清楚就浪费了,我都没做过,小珠好手艺啊。”
张晓珠怕张兰介意她用了猪油和肥肉渣子,连忙解释说:“再过几天,南口村要杀一头猪,我当会计应该也能分点,到时候我再拿回来补上,公婆要不要趁热先尝尝?”
张兰边洗番薯叶边笑,“你紧张啥嘛,还怕我骂你吗?做这饼是费油,但也费面啊,要不是你大方,舍得拿十来斤的米面往我这放,我们不是连吃这饼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之前的米粥,白面馒头了。家里头的东西,你尽管用就是了,不都是一家人?”
“您尝尝。”张晓珠挑了块油渣多的酥油饼递到张兰嘴边,她手湿漉漉的,只好张开嘴咬了一口。
刚刚出炉的饼皮酥脆极了,能听到咔擦一声的脆响,嚼上两口,唇齿留香,张兰连手里的番薯叶都停了洗,半闭着眼睛享受这个味道,最后依依不舍地咽下去,“要是再早几年,你这个手艺都可以上街摆个摊儿叫卖了,肯定能挣钱。”
“是嘛,那真是可惜了。”张晓珠笑了笑,这酥油饼的做法,还是她母亲教的,比街边卖的都要好吃的多,她一次能吃五六块,把葱花换成酸菜,又是不一样的风味,根本停不下来。
她甩了甩头,就着锅里煎饼的油星,又下了一瓣蒜炒薯叶。
张顺国回来的时候,张芝芝和张昌辉都抓着一块酥油饼,啃得满脸都是油了,他两手各自揉了一下儿女的脑袋,搓着手落座,“咱家今天是过啥好日子?能吃上这么些好东西,都谁做的?不是妈吧,她不会煎饼啊。”
“小珠做的。”张兰笑眯眯地说。
“没看出来啊,打哪儿学来的?这手艺不错,油酥都起了五六层,我尝尝。”张顺国馋的没来得及洗手,用筷子夹了一块迫不及待地塞进嘴里,酥油饼凉了些,不像刚出锅的时候脆了,但因为用的是猪油,越嚼越香,吃了几口彻底把胃口给打开了。
“好吃啊,完全不输给国营饭店里的大师傅嘛!”张顺国吃得停不下来,含糊着说,“要不是面贵油贵,真想天天吃这个饼。”
“美得你。”张德才悠悠地说。
“嘿嘿。”张顺国憨笑着又夹了一块,把装了酥油饼的盘子挪到了张晓珠一家的跟前,“小珠辛苦做的,你们都多吃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