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第63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们教的?”
  “不是,是嫂嫂教的。”
  孙策想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她说的是唐夫人。唐夫人是弘农王妃,后来嫁给了荀彧为妾,这也算是长公主下嫁为妾的铺垫吧。孙策随口一问,刘和倒也不隐瞒,说这是天子的主意,当然唐夫人本人也不反对。唐夫人与荀彧是表兄妹,从小就仰慕这位表兄。如今心愿得偿,倒也过得自在。
  “我离开京城的时候,嫂嫂已有身孕,再过些日子也许就要生了,只可惜我看不到他们的孩子长什么样。令君温润如玉,才智过人,嫂嫂也是聪慧之人,他们的孩子一定又聪明又俊俏……”
  说起家事,刘和低垂的眉眼生动起来,脸上也露出自然的笑容,直到她发现不妥,讪讪地闭上嘴巴。孙策笑道:“无妨,你继续说,我喜欢听。”
  刘和尴尬地笑笑,低声说道:“都是一些家事,不敢有劳夫君费心。”
  “不管怎么说,你们家毕竟不是普通人家啊。”孙策放下茶杯,十指交叉握在身前,一声轻叹。其实岂止刘和,他身边的女人有几个是普通人家?又能几个是真正的两情相悦?都是带着一定的目的而来,刘和只不过更特殊一些罢了。
  刘和身不由己,他又何尝能率性而为。
  刘和强笑着,一言不发,气氛又有些尴尬起来。孙策见状,估计让她主动开口是不太可能了,只能自己找话题。他说起了刘和送给桥氏姊妹的那对玉镯。小桥非常喜欢玉镯,恨不得天天戴着,不过桥蕤觉得她太小,而玉镯又太贵重,怕她弄丢了,收了起来,只让小桥每天睡觉时戴着。
  “这玉是新进宫的吗?”
  刘和惊讶地看着孙策。“夫君,你……怎么知道?”
  “宫里先被袁氏兄弟洗劫,又被董卓掳掠,再经过几百里跋涉到长安,还能剩下什么好东西?就算这对玉镯是漏网之鱼,那也是珍贵之物,你总不会轻易拿出来赏给两个孩子。想来想去,只有新进宫的可能性更大。我听说天子与凉州世家、羌胡部落首领联姻,他们送点西域的美玉做聘礼,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刘和突然打了一个寒颤。孙策看得真切,问道:“怎么了?冷?”
  “不……不是。”刘和脸色苍白,就连嘴唇都失去了血色,眼神中掩饰不住恐惧。“袁氏兄弟和董……董卓入宫的事……好像就在昨天,妾惊魂未定,一时失态,还请夫君恕罪。”
  孙策皱了皱眉,有点后悔提起这件事。刘和今年十七,光和六年才十一岁,正和如今的大桥、小桥一般大,眼界也许还没有大桥、小桥大,突然看到一群人冲进自己家里杀人放火,短短的几个月之后又来了一群更野蛮的,这是一种什么体验?袁氏兄弟闯宫时,当时的天子和现在的天子结伴外逃,刚刚十一岁的公主在哪里,又有谁陪着她?
  孙策看着眼前瑟瑟发抖的刘和,把这些话咽了回去,尽量温和的说道:“你不用害怕,袁氏兄弟都死了,董卓也死了,他们不能再伤害你了。既来之,则安之,朝堂上、战场上的事你不用过问,安心过日子就行,只要我在,绝不会让你再遇到那样的事。”
  刘和怯怯地抬起眼皮,看了孙策一眼,舔了舔嘴唇,欲言又止。
  “你想说什么?”
  刘和挤出一丝笑容,摇了摇头,脸色虽然还有些白,身体却慢慢平静下来。她静静地坐在孙策面前,低着头,玩弄着衣带,就像一棵被霜打过的茄子。见她没有再说话的心情,孙策也没有再问,干坐了一会,便让人送她回去休息。
  ……
  荀彧拈起棋子,轻轻放在棋盘上,“啪”的一声轻响,清脆悦耳,余音袅袅。
  天子看了一会儿,松开手,将棋子放在棋枰上,表示认输。“令君高瞻远瞩,老谋深算,非我能及。”
  荀彧直起腰,打量着天子。天子虽然面露苦笑,但神情并不沮丧。“还来吗?”
  天子想了想,摇摇头。“不了,我要先把这一局的失误分析清楚,再下才有意义,要不然还会输。”他张开双臂,伸了个懒腰。“你这儿真好,没人打扰,清静自在,我都不想回去了。”
  “不想回去就不回去。”唐夫人从一旁走了出来,端着茶水,笑盈盈地说道:“我准备了晚餐,你们吃完再一起走吧。”
  “那令君这个休沐岂不是又没了?”天子站起身,笑嘻嘻地说道:“晚餐我就不用了,宫里如果找不到我,不知道会生出多少事来。令君不用急着回去,明早去也行,万一起得迟了,中午到也可以。宫里有事,我让人来请你便是。”他起身走到门口,吸了吸鼻子,又道:“是什么点心?熟了没有?若是熟了,先取两个来让我尝尝再走。”
  唐夫人忍着笑,转身安排人去取点心来。天子又折了回来,重新入座,一副食指大动的馋样。荀彧也觉得有趣,将茶杯推到天子面前。天子喝了一口茶,突然说道:“对了,我听赵温说,孙策也喜欢喝茶,而且不是他一个人喜欢,他身边的人都喜欢喝,郭嘉还向他请教种茶的方法了。”
  “种茶?”荀彧愣了一下。
  “怎么了?”
  “陛下,你赶紧说说,郭嘉都问了些什么。”
  “有问题?”
  “郭嘉为人狡黠,一言一行都不能等闲待之。他以前嗜酒如命,现在就算戒了酒,也不会对茶有太多的兴趣,向赵温打听种茶更不像他的性格,这很可能是别有用心,只是赵温忠厚,没有察觉。”
  天子将信将疑。种茶能有多大的事?茶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饮品,喝的人并不算多,至少不如酒,就算收税也没什么利,况且孙策不缺钱,连酒和盐都没有收重税,更不会把主意打到利润极其有限的茶上去。不过见荀彧认真,他也不好说什么,仔细回想了一下,大致说了一遍。赵温是无意一提,本无细节,天子也说不出太多的内容,荀彧听完,也想不出郭嘉有什么用意。
  这时,唐夫人端着新出锅的点心来了,天子就着茶水,吃了两块点心,告辞而去。荀彧却坐在窗前,看着杯中的茶,百思不得其解。
  第1727章 大战之前
  唐夫人送走天子,准备好了饭菜,来叫荀彧吃饭,见荀彧坐着出神,伸出素手在荀彧面前摇了摇。荀彧一惊,回过神来,这才发现天子已经走了。
  唐夫人嗔道:“想什么呢?”
  荀彧把刚才天子说的复述了一遍,唐夫人想了好久,也没想出茶会有什么名堂。“你会不会是多心了?”
  “也许吧。”荀彧苦笑道:“但以我这几年的经验,孙策做的很多事一开始看起来都没什么意义,等到我们明白的时候,再想追赶就有些迟了,所以我不能不多想一些,要不然……”他叹了一口气,没有再说下去,只是眼神中多了几分无奈。过了一会儿,他又幽幽地说道:“也不知道长公主现在如何。”
  “你不用担心她。”唐夫人低了头,淡淡地说道:“孙策就算冷落她,还能比袁绍、董卓更过分吗?你放心吧,这孩子从小就受苦,忍性比一般人强,况且她有自知之明,不会主动惹事的。”
  荀彧没吭声。他知道唐夫人有怨气,责备他不该屈服于那些老臣,坚持要以丹阳郡为长公主食邑,平白招惹孙策。实际上他们动摇不了孙策,只会给自己人找麻烦。天子听到这个建议后,大发雷霆,险些下诏杀人,是他强行谏阻。
  得到了五州的赋税节余,南阳的军械、粮食也已经到位,如果不出意外,曹操应该也召集人马和粮草,准备出发,快则六月末、七月初,迟不过八月,天子就要西征,好容易取得各方面意见统一,不能在这时候节外生枝。天子如果能得胜归来,凉州世家立了功,这些老臣也就没什么话可说了。如果天子败了……那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一想到秋后的战事,荀彧就更加不安。没有了幽州的牵制,袁谭会不会低头,他心里一点底也没有。他倒不担心袁谭会对朝廷不利,只是担心冀州不给钱粮,天子能支撑的时间会更短。十万之师,一日千金,朝廷现在就这么点家底,能胜不能败,一旦战败,绝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
  大汉能否中兴,成败在此一举。在这件事面前,长公主会不会受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相比于那些嫁给羌胡部落首领,以后要在冰天雪地中度过余生的宗室女子,受点委屈又有何妨?如果能助天子一臂之力,就算牺牲她也是值得的。
  为了大汉,这些年牺牲的人太多了。
  荀彧这么想着,鼻子却有着酸,眼中也多了几分雾气。他端起冷茶,遮住了脸。唐夫人看得真切,知道荀彧心疼长公主,却不说破,端起案上的点心,转身说道:“陛下既然允了,你就明早再去吧,在家住一宿,我们说说话。”
  “不了,可以迟一点,还是要去的。陛下出征在即,宫里事情多。”
  荀彧起身,跟着唐夫人出了门,来到堂上。碗筷已经摆好了,荀彧入座,唐夫人也坐了下来。她有孕在身,动作比较迟缓。荀彧看着她坐下,忽然说道:“伏贵人也有身孕了,你过两天去看看她。这可能是陛下的……长子,大意不得。”
  “知道了。”唐夫人应了一声。“说起来也怪,吕贵人怎么一直没动静?要说身体,她可是最好的。”
  荀彧一声叹息,过了一会儿,又叹了一声。唐夫人白了她一眼。“你啊,就是心思太多了,这有什么好担心的,最近宫里进了那么多女子,总有几个会怀上的,天子还小,没必要这么着急。”
  “夫人说得有理。”荀彧强笑了两声低头吃饭。唐夫人却握着筷子,欲言又止,荀彧埋头吃饭,也没留神。
  ……
  四月末,孙策到达朐县。
  麋家庄园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刚从幽州赶回来的糜竺亲自坐镇指挥,刚从南阳调回的麋芳前后张罗,提前赶回家的麋兰安坐后院,什么也不用管,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散生活,每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持开心。
  大年夜进了孙家祠堂,正月里就有了身孕,冥冥中似乎早就注定。麋兰私下里窃喜。这次孙策北巡,她跟着回家省亲,而且提前回到了老家,看着家乡的山山水水,吃着从小吃惯的饮食,由从小服侍的奴婢伺候,她简直就像喝着蜜一般甜。糜竺、麋芳也收到消息,赶回老家,一家人团聚,心情也好,连睡觉都会笑出声来。
  甘宁也接到了命令,赶回护航,提前数日到达,与孙策见了面。这两年在渤海,他很忙,但是战功却不多,去年接到孙策命令,让他入河助阵,却被袁熙拦住,错失截杀袁绍的大好机会,他一直懊恼不已。见了面,他立刻请罪。
  孙策哈哈大笑。“兴霸,不要急,立功的机会很多。怎么样,这两年有什么收获,这段海路熟悉了吗?我还指望你护航呢。”
  甘宁胸脯拍的咚咚响。“将军你就放心吧,从这里到幽州,所有的海岸、海岛,我闭着眼睛都不会错。有了海图,我敢说那些打了一辈子鱼的渔民都没我熟悉。”
  “读书还是有用的吧?”
  甘宁连连点头,乐得合不拢嘴,眼神却有着躲闪。“好是好,就是管得太宽啊。”
  “不就是不让你杀人嘛,怎么宽了?”孙策似笑非笑。“这是我关照的。兴霸,你现在是水师都督,不是海贼,你要保护百姓,不能滥杀无辜。”
  “我明白,我明白。”甘宁连声说道:“所以我没杀啊,我忍着,我到辽东去杀。”一边说,一边眼巴巴地看着孙策,生怕孙策摇头。他不久前收到消息,下邳尉林雨因指挥不当,造成下邳陈氏灭门,被罚了一年的俸禄,全军通报批评。一年的俸禄是小事,全军通报也没什么问题,但若是因此丧失出征幽州的机会,那就亏大了。
  “找你来,就是为了辽东的事。你在渤海这么多年,对这些人有什么看法,如果要取幽州,如何着手最好?”
  第1728章 辽东攻略
  甘宁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欲取幽州,先取辽东。欲取辽东,先取沓氏。”
  “详细说说。”
  见孙策并无意外之色,甘宁不敢怠慢。他知道孙策虽以勇武著称,却非匹夫之勇,极其注重战前谋划,每次大战之前,军谋处都会做大量的资料收拾、整理工作,推演战局,分析利弊。孙策既然有意幽州,自然对如何攻取幽州有所谋划,说不定方案都拟好了。问他不是请教,而是考核,看他有没有见识,然后决定用不用他。这可不能大意,等了这么久,总不能最后便宜了别人。
  甘宁打起精神,分析他计划中的辽东方略。
  沓氏县是辽东一个县,就在海对面,由青州渡海到辽东就在沓氏登陆。沓氏有两个优点:一是与中原最近,农耕发达,有不少耕地,可以屯田驻兵;二是有良港,可以停泊巨舰。有了这两个优势,沓氏县就具有了水师驻扎的条件。
  除了本身的优势,沓氏还有一个好处,离襄平很远,中间还隔着深山茂林,只要把几个关口一堵,公孙度就很寸步难进,想夺回沓氏基本上就是做梦。我军有战船,可以从水路进攻,避开山岭,可谓是扬长避短,一举两得。
  最后,以沓氏为水师基地,北上可以取襄平,西进可以威胁渔阳、广阳,如果暂时条件不具备,还可以东进取乐浪,左右逢源,可攻可守。
  听完甘宁的计划,孙策放声大笑,指指甘宁。“兴霸,吃独食不是好习惯,你要习惯与他人合作作战,而不是只着眼于水师。水师有水师的长处,也有明显的不足,要想真正控制辽东,只有水师是远远不足的。”
  甘宁嘿嘿笑道:“将军,水师也不是只有水战,上了岸,我们不弱于步卒。”
  “可是你能把战船拖上岸吗?若对手固守不出,以骑兵游弋,待你上岸便用骑兵突击,你待如何?”
  甘宁嘴角带笑,却不说话,既不附和孙策的意见,也不否定。孙策心中明白。甘宁有相当的战略眼光,并非不知道步骑结合,水陆并进的道理,他只是着重点明水师的重要性,一切从发挥水师的优势出发。俗话说得好,屁股决定脑袋,他身为水师将领,自然不会将自己排除在外,看着别人吃肉,他连汤都没得喝。
  孙策话锋一转。“你觉得麋芳能力如何?”
  甘宁想了想。“不算出类拔萃,但也不弱。”过了一会儿,又道:“最近跟着将军在中原历练,应该会大有长进吧?”
  “让他配合你,如何?”
  “当然好。”甘宁大喜,一拍大腿。“这再好不过了。”
  孙策十指交叉,向后靠在舱壁上。如何攻取幽州,军谋处已经讨论了很多,提出了几个方案,争论很大,但是有一点大家都没什么异议:暂时不宜介入刘备与袁谭的战局,应该趁着他们互相牵制,腾不出手的时候先取幽州东部,也就是辽东、乐浪诸郡。即使如此,也不宜直接攻击辽东郡治襄平,应该做好攻守两手准备。攻,就是在条件适合的时候主动攻击襄平。守,就是在攻击襄平的把握不大时可以坚守,或者攻其薄弱环节,比如乐浪。
  这次出征是一场大战,孙策亲临战场,江东子弟必然是主力之一。从长江以南来到黄河以北,而且是冰天雪地的辽东,江东子弟兵能不能适应这里的气候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仓促作战很可能造成严重的非战斗减员。
  大海对面的乐浪郡就是以后的朝鲜,新中国成立之后,曾在那里与美军战斗了三年。战争初期因为准备不足,刚从东南沿海调来的军队没有足够的保暖衣物,被冻死的将士数以千计。那可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在残酷的气候面前损失惨重。他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在真正的大战之前,他需要一些时间来让江东子弟兵适应这里的气候。适应也不是让他们在这里住着,必要的战斗还是要进行的,在挑战真正的对手之前,先找一些软柿子捏捏非常有必要,以战养战也是减少消耗的一个办法。
  甘宁提到了向东攻击乐浪郡,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乐浪郡的户口和辽东相近,又远离襄平,公孙度鞭长莫及,经营得当,也是一个不错的基地,将来还可以做东进的跳板,天下太平之后,如果甘宁还没尽兴,可让他继续向东去,让他杀个痛快,免得他无事生非。麋芳之前就和甘宁合作过,脾气还算相契,安排他与甘宁搭班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甘宁胆子再大,想必也不敢拿麋芳试刀。有了麋芳率骑兵协助,甘宁只要自己不作死,能挡得住他刀锋的人应该不多。
  不过,那都是将来的事,眼前孙策最关心还是幽州本身。别人不清楚,他却知道,在辽东、玄莬以北的密林深处,有一个被称作游牧民族摇篮的地方,一个叫鲜卑的游牧民族正在茁壮成长,不久之前,他们中的强人檀石槐已经让汉人见识了他们的战斗力,只不过檀石槐命短,让大汉逃过了一劫,将这场活劫延后了几十年。
  如今他来到辽东,自然不能坐视不管,远征之前总要将后院打扫干净。
  “兴霸,远征是将来的事,眼下还要着眼于辽东,我们要杀的不仅有公孙度、刘备,他们都是疥癣之患,我真正担心的是乌桓人、鲜卑人。这些胡人就像草原上的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加以控制,等他们吃肥了,养壮了,就会觊觎我中原的土地。之前有匈奴人,卫霍横行漠北,打垮了匈奴人,现在鲜卑人又壮大了。你在幽州这么久,一定听说过檀石槐这个人,如果他不是死得早,就是又一个冒顿。他虽然死了,谁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出现一个强人?趁他病,要他命,我听着檀石槐的儿子争权,鲜卑人内讧,这正是一个好机会,拿下辽东之后,我们先到鲜卑人的老家走一趟,来个斩草除根,保北疆三十年太平。要和这些胡人较量,骑兵必不可少。”
  甘宁对这个安排非常满意。他搓着手,连声称谢。如果这个计划能够实施,这一辈子都不愁没事做了。一想到刀头舔血的快意,他就兴奋得发抖。
  ……
  入住麋家的庄园,孙策受到了麋家兄妹的热情接待。麋兰已经过了妊娠反应期,如今能吃能睡,几乎胖了一圈,面如圆盘,体态丰满,皮肤也变得更加细腻。看到孙策,她有些担心地说,家里的老人说,她怀的可能是个女儿。
  孙策安慰她说,女儿有什么不好?阴阳平衡,我已经有两个儿子了,有个女儿也不错。再说了,你还年轻,又不是生一胎就结束了,保养好身体,将来还可以再生,不用纠结于生男生女。
  麋兰欢喜不禁,立刻把这件事扔在了脑后。她原本也没把这件事当回事,在孙策身边那么久,她知道孙策并不讨厌女儿。只是回家之后,麋竺总觉得有些遗憾,对他来说,麋兰只有生儿子才有意义,才能为麋家带来保障,天天在麋兰面前嘀咕,麋兰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受了些影响。
  见孙策不以为然,麋竺虽然不赞同,也只好保留意见。麋兰拉着甄宓、甘梅等人去说私房话,孙策和麋竺、麋芳谈正事。麋竺先向孙策介绍了幽州的情况,年前公孙瓒与刘和同归于尽后,刘备、袁谭的使者就先后找到了他,希望能和孙策结盟,但条件一直没谈拢,这件事就拖延了下来。直到二月初,刘备坚持不住了,才派简雍直接去见孙策。
  孙策把与简雍见面的事情说了一遍。刘备玩了个花招,想私下里和诸葛亮拉上关系,却被诸葛亮一眼识破。孙策随即禁了简雍的足,到现在也没有解除。简雍倒也沉得住气,虽然几次请见,却不积极,一副要死耗到底的模样。
  麋竺听完,忍俊不禁。“看来刘备是真的急了。”
  “他急什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