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知己暗喻
说罢,放下杯盏回身笑对怀袖道:“那日你就跟着老祖宗吧,那些皇亲贵胄们只过来给老祖宗请个安便去了,没人敢来老祖宗跟前喧闹饮酒,你便只管瞧热闹便是。”
怀袖深知苏麻喇姑知她心意,感激地望着苏麻喇姑点头。此事便如此定了下来。
此处刚商议妥当,便听见门厅高声传道:“皇上驾到……”月牙,怀袖,苏麻喇姑等人闻听,赶忙站起身准备迎驾。
不多时,太监轻挑帘栊,康熙由打外面走了进来。月牙,怀袖,苏麻喇姑纷纷躬身下拜给康熙请安。
“都起来吧!”康熙环顾一眼,没料想怀袖竟也在这儿,望了她一眼,旋身坐在孝庄对面的炕沿上。
“老祖宗最近身体可安好?前日张太医给我请平安脉时,我问起他,说您入秋又添服了几幅疗腿疾的汤药,这几日可好些了?”康熙开口先询问孝庄的身体状况,语言深切。
孝庄笑着摆手道:“这些毛病都不碍事,这腿疾每年都跟你那些述职的大臣似得来折腾一阵子放算了事,我也早习以为常,哪时它不来,我还怪想它呢!”
众人闻听孝庄这番话,纷纷笑起来,有心之人如苏麻喇姑与怀袖等,不由得心底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如此与顽病为友,方体现心性之豁达。
宫女从新换了新茶,康熙端起茶碗喝了一口。
孝庄问道:“我闻听万岁爷这些日子忙的歇在南书房,今儿怎么得空来我这儿了?有空闲当多休息才是。”
说这话时,孝庄目光流连在康熙的容颜上,见比在承德时候又瘦了些,知道是操劳所致,不免心生疼惜。
康熙却浅笑:“不碍事儿,忙过了中秋便好些了,每年都如此,朕早习惯了。”
康熙说罢又呷一口茶道:“今日来给老祖宗请安,也顺带商议中秋宴席,不知今年老祖宗有什么新鲜节目,朕好传旨叫他们去准备。”
孝庄笑道:“我不过去应景凑个热闹,你们依照各自的喜好,爱瞧什么,去预备便是,不用特别顾虑我。”
月牙却兴致勃勃说:“去年那个演猴戏的班子,很是热闹有趣,今年不知还能请来么?”
孝庄笑道:“对啦,这丫头去年还穿了一会子人家的戏服,活脱脱一只小顽猴儿。”
康熙也想起来,笑道:“嗯,朕也记得,今年若那班子还在京城,便叫他们再去寻了来。”月牙闻听兴奋不已。
康熙似想起什么,回头对怀袖温和道:“公主师也同来参加中秋盛宴吧!”
怀袖躬身回复道:“刚才老祖宗还与我们几人说起此事。”
“呃?原来你们也在商量这个。”康熙笑道。
苏麻喇姑笑着接过话茬:“适才商量妥当,公主师随我们一同陪着老祖宗同去。”
康熙闻言,浅笑点了点头,侧目瞧了怀袖一眼。
见她自草原行围回来,这些日子不见,面色随仍白皙通透,身子却始终略显单薄,不觉心生怜惜,一对剑眉不自觉微蹙起来。
怀袖宁静立于苏麻喇姑身侧,略垂着眼帘,恬静地如同一株池中青莲。
康熙觉着自己每次看见她,都如同初次见她时候那样,天清地静地仿似外界的尘世一丝半点也无法染入她的清泠世界,也总觉着与她始终隔着无法跨越的距离。
这距离令康熙觉着既有着无限的吸引力,又有些淡淡地无奈。
康熙又喝了一阵子茶,见孝庄面前摆放着一碟精致点心,伸手捻起一块填进口内,细细咀嚼,口中顿时菊香四溢。
开口赞道:“这点心真好吃,一股菊花香味,正适合此时使用。”说罢忍不住轻吟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老祖宗的小厨房果真精心细致。”
孝庄和笑摇头:“我这儿原本有这么一个细致的人儿,现在却不在我这里了。”说罢目光递向怀袖。
康熙何等精明,即刻明白这话里的意思。
月牙笑嘻嘻道:“我师父前些日子教我说:凡事都要遇得知己,方才能得心意相通的畅快。写诗要遇懂诗的知己,做词要遇见懂词的知己,我瞧着如今这做点心也要遇见会吃点心的知己才行!”
说罢,指着那盘子里剩下的几块菊花糕说:“咱们吃了这半晌光能说出好吃,旁的再不知道,你们瞧我皇叔父,只吃了一块,就立时说出那句什么……什么,哦,对!‘夕餐秋菊之落英’,连这糕点名儿都不用问就知道是菊花糕,他们俩也算是知己了呢。”
月牙这一番话,又引得众人一番笑,孝庄搂着月牙道:“这丫头有长进,刚才那些话,说的还真是一番道理呢!”
苏麻喇姑笑着点头,眼梢余晖却暗察着身旁的怀袖。
月牙这番话虽是说着玩儿,但听入各人的耳朵里却又有了另一番滋味。
康熙口中的菊花糯虽然甘甜爽口,可渗入心中却是另一番滋味。
忆起在承德清宁宫时候,怀袖侍奉于身侧,朝夕相处,虽然相伴时并不多,且同样的终日埋首于奏折之中,却总觉身侧蓄着份温婉情愫,心思宁静安稳。
如今再回到乾清宫,她却已另居别馆,凉风乍起时,竟觉着今秋的寒意格外浓重,落叶中的深深庭院格外寂寥……
怀袖只觉月牙出此言略显莽撞,但毕竟属玩笑之言,旁人顺耳听过便罢了,只盼再莫生旁枝末节,她如今万不想戳破眼下宁静温顺的日子。
端起杯喝了一口茶,孝庄侧目暗暗观察康熙的神情,只觉着他眼梢流露出极少见的失落与孤单,不免生出份疼惜,又悄然看了一眼对面宁静侍立的怀袖,心中不觉暗暗叹息。
孝庄虽不能十分确定,康熙那一份失落是否因怀袖离开乾清宫而生,但她知道,多少与此有些干系。
孝庄冷眼察看怀袖这些时日,虽然外头已不知传了多少她与皇上的风言,且孝庄早看出康熙对她有意,待她早与旁人不同。
怀袖深知苏麻喇姑知她心意,感激地望着苏麻喇姑点头。此事便如此定了下来。
此处刚商议妥当,便听见门厅高声传道:“皇上驾到……”月牙,怀袖,苏麻喇姑等人闻听,赶忙站起身准备迎驾。
不多时,太监轻挑帘栊,康熙由打外面走了进来。月牙,怀袖,苏麻喇姑纷纷躬身下拜给康熙请安。
“都起来吧!”康熙环顾一眼,没料想怀袖竟也在这儿,望了她一眼,旋身坐在孝庄对面的炕沿上。
“老祖宗最近身体可安好?前日张太医给我请平安脉时,我问起他,说您入秋又添服了几幅疗腿疾的汤药,这几日可好些了?”康熙开口先询问孝庄的身体状况,语言深切。
孝庄笑着摆手道:“这些毛病都不碍事,这腿疾每年都跟你那些述职的大臣似得来折腾一阵子放算了事,我也早习以为常,哪时它不来,我还怪想它呢!”
众人闻听孝庄这番话,纷纷笑起来,有心之人如苏麻喇姑与怀袖等,不由得心底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如此与顽病为友,方体现心性之豁达。
宫女从新换了新茶,康熙端起茶碗喝了一口。
孝庄问道:“我闻听万岁爷这些日子忙的歇在南书房,今儿怎么得空来我这儿了?有空闲当多休息才是。”
说这话时,孝庄目光流连在康熙的容颜上,见比在承德时候又瘦了些,知道是操劳所致,不免心生疼惜。
康熙却浅笑:“不碍事儿,忙过了中秋便好些了,每年都如此,朕早习惯了。”
康熙说罢又呷一口茶道:“今日来给老祖宗请安,也顺带商议中秋宴席,不知今年老祖宗有什么新鲜节目,朕好传旨叫他们去准备。”
孝庄笑道:“我不过去应景凑个热闹,你们依照各自的喜好,爱瞧什么,去预备便是,不用特别顾虑我。”
月牙却兴致勃勃说:“去年那个演猴戏的班子,很是热闹有趣,今年不知还能请来么?”
孝庄笑道:“对啦,这丫头去年还穿了一会子人家的戏服,活脱脱一只小顽猴儿。”
康熙也想起来,笑道:“嗯,朕也记得,今年若那班子还在京城,便叫他们再去寻了来。”月牙闻听兴奋不已。
康熙似想起什么,回头对怀袖温和道:“公主师也同来参加中秋盛宴吧!”
怀袖躬身回复道:“刚才老祖宗还与我们几人说起此事。”
“呃?原来你们也在商量这个。”康熙笑道。
苏麻喇姑笑着接过话茬:“适才商量妥当,公主师随我们一同陪着老祖宗同去。”
康熙闻言,浅笑点了点头,侧目瞧了怀袖一眼。
见她自草原行围回来,这些日子不见,面色随仍白皙通透,身子却始终略显单薄,不觉心生怜惜,一对剑眉不自觉微蹙起来。
怀袖宁静立于苏麻喇姑身侧,略垂着眼帘,恬静地如同一株池中青莲。
康熙觉着自己每次看见她,都如同初次见她时候那样,天清地静地仿似外界的尘世一丝半点也无法染入她的清泠世界,也总觉着与她始终隔着无法跨越的距离。
这距离令康熙觉着既有着无限的吸引力,又有些淡淡地无奈。
康熙又喝了一阵子茶,见孝庄面前摆放着一碟精致点心,伸手捻起一块填进口内,细细咀嚼,口中顿时菊香四溢。
开口赞道:“这点心真好吃,一股菊花香味,正适合此时使用。”说罢忍不住轻吟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老祖宗的小厨房果真精心细致。”
孝庄和笑摇头:“我这儿原本有这么一个细致的人儿,现在却不在我这里了。”说罢目光递向怀袖。
康熙何等精明,即刻明白这话里的意思。
月牙笑嘻嘻道:“我师父前些日子教我说:凡事都要遇得知己,方才能得心意相通的畅快。写诗要遇懂诗的知己,做词要遇见懂词的知己,我瞧着如今这做点心也要遇见会吃点心的知己才行!”
说罢,指着那盘子里剩下的几块菊花糕说:“咱们吃了这半晌光能说出好吃,旁的再不知道,你们瞧我皇叔父,只吃了一块,就立时说出那句什么……什么,哦,对!‘夕餐秋菊之落英’,连这糕点名儿都不用问就知道是菊花糕,他们俩也算是知己了呢。”
月牙这一番话,又引得众人一番笑,孝庄搂着月牙道:“这丫头有长进,刚才那些话,说的还真是一番道理呢!”
苏麻喇姑笑着点头,眼梢余晖却暗察着身旁的怀袖。
月牙这番话虽是说着玩儿,但听入各人的耳朵里却又有了另一番滋味。
康熙口中的菊花糯虽然甘甜爽口,可渗入心中却是另一番滋味。
忆起在承德清宁宫时候,怀袖侍奉于身侧,朝夕相处,虽然相伴时并不多,且同样的终日埋首于奏折之中,却总觉身侧蓄着份温婉情愫,心思宁静安稳。
如今再回到乾清宫,她却已另居别馆,凉风乍起时,竟觉着今秋的寒意格外浓重,落叶中的深深庭院格外寂寥……
怀袖只觉月牙出此言略显莽撞,但毕竟属玩笑之言,旁人顺耳听过便罢了,只盼再莫生旁枝末节,她如今万不想戳破眼下宁静温顺的日子。
端起杯喝了一口茶,孝庄侧目暗暗观察康熙的神情,只觉着他眼梢流露出极少见的失落与孤单,不免生出份疼惜,又悄然看了一眼对面宁静侍立的怀袖,心中不觉暗暗叹息。
孝庄虽不能十分确定,康熙那一份失落是否因怀袖离开乾清宫而生,但她知道,多少与此有些干系。
孝庄冷眼察看怀袖这些时日,虽然外头已不知传了多少她与皇上的风言,且孝庄早看出康熙对她有意,待她早与旁人不同。