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迷弟[穿书] 第231节
第256章
面对李通古不可置信的目光, 韩熠也有些心虚。
他本来觉得韩岩当了这么久的王, 肯定不会轻易同意兼并, 之前赵国也想要兼并啊,结果呢,哪怕大军压境都被韩国给拒绝了。
后来赵国没有打韩国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赵国跟秦国打起来了。
就算是赵国也没有能力同时跟两个国家开战,韩国现在的确落魄, 但还能屹立不倒本身还是有点东西的。
韩熠本来想着他先拖一下时间,或者跟韩岩打个亲情牌, 哪怕不讲亲情, 谈论一下天下大势, 然后从金钱科技人力等等方面给韩岩一种心理压力, 这样到时候李通古也好谈一些。
结果万万没想到韩岩根本没有给自己要好处, 而他提出来的那个要求韩熠也不太好答应。
李通古知道韩岩的要求之后,张了张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站在他的立场上他肯定是不同意这件事情的,秦国现在能够成为列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依靠的就是逐步完善的中央集权。
如果同意了这一点那就是搞出了一个国中之国啊。
如果不是了解韩熠这个人的确是一心为国,更甚至颜徵也不会怀疑韩熠的话,他都要怀疑韩熠是不是跟韩岩达成了什么协议。
当然最主要的是他的反对还说不出口,至少面对韩熠他说不出口。
很明显韩熠是既得利益者,而且还是他的上司,李通古这个人能够混了这么久也足够圆滑, 肯定不会违逆上司的意思,除非他能有把握干掉这个上司。
想到这里,李通古不由得心中一动。
韩熠这个人在他而言就是一座逾越不过去的大山。
李通古对自身的才学原本是很有信心的, 哪怕不觉得自己比朝堂上所有大臣都厉害,但终归能有一席之地。
结果他发现除了外交方面,韩熠能够全方位的取代他。
不,也不是说是取代,而是碾压,基本上有韩熠在,可能他这辈子都是给韩熠打下手的命,想要超越韩熠已经不是自身努力的事情了。
其实这种事情在朝堂上很常见,一般这种时候都是上司到了该退休的时候,下面的人才能出头,而这个时候下面的人也基本历练的差不多了。
可最让李通古绝望的也是这件事情,李通古不怕熬资历,反正他很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想要努力多活一段时间。
那又怎么样呢?韩熠比他小十几岁啊!除非韩熠得急症骤然去世,否则肉眼可见的他熬不过韩熠。
至于急症这么不靠谱的事情……李通古也不想寄希望于此,毕竟传说中韩熠是一个发明了缝制伤口和消毒的人,据说他这两项方明直接让秦军的战损降低到了一定程度。
死在战场上的就没办法了,缺胳膊断腿的虽然接不上,但是如果消毒弄好,不感染的话,生存的可能性很大。
那些外创就更不用说,到现在秦国已经很少有因为不太严重的外创而死的士兵了。
这样一个在医术上有如此造诣的人,他会不懂得保重身体吗?
李通古本来已经开始打算往别的地方谋求了,比如说外交,毕竟他在这方面也很擅长,而韩熠很少管这方面的事情。
外交方面他做的最多的大概就是带兵去打人家。
现在……李通古觉得他有了更好的方法取而代之。
想到这里,李通古对于跑一趟就为了送信也没有什么怨言了。
韩熠不回去更好,他若是回去了,还有他李通古什么事情呢?
思及此,李通古还是装模作样说道:“王上……未必会同意,而这件事情恐怕侯爷还要避嫌啊。”
看上去的确是一个为了上司尽心尽力的下属。
韩熠应了一声说道:“这里一封是韩王的信,一封是我的奏疏,你都呈交给王上便是。”
李通古愣了一下,没有要他转达的话?
他想了想问道:“侯爷还有什么要下官禀报王上的吗?”
韩熠转头看了他一眼,这一眼让李通古的心都不由得一颤,那一刻他觉得韩熠仿佛是颜徵附体一样。
一样的视线角度,一样的漫不经心,一样清冷又通透的眼神。
这一瞬间,李通古就觉得自己仿佛被看穿了一样。
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颜徵的眼睛接近琥珀色,而韩熠则是一双黑瞳。
同样的眼神颜徵显得更加冰冷无情一点,而韩熠只是让人觉得高冷通透。
李通古低下头不敢再跟他对视,而后听到韩熠说道:“不用了,我想跟王上说的话都在奏疏之上。”
李通古不敢再多说什么,接了之后躬身退下,转头就让人收拾行李出发。
韩熠看着他的背影,思索自己刚刚模仿颜徵的眼神有没有吓住他?
他从一开始就知道李通古这个人肯定是不安分的,虽然他现在还没有表现出不好的地方,但是如果韩熠倒台,受益最多的应该就是他了。
毕竟修订律法说不定是能流传千古的事情,韩熠在,那么这份功劳是他的,千百年后大家也只会提起他,至于李通古就是顺带。
如果韩熠倒了,律法还是要修订,而李通古也能将这一份功劳窃为己有。
接下来就看李通古的胆子到底有多大了。
如果他真的敢动手脚,也正好让颜徵看清楚这个人,别太过信任。
当然这样的话对于韩熠而言就有很大的风险,万一出点什么差错,他跟颜徵之间的裂痕恐怕是无法弥补的。
是以韩熠也有些担心,但他思前想后还是劝自己,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至少他还能全身而退,直接辞官或云游或隐居怎么样都好。
反正颜徵已经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现在的秦国也是空前的强大,一统天下是迟早的事情,他在或不在都无所谓。
而李通古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韩熠盯上了,他坐在车上看着手里的盒子陷入了纠结。
他很想看看韩王的信里写了什么,韩熠又写了什么。
然而那个箱子上面有着一道机关锁,那是墨家独有的技术,李通古对墨家一窍不通,不过就算他学过,这道锁也不是随便一个墨家人就能轻易打开的。
李通古敲了敲箱子,不出意外的听到了属于金属的响声——这箱子中间有夹层里面可能放的是铁板或者青铜板,但无论是哪一种以现在的武器都不容易弄开,更不要提这是韩熠弄出来的。
李通古用他从韩熠的铺子里买来的匕首在箱子底部试了一下,发现果然破坏不了,他抱着箱子思来想去,转头对着身旁的哑仆说道:“去把那个红色的陶罐拿来。”
哑仆听后抖了抖,躬身退下,不一会就拿来了一个红色的陶罐。
李通古晃了晃陶罐,里面发出些许水声,而后拿出一根琉璃棍深入陶罐沾染了里面的液体,再慢慢涂抹在了盛放着书信的箱子上。
箱子表面的木质材料顿时飘出一道青烟,与此同时,箱子表面的木质甚至连同中间的金属板都出现了一个极小的圆洞。
李通古微微笑了笑说道:“墨家的机关盒,也不过如此。”
第257章
李通古为了不损坏里面的书信, 小心翼翼的用琉璃棒沾着那溶液将最上面的盖子弄了下来。
箱子打开之后, 李通古就看到了里面放着一份奏疏和一封信。
他没着急打开那封信, 而是打开了奏疏准备先仔细看看,然后结合那封信思考怎么给韩熠挖坑。
在李通古的设想之中,韩熠的奏疏中肯定会将这件事情跟自己撇清。
李通古倒是没想反驳他奏疏中所写,那样岂不是明明白白告诉颜徵他看过奏疏了?
但是挖坑这种事情肯定要做的, 而且越不着痕迹越好。
李通古并不是只混过秦国的朝廷,别的国家他也去过。
让他总结的话, 君主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多疑。
他只需要适当的将颜徵心中的疑虑勾起来就行了, 韩岩的信就足够让颜徵对韩熠产生怀疑。
所以他需要看韩熠写的是什么, 然后找出其中的漏洞。
李通古面色凝重的打开了奏疏, 然后……一口血差点没喷出来。
他一直都知道韩熠跟颜徵关系不错, 两个人从微末开始互相扶持一直走到今天,所以韩熠对颜徵比较随便,颜徵在韩熠面前也没什么架子。
但这也不是你把奏疏写的仿佛是家信的理由啊!
并且里面还夹杂着李通古都看不懂的别国文字!
也亏了虽然秦国开始逐渐更改官制, 但并没有专门的机构先替王看奏疏,只是有一些内侍做这些事情。
换到后世的话,韩熠这么写奏疏只怕分分钟就要被参了。
李通古看着这通篇十分随便仿佛跟朋友写信一样的语气,虽然不想承认但也真的是羡慕嫉妒恨。
韩熠敢这么写就代表着他确信这样随便颜徵也不会生他的气,也不会觉得他无礼。
这样的殊荣谁不想有?
李通古平稳了一下心情,认真看了看, 虽然有一些字不太认识,但也不妨碍他理解这份奏疏的内容。
等到看完之后,李通古整个人都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他觉得他越来越看不透韩熠这个人了。
这种事情无论换成谁, 都会努力为自己辩解一下,哪怕假惺惺说一句这是韩岩的意思,跟他无关也好。
但是韩熠从头到尾都没有为自己开脱的意思,而且真的就将他到韩国之后的事情全部写了一遍,甚至连他跟韩岩的对话都叙述了差不多。
从头到尾基本上没有留白的地方,这封奏疏与其说是奏疏,倒不如说是韩熠到韩国之后的生活记录。
这就让李通古有点难受了,韩熠写的详细就代表着他没有多少可以插手的余地,凭空捏造也不行啊,颜徵又不傻,万一被他发现怎么办?
于是这一路上李通古一直在研究韩熠这封奏疏,这份认真大概也只有当年他还在跟着老师学习的时候能比了。
最后研究了半天,李通古决定还是简单粗暴一点。
反正韩岩提出这个条件,并且压根没有为自己或者韩国争取利益本身就有问题。
正常人谁会这样搞呢?必然是韩熠跟他做了什么交易啊。
李通古决定到时候恰到好处的表达自己的疑问就行了——没办法啊,眼看到咸阳了,他也没有研究出一个好的方案来,没有完全把握的时候,太过迂回是没有好处的。
李通古回到咸阳之后连休息的功夫都没有,就被拽进了宫里。
不过他心里不仅没有不满,反而十分兴奋。
能够被王在第一时间接见,这说明他足够重要,或者他的差事足够重要。
李通古稍微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让自己看上去整洁一点但又没那么整洁。
这里面他也有一点小心机,整理一下是为了显得对王足够尊重,而不那么整洁是为了表现自己这一路风尘仆仆。
面对李通古不可置信的目光, 韩熠也有些心虚。
他本来觉得韩岩当了这么久的王, 肯定不会轻易同意兼并, 之前赵国也想要兼并啊,结果呢,哪怕大军压境都被韩国给拒绝了。
后来赵国没有打韩国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赵国跟秦国打起来了。
就算是赵国也没有能力同时跟两个国家开战,韩国现在的确落魄, 但还能屹立不倒本身还是有点东西的。
韩熠本来想着他先拖一下时间,或者跟韩岩打个亲情牌, 哪怕不讲亲情, 谈论一下天下大势, 然后从金钱科技人力等等方面给韩岩一种心理压力, 这样到时候李通古也好谈一些。
结果万万没想到韩岩根本没有给自己要好处, 而他提出来的那个要求韩熠也不太好答应。
李通古知道韩岩的要求之后,张了张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站在他的立场上他肯定是不同意这件事情的,秦国现在能够成为列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依靠的就是逐步完善的中央集权。
如果同意了这一点那就是搞出了一个国中之国啊。
如果不是了解韩熠这个人的确是一心为国,更甚至颜徵也不会怀疑韩熠的话,他都要怀疑韩熠是不是跟韩岩达成了什么协议。
当然最主要的是他的反对还说不出口,至少面对韩熠他说不出口。
很明显韩熠是既得利益者,而且还是他的上司,李通古这个人能够混了这么久也足够圆滑, 肯定不会违逆上司的意思,除非他能有把握干掉这个上司。
想到这里,李通古不由得心中一动。
韩熠这个人在他而言就是一座逾越不过去的大山。
李通古对自身的才学原本是很有信心的, 哪怕不觉得自己比朝堂上所有大臣都厉害,但终归能有一席之地。
结果他发现除了外交方面,韩熠能够全方位的取代他。
不,也不是说是取代,而是碾压,基本上有韩熠在,可能他这辈子都是给韩熠打下手的命,想要超越韩熠已经不是自身努力的事情了。
其实这种事情在朝堂上很常见,一般这种时候都是上司到了该退休的时候,下面的人才能出头,而这个时候下面的人也基本历练的差不多了。
可最让李通古绝望的也是这件事情,李通古不怕熬资历,反正他很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想要努力多活一段时间。
那又怎么样呢?韩熠比他小十几岁啊!除非韩熠得急症骤然去世,否则肉眼可见的他熬不过韩熠。
至于急症这么不靠谱的事情……李通古也不想寄希望于此,毕竟传说中韩熠是一个发明了缝制伤口和消毒的人,据说他这两项方明直接让秦军的战损降低到了一定程度。
死在战场上的就没办法了,缺胳膊断腿的虽然接不上,但是如果消毒弄好,不感染的话,生存的可能性很大。
那些外创就更不用说,到现在秦国已经很少有因为不太严重的外创而死的士兵了。
这样一个在医术上有如此造诣的人,他会不懂得保重身体吗?
李通古本来已经开始打算往别的地方谋求了,比如说外交,毕竟他在这方面也很擅长,而韩熠很少管这方面的事情。
外交方面他做的最多的大概就是带兵去打人家。
现在……李通古觉得他有了更好的方法取而代之。
想到这里,李通古对于跑一趟就为了送信也没有什么怨言了。
韩熠不回去更好,他若是回去了,还有他李通古什么事情呢?
思及此,李通古还是装模作样说道:“王上……未必会同意,而这件事情恐怕侯爷还要避嫌啊。”
看上去的确是一个为了上司尽心尽力的下属。
韩熠应了一声说道:“这里一封是韩王的信,一封是我的奏疏,你都呈交给王上便是。”
李通古愣了一下,没有要他转达的话?
他想了想问道:“侯爷还有什么要下官禀报王上的吗?”
韩熠转头看了他一眼,这一眼让李通古的心都不由得一颤,那一刻他觉得韩熠仿佛是颜徵附体一样。
一样的视线角度,一样的漫不经心,一样清冷又通透的眼神。
这一瞬间,李通古就觉得自己仿佛被看穿了一样。
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颜徵的眼睛接近琥珀色,而韩熠则是一双黑瞳。
同样的眼神颜徵显得更加冰冷无情一点,而韩熠只是让人觉得高冷通透。
李通古低下头不敢再跟他对视,而后听到韩熠说道:“不用了,我想跟王上说的话都在奏疏之上。”
李通古不敢再多说什么,接了之后躬身退下,转头就让人收拾行李出发。
韩熠看着他的背影,思索自己刚刚模仿颜徵的眼神有没有吓住他?
他从一开始就知道李通古这个人肯定是不安分的,虽然他现在还没有表现出不好的地方,但是如果韩熠倒台,受益最多的应该就是他了。
毕竟修订律法说不定是能流传千古的事情,韩熠在,那么这份功劳是他的,千百年后大家也只会提起他,至于李通古就是顺带。
如果韩熠倒了,律法还是要修订,而李通古也能将这一份功劳窃为己有。
接下来就看李通古的胆子到底有多大了。
如果他真的敢动手脚,也正好让颜徵看清楚这个人,别太过信任。
当然这样的话对于韩熠而言就有很大的风险,万一出点什么差错,他跟颜徵之间的裂痕恐怕是无法弥补的。
是以韩熠也有些担心,但他思前想后还是劝自己,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至少他还能全身而退,直接辞官或云游或隐居怎么样都好。
反正颜徵已经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现在的秦国也是空前的强大,一统天下是迟早的事情,他在或不在都无所谓。
而李通古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韩熠盯上了,他坐在车上看着手里的盒子陷入了纠结。
他很想看看韩王的信里写了什么,韩熠又写了什么。
然而那个箱子上面有着一道机关锁,那是墨家独有的技术,李通古对墨家一窍不通,不过就算他学过,这道锁也不是随便一个墨家人就能轻易打开的。
李通古敲了敲箱子,不出意外的听到了属于金属的响声——这箱子中间有夹层里面可能放的是铁板或者青铜板,但无论是哪一种以现在的武器都不容易弄开,更不要提这是韩熠弄出来的。
李通古用他从韩熠的铺子里买来的匕首在箱子底部试了一下,发现果然破坏不了,他抱着箱子思来想去,转头对着身旁的哑仆说道:“去把那个红色的陶罐拿来。”
哑仆听后抖了抖,躬身退下,不一会就拿来了一个红色的陶罐。
李通古晃了晃陶罐,里面发出些许水声,而后拿出一根琉璃棍深入陶罐沾染了里面的液体,再慢慢涂抹在了盛放着书信的箱子上。
箱子表面的木质材料顿时飘出一道青烟,与此同时,箱子表面的木质甚至连同中间的金属板都出现了一个极小的圆洞。
李通古微微笑了笑说道:“墨家的机关盒,也不过如此。”
第257章
李通古为了不损坏里面的书信, 小心翼翼的用琉璃棒沾着那溶液将最上面的盖子弄了下来。
箱子打开之后, 李通古就看到了里面放着一份奏疏和一封信。
他没着急打开那封信, 而是打开了奏疏准备先仔细看看,然后结合那封信思考怎么给韩熠挖坑。
在李通古的设想之中,韩熠的奏疏中肯定会将这件事情跟自己撇清。
李通古倒是没想反驳他奏疏中所写,那样岂不是明明白白告诉颜徵他看过奏疏了?
但是挖坑这种事情肯定要做的, 而且越不着痕迹越好。
李通古并不是只混过秦国的朝廷,别的国家他也去过。
让他总结的话, 君主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多疑。
他只需要适当的将颜徵心中的疑虑勾起来就行了, 韩岩的信就足够让颜徵对韩熠产生怀疑。
所以他需要看韩熠写的是什么, 然后找出其中的漏洞。
李通古面色凝重的打开了奏疏, 然后……一口血差点没喷出来。
他一直都知道韩熠跟颜徵关系不错, 两个人从微末开始互相扶持一直走到今天,所以韩熠对颜徵比较随便,颜徵在韩熠面前也没什么架子。
但这也不是你把奏疏写的仿佛是家信的理由啊!
并且里面还夹杂着李通古都看不懂的别国文字!
也亏了虽然秦国开始逐渐更改官制, 但并没有专门的机构先替王看奏疏,只是有一些内侍做这些事情。
换到后世的话,韩熠这么写奏疏只怕分分钟就要被参了。
李通古看着这通篇十分随便仿佛跟朋友写信一样的语气,虽然不想承认但也真的是羡慕嫉妒恨。
韩熠敢这么写就代表着他确信这样随便颜徵也不会生他的气,也不会觉得他无礼。
这样的殊荣谁不想有?
李通古平稳了一下心情,认真看了看, 虽然有一些字不太认识,但也不妨碍他理解这份奏疏的内容。
等到看完之后,李通古整个人都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他觉得他越来越看不透韩熠这个人了。
这种事情无论换成谁, 都会努力为自己辩解一下,哪怕假惺惺说一句这是韩岩的意思,跟他无关也好。
但是韩熠从头到尾都没有为自己开脱的意思,而且真的就将他到韩国之后的事情全部写了一遍,甚至连他跟韩岩的对话都叙述了差不多。
从头到尾基本上没有留白的地方,这封奏疏与其说是奏疏,倒不如说是韩熠到韩国之后的生活记录。
这就让李通古有点难受了,韩熠写的详细就代表着他没有多少可以插手的余地,凭空捏造也不行啊,颜徵又不傻,万一被他发现怎么办?
于是这一路上李通古一直在研究韩熠这封奏疏,这份认真大概也只有当年他还在跟着老师学习的时候能比了。
最后研究了半天,李通古决定还是简单粗暴一点。
反正韩岩提出这个条件,并且压根没有为自己或者韩国争取利益本身就有问题。
正常人谁会这样搞呢?必然是韩熠跟他做了什么交易啊。
李通古决定到时候恰到好处的表达自己的疑问就行了——没办法啊,眼看到咸阳了,他也没有研究出一个好的方案来,没有完全把握的时候,太过迂回是没有好处的。
李通古回到咸阳之后连休息的功夫都没有,就被拽进了宫里。
不过他心里不仅没有不满,反而十分兴奋。
能够被王在第一时间接见,这说明他足够重要,或者他的差事足够重要。
李通古稍微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让自己看上去整洁一点但又没那么整洁。
这里面他也有一点小心机,整理一下是为了显得对王足够尊重,而不那么整洁是为了表现自己这一路风尘仆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