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第687节
孙策很热情的起身介绍。“仲翔,你来得正好,我为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太仆赵公,讳岐,字颁卿,《孟子章句》的作者……”
虞翻拱拱手,很严肃地说道:“主公,恕臣斗胆,这不合礼节。”
孙策心中狂笑,脸上却很惊讶。“仲翔,此话怎讲?”
虞翻转身向赵岐拱拱手。“敢问赵太仆从何而来?”
赵岐抚着胡须,脸上挂着从容的笑意。“京师。”
“可有诏书?”
赵岐神情稍滞,迟疑了片刻。“闻说吴侯好孟子之学,岐也不才,略通孟子,故来与吴侯论道。”
“这么说,是私行?”
赵岐有些不好回答。他以太仆的身份东行,又故意称长安为京师,自然不可能是纯粹的私行。但朝廷摸不清孙策的态度,生怕自取其辱,又不宜过早的亮明使者的身份。他本来的计划是先以私人名义接触,如果孙策愿意接受调解,他就拿出诏书。如果孙策不愿意接受调解,这件事就是私事,与朝廷无关。可是虞翻咄咄逼人,一见面就直逼要害,不给他挪腾的空间,让他很难应答,斟酌了良久才说道:“虽是私行,却是为公。岐虽不敏,也曾读诗书,受圣人之教,不敢以德薄而坐视天下生乱,宵小横行。”
虞翻眉毛轻挑,微微颌首。“赵公性清高洁,不肯与阉竖为伍,不肯与贪浊合污,翻深表敬意。只是公私关乎礼仪,赵公年高,可以从心所欲,翻却不能坐视主公失礼,为天下笑。既然赵公是私行,那就无妨了,请赵公安坐。”
赵岐听了,心里极不舒服。虞翻嘴上说无妨,实际上是暗讽他这么做失礼,而且可能连累孙策名声。可是他又无法反驳。依礼制而言,他虽然年高,但只是九卿,又没有爵位,身份没有孙策尊贵,如果是公事,他是不能坐主席的。即使是以私人身份见面,他这么做也欠妥,反倒显得孙策谦让。
当时只是想取势,好为接下来的说辞铺垫,孙策一客气,他就顺水推舟的应了,没想到遇到虞翻这个认死理的,不得不明确地承认是私行。话一挑明,就失去了模糊的空间,有些话就不太好说了。
赵岐无奈地看了孙策一眼。他虽然年高,却不糊涂。虽然虞翻是跳出来的打手,幕后主使却必然是孙策,几年不见,这少年锋芒内敛,却更加棘手了。
虞翻入座,躬身行礼。“赵公精研《孟子》,所作章句刊行天下,翻也曾拜读。有些不解之处,想请教赵公当面,还望赵公不弃。”
赵岐点点头。他心里清楚,现在谈公事是极不合时宜的,只能先谈学问,借着学问表明自己的态度,试探孙策的心思。虞翻是留守长史,又是江东人,是孙策当之无愧的心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张纮还要重要几分,说服了他,才有可能说服孙策。
“无妨,愿与诸君共论。”
“谢赵公。敢问赵公,可曾读过鄙郡先贤王仲任先生的《论衡》一书?”
赵岐的脸色有点不好看。由盛宪等人编撰的《论衡》已经印行天下,影响很大,他当然也读了,但他对王充的学问并不认同,尤其是关于孟子的部分。《论衡》中有《刺孟》一篇,专门针对孟子学说提出批评。对于推崇孟子,将一生心血都凝聚在《孟子章句》一书的赵岐来说,王充的学说简直是大逆不道,尤其是针对孟子性善论的性三品说,简直是胡说八道,是可忍,孰不可忍。
“读过,但不敢苟同,正当与长史切磋。”赵岐须发贲张,战意暴涨,准备拿出所有的战斗力,与虞翻大战三百回合。
孙策正中下怀。他让虞翻来的目的正在于此。他叫来陆议,让他准备记录,不能说完就完了,要记下来,将来印成书,白纸黑字,让天下人都来评评理。又让人去召两个医匠来,万一老赵头辩不过虞翻,气晕了,可以立即救人,不能闹出人命。
见孙策兴致勃勃的安排各项事务,张昭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接连咳嗽了几声,向赵岐递眼色,提醒他不要轻敌。他是向赵岐介绍过虞翻,但只说虞翻是留守长史,深得孙策信任,却没有介绍虞翻的脾气——他对虞翻的脾气没什么好印象,却也不能在背后说虞翻的不是——赵岐对虞翻的了解不足,贸然应战,恐怕要吃大亏。
可惜,这时的赵岐已经进入战斗状态,根本无暇留心张昭的暗示。
第1852章 不是对手的对手
赵岐著《孟子章句》有其偶然,也有其必然。必然在于汉代孟子的地位一直在提升,在赵岐之前便有孔孟并称的趋势,王充在《论衡》中已然如此。随着以经取士的推行,儒生在政治中的影响越来越高,孟子那种以天下以己任,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也更符合读书人的胃口,党人便是这种风气的极致体现。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孟子》得到重视再自然不过。
偶然在于赵岐的个人经历。他的一生和孟子有相似之处,正身直行,却仕途不顺,还因反对阉竖被追杀,逃亡数年,后来复出又遭党祸,被禁锢十余年。为《孟子》作章句的想法就起源于逃亡的那些年,正是孟子的精神支撑着他,不向任何人低头,一路走到今天。
在功业上,他不算成功,但是在个人品德上,他守住了自己的底线,称得上知行合一。
也正因为如此,他对孟子过份推崇,一心将《孟子》与《论语》相提并论,极力将孟子推上亚圣的地位。称孟子为亚圣并非由他首倡,但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问题在于人一旦有了偏执,难免用力过猛。赵岐也不例外。他不仅刻意拔高了孟子,还容不得别人对孟子有一点非议,像王充那样的批判精神在他这里根本没有存在的空间。只是这样一来,他反而露出了破绽,被虞翻揪个正着。
《论衡》也不是完美之作,其中逻辑破绽也不少,但虞翻既不是作者,也无意为王充掩饰,错便错了,大大方方的承认,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便是,不像赵岐为了替孟子辩护不得不牵强附会,强辞夺理。
胜负从一开始就已判然,虞翻以《刺孟》为本,追问得赵岐左右支绌,迅速陷入自相矛盾的窘境。虞翻很快失去了兴致,准备结束这场没什么挑战性的辩论。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先王之道,首在保民。保民而王,天下莫能御。敢问赵公,吴侯之政,朝廷之政,孰更近乎先王之道?”
赵岐面红耳赤。“各有千秋,不分伯仲。”
虞翻哼了一声,也不反驳。“既然如此,那吴侯可为王乎?”
赵岐无言以对,下意识地瞅了一眼旁边的陆议。
陆议笔走龙蛇,写下“太仆默然”四字。
见赵岐不答,虞翻又接着问道:“董卓作乱,天子播迁,中原板荡,袁绍谋逆,吴侯亲冒锋矢,破徐荣于南阳,讨袁绍于官渡,平公孙度于辽东,可谓安社稷乎?”
赵岐看看孙策。孙策面带微笑。赵岐窘了片刻,说道:“吴侯善战,天下皆知。”
虞翻冷笑一声:“赵公久在京师,潜心著述,论孟子以民为本之意,却不知天下民心所向么?就算不知中原百姓归之如流,亦当知关中百姓多有逃难南阳之人。赵公,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你这么做学问有背孟子本意,舍本逐末,翻虽不敏,窃为不取。”
赵岐面红耳赤。
陆议等了片刻,见赵岐久久不言,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提笔写下“太仆赧然”四字。
虞翻又道:“孟子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吴侯有功于朝廷,朝廷当视吴侯如手足乎,如犬马乎,如土芥乎?”
赵岐反问道:“长史何出此言?陛下委任吴侯节制八州,嫁以长公主,正以腹心待之。”
“既然如此,为何随陛下西征之臣皆有赏赐,吴侯却无赏赐?厚彼薄此,岂是待腹心大臣之礼?”
“呃……正因为吴侯功高,所以赏赐尤重,不能不持重尔。”
“这是赵公揣度之言,还是有所本?”
赵岐被追问得手足无措。朝廷正想着收拾孙策呢,他哪敢假传圣旨。“这……以情理而论,当如是尔。”
“若是朝廷不赏,反以功高震主,猜忌吴侯,赵公会进谏吗?”
“这个……”
“赵公不必谦虚。你乃是孟子所言之大丈夫,君有过,必谏之。然,若朝廷不听赵公之谏,赵公是易其位,还是弃之而去?”
赵岐吓了一跳,连忙否定。“长史所言不妥。岐非贵戚之卿,岂能易君位……”
“是翻失言,还望赵公见谅。赵公非恋栈之人,想必是弃之而去。”虞翻哈哈一笑。“吴侯求贤若渴,好学上进,定然倒履相迎。”
孙策立刻拱手施礼,笑眯眯地说道:“赵公,江东欢迎你。”
赵岐哭笑不得,一边还礼一边说道:“多谢吴侯美意。岐老矣,恋乡思归,不愿远离。”
虞翻应声叹道:“赵公所言甚是。朝廷岂无人乎,竟不顾赵公年高,跋涉江湖,尊老之义何在?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朝廷如此待赵公,实在有违孝道。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想来是朝廷失道寡助,只得辛苦赵公。”
赵岐目瞪口呆,不知如何应对。虞翻处处引孟子而批朝廷,让他想反驳都无从反驳起,而且虞翻的反应太快了,他根本跟不上虞翻的节奏,防不胜防。他看向张昭,张昭苦笑,无可奈何。赵岐这才明白张昭刚才为什么向他使眼色,只是后悔已经迟了。
孙策身边怎么会这么多人才?张纮、张昭已经是难得的大才,可是论锋芒,他们都不如虞翻锐利逼人。
论经济,朝廷不如孙策有钱,西征还要靠孙策赞助。论武力,天子不过小胜鲜卑人一场,孙策却已经是久经沙场的名将,战无不胜。论人才,天子身边只有荀彧、刘晔有限的几个人才,孙策身边却不仅有张纮、张昭这样的中年贤士,还有虞翻这样的少壮派,就连一旁做记录的少年都英气不凡,将来必是大器。
朝廷还有什么优势可言?难道真的如虞翻所说,朝廷失道寡助,气数已尽?
“赵公……”
见虞翻又要发问,赵岐心慌意乱。不服老不行啊,论学问、论口才,自己都不是虞翻的对手,再辩下去也不过自取其辱。赵岐心中一声长叹,决定放弃,翻了个白眼,软软的歪倒。与其被虞翻说得哑口无言,不如装晕吧,虞翻毕竟是个读书人,总不会这点面子都不留。
见赵岐歪倒,孙策不敢怠慢,立刻招呼医匠上前。赵岐闭着眼睛,却听得清楚,知道孙策早就准备了医匠,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得任由医匠摆弄,掐得人中生疼,却怎么也不肯睁眼。
陆议见状,提笔写下几个字:太仆醺醺然,如饮琼浆。
第1853章 起而行之
虽然不是真晕,赵岐却也气得够呛,尤其是看到誊写清楚的记录时。
我为什么要接受这个任务?赵岐百思不得其解。捏着那几张轻飘飘的纸,赵岐悔得肠子都青了。本以为作为《孟子章句》的作者来见孙策,孙策多少要给点面子,没曾想会是这个结果。
岁月不饶人啊。糊涂了,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匆匆赶到的陆康也很不理解,但他不好意思问,只能归结于老人家一时冲动,被孟子“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迈鼓舞,兴冲冲地跑来了,然后碰了一鼻子灰。在他看来,谁都可以来,唯独赵岐不应该来。儒家诸子之中,孟子的学说是对朝廷最不利的。
“既来之,则安之。”陆康安慰赵岐说。“到吴县住几天吧,和杨黄二位见一见。他们正在梳理官制变迁,时有异见,相持不下,或许赵公能做个裁决。”
赵岐不吭声,看着那几页纸出神。陆康看出了他的心思,拿起那几页纸。“这事交给我吧。”出了门,看到站在门外的陆议,他抬手就是一个后脑瓜。陆议摸摸头,缩缩脖子,没敢吱声。
“吴侯呢?”
“在堂上等着呢。”
陆康跟着陆议来到中廷,孙策正和几个掾吏说话,看到陆康进来,他打了个招呼,示意他稍微等一下。陆康没有继续向前,就站在庭中赏花。过了一会儿,那几个掾史谈完公事出去了,孙策走了进来,与陆康见礼。
“辛苦陆公了。赵公如何?”
陆康笑道:“身体没什么大碍,就是落了面子。”他取出那份对话记录。“这个……能不能暂时留着,不要公布?”
孙策笑道:“陆公开了口,我还能拒绝吗?”
“多谢君侯。”
“陆公准备如何接待他?”
“请他到吴县住几天。九十岁的人了,不宜奔波太久,需要休养几天,正好请他见识一下我江东的新气象,说不定能有所感悟。”陆康顿了顿,又道:“说起来,我也很好奇,君侯对孟子学究竟怎么看?”
孙策不动声色的笑着。“我不太明白陆公的意思。陆公能不能说得明白一些?”
陆康瞅瞅孙策,也笑了。孙策在装糊涂。陆议为他读《孟子章句》读了几个月,至少也读了两三通了。就算他对《孟子》微言大义了解得不够透彻,也不可能不清楚孟子学说的主旨和利弊,否则他就走不到这一步,虞翻等人也不会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但既然孙策不说,他也不妨趁机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天子西征大捷是一个意外,对朝廷刮目相看的人不在少数,包括在他自己在内。他承认孙策是明君,各方面的能力都超过天子,但君臣的名义在,孙策要迈出这一步并不容易,免不了一场大战。
就眼前的形势而言,孙策并没有十足的胜算。一旦开战,不仅眼前的美好生活将被打破,还可能有战败的危险,届时江东人都难逃干系。
对他自己来说,他也不愿意看到大汉就此消亡。如果大汉一定要亡,他也希望别发生在他有生之年。
“君侯以为孟子其人如何?”
孙策沉默了片刻,淡淡地说道:“一个向壁自语的读书人。”
陆康皱了皱眉,很是意外。他静静地看着孙策,等着他的进一步解释。孙策却没有解释的兴趣,转而问起了郡学的事务。
陆康眼神微闪,再次看到孙策一眼。他觉得孙策对孟子的评价看起来很简单,却又似乎暗藏玄机。“向壁自语”不是什么好词,但孙策对孟子其人绝无贬低之意,实际上他很可能是最接近孟子理想的君主之一,甚至可以把“之一”这两个字去掉。“读书人”三个字也能佐证他的判断,孙策对读书人多有嘲讽,但他又非常重视读书人,开办学堂,教化百姓,他执行得比谁都积极,都彻底。
难道是我老了?
陆康收回心神,很认真的想了想,将郡学的相关情况汇报了一遍。他尤其提到了管宁。年前,管宁写一封书信来,对他们的几篇文章大加批判,他们正在研究对策,打算写文章回应。
孙策点点头。他也收到了邯郸淳的消息,他们同样收到了管宁的文章,邯郸淳很直接,送了一份拓本给管宁,让他自己看。如果还不相信,欢迎他到南阳来,那块楚碑就在南阳郡学里立着,随时可以看。
邯郸淳很有底气,甚至有点挑衅的意思。楚碑上的文字很难辨认,他们集结了很多人的力量——尤其是蔡邕、蔡琰父女两位大家——研究了很久,才基本理解了碑文。管宁没有这样的功底,看到那份拓本估计就傻眼了。
陆康等人没有这样的实力,那几篇文章没有文字资料佐证,大部分是收集来的民间传说,未免底气不足。陆康这次来,就是想问问孙策的意见。
孙策笑了一声:“陆公,你对自己的文章有信心吗?”
陆康苦笑着摇摇头。陆家在江东算是经学世家,但学问水平不算拔尖,没有虞翻那样的底气,更别提与中原的经学大家较量了。
“既然没有信心,那你就不妨听听管宁的意见,或许有所启发。陆公,学问是积累而成的,就像淘金,你不能指望每一次捞到的都是金子,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去伪存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别人的意见就是冲涮泥沙的水,没必要担心,更没必要拒绝。”孙策转身看着陆康,眼神严肃。“就连孔孟的学说都有被人非议的可能,你们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虞翻拱拱手,很严肃地说道:“主公,恕臣斗胆,这不合礼节。”
孙策心中狂笑,脸上却很惊讶。“仲翔,此话怎讲?”
虞翻转身向赵岐拱拱手。“敢问赵太仆从何而来?”
赵岐抚着胡须,脸上挂着从容的笑意。“京师。”
“可有诏书?”
赵岐神情稍滞,迟疑了片刻。“闻说吴侯好孟子之学,岐也不才,略通孟子,故来与吴侯论道。”
“这么说,是私行?”
赵岐有些不好回答。他以太仆的身份东行,又故意称长安为京师,自然不可能是纯粹的私行。但朝廷摸不清孙策的态度,生怕自取其辱,又不宜过早的亮明使者的身份。他本来的计划是先以私人名义接触,如果孙策愿意接受调解,他就拿出诏书。如果孙策不愿意接受调解,这件事就是私事,与朝廷无关。可是虞翻咄咄逼人,一见面就直逼要害,不给他挪腾的空间,让他很难应答,斟酌了良久才说道:“虽是私行,却是为公。岐虽不敏,也曾读诗书,受圣人之教,不敢以德薄而坐视天下生乱,宵小横行。”
虞翻眉毛轻挑,微微颌首。“赵公性清高洁,不肯与阉竖为伍,不肯与贪浊合污,翻深表敬意。只是公私关乎礼仪,赵公年高,可以从心所欲,翻却不能坐视主公失礼,为天下笑。既然赵公是私行,那就无妨了,请赵公安坐。”
赵岐听了,心里极不舒服。虞翻嘴上说无妨,实际上是暗讽他这么做失礼,而且可能连累孙策名声。可是他又无法反驳。依礼制而言,他虽然年高,但只是九卿,又没有爵位,身份没有孙策尊贵,如果是公事,他是不能坐主席的。即使是以私人身份见面,他这么做也欠妥,反倒显得孙策谦让。
当时只是想取势,好为接下来的说辞铺垫,孙策一客气,他就顺水推舟的应了,没想到遇到虞翻这个认死理的,不得不明确地承认是私行。话一挑明,就失去了模糊的空间,有些话就不太好说了。
赵岐无奈地看了孙策一眼。他虽然年高,却不糊涂。虽然虞翻是跳出来的打手,幕后主使却必然是孙策,几年不见,这少年锋芒内敛,却更加棘手了。
虞翻入座,躬身行礼。“赵公精研《孟子》,所作章句刊行天下,翻也曾拜读。有些不解之处,想请教赵公当面,还望赵公不弃。”
赵岐点点头。他心里清楚,现在谈公事是极不合时宜的,只能先谈学问,借着学问表明自己的态度,试探孙策的心思。虞翻是留守长史,又是江东人,是孙策当之无愧的心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张纮还要重要几分,说服了他,才有可能说服孙策。
“无妨,愿与诸君共论。”
“谢赵公。敢问赵公,可曾读过鄙郡先贤王仲任先生的《论衡》一书?”
赵岐的脸色有点不好看。由盛宪等人编撰的《论衡》已经印行天下,影响很大,他当然也读了,但他对王充的学问并不认同,尤其是关于孟子的部分。《论衡》中有《刺孟》一篇,专门针对孟子学说提出批评。对于推崇孟子,将一生心血都凝聚在《孟子章句》一书的赵岐来说,王充的学说简直是大逆不道,尤其是针对孟子性善论的性三品说,简直是胡说八道,是可忍,孰不可忍。
“读过,但不敢苟同,正当与长史切磋。”赵岐须发贲张,战意暴涨,准备拿出所有的战斗力,与虞翻大战三百回合。
孙策正中下怀。他让虞翻来的目的正在于此。他叫来陆议,让他准备记录,不能说完就完了,要记下来,将来印成书,白纸黑字,让天下人都来评评理。又让人去召两个医匠来,万一老赵头辩不过虞翻,气晕了,可以立即救人,不能闹出人命。
见孙策兴致勃勃的安排各项事务,张昭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接连咳嗽了几声,向赵岐递眼色,提醒他不要轻敌。他是向赵岐介绍过虞翻,但只说虞翻是留守长史,深得孙策信任,却没有介绍虞翻的脾气——他对虞翻的脾气没什么好印象,却也不能在背后说虞翻的不是——赵岐对虞翻的了解不足,贸然应战,恐怕要吃大亏。
可惜,这时的赵岐已经进入战斗状态,根本无暇留心张昭的暗示。
第1852章 不是对手的对手
赵岐著《孟子章句》有其偶然,也有其必然。必然在于汉代孟子的地位一直在提升,在赵岐之前便有孔孟并称的趋势,王充在《论衡》中已然如此。随着以经取士的推行,儒生在政治中的影响越来越高,孟子那种以天下以己任,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也更符合读书人的胃口,党人便是这种风气的极致体现。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孟子》得到重视再自然不过。
偶然在于赵岐的个人经历。他的一生和孟子有相似之处,正身直行,却仕途不顺,还因反对阉竖被追杀,逃亡数年,后来复出又遭党祸,被禁锢十余年。为《孟子》作章句的想法就起源于逃亡的那些年,正是孟子的精神支撑着他,不向任何人低头,一路走到今天。
在功业上,他不算成功,但是在个人品德上,他守住了自己的底线,称得上知行合一。
也正因为如此,他对孟子过份推崇,一心将《孟子》与《论语》相提并论,极力将孟子推上亚圣的地位。称孟子为亚圣并非由他首倡,但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问题在于人一旦有了偏执,难免用力过猛。赵岐也不例外。他不仅刻意拔高了孟子,还容不得别人对孟子有一点非议,像王充那样的批判精神在他这里根本没有存在的空间。只是这样一来,他反而露出了破绽,被虞翻揪个正着。
《论衡》也不是完美之作,其中逻辑破绽也不少,但虞翻既不是作者,也无意为王充掩饰,错便错了,大大方方的承认,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便是,不像赵岐为了替孟子辩护不得不牵强附会,强辞夺理。
胜负从一开始就已判然,虞翻以《刺孟》为本,追问得赵岐左右支绌,迅速陷入自相矛盾的窘境。虞翻很快失去了兴致,准备结束这场没什么挑战性的辩论。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先王之道,首在保民。保民而王,天下莫能御。敢问赵公,吴侯之政,朝廷之政,孰更近乎先王之道?”
赵岐面红耳赤。“各有千秋,不分伯仲。”
虞翻哼了一声,也不反驳。“既然如此,那吴侯可为王乎?”
赵岐无言以对,下意识地瞅了一眼旁边的陆议。
陆议笔走龙蛇,写下“太仆默然”四字。
见赵岐不答,虞翻又接着问道:“董卓作乱,天子播迁,中原板荡,袁绍谋逆,吴侯亲冒锋矢,破徐荣于南阳,讨袁绍于官渡,平公孙度于辽东,可谓安社稷乎?”
赵岐看看孙策。孙策面带微笑。赵岐窘了片刻,说道:“吴侯善战,天下皆知。”
虞翻冷笑一声:“赵公久在京师,潜心著述,论孟子以民为本之意,却不知天下民心所向么?就算不知中原百姓归之如流,亦当知关中百姓多有逃难南阳之人。赵公,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你这么做学问有背孟子本意,舍本逐末,翻虽不敏,窃为不取。”
赵岐面红耳赤。
陆议等了片刻,见赵岐久久不言,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提笔写下“太仆赧然”四字。
虞翻又道:“孟子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吴侯有功于朝廷,朝廷当视吴侯如手足乎,如犬马乎,如土芥乎?”
赵岐反问道:“长史何出此言?陛下委任吴侯节制八州,嫁以长公主,正以腹心待之。”
“既然如此,为何随陛下西征之臣皆有赏赐,吴侯却无赏赐?厚彼薄此,岂是待腹心大臣之礼?”
“呃……正因为吴侯功高,所以赏赐尤重,不能不持重尔。”
“这是赵公揣度之言,还是有所本?”
赵岐被追问得手足无措。朝廷正想着收拾孙策呢,他哪敢假传圣旨。“这……以情理而论,当如是尔。”
“若是朝廷不赏,反以功高震主,猜忌吴侯,赵公会进谏吗?”
“这个……”
“赵公不必谦虚。你乃是孟子所言之大丈夫,君有过,必谏之。然,若朝廷不听赵公之谏,赵公是易其位,还是弃之而去?”
赵岐吓了一跳,连忙否定。“长史所言不妥。岐非贵戚之卿,岂能易君位……”
“是翻失言,还望赵公见谅。赵公非恋栈之人,想必是弃之而去。”虞翻哈哈一笑。“吴侯求贤若渴,好学上进,定然倒履相迎。”
孙策立刻拱手施礼,笑眯眯地说道:“赵公,江东欢迎你。”
赵岐哭笑不得,一边还礼一边说道:“多谢吴侯美意。岐老矣,恋乡思归,不愿远离。”
虞翻应声叹道:“赵公所言甚是。朝廷岂无人乎,竟不顾赵公年高,跋涉江湖,尊老之义何在?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朝廷如此待赵公,实在有违孝道。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想来是朝廷失道寡助,只得辛苦赵公。”
赵岐目瞪口呆,不知如何应对。虞翻处处引孟子而批朝廷,让他想反驳都无从反驳起,而且虞翻的反应太快了,他根本跟不上虞翻的节奏,防不胜防。他看向张昭,张昭苦笑,无可奈何。赵岐这才明白张昭刚才为什么向他使眼色,只是后悔已经迟了。
孙策身边怎么会这么多人才?张纮、张昭已经是难得的大才,可是论锋芒,他们都不如虞翻锐利逼人。
论经济,朝廷不如孙策有钱,西征还要靠孙策赞助。论武力,天子不过小胜鲜卑人一场,孙策却已经是久经沙场的名将,战无不胜。论人才,天子身边只有荀彧、刘晔有限的几个人才,孙策身边却不仅有张纮、张昭这样的中年贤士,还有虞翻这样的少壮派,就连一旁做记录的少年都英气不凡,将来必是大器。
朝廷还有什么优势可言?难道真的如虞翻所说,朝廷失道寡助,气数已尽?
“赵公……”
见虞翻又要发问,赵岐心慌意乱。不服老不行啊,论学问、论口才,自己都不是虞翻的对手,再辩下去也不过自取其辱。赵岐心中一声长叹,决定放弃,翻了个白眼,软软的歪倒。与其被虞翻说得哑口无言,不如装晕吧,虞翻毕竟是个读书人,总不会这点面子都不留。
见赵岐歪倒,孙策不敢怠慢,立刻招呼医匠上前。赵岐闭着眼睛,却听得清楚,知道孙策早就准备了医匠,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得任由医匠摆弄,掐得人中生疼,却怎么也不肯睁眼。
陆议见状,提笔写下几个字:太仆醺醺然,如饮琼浆。
第1853章 起而行之
虽然不是真晕,赵岐却也气得够呛,尤其是看到誊写清楚的记录时。
我为什么要接受这个任务?赵岐百思不得其解。捏着那几张轻飘飘的纸,赵岐悔得肠子都青了。本以为作为《孟子章句》的作者来见孙策,孙策多少要给点面子,没曾想会是这个结果。
岁月不饶人啊。糊涂了,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匆匆赶到的陆康也很不理解,但他不好意思问,只能归结于老人家一时冲动,被孟子“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迈鼓舞,兴冲冲地跑来了,然后碰了一鼻子灰。在他看来,谁都可以来,唯独赵岐不应该来。儒家诸子之中,孟子的学说是对朝廷最不利的。
“既来之,则安之。”陆康安慰赵岐说。“到吴县住几天吧,和杨黄二位见一见。他们正在梳理官制变迁,时有异见,相持不下,或许赵公能做个裁决。”
赵岐不吭声,看着那几页纸出神。陆康看出了他的心思,拿起那几页纸。“这事交给我吧。”出了门,看到站在门外的陆议,他抬手就是一个后脑瓜。陆议摸摸头,缩缩脖子,没敢吱声。
“吴侯呢?”
“在堂上等着呢。”
陆康跟着陆议来到中廷,孙策正和几个掾吏说话,看到陆康进来,他打了个招呼,示意他稍微等一下。陆康没有继续向前,就站在庭中赏花。过了一会儿,那几个掾史谈完公事出去了,孙策走了进来,与陆康见礼。
“辛苦陆公了。赵公如何?”
陆康笑道:“身体没什么大碍,就是落了面子。”他取出那份对话记录。“这个……能不能暂时留着,不要公布?”
孙策笑道:“陆公开了口,我还能拒绝吗?”
“多谢君侯。”
“陆公准备如何接待他?”
“请他到吴县住几天。九十岁的人了,不宜奔波太久,需要休养几天,正好请他见识一下我江东的新气象,说不定能有所感悟。”陆康顿了顿,又道:“说起来,我也很好奇,君侯对孟子学究竟怎么看?”
孙策不动声色的笑着。“我不太明白陆公的意思。陆公能不能说得明白一些?”
陆康瞅瞅孙策,也笑了。孙策在装糊涂。陆议为他读《孟子章句》读了几个月,至少也读了两三通了。就算他对《孟子》微言大义了解得不够透彻,也不可能不清楚孟子学说的主旨和利弊,否则他就走不到这一步,虞翻等人也不会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但既然孙策不说,他也不妨趁机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天子西征大捷是一个意外,对朝廷刮目相看的人不在少数,包括在他自己在内。他承认孙策是明君,各方面的能力都超过天子,但君臣的名义在,孙策要迈出这一步并不容易,免不了一场大战。
就眼前的形势而言,孙策并没有十足的胜算。一旦开战,不仅眼前的美好生活将被打破,还可能有战败的危险,届时江东人都难逃干系。
对他自己来说,他也不愿意看到大汉就此消亡。如果大汉一定要亡,他也希望别发生在他有生之年。
“君侯以为孟子其人如何?”
孙策沉默了片刻,淡淡地说道:“一个向壁自语的读书人。”
陆康皱了皱眉,很是意外。他静静地看着孙策,等着他的进一步解释。孙策却没有解释的兴趣,转而问起了郡学的事务。
陆康眼神微闪,再次看到孙策一眼。他觉得孙策对孟子的评价看起来很简单,却又似乎暗藏玄机。“向壁自语”不是什么好词,但孙策对孟子其人绝无贬低之意,实际上他很可能是最接近孟子理想的君主之一,甚至可以把“之一”这两个字去掉。“读书人”三个字也能佐证他的判断,孙策对读书人多有嘲讽,但他又非常重视读书人,开办学堂,教化百姓,他执行得比谁都积极,都彻底。
难道是我老了?
陆康收回心神,很认真的想了想,将郡学的相关情况汇报了一遍。他尤其提到了管宁。年前,管宁写一封书信来,对他们的几篇文章大加批判,他们正在研究对策,打算写文章回应。
孙策点点头。他也收到了邯郸淳的消息,他们同样收到了管宁的文章,邯郸淳很直接,送了一份拓本给管宁,让他自己看。如果还不相信,欢迎他到南阳来,那块楚碑就在南阳郡学里立着,随时可以看。
邯郸淳很有底气,甚至有点挑衅的意思。楚碑上的文字很难辨认,他们集结了很多人的力量——尤其是蔡邕、蔡琰父女两位大家——研究了很久,才基本理解了碑文。管宁没有这样的功底,看到那份拓本估计就傻眼了。
陆康等人没有这样的实力,那几篇文章没有文字资料佐证,大部分是收集来的民间传说,未免底气不足。陆康这次来,就是想问问孙策的意见。
孙策笑了一声:“陆公,你对自己的文章有信心吗?”
陆康苦笑着摇摇头。陆家在江东算是经学世家,但学问水平不算拔尖,没有虞翻那样的底气,更别提与中原的经学大家较量了。
“既然没有信心,那你就不妨听听管宁的意见,或许有所启发。陆公,学问是积累而成的,就像淘金,你不能指望每一次捞到的都是金子,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去伪存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别人的意见就是冲涮泥沙的水,没必要担心,更没必要拒绝。”孙策转身看着陆康,眼神严肃。“就连孔孟的学说都有被人非议的可能,你们又有什么好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